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32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你好,探春(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8-05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1-12-27) —

刘晓蕾

  在文艺青年扎堆的大观园,探春并不显眼:她没有黛玉的超逸,不如宝钗雍容,也拼不过湘云的“二”,但这朵带刺的玫瑰花,别有一番冷峻霸气,我喜欢。

  但有人说,她再有本事也不好,因为她对亲娘赵姨娘太冷漠了,看着寒心。

  唉,为何提起探春,就和赵姨娘进行道德捆绑?这个“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众姑娘中最强悍的妞儿,怎么就被逮住这事,说个没完呢?

  因凤姐小恙,探春、李纨和宝钗三人联合管家。新官上任,就遇到一桩棘手事:赵姨娘的兄弟死了,丧葬费用该给多少。下人装糊涂,李纨图省事:跟袭人一样好了,探春却明白,定要查账本,不肯徇私破例。原本等着看新领导出错的下人,纷纷表示服气。

  然而,赵姨娘不满意,她听不进探春的解释,满眼是钱钱钱。一来二去,双方言语冲突升级,赵姨娘嚷着:“你舅舅死了,你又能作主,多给点钱有这么难吗?”探春也毫不动摇:“规矩不能随便改,我哪里有这样不上进的舅舅!”

  女儿当面对生母说绝情话,与其说是冷酷,不如说是悲剧。这个社会,居然规定小妾只管生却不能养,孩子要归正房;明令孩子是主子,母亲却是奴才;而且禁止孩子和生母亲近……都这样没人性了,我们怎能期待探春和赵姨娘演绎温馨母女情呢?

  万恶的旧社会。

  有人说:不管怎样,这是她亲妈啊!

  亲妈又如何?赵姨娘生性愚蠢偏一肚子算计,地位卑微而处处树敌。她因芳官给了贾环茉莉粉,而非蔷薇硝,在怡红院和芳官们扭打成一团;她还贿赂马道婆作法,差点害死凤姐和宝玉……至于对自己的孩子,呵呵。

  贾环在宝钗处输了钱,她骂:“谁让你攀高枝了?下流没脸的东西”。又为了20两银子,拆探春的台。说到底,儿女只是她获取利益的工具罢了。

  回到这件事上来,赵姨娘不依不饶,探春内心苦极,掉下泪来:“如今太太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连姨娘也真没脸。”

  这个一向冷静的女孩,终于忍不住哭了。可怜而愚蠢的赵姨娘,她哪里懂探春的眼泪。她甚至不知道,当初自己求彩云偷王夫人的东西,平儿完全是看探春的面子,才没闹大。

  日前看到一段话:“(探春跟赵姨娘的争吵)说明她不再是一个伶俐剔透的女儿,而是一个政治家,此时的她像个最冷酷刻薄的政治家。”

  她当管家,亲娘跑来挖坑砸场子,她还能做到尊重规则,公私分明,已经很了不起了。你还要求她伶俐剔透?不带这么欺负人的。既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还得按标准方式抚慰亲娘,那是美国电影《复制娇妻》里的克隆人吧。

  再说了,政治家又有什么不好?刻薄冷酷的不是政治家,而是政客好吗?

  遗憾的是,搅浑水的政客太多,导致一提起政治,就联想到诡计、虚伪、冷酷、自私……政治从来不美好,但也不应该那么阴暗肮脏。美剧《纸牌屋》的原著作者,在一次访谈中说:政治家不会一心要获得人们的喜爱,撒切尔夫人就从来没有被爱戴过,但人们尊重她。

  政治家本来就不擅长打感情牌,政客才喜欢。

  探春不温情脉脉,她处理问题一贯冷静理性。赵姨娘和芳官们打成一团,探春闻讯赶来,叹气道:“这是什么大事,姨娘也太肯动气了!我正有一句话要请姨娘商议,怪道丫头说不知在哪里,原来在这里生气呢,快同我来!”探春哪有事情跟她商量,不过是给她一个体面的台阶下,把她“哄”走。

  有女如此,应该庆幸,可惜赵姨娘永远不明白。

  想看探春和赵姨娘的感情戏,你会失望。但她对规则的尊重,对公正的坚持,以及清醒、理性、冷峻、善决断,已经是出色的政治家的素质了。而这,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石。

  大观园里不仅有诗,也有生活和政治。

  曹公不忍埋没“才自清明志自高”的三姑娘,特意安排凤姐小恙,让探春出面管家理政。她一上任,可谓精彩纷呈:明察秋毫,揭破下人的谎言;对凤姐毫不客气,向平儿挑破她的用心,并拿她和宝玉开刀,将自己的管理新法推展开去;即使在赖大家花园做客游玩,也能找到灵感,在大观园搞承包责任制,把花草树木变出钱……作为女孩,她眼中的世界,如此宏阔而深远。

  贾府的政治,原本是男性成员的分内事,但他们烂透了,也无心于此:贾赦忙于依官作势,还惦记着鸳鸯;贾政镇日与清客们来往;贾珍迷恋喝酒赌钱。最能干的贾琏,在想着偷老太太的东西出去卖……对于家族弊病,王熙凤其实也明白,但她有时会被贪欲蒙住眼,看不远。

  凤姐协理宁国府威重令行,探春没有她气场强大,但她重视立法,尊重规则,公私分明,是一种让人神清气爽的霸气。凤姐却把众人的月钱拿出去放高利贷,处理公事时难免夹带私货,沾染了男性世界的浊臭气。

  更可贵的是,探春能对权力保持足够的审慎,不专权。黛玉看在眼里,忍不住夸她:有了权力不作威作福,一步不肯多走。

  她比王熙凤更有见识,有情怀。这一点,凤姐自己也承认,从平儿处得知探春的理家举措,她忍不住连声喝彩:“好,好,好一个三姑娘!”“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英雄惜英雄,能理解并真心赏识探春的,是凤姐。

  探春的世界,明朗阔达,一如秋爽斋的敞亮大气。她既可以高瞻远瞩管家理政,也能和姐妹们诗情画意,文艺一把。她宣称:“孰谓雄才莲社,独许须眉;不教雅会东山,让余脂粉耶?”正是她发起了诗社,把大观园的文艺活动进行到底。对大观园,诗何其重要!诗可言志,也是自我拯救,是在阴暗卑污的现实之外,营造一个诗意的世界。

  “凡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歌德),探春是励志的典范。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出身或环境困死的。这个世界还有自由意志:出身不能选择,但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以什么方式活着。

  “酸甜苦辣我自己尝,喜怒哀乐我自己扛。我就是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这自己成全自己的霸气,正是探春的style(风格),她是真正的女汉子。

  一友人读过我另一篇文章《宝钗:复杂的现实主义者》,问:“探春和宝钗都是现实主义者,何以尊探春而抑宝钗?”

  宝钗最擅长做人,是人际关系的高手。从高层的贾母、王夫人,到底层下人都纷纷点赞,甚至边缘人赵姨娘也说她好。

  大观园的女儿,人人明净美好,但性格多少都有些小瑕疵:黛玉出语尖锐、湘云口无遮拦、探春过于冷峻、晴雯脾气火暴……只有她,无可挑剔,完美得让人生疑。

  这近乎完美的公众形象,当然不是一天炼成的:她善于察言观色,大观园的风吹草动,从贾母爱吃甜食,到小红眼空心大,从湘云的金麒麟,到岫烟的衣服,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更会明哲保身。因怕惹祸上身,滴翠亭玩金蝉脱壳,抄检大观园后,为避嫌匆忙搬离。她不是在串门子就是在串门子的路上,仪态万方,深藏不露。

  宝钗吃着冷香丸,珍重芳姿,不语亭亭,一问摇头三不知,不干己事不张口;探春则敢作敢当,有谋有略,该出手就出手,霸气外露。

  贾母因贾赦打鸳鸯的主意,迁怒于王夫人,是她挺身而出摆明道理;迎春的累金凤被下人偷走却不敢声张,也是她果断出手摆平;赵姨娘无理取闹,她顶住压力,坚持原则;王善保家的冒犯她,她扬手就是响亮的一巴掌;代理家政时,兴利除宿弊,“精细处不让凤姐”……下人说:“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说是三个,其实李纨和宝钗都是不肯出头的,真正做事的,是探春。

  同为改革,探春是兴利除宿弊,行新政,开源节流,拯救家族经济;宝钗却小惠全大体,认为不可为了几百两银子,便失了体面,不如把利润分给众人,她关心的是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

  兰言款款的“时宝钗”,人气比探春高得多。她高明的生存智慧,至今依然盛行不衰,甚至成为现代职场宝典。同样是理性人格,宝钗的理性用于做人,赢得掌声和鲜花;探春则用于做事,却被人诟病冷酷绝情。

  不过,“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她笑路旁”,探春应该不在意什么人缘。她的世界那么大,哪里顾得了这些八卦。

  只是,大家都忙着做人,谁来做事呢?

  当然,探春的改革,不了而了,这不意外。倘若局部的改进能够去除毒瘤,就不是有着沉疴宿疾的老中国了,曹公也不过是一个浅薄的理想主义者。一个人撼动不了冷酷而坚硬的体制,鲁迅说过:在中国,动一把椅子都要流血的。

  这个家族不可避免地败落下去。

  抄检大观园加速了这败落的趋势。清净洁白的女儿世界,遭遇了成人世界的恶意践踏。一行人来到探春处,却见她早已秉烛开门以待,放言道:只许搜阅我的东西,想搜我的丫头,是不可能的。她们的东西都在我这里,你们不愿意,就去回禀太太,有什么责任我来担着。

  当探春的丫鬟,又何其幸哉!

  凤姐深知探春的个性,知趣告辞,哪知王善保家的不知高低,却去掀探春的衣襟,说时迟那时快,早“啪”的一声挨了探春的一记耳光。探春威武!

  看着眼前的丑态,探春含泪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面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贾氏家族的兴与衰,同时也隐喻了中国大历史。因此,这番痛彻之语,也道破了一个秘密:所谓历史,不过是窝里斗、自相残杀的历史。看《水浒传》的打家劫舍,《三国演义》的胜负成败,乃至各种改朝换代,哪个不是自家人打自家人?

  宝钗急着要搬出大观园,李纨还在兀自挽留,探春在一旁却说:“走了好,不回来也罢……咱们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经历了抄检事件,大观园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敏锐如探春,已经感觉到了更大的威胁。她“才自清明志自高”,却“生于末世运偏消”,个人的力量那么渺小。她曾为自己身为女儿而痛苦:“但凡我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早就出去,立一番事业”,即使出得去又如何?

  梦醒了无路可走,有材也补不了苍天,此刻的探春,是多么悲凉、孤独。

  清醒者都是孤独的。鲁迅说:“整部《红楼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者,唯宝玉而已”。他忘了,还有黛玉和探春。

  探春的判词中有“清明泣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续书说她嫁给镇守海门的将军之子。87版《红楼梦》电视剧,安排探春的结局是和亲式远嫁,个人认为,这比续书更符合曹公原意。历史就这样以堂皇的理由,放逐了自己的英雄。

  她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所有人的尊严和生命,也都丧失殆尽。只剩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这是怎样的世界!

  “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人终归是要死的。也许,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曾以什么姿态活过吧。
1条评分金币+13
jvcxp 金币 +13 感谢分享宝贵经验~ 2015-08-0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yyfyyf

UID: 500556

精华: 17
级别: 得道成仙

发帖
9095
金币
408
道行
2002
原创
434
奖券
655
斑龄
0
道券
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4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7-30
最后登录: 2024-06-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8-06
开始抄袭小女人文章了? 

建议少看,多看那个心理,容易女性化。

假正经可以,假女人就不好玩了。
1条评分金币+6
jvcxp 金币 +6 幽默回复 2015-08-0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