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67阅读
  • 0回复

[三国演义]三国三十六计之暗渡陈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7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取消锁定操作(2022-08-05) —
       <<三十六计.敌战计>>中的第2计,名叫"暗渡陈仓",也是"三十六计"中的第8计.该计的出处在中国历史上也颇为有名.西汉的开国三杰之一,名将韩信本是秦末西楚霸王项羽的部下,因得不到重用,改投刘邦.在同样为西汉开国三杰之一萧何的大力推荐下,被刘邦拜为统帅军队的大将.时刘邦被项羽分封在汉中为王.为避免引起项羽的猜忌,临行前,他采用谋士,西汉开国三杰的另一位人物张良的建议,烧毁了从陕西通往蜀中的栈道,以表明自己没有与西楚霸王一争天下的雄心.但其实刘邦在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要打回关中去.在得到韩信这么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后,刘邦有了和项羽叫板的资本.只是由于栈道已被烧掉,汉军只能局限在汉中一带.韩信见此情景,立刻想出了一条妙计,假意派遣一支部队大张旗鼓地修理栈道,以吸引项羽安排在关中用以防备刘邦的秦国降将章邯的注意力.暗地里率领主力从羊肠小道偷渡陈仓,一下绕到章邯的背后.打得章邯是大败而逃,最后成功夺取了整个关中地区,为刘邦最终夺取天下奠定了最稳固的后勤保障基础.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指这一战例.<<三十六计>>中的这条"暗渡陈仓"也是从这个历史事件中演化而来的.此计的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制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在三国里,像这样的"暗渡陈仓"的故事还真有不少.




          暗计一:第98回,诸葛亮欲三出祁山,北伐中原,碍于魏国陈仓守将郝昭十分了得,屡败蜀军,颇为忌惮.忽有哨探回报:"陈仓城中郝昭病重."孔明曰:"大事成矣."遂唤魏延,姜维吩咐曰:"汝二人领五千兵,星夜直奔陈仓城下.如见火起,并力攻城."二人俱未深信,又告曰:"何日可行?"孔明曰:"三日都要完备.不须辞我,即便起行."二人受计去了.又唤关兴,张苞至,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二人各受密计而去.时郝昭病危.当夜呻吟之间,忽报蜀兵到了城下.昭急令人上城守把.时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昭听知惊死.蜀兵一拥入城.却说魏延,姜维,领兵到陈仓城下看时,并不见一面旗号,又无打更之人.二人惊疑,不敢攻城.忽听得城上一声炮响,四面旗帜齐竖.只见一人纶巾羽扇,鹤氅道袍,大叫曰:"汝二人来得迟了!"二人视之,乃孔明也!二人慌忙下马,拜伏于地曰:"丞相真神计也!"孔明令放入城,谓二人曰:"吾打探得郝昭病重,吾令汝三日内领兵取城,此乃稳众人之心也.吾却令关兴,张苞,只推点军,暗出汉中.吾即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到城下,使彼不能调兵.吾早有细作在城内放火,发喊相助,另魏兵惊疑不定.兵无主将,必自乱矣.吾因而取之,易如反掌.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谓此也."魏延,姜维拜伏.孔明怜郝昭之死,令彼妻小扶灵柩回魏,以表其忠.


       诸葛亮的"暗渡陈仓"与历史上韩信真实的"暗渡陈仓"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是,故事都发生在陈仓这个地方,而且都是以暗地里出兵的方式袭取了陈仓城,并获得了成功.不同的是,孔明没有像韩信一样,事先以众所周知的假动作来迷惑敌方,把敌军的主力调动到一个他们自认为是对方主攻方向的地方,为自己成功的击败敌人创造条件.无论是他派遣姜维,魏延去夺取陈仓,还是自己亲率部队前去.蜀军都没有造出很大的动静来吸引魏军的注意力,而是至始至终都在秘密进行.原因很简单,要快!要赶在魏国派来接替郝昭的人到来之前拿下陈仓.所以,行动必须迅速保密.诸葛亮的这条"暗渡陈仓"之计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在故弄玄虚,先向部下们掩盖自己真实的想法,然后出其不意地抢先一步赶在部将们的前头出现在陈仓的城墙上.这一举动,非常震慑他的部下.看来诸葛孔明用耍花活来使部下们感到敬畏之目的达到了.一种政治家的权诈之术而已.虽是如此,诸葛大丞相的这招"暗渡陈仓"之计仍不失为三国同类计中一条最具有军事及政治双重含义的妙计.




         暗计二:其实诸葛亮的"暗渡陈仓"还不止以上这一处.第88回,诸葛亮南征蛮王孟获.为了让这位在南方土著居民中非常有威望的蛮王心服口服,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南方问题,安定蜀国的大后方.在"一擒孟获"后,诸葛亮将其释放.孟获在见到了蜀军的实力后,采取了把军队调集在泸水岸边.倚仗泸水之险,准备与蜀军打一场持久战.孔明与部将马岱曰:"今孟获拒住泸水,无路可渡.吾欲先断其粮道,令彼军自乱.离此一百五十里,泸水下流沙口,此处水慢,可以扎筏而渡.汝提本部三千军渡水,直入蛮洞,先断其粮,然后会合董荼那,阿会喃两个洞主,便为内应,不可有误."马岱领令而去.在当地土人的帮助下,蜀兵选择在半夜渡河,以避开水中的毒气.马岱成功渡过泸水后,径取蛮洞运粮总路口夹山峪,切断了孟获的粮道,并击败了孟获派来争夺夹山峪隘口的部队,牢牢的把这一敌军的生命线控制在已方手里.这一行动直接造成了孟获军队内部发生哗变,孟蛮王被部下活捉,送到诸葛亮面前."二擒孟获"至此胜利结束.


       与前一条"暗渡陈仓"计一样,诸葛亮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又和韩信的有所区别.韩大将军是用小股部队在明面上大造声势,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暗地里将主力部队绕到敌后,展开攻击,获得了成功.而诸葛孔明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大部队在正面战场来吸引孟获的注意力,而派遣一支小部队绕到蛮军后方,占领对手的要害部位.使得敌军因此发生内乱,轻松地获取了胜利.可谓是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诸葛大丞相的这手"暗渡陈仓"之计也可称得上是三国同类计中最是因地制宜的一条.




         暗计三:第117回,魏国权臣司马昭任命钟会,邓艾为正副统帅,率领魏军全面讨伐蜀国.蜀将姜维使用"声东击西"一计,成功地摆脱了魏军的前后堵截,从沓中紧急回援,将魏军拦在剑阁关下,暂时稳住了蜀国的局势.魏军主将钟会无可奈何,只能把军队驻扎在关下,并将放跑了姜维的魏将诸葛绪抓了起来,用槛车送到洛阳,让司马昭去处置.绪所领之兵,收在部下调遣.邓艾见钟会不打一声招呼就抓了自己的部下,吞并了自己的军队,十分气恼,于是来到钟会军营,打算兴师问罪.会接入帐礼毕.艾见军容甚肃,心中不安,乃以言挑之曰:"将军得了汉中,乃朝廷之大幸也,可定策早取剑阁."会曰:"将军明见若何?"艾再三推称无能.会固问之.艾答曰:"以愚意度之,可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径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将军乘虚就取剑阁,可获全功."会大喜曰:"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专候捷音."二人饮酒相别.会回本帐与诸将曰:"人皆谓邓艾有能,今日观之,乃庸才耳!"众问其故.会曰:"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吾只以正道而行,何愁蜀地不破乎!"遂置云梯炮架,只打剑阁.却说邓艾出辕门上马,回顾从者曰:"钟会待吾若何?"从者曰:"观其辞色,甚不以将军之言为然,但以口强应而已."艾笑曰:"彼料我不能取成都,我偏欲取之!"回到寨中,当夜下令,尽拔寨望阴平小路进兵.会笑艾不智.而蜀将董厥也担心会发生此事,为此向蜀军主帅姜维表示了担忧.维曰:"成都山险地峻,非可易取,不必忧也."事实证明,钟会,姜维二人都看走眼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邓士载以令人罕见的勇气和坚韧,偷渡,强渡阴平小道,绕到剑阁背后,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川蜀大地上.凭着顽强的斗志,一往无前,有进无退,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夺取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最终把胜利的旗帜插到了成都的城墙上.三国分裂的局面开始宣告结束.


       邓艾的"暗渡陈仓"之计无论从外表还是实质,都与诸葛亮在南征孟获时所采取的"暗渡陈仓"之计十分的接近.唯一不同的是,诸葛亮在明面上吸引敌方的部队只是在打静坐战,没有像钟会那样与敌军猛打猛攻.这一方面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毕竟蜀军和蛮军在中间隔着一条泸江天险,双方没有发生直接冲突的条件;另一方面,钟会根本不相信邓艾会成功,同时也为了使自己能早点成功,独揽灭蜀的大功.所以不遗余力地攻打剑阁,无意之中把姜维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反倒帮了邓艾一个大忙.邓艾的这条"暗渡陈仓"之计堪称三国里同类计中中最为大胆冒险也是最经典的一个!




          "暗渡陈仓"与"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都有迷惑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击点;暗渡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不过有一点相同的是,都采取以假乱真,以假示真的欺骗手法,来迷惑扰乱敌军的视线和头脑.使对方的指挥官作出错误的判断,制定下错误的决策,在一个错误的时刻,把部队部署到错误的地方,从而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其实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奇,正"的辩证关系.奇正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孙子名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所谓"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规原则;所谓"奇",指的是与常规原则相对而言的灵活用兵之法.通俗地说,奇正这二者是可以随着作战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的.比如这条"暗渡陈仓",就非常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当正面强攻不能发挥作用时,必须适时改变作战计划,采取暗地里转移进攻路线的策略,也不失为军队指挥者一大聪明的作法.三国里的这三次"暗渡陈仓"之计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由此可见,对于熟悉兵法,不生搬硬套教条的军队指挥员来说,能根据战场上千变万化的形势,审时度势地使用各种计谋,才是获取成功的一把金钥匙.而怎样才能走好"暗渡陈仓"这步棋呢?三国里的优秀军事家们,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2-08-05 21:14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6
citichmcyu 金币 +16 很精彩的帖子,希望能尽快分享您的下一贴~ 2016-02-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