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06阅读
  • 10回复

[三国演义]从木匣计看曹操的用人之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02) —
       三国中的诸葛亮,每当战前,必授部下一个锦囊,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允许打开.手下人领了锦囊而去.危急时分,大家拆开锦囊观之,皆大喜"丞相果妙计也".然后依囊中妙计而行,屡屡转败为胜.成语"锦囊妙计"就语出于此.


         无独有偶,曹操也爱玩这一手,只不过不是锦囊,是一个木匣.孙权在攻取了曹军据守的皖城后,乘着一股新胜的锐气,率领大军向曹军重镇合肥猛扑过来.把守合肥的曹军大将张辽为失了皖城,心中愁闷.忽曹操差薛悌送来木匣一个,上有操封,书云:"贼来乃发."辽乃发匣观之,内书云:"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辽把帖与李典,乐进观看,力主出战.李典因与张辽不合,默然不答.乐进从旁圆场道:"贼众我寡,难以迎敌,莫如坚守."辽奋然曰:"公等皆是私意,不顾公事.吾今自出迎战,决一胜负."便叫左右备马.李典闻知既惭又愧,乃慨然请战.辽大喜,定下计策.先派乐进前去迎战,诈败诱敌,自己与李典埋伏在逍遥津的道路两侧,趁吴军后队进入包围圈,突起击之.得意忘形的孙权是猝不及防,靠纵马飞跃已被辽军拆去桥面的逍遥津桥,方才得以逃生.张辽这一战杀得东吴是人人惊惧,连小儿听闻张辽大名,也不敢夜啼了.


       粗看曹操的木匣之计,极其简单,没啥大不了的,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作战方针,这个命令,换谁当领导都能随便布置下达,用不着如此神秘兮兮的.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就可体味出曹操高明的用人之道.那就是信任,而且是绝对的信任.在匣中,曹操只告诉了部下其本人对此次战役的战略态度----打,以及由谁来负责打,谁来负责守的问题.至于如何打,没说.由张,李,乐三位将领自行决定.曹操的态度很明确"打不打由我做主,怎么打是你们这些前线指挥员的事.我不干涉."在丢失要地,敌军大举入侵的情况下,三国里素以疑心病著名的曹孟德却是笃定泰山,既不发兵增援,也不远距离遥控指挥,事无巨细,样样干涉.而是放手让在数量和形势上处于劣势的张辽等人自己去干.如果没有对部下有着异常的信任,是根本谈不上的.


       其次,这道看似简单的命令,内中传递出的信息,就是曹操对张辽无比的支持和爱护.与李典乐进这二位从曹操一开始打天下,就跟随在其身边的老人相比,张辽这位降将无论在资历和功劳上都相差了一大截.在日常工作中,受到同僚们的排挤,抵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曹操在匣中的密令明白无误的告诉那二位老部下,听张辽的."我已决定打了,张辽是主将,你们就必须配合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照办就是了."其实越是简单的话,答案也越是明了的.所起到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最后与其说李典是被张辽的言行感动了,还不如说是被匣中那斩钉截铁,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命令给震慑住了.李典非常清楚,他如果抗命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因此才就坡下驴,从抵制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从匣中之令可以看出曹操对人才的慧眼独具,而张辽确实没有辜负他的希望,甚至还超出了他的期望.虽然曹操在匣中明确的布置好了战守的任务,以张李二位善于打硬仗的将军负责攻,让性格比较平和的乐进主守,说明曹操事先也做好了万一不胜的准备.但张辽并没有死抱着命令不放,墨守成规.而是公然违反曹操的命令,竟然决定三位将军一起出战迎敌,结果是大获全胜.打得首战告捷,锐气正盛,各方面均处在优势的吴军是大败亏输,狼狈不堪,令世人是大跌眼镜.此战也奠定了张辽在曹军中第一名将的基础.


       说起曹操的用人之道,还是颇让人赞许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是他的一大用人原则.曹操的部下中,有很多是投降过来的降将,但都得到了曹操的大力提拔.其最著名的将领张辽,徐晃,包括以后的庞德,张郃都是降将,却都受到了曹操的重用.事实证明,这些人确实都是赤胆忠心的人才,不得不承认,曹操在用人方面比刘备要高出一截,刘大耳至始至终,只依靠关,张二人在打天下.赵云是有名无实,马超是敬而远之,黄忠是只用一时.关张死后,就后继乏人了.从他独自率兵东征讨伐孙权,身边只带着一些二,三流将军和谋士的情形,就可以看出刘备对部下其实是外热内冷,外宽内忌,是个言不由衷,表里不一的人.连孙权都比刘皇叔要强多了,从孙仲谋在关键时刻任用周瑜和陆逊二事,就可以看出,孙权在重视人才方面要比刘玄德做得好一些.


         简而言之,我们从曹操送给张辽的木匣计中,可以看出曹操的用人之道,还是颇符他的一贯主张------"唯才是举"!


本位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2-08-11 21:25重新编辑 ]
3条评分原创+1金币+15道行+1
妞妞乐乐 金币 +15 分析的不错啊 2014-11-29
jvcxp 原创 +1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4-11-29
jvcxp 道行 +1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4-11-2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7842949

UID: 1517278


发帖
97240
金币
-24
道行
4275
原创
0
奖券
46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0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2-26
最后登录: 2024-06-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4-20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2条评分金币+4
假正经也 金币 +1 鼓励一下 2020-08-28
zhdf 金币 +3 - 2020-04-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8-29
回 7842949 的帖子
7842949:曹操的用人之道: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2020-04-20 21:03) 

但曹操也有一句名言:宁我负天下人,毋使天下人负我!崔琰就是被他杀的!!荀彧荀攸叔侄就是被他逼死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p2p2p2

UID: 90651

发帖
447
金币
702
道行
301
原创
0
奖券
5
斑龄
0
道券
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5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04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9-04
回 假正经也 的帖子
假正经也:但曹操也有一句名言:宁我负天下人,毋使天下人负我!崔琰就是被他杀的!!荀彧荀攸叔侄就是被他逼死的!!! (2020-08-29 10:14) 

崔琰死因在后汉书里不是这么写的。后汉书魏略記載,有人得到崔琰給楊訓的信,並用來包裹籠,並拿著籠在街上行走。當時有位與崔琰不和的人,從遠處看見用來包裹籠的信紙上有崔琰的名字,便拿走了信,向曹操告發崔琰。曹操認為崔琰心懷不滿,於是將崔琰收監,並削去他的頭髮要他當勞役。曹操派人去處理崔琰,那官員向崔琰說:「你的事三日後會有消息。」崔琰不明白這是甚麼意思,便說:「我真不好,沒想到曹公是這樣的意思!」然後便自殺。曹操后悔不已。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0-09-04
回 p2p2p2 的帖子
p2p2p2:崔琰死因在后汉书里不是这么写的。后汉书魏略記載,有人得到崔琰給楊訓的信,並用來包裹籠,並拿著籠在街上行走。當時有位與崔琰不和的人,從遠處看見用來包裹籠的信紙上有崔琰的名字,便拿走了信,向曹操告發崔琰。曹操認為崔琰心懷不滿,於是將崔琰收監,並削去他的頭髮要他當 .. (2020-09-04 12:06) 

三国志里可不是这么说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9-04
回 p2p2p2 的帖子
p2p2p2:崔琰死因在后汉书里不是这么写的。后汉书魏略記載,有人得到崔琰給楊訓的信,並用來包裹籠,並拿著籠在街上行走。當時有位與崔琰不和的人,從遠處看見用來包裹籠的信紙上有崔琰的名字,便拿走了信,向曹操告發崔琰。曹操認為崔琰心懷不滿,於是將崔琰收監,並削去他的頭髮要他當 .. (2020-09-04 12:06) 

魏略并不是后汉书里的,它与后汉书根本就不是一个系列里的。你从哪里得出“后汉书魏略里记载...”这个结论的?!怪不得我是怎么也找不到!乱弹琴还在振振有词!!真不知道天底下还有羞耻二字!!!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9-04
回 p2p2p2 的帖子
p2p2p2:崔琰死因在后汉书里不是这么写的。后汉书魏略記載,有人得到崔琰給楊訓的信,並用來包裹籠,並拿著籠在街上行走。當時有位與崔琰不和的人,從遠處看見用來包裹籠的信紙上有崔琰的名字,便拿走了信,向曹操告發崔琰。曹操認為崔琰心懷不滿,於是將崔琰收監,並削去他的頭髮要他當 .. (2020-09-04 12:06) 

后汉书是后汉书,魏略是魏略,二者不是同一回事好吧!连这个都没搞明白,弄清楚,还好意思谈论三国,评判三国历史人物吗?!先不要贻笑“后汉书魏略记载”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9-04
回 p2p2p2 的帖子
p2p2p2:崔琰死因在后汉书里不是这么写的。后汉书魏略記載,有人得到崔琰給楊訓的信,並用來包裹籠,並拿著籠在街上行走。當時有位與崔琰不和的人,從遠處看見用來包裹籠的信紙上有崔琰的名字,便拿走了信,向曹操告發崔琰。曹操認為崔琰心懷不滿,於是將崔琰收監,並削去他的頭髮要他當 .. (2020-09-04 12:06) 

崔琰之死在三国志里是怎么写的,希望你自己去看看!至于你口口声声说的“后汉书魏略记载”,只能证明你真的是不仅没有看过三国,了解过三国,而且根本就是个历史知识盲!!!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0-09-04
回 p2p2p2 的帖子
p2p2p2:
崔琰死因在后汉书里不是这么写的。后汉书魏略記載,有人得到崔琰給楊訓的信,並用來包裹籠,並拿著籠在街上行走。當時有位與崔琰不和的人,從遠處看見用來包裹籠的信紙上有崔琰的名字,便拿走了信,向曹操告發崔琰。曹操認為崔琰心懷不滿,於是將崔琰收監,並削去他的頭髮要他當勞役。曹操派人去處理崔琰,那官員向崔琰說:「你的事三日後會有消息。」崔琰不明白這是甚麼意思,便說:「我真不好,沒想到曹公是這樣的意思!」然後便自殺。曹操后悔不已。

崔琰之死在三国志里是怎么写的,希望你自己去看看!至于你口口声声说的“后汉书魏略记载”,只能证明你真的是不仅没有看过三国,了解过三国,而且根本就是个历史知识盲!!!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se4777

UID: 2109717


发帖
3948
金币
-1499
道行
474
原创
0
奖券
2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54(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6-04
最后登录: 2022-12-18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0-09-18
简而言之,我们从曹操送给张辽的木匣计中,可以看出曹操的用人之道,还是颇符他的一贯主张------"唯才是举"!
1条评分金币-2
假正经也 金币 -2 唯复制他人语言是举 2022-09-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2-07-26
回 se4777 的帖子
se4777:简而言之,我们从曹操送给张辽的木匣计中,可以看出曹操的用人之道,还是颇符他的一贯主张------"唯才是举"! (2020-09-18 14:53) 

而你的一贯主张——“唯复制他人语言是举”!!!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