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之战,当时的曹操率领号称是83万大军南征,后来被史学界认为言过其实,真实的兵力应该是23万大军左右,但是,即使如此,曹操的阵营绝对超豪华,几乎将所有大将和谋臣全部带上了,率领的将军包括:水军中央黄旗毛玠、于禁,前军红旗张郃,后军皂旗吕虔,左军青旗文聘,右军白旗吕通;马步前军红旗徐晃,后军皂旗李典,左军青旗乐进,右军白旗夏侯渊;水陆路都接应使:夏侯惇、曹洪;护卫往来监战使:许褚、张辽。又有张南、焦触、朱灵、路昭、冯楷、蔡瑁、张允、蔡中、蔡和等。还包括荀攸、程昱、贾诩、陈矫、董昭、陈群等一大帮经天纬地之谋臣都在曹操身边随时献计。曹操对于赤壁之战实际上是当作死老虎打,当作征服天下的最后一仗打。而曹操要打的对手就是孙权和刘备。
历史定性为孙权与刘备联盟对抗曹操,而且,在赤壁之战未开始之前,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孙刘确实是能够证明是联盟,主要依据有二:一是诸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孙权下定决心抗击曹操;二是孙权借荆州南郡给刘备作根据地,因为此时的刘备没有一块立足之地。然而,等赤壁之战打响时,我们才发现,战场上只有周瑜率领的三万大军与曹操的23万大军在战斗,刘备的军队却不见了踪影,翻遍整个《三国志》,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在《魏志》里只有寥寥几笔带过,而在《蜀志》里,只有诸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孙权的片断,此后再无下文,而在《吴志》里才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那么,说好的孙刘联盟到底表现在哪里?而且战争结束之后,曹操北逃,刘备占据荆州五郡(加上孙权借给他的南郡),作为真正赢得战争的一方孙权似乎不相干,想想都不符合实际,但历史却似乎在这里突然哑口了,没有任何交待,孙权似乎也无所谓,这确实感到不可思议。
那么,赤壁之战到底是不是孙权和刘备的联盟之战呢?如果是联盟之战,那刘备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在关键时刻不见了踪影?而且最终胜利果实又几乎被刘备独吞呢?其实,赤壁之战是否真是孙刘联盟之战是无须否认的,也是无须讨论的,确实是联盟之战,因为刘备没有退路,他必须联合孙权,所以,无论刘备此时有什么想法,或者耍什么诡计,在赤壁之战之前他必须一心一意打好这一仗,为什么?因为他与曹操是彻底的决裂,而且背叛了曹操,一旦战败,他的结果和吕布绝对一样,而孙权却有回旋的余地,一是他并没有和曹操撕破脸,他一直承认是汉朝的官,这也是大都督周瑜只不过是偏将军的原因,因为朝廷只给他封这么个职务;二是孙权受封曹操,那也是地方大员,结局绝对不会如刘琮一样被贬;三是曹操最想的方式还是吓住孙权,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平定天下之后再考虑未来,要不然曹操为什么要书信给孙权呢?因为他代表的是中央,是汉朝统治者前来巡视。
但为何在发生战争时却不见刘备的踪影,由于蜀国没有设置史官,对于历史完全只能凭猜测,只能按照《三国志》提供的资料进行以下猜测:
一是赤壁之战双方的定位,刘备方面只是策应。按照当时孙刘军力的比较,刘备方面顶多就万把军队,而且被曹操打得七零八落,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所以,赤壁之战只能是策应,也就是说周瑜领导的军队在主战场,刘备领导的军队在后方作为策应,一旦周瑜战败,刘备才率领军队顶上去,接应周瑜。然而,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玩笑,原来预计赤壁之战是一个持久之战,而且是一场浩大的战争,可谁也没有料到,周瑜率领的3万大军,竟然就一仗把曹操23万大军打回原形,瞬间没有了战斗力,只能仓皇北逃,曹操连自己都差点丢了性命。所以,刘备军队根本就不需要接应周瑜,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战争就结束了,这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为何只有赤壁之战就象迷雾一样的根本原因。为什么赤壁之战这么快就见了效果,应该是周瑜采取了突袭,一下子就卡住了曹操的七寸,何况,曹操的水军主要是刘表的军队,他们根本就不想打,更不想为曹操卖命,特别是水军的首领刘琮被贬,更看不到希望,看到周瑜军队过来就丢盔弃甲,近8万军队在23万大军中一下子就影响了全部军队,导致大乱,瞬间失去战斗力,这或许是曹操最没有考虑到的方面。
二是赤壁之战刘备主要是稳定荆州,防止曹操全面侵入荆州。赤壁之战前的荆州,北荆州实际上已被曹操占领,南荆州表面上还在刘表儿子的控制之下,但实际上已无人管理,各自为政,东部被孙权控制,而荆州作为东吴的边界地区,自然不能乱,所以,在赤壁之战期间,刘备一方面派了军队作为策应,另一方面派诸葛亮南征,稳定整个南荆州,按照《诸葛亮传》记载,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战那年,即公元208年,刘备在12月份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也就是说赤壁之战为了防止后院起火,刘备一方为赤壁战役一直在按照分工,平定南荆州。这也是为何后来孙权向刘备要荆州的根本原因,而且不是只要南郡,如果只要南郡,刘备肯定不会计较,但孙权要的是平分荆州,所以,刘备才不情愿的说要攻下凉州后才给荆州,但孙权不同意,最终以湘水为界,两国重新分荆州,这才是分享战斗的胜利果实。
三是双方议定关羽扼守荆州。其实,双方对于荆州未来的管理也应该有着商议,赤壁之战后为何要让关羽扼守荆州,其实并不是要关羽管理整个南荆州,而只是要关羽扼守现在的荆州那片关键之地,是三国的三角之地,要不然,孙权与刘备后来以湘水重新划界,关羽肯定不会同意。而为什么选定关羽,一方面关羽是汉朝大员,其职务比刘备还高,职级与孙权平行,而孙刘双方都承认自己是汉朝的人;二是关羽能够独挡一面,当时的孙刘联盟中,能够独挡一面的人不多,周瑜要指挥全面战争,只有关羽胜任;三是关羽扼守的荆州其实是双方共同的领土,并非是刘备的,当时,孙权方也派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在荆州和关羽共同扼守,其中著名的凤婎庞统就是这个时期派到荆州的,这也是为什么庞统后来当县令,鲁肃还来说好话的根本原因。所以,刘备借荆州实际上只有使用权,主权未定,或者说主要还在孙权方,这也是孙权后来独占荆州(其实是南荆州)的根本原因。为什么赤壁之战,扼守荆州的关羽没有起到作用,这似乎也不符合关羽的性格,根本原因是赤壁之战比预想的要痛快,一战就解决问题,远比官渡之战简单,关羽还没有发兵战争就结束了。这应该就是关羽后来发动江陵战役,刘备与诸葛亮竟然只观看的根本原因。
其实,赤壁之战前夕,双方肯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刘备方面也在按照双方议定的方案在不折不扣的执行,而且主要是平定南荆州,保障赤壁之战没有后顾之忧。从诸葛亮在一心一意地筹措军需,而且这个时候的刘备绝对不敢有其他想法,只想打胜这场战役,至少打平都行,这样才有可能谋得栖息之地,不被消灭,而且,孙权方面也绝对不可能只派3万大军,在前线的3万大军之外,肯定还派了大量的军队作策应,准备持久战,因为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只有周瑜手下的将领发挥作用,而没有其他将领,如吕蒙、包括谋士鲁肃,他们在干什么?肯定是至少率领另一路大军就在周瑜的后面作策应,从后来孙权发动战争的策略也能知道,孙权发动战争往往有两手准备,两面策应,现在,面对生死之战的赤壁之战,怎么就只派一只区区3万的部队与曹操的23万大军战斗呢?想想都不可能。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处于前线、主战场的周瑜,竟然抓住了有利时机,凭借三万军队一下子竟然击败了曹操23万大军,一场关乎生死的战役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刘备方面包括孙权听到消息或者都不敢相信,而且应该说赤壁之战真正打响的时候,孙权和刘备都不知道,等到知道时就传来了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