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89阅读
  • 8回复

[三国]曹操几时结识刘备?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情仇[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梦幻123

UID: 438342

精华: 1
级别: 得道成仙
 

发帖
6141
金币
18509
道行
1892
原创
37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0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5-15
最后登录: 2019-12-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5-13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12-25) —
  

  关于曹操与刘备相识的时间,大部分史书提到的都是在杀吕布之前,在更早几年的郯城之战二人曾有过交手,但未必见过面。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因为黄巾起义兴义兵与曹操见过面,后来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再见。其实这些都不是他们认识和打交道的准确时间。关于他们最早相识的记载是在王粲所著《汉末英雄记》一书里,共有两条。
  其一: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其二:操与刘备密言,备泄之于袁绍,绍知操有图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以上这两则关于刘备与曹操早年交往的佚事仅见于《汉末英雄记》一书,因而显得很珍贵。尽管有人怀疑其真实性,主要针对的是刘备在董卓之乱前后是否已经与曹操相识。但作为曹操手下的近臣,王粲不大可能无中生有。王粲写曹操有一般史家不具备的优势,他与曹操朝夕相处,很多材料来自于曹操本人,因而这两则记录应该是真实的。
  从刘备、曹操早年行迹来看,说他们很早便认识是有可能的。曹操二十岁以前在家乡沛国谯县生活,后入洛阳太学学习,二十岁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济南国相、典军校尉等职,行迹是很清楚的。刘备早年的事迹不如曹操那么清晰,但基本情况也是可查的。

  刘备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小曹操五岁。他的祖籍是幽州刺史部×郡×县(今河北×州市)。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书的记载,刘备是西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的祖父亲叫刘雄,当过兖州刺史部东郡辖下范县的县令,他的父亲叫刘弘,“仕州郡”,大概在本地当基层公务员。刘备很小的时候父亲刘弘就死了,家道比较衰落,他的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成为手工业者兼小商贩,在那个轻商的时代他们一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但是刘备有个好母亲,她对儿子的教育抓得很紧,十五岁那年母亲让刘备外出求学,与同宗的刘德然、辽西的公孙瓒共同拜×州本地人卢植为师,卢植是汉末名将,担任过九江郡太守,也是大学者。刘备师出名门,不仅增添了身价,而且结识了公孙瓒等同学,有了这些社会资源刘备日后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卢植那里结业后,刘备开始“交结豪侠”,他很有个人魅力,也很讲义气,又是卢大师的学生,因而“年少争附之”,这其中就包括河东郡解县人关羽和×郡本地人张飞。

  转眼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这一年刘备二十三岁,他的人生出现了重要转折,这一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的家乡×郡是重点地区之一,朝廷缺乏必要准备,仓促之间组织几支军队镇压黄巾军,这些军队分别由皇甫嵩、朱俊等人率领,刘备的老师卢植在担任九江郡太守期间曾经有过镇压民变的经验,被朝廷任命为左中郎将,负责冀州、幽州方面的军务。
  刘备率关羽、张飞等人跑去找卢老师效力,被卢植编入一个叫邹靖的校尉手下,校尉是高级军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刘备等人军职不详,可能不是太高。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刘备立了功,被朝廷任命为中山国安喜县尉,这个职务低于县长或县令,大约相当于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别看它品秩不高,但很能锻炼人,曹操、孙坚、孙权都干过。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在这个职务上干得不顺利,后来发生了“鞭打督邮”事件,他把上级派来的检查组组长给打了,刘备只得弃官而逃。

  这个时候正赶上何进、袁绍四处募兵,一些投机分子都往洛阳跑,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人来到了洛阳,被何进编入一个叫毌丘毅的人手下。《汉末英雄记》里关于刘备与曹操在洛阳相识的经历,大约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但是,《三国志》和《汉末英雄记》的记载有些出入。根据《三国志》记载,何进派毌丘毅到扬州刺史部的丹阳郡募兵,刘备等人一同前往,走到下邳国时,遇上黄巾军,在作战中刘备又立了功,被任命为下密县丞,相当于副县长,又改任高唐县尉,后来升任高唐县长。下密县和高唐县都在山东境内,刘备既没有再去丹阳郡,也没有回到洛阳,而是直接去山东任职了。但据王粲的说法,刘备是跟曹操一块离开洛阳的,到沛国“募召合众”,曹操离开洛阳发生在袁绍弃官远走冀州的同时,如果曹操逃出洛阳的时候带着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就与《三国志》的说法相矛盾了。

  考察曹操的行踪,他逃出洛阳比袁绍还狼狈,根据《三国志》卞皇后的传记记载,他甚至来不及通知家里人一声,夫人卞氏及在洛阳的家人都惊恐不已;据《魏书》、《世语》和《杂记》三本书的记载,曹操逃亡路过成皋县的时候到过老朋友吕伯奢的家,杀了吕家的人;据《世语》记载,曹操逃到中牟县时被人认出来是通缉犯,结果被抓了起来,幸亏县里的功曹申明大义,认为“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劝县令把曹操放了。以上种种记载表明,曹操是只身逃亡的,尤其是关于吕家血案的不同版本也说明,曹操当时身边没有其他人,否则也不会给后世留下那么多争议了。
  刘备没有再回洛阳,曹操逃亡时他不在。同时,各种史料都记载曹操逃亡没带其他人,显然《汉末英雄记》里的那要记载不真实。《汉末英雄记》虽然不是正史,但也不是传奇小说,它里面记载的大多数史实都是有根据的,因为王粲是那段历史的亲身经历者,《汉末英雄记》可以视为“口述历史”。尤其是记录曹操的内容,王粲更不会胡编乱造,关于刘备跟随曹操一块去沛国募兵这条记载如何理解呢?

  其实,详细考察一下曹操出逃前后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记载应该也是真实的,只是它的时间不在曹操出逃时,而是更早一些,在何进被杀之前。何进被杀前曹操的职务是典军校尉,这是著名的“西园八校尉”之一,这是一支新军,正在建设之中,曹操担任这个职务首要问题就是募兵,有了兵源后进行编练。同时,袁绍给何进出主意引外兵入京,何进除召董卓等人来洛阳外,还派不少人出去募兵,像张辽、鲍信、张邈、王匡、毌丘毅就是这时候派到各地的。过去一直没有注意被派下去募兵的人里还有曹操,如果分析《汉末英雄记》里的这条记载,可以确定其实曹操也参加了募兵,募兵的地点是他的老家沛国,在这次募兵中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也参加了。
  这是刘备与曹操最早的合作,这时候曹操大概三十四五岁,刘备大概三十岁左右。但是这次合作时间不长,曹操的募兵可能进行得不顺利,也有可能洛阳局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曹操又回到了洛阳,总之这次没有募到太多的人马,刘备等人转而被何进派到毌丘毅那里去丹阳郡募兵了。

  《汉末英雄记》里的后一条记载,看着像是发生在官渡之战前,因为那时候刘备正周旋在曹操与袁绍之间,但仔细分析又不像,如果曹操对刘备的“密言”发生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许昌,他泄露给袁绍就应该是与曹操决裂改投袁绍之后,但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绍知操有图已之意”了,因为这时袁、曹对决已经开始,这件事天下人都已经知道了,不用刘备再去告密。
  如果不是这时,刘备能周旋与曹操、袁绍之间的,也唯有董卓之乱前在洛阳时,也就是刘备随曹操到沛国募兵前后,这个时候袁绍权势很大,曹操等人事实上都在听从袁绍的调遣,但曹操又极看不上袁绍的为人,不止一次表达过对袁绍的轻视,也许跟刘备聊起过什么,而刘备转眼报告给了袁绍,曹操很后悔,不惜咬烂舌头作为“失言之戒”。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刘备在洛阳那段时间虽然地位并不太高,但却比较活跃,能跟袁绍、曹操这样的重量级人物经常来往,并且与曹操的关系挺密切,曹操可以把一些知心话给他说。

  以后,曹操在陈留郡的已吾起兵,参加了酸枣会盟,一步步壮大实力,当上了兖州牧,成为一路诸侯。刘备等人在高唐县也没有干太多时间,老同学公孙瓒在幽州事业越来越发达,刘备转投公孙瓒,被公孙瓒任命为平原国相,相当于郡太守。兖州牧曹操跟徐州牧陶谦爆发了战争,曹操三征徐州,而陶谦是公孙瓒的盟友,公孙瓒派刘备等人援助陶谦,在郯城保卫战中刘备与曹操直接在战场上相见,昔日的战友成为今天的敌人。
  陶谦死后刘备接掌了徐州,还没等曹操与他刀兵相见,刘备自己这边出了事,四处游荡的吕布被曹操打得无路可走,到徐州来投刘备,刘备缺乏警惕性收留了吕布,结果吕布与袁术串通趁刘备与袁术交战之机背后下手,把刘备赶出了徐州,尽管后来双方达成了谅解,但刘备与吕布的矛盾依然很深,官渡之战前,曹操下决心解决吕布,刘备投靠了曹操,被曹操任命为豫州牧、左将军,这是他们第二次合作。

  尽管曹操手下不少人劝他杀掉刘备,以免后患,但曹操始终没有动手。刘备在曹操那里一直心存不安,加上他暗中参与了董承谋反事件,干脆一走了之,不久与曹操翻脸,之后转投袁绍。官渡之战后,刘备又转投了刘表,后来发生了赤壁之战,刘备联合孙权打败了曹操,扳回了关键的一局。
纵观赤壁之战前,刘备与曹操有过合作也有过斗争,他们之间多次发生正面冲突,总是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刘备还没有实力与曹操过招,他甚至一听说曹操亲自来讨伐他就不战而逃。但是曹操对刘备评价颇高,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曹操这样的评价来自于他对刘备身上锲而不舍顽强精神的赞赏,刘备出身低下,靠着自己的奋斗一步步走来,真正应着那句话:“不放弃,不抛弃。”刘备多次陷入险境和低谷,但最后都挺了过来,这种品质是曹操最欣赏的。曹操自己的经历也跟刘备差不多,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但又不断遇到挫折和失败。由于双方类似的经历和性格中某方面的共同之处,曹操对刘备有“惺惺相惜”之感。

  赤壁之战给了刘备以自信,原来无比强大的曹操也是可以战胜的。赤壁之战后,曹操的事业有点走下坡路,而刘备则迅速崛起,两股势头不同的力量终于爆发了一次对决,这就是汉中之战。此战由刘备和曹操亲自指挥,曹操这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进入了“烈士暮年”,而刘备还不到六十岁。刘备倾其所有务求打赢这场战争,整个益州都被动员起来了,结果刘备胜出,曹操的势力退出了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
曹操六十六岁时死了,刘备比曹操多活了三年。他们一生的经历有许多不同,他们的性格也有很大差异,但他们活跃在同一段历史舞台上,有时互为朋友,有时互为敌手,彼此相当熟悉和了解,都对汉末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来源于网络)
[ 此帖被zhdf在2020-02-28 09:51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31
citichmcyu 金币 +31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2016-05-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66679046

UID: 975396

发帖
328
金币
140
道行
203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06
最后登录: 2024-06-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5-13
裴注引用过N次的书,多半可信。然而陈氏不取其说,或许并非无因。
2条评分金币+5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22-12-25
citichmcyu 金币 +4 鼓励一下 2016-05-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tufeiwawa

UID: 793178


发帖
24825
金币
397
道行
306
原创
172
奖券
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81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25
最后登录: 2024-06-3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5-13
曹操和刘皇叔在十八路诸侯反董卓时候就认识了(靠同方同学公孙瓒的推荐,曹操认识了刘皇叔。刘皇叔那时还曾经年轻,没有行政级别、军衔,朝廷里面没有人,他们老师卢植都是下课了的人,当时刘皇叔只是个县令,但刘皇叔又是皇帝的亲戚,后来汉献帝亲自喊了“妖爸”了的,又有关张二将帮忙。),后来曹操割据山东一部分,刘皇叔落难,投奔公孙瓒(结识赵子龙,公孙瓒这个老板的能力不行,与刘皇叔是同方同学)、陶谦(陶谦是文人,不懂官场的黑暗,刘皇叔靠哭,以退为进,白拿了徐州)、吕布(靠脸皮,互相利用,最后拆桥,吕布辕门射戟,不帮袁术灭刘。这里至少是刘备黑:明君忘了丁建阳乎?杀人不靠刀,神的级别。)、刘壁(刘壁和刘皇叔是哥儿,但是庙子小,没法。临时性的逗留)、袁术(袁公路属于冢中枯骨,没有发展潜力的)、袁绍(袁绍疑刘皇叔,不重用,你说喝酒就喝酒,摆玄龙门阵就摆,你要待遇就给,反正防备着你。)、刘表(可惜刘表人老了,已经没有作为了,家庭又不和睦,趴耳朵,做不了主。结果刘表死后,他的娃娃刘琮的下场就看的粗来,被灭了;大娃娃刘琦又有三期肺结核,也不命长,舅子后来都被曹操灭了,周瑜杀了。)。在曹操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其他人都被消灭了,唯独刘皇叔在不断的做大(虽然刘皇叔经常出于被灭的边缘,但是人家的生命力很强,又缓过气来了。),就晓得他是英雄(煮酒论英雄里面曹操就说:天下英雄,唯君与操尔。可以看粗来,曹操一直防备这刘皇叔的,其余的人都不足为虑的。)。但是就是灭不了他的(不管虹猫、黑猫,逮到耗子的就是好猫),最终三分天下(靠诸葛亮,勾结东吴孙权,火烧赤壁,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后来进入四川,曹操再也不能把刘皇叔咋样了。)。
[ 此帖被tufeiwawa在2016-05-13 14:07重新编辑 ]
2条评分金币+37
假正经也 金币 +2 详细 2022-12-25
citichmcyu 金币 +35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16-05-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db460728710

UID: 1615569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39001
金币
46414
道行
6001
原创
84
奖券
3093
斑龄
0
道券
13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1031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1
最后登录: 2024-06-3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5-15
    曹操和刘备什么时候结识,各类历史史、书各有不同,有什么情仇谁也说不清,关键都是打着汉室之名,争霸天下,可惜天不尽人意,最后都没能达到目的,倒是便宜了司马氏。
2条评分金币+11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22-12-25
citichmcyu 金币 +10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16-05-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喜欢到处游觅寻觅乳香玉香
离线cxr8899

UID: 1001132

发帖
58
金币
203
道行
0
原创
0
奖券
1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08
最后登录: 2019-12-2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11-14
刘两次投靠曹 曹不仅没有杀他还助他一臂之力(如果我们换位思考 换做刘在曹立场上 刘会放走曹吗)用这点来说曹是英雄而刘是小人
1条评分金币+6
jvcxp 金币 +6 鼓励讨论 2016-11-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7842949

UID: 1517278


发帖
97228
金币
-48
道行
4275
原创
0
奖券
46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0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2-26
最后登录: 2024-06-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2-27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8
zhdf 金币 +8 鼓励一下 2020-02-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2-12-25
非常的奇怪!帖子的写手言必称,其所写的内容均根据《三国志》《世语》《杂记》历史档案和文献等而来。但查了一下,似乎有些不符。在《后汉书-孝灵帝纪》里确实记载有设有“西园八校尉”一事。但没说具体人名,只短短的一句“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司徒许相罢”。连八校尉的名字都没有,更不要说曹操是不是其中之一了。
另外,帖子的写手说:曹操因行刺董卓而匆忙出逃,甚至来不及通知老婆卞氏和家人。根据《三国志-卞皇后传》里记载,卞皇后及其家人为此是惊恐不已。可我查了一下《三国志-卞皇后传》,里面却不仅没有记载卞皇后惊恐不安的事,反而是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的制止了其他人想出逃的念头:后止之曰:“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还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或至,共死何苦!”遂从后言。太祖善之。并不是如帖子的写手所言之凿凿的——都吓死了了,手足无措!!!
帖子的写手所谓的《世语》是不是指《世说新语》?!如果不是,我就不说了。如果是的话,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世说新语》成书于东晋时期,此时西晋已经亡国了,或者接近亡国了。距离三国的灭亡也要差不多半个世纪了,离三国初期就更远了,要一百多年了。它主要以记载晋朝著名人物的言行为主,也记录了一些三国时期包括东汉末年时的人物故事。不过其中里面讹误不少,有的还相当的严重。比如,《世说新语》里有这么一则小故事:王浑看到侄子王济从面前走过,非常感慨道:“我要是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该有多好啊!”他的老婆钟夫人听了后哈哈大笑:“我要是嫁给了王济的爸爸,生下的儿子肯定比他(王济)更优秀”,王浑默然无语。小故事很风趣,但其中有一个漏洞,按史料,王济应该是王浑的儿子。如此看来,要么是《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在瞎编造,要么就是王浑的侄子的确也叫王济!!!所以,《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借鉴,但只有当它和其他史料对照起来都一致的话,才能采信。否则最好还是不要引用!!!
《杂记》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不去谈它了。
我要说的是,帖子的写手拍着胸脯一本正经煞有其事的说,其对曹操的评价都来自于史料。但一翻史料却不是没有,却是与其所说的是风马牛不相及!自己力挺的偶像的履历都是假的,那怎么让我们相信你要踩的人物的点评倒是真实的呢????!!!除非帖子的写手拿我们大家都在当傻瓜处理!!!现在看来,傻瓜的确是大有存在!!!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2-12-25 16:02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1
zhdf 金币 +11 - 2022-12-2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hanxiao129

UID: 612181


发帖
8775
金币
733
道行
1896
原创
2
奖券
916
斑龄
0
道券
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4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1-14
最后登录: 2024-06-3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2-12-26
刘备的真实事迹值得现在年轻人激励
2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1 - 2022-12-27
假正经也 金币 +2 鼓励一下 2022-12-2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2-12-26
《汉末英雄记》虽说是由三国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写的,但真伪甚至成书的具体年代至今仍是存疑,其中讹误不少。如果真的是由王粲编写的,应该不会这么不谨慎吧?何况,该书也是在明代才被发现,且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明人收集整理古代书籍文献时把它收录进来的。也就是,究竟是不是三国时期王粲所作,真实性待 考。我认为,在真伪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这本《汉末英雄记》可以作为参考,但绝不能作为依据来做肯定性的点评!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探讨,还是应该以严谨科学甚至较真的态度来对待为妥!!否则,打耳光的就是我们所有来参与讨论的人!!!!
1条评分金币+11
zhdf 金币 +11 - 2022-12-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