切换到宽版
  • 1799阅读
  • 0回复

[杂文]清官难断家务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漫步孤岛

UID: 402379

 
发帖
61
金币
1565
道行
2
原创
0
奖券
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3-20
最后登录: 2017-02-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 本帖被 xxmmccnn 执行加亮操作(2011-12-31) —
没有谈正题之前,先来个对子,这个对子不讲究平仄。

声明对子与主题无关。只是个说说笑笑的开场白罢了,就好比说书的或者说相声的开场白,先来个荤段子一样,席下观众,有的鼓掌捧场过瘾叫好,有的吹哨鼓噪莫名其妙。这个对子就是:

家事、国事、天下事,莫谈政治;
城管、协管、太监管,不知人性。

本人知识浅薄,写不出像样子的对子,有个人生前说过一句话:“写对子,如果总是一味强调平仄,势必就会把好些个文化知识浅薄的,又偏偏爱好做对子的推至‘对子’的门外”。

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吧,当然,作为正规文坛还是要讲求平仄为好。

闲言少说,言归正传。

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啊,别人家两口子的乱七八糟的事儿,公说公有理,婆说理又长,要你这个清官管人家家里的什么闲事儿呢?

有人说的妙:“鞋子穿在我自已脚上,只有我自已才感到舒服不舒服。”。

偏偏就有那么几个人,不是做官的,充其量,只是个下三流的所谓“记者”、“教授”“文人”罢了,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喜欢打听别人家的老祖宗的事儿,说什么这也黄那也黄,挖空心思找点儿自认为是“新发现”,似乎是个公正面孔,“清官大人”再现,大谈特谈“为民请愿”,到了真的该为老百姓讲点儿话的时候,连个屁也不敢放一个,甚至攻击污蔑实话实说的对方。

一旦真相大白,老百姓都弄清真相了,这几个急了,就破罐子破摔,大打出手,满口脏话,说对方是汉奸,要操对方的妈妈、奶奶、连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都遭了殃。

有人说:“这几个人就是这付德行,好的不学,与流氓阿飞、街道上的小混混没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这几个人读书读到Fart eye里去了!”

还有人打比喻说:“人被狗咬了一口,人总不能咬狗一口吧!”

•••••••••••。

过去,皇帝老儿的家事、丑事多的很,做太监的,就是大当家的太监敢管吗?除非这个大当家的长了好几个脑袋。

据说历史上有个“包公”包龙图的,敢于管皇帝老儿的家务事,杀了皇帝的女婿“陈世美”,后来研究历史的一查,原来只是民间传说而已,陈世美反而倒是个清官。因为皇帝的家务事儿牵连到老百姓的生死存亡,当时的老百姓上告无门,就编出“包公怒斩陈世美”这段故事来,上了京剧传播开来。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包公,本人不是研究历史的,没有发言权。

有人说,不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而是清官不敢管。每个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就是清官自已的家也是如此吧,历代历朝的清官,一旦涉及到敏感的话题,敏感的事儿,那个清官敢管?除非这个清官不要脑袋瓜儿了。

要举个清官例子,例子倒是有,据说海瑞就是一个,还有没有,有!涉及到敏感话题,本人也就不噜苏了。

对了,还是那个开场白:家事、国事、天下事,莫谈政治。本人遵守坛规,不谈政治。

下面一句:城管、协管、太监管,不知人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城管、协管不知道人性化管理,对付老百姓的手段太坏了,由于匆匆忙忙上岗,上岗前没有经过很好的培训,因而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形象不太来劲,估计政府现在开始抓这项工作了。但愿城管、协管不要再帮政府的倒忙了,老老实实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本职工作吧。

“太监管”,太监是为皇帝和皇帝的家人服务的,皇帝怕戴绿帽子,进宫前就被动了手术,有的太监是生活所逼,有些是自觉自愿。太监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不男不女阴阳怪气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不知人性,甚至不通人性。

今天就讲到这儿,有空暇时间,再来讲点事儿。

1条评分
xxmmccnn 金币 +12 鼓励一下 2011-12-3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