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78阅读
  • 0回复

[三国演义]三国三十六计之连环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取消锁定操作(2022-08-05) —
       <<三十六计>>中的第35计,名叫"连环计",是"败战计"系列里的第5计.它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无攻不破.此计的正文意思是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谋使其自相钳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而要使"连环计"获得成功,关键就是要使敌人"自累",让对手内部相互钳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由.从而给消灭敌人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上文见<<三十六计>>)三国中就有二条名闻遐迩的"连环计".


        连计一:第8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司徒王允有感董卓专权,残害忠良之士,滥杀无辜百姓,意欲除之.因董贼义子,骁将吕布防范甚严,无从下手.苦闷至极,来到府中后花园,立于荼靡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姬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艺俱佳,允以亲女待之.允听良久,厉声喝问.貂蝉惊跪答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允一见貂蝉,计上心来.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乃将貂蝉引至画阁,驱出旁人,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貂蝉惊伏于地曰:"大人何故如此?"允曰:"汝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允跪而言曰:"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貂蝉曰:"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于彼.妾自有道理."允曰:"事若泄漏,我灭门矣."貂蝉曰:"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允拜谢.这是三国里第一次出现"连环计"三个字的地方.王允把貂蝉"一女二嫁",引起董卓,吕布这对干父子不和.二人相互之间争风吃醋,关系日渐疏远.最后如王司徒所设计好的一样,为夺回尤物,吕义子一戟把董义父送上了西天."献貂蝉"也成了三国乃至整个中国最著名的连环计.


       董卓与吕布既是政治上的利益死党,又是干父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同志加战友再加亲属,看上去就如同两个紧密相连,牢不可破的环.要打破这对铁环,不仅需要巧妙的谋略,找到他们共同的弱点;更需要一种能激化二者矛盾的催化剂.貂蝉就是这种最佳的物质.俗语有"色字头上一把刀",女色,就是能打破老董和小吕这二个铁连环的一把利斧!


        连计二:第47回"庞统巧授连环计".赤壁大战前,周瑜使鲁肃问计于庞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正在此时,曹操的说客蒋干第二次来到江东,想借说服周瑜之名再探吴军虚实.瑜闻知大喜,曰:"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立即吩咐下去,按计划行动.等蒋干刚一到来,周公瑾故意将其软禁起来,送到后山居住.外紧内松,让蒋干觉得似乎是在无意之中遇到了庞统.当蒋说客得知眼前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凤雏时,喜出望外,再三说服庞士元归顺曹操.庞统则就坡下驴,与干连夜下山,渡江来到曹营.操听说凤雏前来,大喜过望,亲自出帐迎入,殷勤接待.并带着庞士元四处参观他的军营.统与操并马登高而望.统曰:"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如此矣."又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统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操大喜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统佯醉曰:"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曰:"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操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统言,如何不问?统曰:"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操再三请问.统曰:"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操大喜,请问妙策.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流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搭配,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曰:"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统曰:"愚浅之见,丞相自裁之."曹操即时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见自己的计策得逞,庞统便以回去联络其他反对周瑜的江东豪杰前来归降为名,离开曹营,安然返回江东.曹操自以为得计,孰料中了人家的圈套,作茧自缚,自累其身.结果被周瑜的一把火,烧得大败而逃,从此停住了统一全国的脚步,永远只能是望长江而兴叹矣!这就是书中有第二次明文记载的"连环计".


        与王允的连环计不同,庞统的连环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连环之计.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和<<三十六计>>中连环计的特征和要求非常相符.吴军都督周瑜为了避免和强大的敌人硬拚,运用计谋,使得曹军按照他设想好的步骤而走.先是因连环计被"自累"其身,无法任意活动.之后由于被困住了手脚,造成了曹操水军因行动失去自由,丧失了战斗力和防护能力.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庞凤雏的连环计为孙刘联军打赢了赤壁之战立下了头功.


         三国里共有二处提到了"连环计",内容各异.王司徒的连环计与人有关;庞处士的连环计与物相连.尽管所采取的手段不同,但目的都达到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使强敌"自累",背上了一个甩不掉的包袱,彼此钳制,削弱了有生力量,为己方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其实,连环计是一条十分毒辣的计策.两个连在一起的环,谁想要独自脱身,都是不可能的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另一个环打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相残杀.此计要获得成功,还必须以其他计加以辅助才行.如美人计,苦肉计等.总之,连环计是一条多计联合行动的毒计.要求使用者不仅经验老到,谋略过人.而且还要胆识过人,舍生忘死,有敢于只身独闯虎穴龙潭的胆量!因为这是连环计执行者必走的步骤.例如貂婵和庞统.连环计不仅对军事方面有用,在其他场合只要运用得当,也能发挥其巨大的威力.老实说,中了连环计的一方,其下场都很悲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连环计"是毒辣之计的原因!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2-08-05 21:05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6
citichmcyu 金币 +16 原创内容 2016-02-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