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59阅读
  • 2回复

[三国]刘备的托孤重臣,为何被诸葛亮废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红狐

UID: 467691

 

发帖
7575
金币
5089
道行
800
原创
26
奖券
3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标志2008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24
最后登录: 2024-06-3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8-05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0-02-24) —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无颜回成都见百姓与文武百官,于是留驻永安。第二年刘备病危,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李严何许人也?竟能与诸葛亮并驾齐驱同为托孤大臣。他又为什么最终被诸葛亮贬为庶民?
李严如何发迹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李严在荆州和益州都做过官,以能干闻名。刘备攻取益州时,刘璋令李严率军于绵竹抵抗,但他直接投降刘备。此时的李严选对了阵营、立了小功。刘备任命他为犍为(益州的一个郡)太守、兴业将军。218年刘备在汉中与曹魏鏖战正酣时,巴蜀豪族马秦、高胜举众数万人叛乱。李严胆量过人,军事才能得以施展。他没请求刘备政权调兵增援,就率本郡军卒五千人讨逆,结果很快斩杀贼首,叛军余众四散逃命。此后益州土著酋帅高定叛乱,李严又轻松破敌。刘备遂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
李严又与诸葛亮、法正、益州名士刘巴等一起参与制定《蜀科》(治理蜀汉用的法律),不过官职仍是太守。李严已获重视,但在刘备心中远不如诸葛亮和法正这样的肱股之臣。为能有更大作为,李严费尽心机地投刘备所好。
220年10月曹丕称帝,汉魏易代,益州官员也为刘备称帝做舆论准备。西汉末年,王莽为篡位大造舆论,符瑞图谶之说泛滥,甚至以书籍(纬)的形式出现。东汉光武帝刘秀重视图谶,比王莽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个东汉一朝,“符瑞图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了膨胀式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渲染神秘性,来论证刘家得天下的合理性” 。无论曹丕、还是刘备称帝,都会对此道大加利用。
李严抓住机会,炮制了所谓“黄龙(象征皇帝)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事件,并动员蜀国八百余官员签名,上表恳求刘备顺应天命立国称帝。221年刘备于成都即位,李严功不可没,深得刘备欢心。但刘备因为关羽被杀、荆州被夺而大举伐吴,顾不上提拔重用李严。
李严与诸葛亮矛盾之源
诸葛亮早期对刘备集团有两大贡献,一是制定“跨有荆益”的发展路线,一是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那时诸葛亮威望正隆,刘备对他信任有加,言听计从。但此后,刘备夺取益州主要依靠庞统和法正,夺取汉中就更是以法正为主谋,诸葛亮重要性下降,只负责镇守后方、保障粮草。然而庞统和法正均早逝,诸葛亮地位才得以恢复。
刘备兵退永安后,患上重病,着手安排身后事。他将李严招至永安宫,官拜尚书令,处理政事,而诸葛亮仍在益州。刘备在此时给李严如此重要的官职,最初可能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第一,李严为刘备顺利称帝立下头功,自然应该加官进爵,第二要在蜀汉外来的荆襄势力(诸葛亮为首)与益州刘璋旧部及本土势力之间保持权力平衡,李严能力强,又深得刘备信任,是平衡诸葛亮的不二人选。
当时诸葛亮官职为“丞相录尚书事”,但作为丞相并没有“开府”,也就是没有建立丞相府署、没有辅助的僚佐。刘备在永安则采用了东汉的尚书台体制。东汉丞相等三公之职已称摆设,政务皆归尚书台,其主管尚书令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事权,无所不包,李严的尚书令正是这样的角色。
由于诸葛亮在成都,他“对军政事务的处理意见,要通过李严,才能达到刘备那里。刘备的旨意,要先通过李严,才能到达诸葛亮那里”。这不仅是从蜀汉新旧势力角度考虑的分权平衡,事实上李严位于权力核心,凌驾于诸葛亮之上。
刘备在永安的时间只有八个月,可能来不及将这个叠床架屋的中枢体制改造好,就病逝了。不然,作为尚书令的李严可能要彻底取代诸葛亮了。223年病逝前刘备又改变了诸葛亮和李严的地位关系。《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又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作为丞相,开府治事。这时的丞相不仅名义上是百官之首、也确实大权在握,李严的尚书令一职凭空消失了,不见于史籍。刘备在诸葛亮和李严之间搞过权力平衡,而且李严也是托孤大臣,这为两人以后的斗争冲突埋下祸根。
李严被贬为民​
李严留镇永安(在蜀国东端),他的“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一职也名不符实,但李严独掌蜀汉东部军政大权,隐隐与诸葛亮为核心的成都朝廷分庭抗礼。诸葛亮对此了然于胸,也在寻机剪除李严势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前,李严已经移屯于江州,并扩大加固城墙。诸葛亮命李严掌握的两万军队前往汉中镇守,李严借机讨价还价:将益州东部分出五郡给江州,以他为江州刺史。诸葛亮当时领益州牧,牧与刺史同级,李严企图在地域控制上与诸葛亮平起平坐。诸葛亮当然不会同意这种要求,于是李严也没有去汉中,他开始公然抗命诸葛亮。李严又想到一个计策,劝诸葛亮加九锡、进爵称王。九锡是皇帝给予臣子的至高无上的赏赐礼遇。由于王莽篡位前,以及曹操称魏王前,都接受过九锡,九锡已是篡逆的代名词。如此拙劣的阴谋,忠于蜀汉的诸葛亮怎么会中招,他大义凛然地拒绝了。
后来曹魏三路攻蜀,诸葛亮再度命李严率军赴汉中防守。李严又借机欲与诸葛亮一样开府辟召僚属,以此培植私人势力。诸葛亮退了一步,任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这样李严就不能再抗命,否则于理有失,并激化矛盾。
李严不得以离开经营多年的江州,接替魏延督汉中。汉中尽是诸葛亮的手下和亲信,李严中了请君入瓮之计,再无法与诸葛亮抗衡。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严负责筹运军粮。当年的尚书令、顾命大臣,竟沦落至此,李严极为不满,于是琢磨出一个比“加九锡”更拙劣的计谋。
他一面派人告知诸葛亮“后主要他退军”。诸葛亮退兵了,他又故作惊讶“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同时,李严又上表后主:“诸葛亮退军是为诱敌”。诸葛亮回朝后,拿出李严前后手笔为证,李严只能认罪。诸葛亮联合诸臣,共同签名上表贬李严于梓潼郡为平民。
李严素以才干知名、并且与诸葛亮斗争多年,怎么会出此下策?有史家认为现有的史料都是来自诸葛亮的一面之辞,不足为信。笔者认为,李严固然聪明,但诸葛亮是三国第一流的杰出人物,军事上或许不敢冒险出奇,但政治上精明权变,并且掌握大权。李严与诸葛亮斗争时间越长,就越力不从心、计穷智短,从他采用“加九锡”、到“请君入瓮”、再到最后绝望地使诈,是为明证。
严作为蜀汉旧势力的代表,被诸葛亮废掉,是对所有不满、不肯合作的旧势力官员的一个警告。但诸葛亮花了八年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也表明他的谨慎和克制。纵使如此,诸葛亮治蜀还是过度依赖荆襄士人,经济政治上压制剥削益州土著豪族,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曹魏钟会、邓艾伐蜀时,无论朝中、还是地方,都不能戮力同心、坚决抵抗,蜀汉两个月就亡国与此关系颇大。
1条评分金币+30
hanron951119 金币 +30 优秀文章 2016-08-0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2
金币
44425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36
斑龄
0
道券
165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57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4-06-3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8-05
李严想玩这一套怎么会是诸葛亮的对手?
1条评分金币+3
hanron951119 金币 +3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16-08-0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7842949

UID: 1517278


发帖
97228
金币
-48
道行
4275
原创
0
奖券
46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0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2-26
最后登录: 2024-06-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2-2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20-02-2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