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29阅读
  • 18回复

[三国演义]无奈的选择----个人浅评曹操为何点将于禁为七军统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02) —
       《三国演义》第73回,关云长大败曹仁,夺取了襄阳,兵围樊城。曹仁急差人到许都求救。曹操得知后,指班部内一人而言曰:“汝可去解樊城之围”。其人应声而出。众视之,乃于禁也。禁曰:“某求一将作先锋,领兵同去。”操又问众人曰:“谁敢作先锋?”一人奋然出曰:“某愿施犬马之劳,生擒关某,献于麾下。”操视之,乃庞德也。大喜,遂加于禁为征南将军,加庞德为征西都先锋,大起七军,前往樊城。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于禁担任曹军救援樊城的主帅是由曹操亲自任命的,如同钦点一样。而作为曹军救援樊城军队的先锋官庞德,完全是庞令明个人主动毛遂自荐的结果。其中还发生了于禁因为庞德的个人社会关系复杂,与蜀军中高层个别人物有血缘及昔日上下级同事关系的缘故,极力向曹操建议拿下庞德,替换他人,以免发生不测。此提议也一度颇使曹大丞相动摇,欲收回对庞令明的任命。后来在庞德免冠顿首,在他面前把脑袋磕出了血,并自明心迹的情况下,曹阿瞒才被感动,仍旧让庞德担任曹军救援樊城的总先锋官(征西都先锋)。随后,曹军七路大军在于禁的率领下,赶赴樊城解围。但令奸雄一世的曹孟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七路救援部队竟不堪一击,被关公在罾口川集体包了饺子,全军覆没。更令老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钦点的七军统帅,跟随了自己戎马厮杀数十年,曾经在淯水河一役立下大功,被其誉为“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第16回)的于禁,竟然投降了关羽;而那个曾被自己和于禁怀疑过的降将庞德,却选择了以死来效忠。为此,连曹操也不禁发出感慨:“于禁从孤三十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第75回)。“水淹七军”是关羽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也是其人生路上最为辉煌的巅峰。凭借这一仗,关公毫无争议地跨入中国古代名将的行列。而曹操又在自己的军事败仗记录簿里添上了重重的一笔。于禁七路大军的惨败,曾让曹大丞相一度产生了迁都以躲避关公锋芒的想法,好在由于司马懿,蒋济的劝阻和建议,才打消了这个念头。曹操一面派使者赴东吴,愿与孙权联合打败关羽;一面任命徐晃为统帅,重新率领军队前去解樊城之围。最后,徐公明不负所望,干净漂亮地打赢了关公,解了樊城之围。战后,曹操视察战场,面对着在徐晃带领下的军队所表现出来严格的军纪,严整的军容,严密的军事部署,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徐将军真有周亚夫之风矣!”遂封徐晃为平南将军,同夏侯尚守襄阳,以遏关公之师(第76回)。看这里,读者不禁要问,既然徐晃有如此才干,为何曹操当时不直接钦点徐公明为七军统帅,而要选择于禁呢?如果早点任命徐将军,不就可以避免了“水淹七军”的可悲局面吗?相信以徐公明的才勇,庞德的忠勇,完全能提前锁定胜局,甚至可以拿下整个荆州,也不会被东吴乘机捡了个便宜!这也是许多读过三国的人对此表示不解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本人认为提的相当的好,有一定的深度。不过要回答起来比较复杂,要说清楚也非易事。本人虽然非常喜爱读看三国,也翻阅了无数遍了。但以我个人的对三国的理解能力和了解水平,目前还是尚处在研究的皮毛阶段,只能根据《三国演义》这本书浅显地提供一下有关意见,与有关历史事实无关,仅供列位参考,有不对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教。


        我认为曹操之所以会最初选择于禁为救援樊城的七军主帅,是因为除了于禁之外,他已别无其他的人选了。换句话说,点将于禁,是曹大丞相无奈的选择,至少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如此!原因非常简单,在曹军将领中要找到一个能与关羽相抗衡的人实在是非常的难!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曹军的这个对手再说。三国指魏蜀吴三个国家,魏国曹氏政权的建立始自曹操,“水淹七军”之时,曹魏已占据了中国北方地区及淮河部分流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最发达,人口数量最多的地方;吴国孙氏政权割据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蜀国的刘氏集团则拥有了现在的四川和陕西的汉中地区,还有荆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地区。其中以荆州最为重要,它是蜀国的东大门,北上可以直取中原;东下,可顺流直抵江东。当然,也可以溯江西进,直指蜀中。谁控制了荆州,就等于掐住了另外二国的喉咙。所以,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蜀国的建立者是刘备,史称先主。赤壁大战后,他先经过强取豪夺,得到了荆州。又与孙权达成协议,以借的方式获得了东吴集团暂时对其占领荆州的事实表示承认。由于荆州处在四战之地,为了拥有一个稳固的大本营,刘备听从了谋士们的建议,以协助蜀地军阀刘璋防备汉中军阀张鲁的名义进入川蜀,从而为自己顺利地夺取该地作为建立政权的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第63回,由于刘璋发现了刘备的真实意图后,拼死反抗,川军大将张任在落凤坡射死了刘玄德的二军师庞统,刘皇叔紧急征调留守在荆州的诸葛亮入蜀为辅。诸葛亮接到命令后,对于关公请问由谁来接任他的问题,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回答:“主公书中虽不明言其人,吾已知其意。”乃将玄德书与众官看曰:“主公书中,把荆州托在吾身上,教我自量才委用。虽然如此,今教关平赍书前来,其意欲云长公当此重任。云长想桃园结义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责任非轻,公宜勉之。”云长更不推辞,慨然领诺。从此,关羽正式成为刘备集团镇守在荆州,全方面负责的唯一大员,直至战败被东吴擒杀为止,蜀国再没有换过其他人来担任过这个职务。从诸葛亮的口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刘备挑选关公来守卫荆州,只是出于“信任”而已----“云长想桃园结义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处”,就是证据。事实果真是如此吗?答案是非也,把蜀国三大基地中位置最重要的一块交给关羽去独当一面,信任固然是重要的,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刘备其实和曹操一样,他除了关羽,也已经别无人选了,刘皇叔手下没有任何人比关公更能胜任这个职位的了。


        由于荆州战略位置的重要,驻守的将领必须符合如下的条件:信任,才能,威望。三者缺一不可。信任,不消说了,我们刚才已经从诸葛亮的话里听出来了。在信任这个问题上,没有谁能超过桃园三结义。刘备是老大,关羽是老二,张飞是老小。自然,老大不信任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到现在的二弟还能信任谁;才能,三国中,对关云长的武勇不乏溢美之处,最著名的就是“温酒斩华雄”(第5回),“斩颜良,诛文丑”(第25回),“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第27回),“斩蔡阳”(第28回),其武功是有目共睹的了;威望,由于关羽有了上述的赫赫有名的事迹,以至于不论大将小兵,一听见他的名字就开始心慌发抖,甚至还有拔腿不战而逃的。如第45回,周瑜请刘备会面,有要事洽谈。刘玄德带了关羽前去。诸葛亮闻知大惊,急入周瑜中军帐窃看动静。只见周瑜面有杀气,两边壁衣中密排刀斧手。孔明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回视玄德,谈笑自若;却见玄德背后一人,按剑而立,乃云长也。孔明喜曰:“吾主无危矣。”遂不复入,仍回身至江边等候。 周瑜与玄德饮宴,酒行数巡,瑜起身把盏,猛见云长按剑立于玄德背后,忙问何人。玄德曰:“吾弟关云长也。”瑜惊曰:“非向日斩颜良文丑者乎?”玄德曰:“然也。”瑜大惊,汗流满背,便斟酒与云长把盏。宴后,玄德别了周瑜,与云长等来至江边,只见孔明已在舟中。玄德大喜。孔明曰:“主公知今日之危乎?”玄德愕然曰:“不知也。”孔明曰:“若无云长,主公几为周郎所害矣。”玄德方才省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关公的威名是何等的厉害。足以让周瑜害怕得把已起的杀机又按了下去;还有,第73回,曹仁部将吕常领兵出战关羽,曹军见云长威风凛凛,不战先走,吕常喝止不住,大败。由此可见关公的威望,已足以让敌军在精神上感到胆寒了。蜀国的五虎上将中拥有这三大优势条件的,也就只有关羽一人而已。张飞有信任,有威名,但他因喝酒误事丢过徐州,才干有限,让张翼德去防守荆州只会更让刘备不放心;赵云有威名,也有才干,对战略战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个人私生活非常的清白。但必须承认在信任度上要比关羽低,否则刘备不会在东征孙权时,仅让他担任后卫任务。所以,刘备宁可让赵子龙为他防守成都的安全,也不愿让其成为荆州的实际领导人。因为凭赵云的才干和威望以及在军中的人脉,很容易在荆州坐大,从而给自己的统治带来危险。所以,只有把小赵放在自己身边最放心;马超有威名,更有勇武,不过他是一个降将,投靠刘备之前没有为蜀汉国做过任何贡献,刘皇叔对其始终是敬而远之。直到刘大耳去世,没有对马儿有重用;黄忠有才能,有威名,定军山一仗,力劈曹魏大将夏侯渊,名满天下。论信任,刘玄德对他似乎比对马超要好得多。第82回,刘备东征途中,有人向他报告,说老将黄忠投降东吴去了。先主笑曰:“黄汉升非反叛之人也。因朕失口误言老者无用,彼必不服老,故奋力去相持矣。”事实果如刘大儿所料。看来在信任上,刘备对老黄忠是绝对的放心。但有一个问题却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尽管刘玄德对黄老将军有好感,但关二弟对黄汉升却极其的感冒。第73回,当关公得知黄忠与自己平级时,竟勃然大怒,发出:“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的狂言,拒绝接受有关职务任命。如果选择黄忠,哪怕只是担当一个副手,只会引起蜀国军队内部的混乱纷争,这是刘备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为了集团内部的和平安宁,刘皇叔只有,也只能选择关羽为蜀汉国镇守荆州的唯一人选了。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清楚了为何蜀军中只有关云长才能获此殊荣了吧?因此,结合上文的有关内容,我们就应该明白了,救援樊城的曹军要打败关羽,只能选择一个在信任,才能,威望上都能压得住关公的帅才才行。那么,当时曹军中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人选呢?我们再往下看。


        曹军中有二大派系,一是曹氏宗亲将领,其中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最为出名;另一派以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张郃这五位外姓将领组成的“五子良将”为代表。他们,共同构成了曹军中高级将领最核心的部分。那么,这些人中有谁能在信任,才能,威望这三个方面与关羽一较上下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曹氏宗亲将领中的四大金刚吧。


       一,夏侯惇,沛国谯人,字元让。与操是同族,自幼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艺,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来会(第5回)。夏侯惇作战勇猛凶悍,第18回,领曹操令,与夏侯渊,吕虔,李典为先锋率兵攻击吕布。途中与吕布部将高顺遭遇,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惇不舍,亦绕阵追之。顺将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一枪搠透其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惇既杀曹性,纵马便回。高顺从背后赶来,麾军齐上,曹兵大败。夏侯渊救护其兄而回。这是书中对夏侯惇个人形象描写得最为生动的一段。我们从这里可以发现,夏侯惇的武勇强悍在三国里也是名列前茅的,但勇敢凶猛,打仗不怕死并不代表着有军事才能,夏侯惇虽然在战场上以骇人的举动手刃仇人,赢得了敌我双方的佩服甚至是恐惧,但他还是打了一个大败仗,且差点丢了性命。尽管在信任问题上用不着曹操的怀疑,但其军事才能几乎为零,这在书中第39回里也有描写。拒绝韩浩的提醒,结果被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是一败涂地。说明了夏侯惇在军事才能方面是很浅薄的。单此一项,他就不是关羽的对手,也就不可能成为七军的统帅。


      二,夏侯渊,在第64回杀败马超的反扑,逼使马儿逃往汉中,从此再也没能回来。第65回,曹操取得汉中后,留夏侯渊守定军山隘口,以阻挡刘备。自己带军赶往濡须对付孙权的进攻。从夏侯渊能打败令曹操闻之色变的马超,又能获得驻防汉中的曹军总指挥一职来看,他在曹军中的威望不低。而论起曹操的信任,他与夏侯惇是不相上下,都是亲属关系嘛。那么夏侯渊的军事才能又如何呢?第76回,曹操作手书与夏侯渊,内中有“.....吾今屯大军于南郑,欲观卿之‘妙才’,勿辱二字”。说明至少曹公对自己的这位族弟的军事才能是相当有信心的。可为何曹大丞相不点夏侯渊为七军统帅去救援樊城呢?原因很简单,夏侯渊已经死了,是战死的。而且死的非常的不光彩,被蜀军老将,那位曾被关羽看不起的老卒---黄忠一刀劈死在定军山下。所以,夏侯渊也就没有这个福分去担任七军统帅了!


       三,曹仁,字子孝,曹氏宗族成员,弓马娴熟,武艺精通。第5回,曹操在家乡起兵讨伐董卓时,他与弟曹洪各引兵千余前来相助。从此,成为曹氏宗亲将领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曹操对二曹的信任不亚于二夏侯。第66回,曹操威势日甚。会大臣商议收吴灭蜀之事。贾诩曰:“须召夏侯惇曹仁二人回,商议此事。”操即时发使,星夜唤回。夏侯惇未至,曹仁先到,连夜便入府中见操。操方被酒而卧,许褚仗剑立于堂门之内,曹仁欲入,被许褚当住。曹仁大怒曰:“吾乃曹氏宗族,汝何敢阻当耶?”许褚曰:“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充内侍。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入。”仁乃不敢入。曹操闻之,叹曰:“许褚真忠臣也!”虽然这里说的是许褚的忠于职守,但我们也可以看出曹操对曹仁的重用和信任。在军事才能方面,曹仁也自不俗,第51回,赤壁大战后,周瑜和刘备商议南郡由谁去攻取。玄德曰:“胜负不可预定。曹操临归,令曹仁守南郡等处,必有奇计;更兼曹仁勇不可当:但恐都督不能取耳。”瑜曰:“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玄德曰:“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休悔。”鲁肃踌躇未对。瑜曰:“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孔明曰:“都督此言,甚是公论。先让东吴去取;若不下,主公取之,有何不可!”瑜与肃辞别玄德孔明,上马而去。结果,吴军与曹军在赤壁战役打的第一场仗以吴军惨败收场。是役,曹仁的表现十分的神勇,当他在城楼上看见部将牛金陷入吴军包围之后,遂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奋力挥刀,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抵挡。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不能得出,遂复翻身杀入,救出重围。正遇蒋钦拦路,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仁弟曹纯,亦引兵接应,混杀一阵。吴军败走,曹仁得胜而回。蒋钦兵败,回见周瑜,瑜怒欲斩之,众将告免。看来刘备对曹仁的才勇并没有低估。有信任,有才能,再加上本人临危不惧,亲自拯救部下于危难之时,想来那曹子孝在军队中的威望并不低。那为何曹操不点将曹仁为七军统帅呢?答案非常的搞笑,被关羽包围在樊城的正是曹仁。现在不是需要他带兵救人的问题,而是那个等待着被七军解救的对象正是他本人!所以,曹仁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七军的统帅来救自己!


       四,曹洪,字子廉,也曹氏将领中的一员大将,先后也被曹操委任过要职,如第58回,与徐晃共同把守潼关;第70回,驻守汉中的南郑;但非常遗憾的是,他都打了败仗,二处战略要地都丢了。如此糟糕的战绩,一票否决,考虑都用不着去考虑。尽管曹操非常的帮他,每当曹洪一打败仗就把胳膊肘朝自家人怀里拐,没有加罪于曹子廉。但担任七军统帅还是免了吧!


      自己人不行,那就只好寄希望于外人了。战功卓著的“五子良将”理所当然地成为七军统帅最合适的人选。那么,这五个人之中到底是哪一位才是最符合的人选呢?我们来看看他们在书中的表现。


        1,张辽,字文远,本为吕布旗下的大将,白门楼投降了曹操。关于此君的才能,关公曾与张飞曰:“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第18回)。仅见过一面,尚未交手,张文远就能获得已经颇有名气的关云长的注目,可见其之才。不过武艺是武艺,军事指挥才能则另当别事。那么张辽的军事才能究竟是否当得起关羽的夸赞呢?第53回,孙权兵发合肥,张辽引军应战,大败孙军。权将太史慈献计,派自己手下戈定混入城中,与张辽军中的养马后槽取得联系。到了半夜举火为号,刺杀张辽,里应外合,拿下合肥。却不料得胜而回的张辽回城后,传令不许解甲宿睡。左右曰:“今日全胜,吴兵远遁,将军何不 卸甲安息?”辽曰:“非也。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倘吴兵度我无 备,乘虚攻击,何以应之?今夜防备,当比每夜更加谨慎。”
说犹未了,后寨火起,一片声叫反,报者如麻。张辽出帐上马,唤亲从将校十 数人,当道而立。左右曰:“喊声甚急,可往观之。”辽曰:“岂有一城皆反者? 此是造反之人,故惊军士耳。如乱者先斩!”无移时,李典擒戈定并后槽至。辽询 得其情,立斩于马前。只听得城门外鸣锣击鼓,喊声大震。辽曰:“此是吴兵外应, 可就计擒之。”便令人于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皆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 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内变,挺枪纵马先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 退,身中数箭。背后李典、乐进杀出,吴兵折其大半,乘势直赶到寨前。陆逊、董 袭杀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自回。太史慈伤重而死,吴兵撤回。张辽在此战中,表现出一个优秀将领的胜而不骄,未雨绸缪,处变不惊,积极应对敌情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战胜敌军的优良素质,其军事指挥才能堪称绝妙。张文远的军事才能不仅于此,以后,一场更大的战役让他成为了三国中的顶级名将之一!第67回,孙权又一次带来吴军前来,在夺取了合肥的前哨阵地皖城后,吴军上下士气高涨,向合肥猛扑过来。张辽为失了皖城,回到合淝,心中愁闷。忽曹操差薛悌送木匣一个,上有操封,傍书云:“贼来乃发。”是日报说孙权自引十万大军,来攻合淝。张辽便开匣观之。内书云:“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将教帖与李典、乐进观之。乐进曰:“将军之意若何?”张辽曰:“主公远征在外,吴兵以为破我必矣。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李典素与张辽不睦,闻辽此言,默然不答。乐进见李典不语,便道:“贼众我寡,难以迎敌,不如坚守。”张辽曰:“公等皆是私意,不顾公事。吾今自出迎敌,决一死战。”便教左右备马。李典慨然而起曰:“将军如此,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愿听指挥。”张辽大喜曰:“既曼成肯相助,来日引一军于逍遥津北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李典领命,自去点军埋伏。却说孙权令吕蒙、甘宁为前队,自与凌统居中,其余诸将陆续进发,望合淝杀来。吕蒙、甘宁前队兵进,正与乐进相迎。甘宁出马与乐进交锋,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甘宁招呼吕蒙一齐引军赶去。孙权在第二队,听得前军得胜,催兵行至逍遥津北,忽闻连珠炮响,左边张辽一军杀来,右边李典一军杀来。孙权大惊,急令人唤吕蒙、甘宁回救时,张辽兵已到。凌统手下,止有三百余骑,当不得曹军势如山倒。凌统大呼曰:“主公何不速渡小师桥!”言未毕,张辽引二千余骑,当先杀至。凌统翻身死战。孙权纵马上桥,桥南已折丈余,并无一片板。孙权惊得手足无措。牙将谷利大呼曰:“主公可约马退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孙权收回马来有三丈余远,然后纵辔加鞭,那马一跳飞过桥南。后人有诗曰:“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淝。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孙权跳过桥南,徐盛、董袭驾舟相迎。凌统、谷利抵住张辽。甘宁、吕蒙引军回救,却被乐进从后追来,李典又截住厮杀,吴兵折了大半。凌统所领三百余人,尽被杀死。统身中数枪,杀到桥边,桥已折断,绕河而逃。孙权在舟中望见,急令董袭棹舟接之,乃得渡回。吕蒙、甘宁皆死命逃过河南。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众将保护孙权回营。逍遥津之战是张辽的成名作,也是他个人军事生涯的顶峰时刻。张文远的威名在此役中也被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他不仅在敌方那里竖立起自己强大的雄威,也在己方军中建立起了牢固的威望。而曹操对他的信任,从木匣中的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无比的信任度,崇高的威望,优秀的军事才能,应该说,选择张辽作为七军统帅去救援樊城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为什么曹操没有这么做呢?理由也很简单,张文远是曹大丞相摆在东南方向克制孙权的一枚重要的棋子,不到万不得已,绝对动不得。张辽的威望,才干,信任,是曹操对付江东孙氏集团,使其有所顾虑,甚至忌惮的重要 法 宝。有张文远镇守在合肥,才使得“碧眼儿”不敢有非分之想!事实也的确如此。曹公很清楚,一旦动了张辽,就等于给了孙仲谋一个松绑的机会。这样,自己的东南地区就永无宁日了。这也是曹操为何不选择张辽为七军统帅的原因。实在是动不得啊!


       2,徐晃,字公明,五子良将中排名老二。第76回,关公闻徐晃兵至,令备马。关平谏曰:“父体未痊,未可与敌。”公曰:“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遂披挂提刀上马,奋然而出。从一向以骄傲自大的关羽口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徐晃的个人评价还是蛮高的,而且是相当的重视。事后也证明了关云长这次没有看走了眼,徐公明是他一生中遇到的少有几个危险的劲敌之一。不过这时已在水淹七军之后了。那么为何曹操不开始就用徐将军为七军主帅呢?其实,这个疑问在书中可以找到,那就是徐晃之前的表现太不尽如人意了。一句话,败多胜少!徐公明尽管在书中出场的比较早,而且也是屡立战功。但基本上都是些斩将夺旗,冲锋陷阵,只有中下级军官才干的活。虽然他参加了许多战役,也曾经作为某一重要角色担任过重任。比如,第30回,在官渡大战中火烧过袁军的运粮车队;在第58回,向曹操进言获得批准,率部暗渡蒲阪津,截住马超,韩遂的归路,与曹军主力部队形成对敌军的压迫之势。迫使韩马联军产生了分裂,为曹操各个击破创造了有利态势。尽管最后的胜利都是与曹孟德本人的帅才密不可分,但徐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应该说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不过,徐将军由于个人指挥失误不当而打败仗的例子也不少,甚至铸下过大错。如第72回,不听王平劝谏,一意孤行,被黄忠赵云打得大败。事后又诿过王平,欲杀之。王平引本部军投降刘备,最后成为蜀汉国的一员大将。在这里,徐晃不仅表现的相当低能,缺乏军事才能,而且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此役之后,就没见到他再出过场。小仗都打不好,何况大仗乎?这可能也就是曹操在最初选择七军统帅时没有将徐晃作为第一人选考虑进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吧。另外,还有一个小秘密,就是徐晃个人与关羽私交不错。第27回里,就有:曹操部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第76回,关羽一见徐晃便说:“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徐晃也以”故人“自谓,可见二人的交情还是很深的。这也可能是曹操不选择徐晃为七军统帅的另一个原因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时的徐公明无论在信任,威望,才能方面都是不合格的。这也就能解释曹操当时为何宁愿舍弃这个军中榜眼而点将于禁的原因。实在是徐晃此时的表现还不足以成为曹军“五子良将”中的老二啊!此时的徐将军充其量顶多是个老三,而老二则应该是当时还没有过败绩且在曹军中有极高威望和资历的于禁。所以,曹孟德舍徐晃而点于禁也就不奇怪了!尽管后来徐公明还是成为了曹军第二批救援樊城的主将,但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曹操没有点徐晃的将,而是徐晃像庞德一样,是主动请缨获得批准的。虽然曹大丞相对此表示出大喜,但明眼人可以看出,老曹没有像对待于禁那样对徐晃的自荐表现出极其热烈的反映。之所以任命徐公明为曹军救援樊城的第二集团军的指挥员,只是因为曹阿瞒此时已别无选择,正如他当初选择于禁为七军统帅时的情形一样!


       3,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和于禁一样,也是最早一批投奔到曹操麾下的老人(第5回)。虽然被誉为曹军“五子良将”中的老四,但把书翻过来倒过去的细看,没看出有啥光辉的篇章,唯一出彩的地方在第53回,孙权亲自领军攻合肥,张辽与权将太史慈战在一处,斗的是难分难解。孙权金盔金甲,披挂出马;左宋谦,右贾华,二将使方天画戟,两边护卫。三通鼓罢,曹军阵中,门旗两开,三员将全装惯带,立于阵前:中央张辽,左边李典,右边乐进。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权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曹阵上李典谓乐进曰:“对面金盔者,孙权也。若捉得孙权,足可与八十三万大军报仇。”说犹未了,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孙权,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宋谦贾华急将画戟遮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只将戟杆望马头上打。乐进回马,宋谦绰军士手中枪赶来。李典搭上箭,望宋谦心窝里便射,应弦落马。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堕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张辽乘势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散奔走。张辽望见孙权,骤马赶来。看看赶上,刺斜里撞出一军,为首大将,乃程普也;截杀一阵,救了孙权。张辽收军自回合淝。程普保孙权归大寨,败军陆续回营。由此可知,说破大天,乐进也不过是一位勇将,蛮力不小,勇敢过人。此外,书中再未见有关乐进有其他精彩之处的描写。而在第67回,曹操对合肥守军如何迎敌做的军事部署是:“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小说里对乐进的描述比较详细的地方也就这些,看下来,乐进的武艺不错,勇猛过人,但缺乏统帅三军,决胜于疆场的光辉事迹。从曹操给张辽他们的木匣计中可见,在曹操的心目中,乐进还算不上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将,只不过是一位守将,做一个张辽的副手而已。因此,要说威望,信任,才能,乐进远不是关公对手,故也不在曹大丞相考虑的七军统帅人选范围内。


        4,张郃,字儁乂,河间人,原袁绍部将,曹操夜袭乌巢后归降,成为了曹军“五子良将”中的老幺。第94回,魏主曹睿重新起用司马懿,令其领军出关破蜀。懿奏曰:“臣举一人为大将,可为先锋。”睿曰:“卿举何人?”懿曰:“右将军张郃,可当此任。”睿笑曰:“朕正欲用之”。遂命张郃为前部先锋,随司马懿离长安来破蜀兵。从此,张郃一直成为三国初中期魏军对抗蜀军的主力先锋,直至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计射死为止。从曹睿和司马懿君臣二人对张郃不约而同的器重我们可以看出其才不俗;第95回,诸葛亮在委派马谡为蜀军防守街亭的主将前,还特意关照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由此足见诸葛亮对张郃的看重和警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张将军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早在第22回,孔融劝阻曹操不要和袁绍开战的理由之一,就是对方兵多将广,“:
...张郃,高览,淳于琼,皆世之名将,----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可见张郃成名较早,“河间名将”也因此成为了张郃的代名词。从这些三国名人全部对张郃打了好评来看,应该说其军事才能和威望极高。故在第67回,他被曹操派遣和夏侯渊一起留守汉中,负责蒙头岩等隘口。是曹军担任防守汉中战略要地的负责人之一,而且是外姓军官唯一获得此重任的人。作为一个降将,获此大任,可见曹操对他的信任和赏识。既然张郃有威望,有才干,也有信任,为何曹操也把他排除在七军主帅的人选之外呢?我的回答是,其个人才能不佳的缘故。曹大丞相把汉中交给夏侯渊和张郃二将全权负责后,领兵赶往东南濡须口,对付孙权的来犯。老曹前脚刚走,刘备后脚就打了过来。第70回,首仗,张郃中了张飞的诱敌之计连丢了三寨;次战,又被张飞偷了后路,夺取了瓦口关。只剩下十余人逃到南郑,差点被曹洪宰了。最后被派去攻打蜀军的葭萌关,又被老黄忠打败。只能退到天荡山与夏侯尚,夏侯德合兵一处,希图重新翻盘。又被黄忠打败,夺取了天荡山,斩了夏侯德。张郃无奈逃到定军山,依附在夏侯渊手下,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决定权的败军之将,受尽了夏侯渊的冷嘲热讽。直到第71回,黄忠斩了夏侯渊,拿下了定军山,而张郃除了落荒而逃之外,没有任何的招架之力,更不要说如于禁在淯水河曹军大败后所表现出来的还手之功了!汉中之战,张郃的表现可以用“名不副实”,甚至是“徒有虚名”来形容。常败将一个,与名将二字相差甚远,能得以保全首领已属万幸!一个连张飞,黄忠都打不过的败军之将,焉能是鼎鼎大名的蜀汉国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的对手!故我认为,曹操之所以没选择张郃为七军统帅,完全是因为他在汉中的表现实在是令曹操太失望了,也太不放心了!


       根据以上的分析判断,曹操选择于禁为七军统帅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要说信任,三十年的老部下,没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论才能,淯水河一役的突出表现,足以说明于禁的个人军事才能的优劣;还有威望,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在“水淹七军”之前,于禁还没有个人独当一面时有打过败仗的经历。从个人与曹操的亲密关系,在军中的威望,统领三军的才能这三个要素来看,在当时的情况下,也的确只有于禁一人符合担任七军统帅的条件。其他的人不是分不开身,就是因个人能力和威望不及于禁,更无法压住关羽的缘故,被曹操舍弃了。最后,经过心中几番筛选,曹大丞相终于下定了决心,以亲自点将的方式,任命于禁为七军主帅,领兵解樊城之围。不过于禁虽然在时下看上去是一个合适的帅才,但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勇武方面远非关公的对手。如果关云长真的不顾一切亲自前来决一死战,以于禁的武艺是很难抵挡得住的。而关羽的武功在三国里已经到了足以令曹军闻风丧胆的地步,这也是让曹操最不放心的地方。于禁本人对此也相当的清楚,故在接受了七军统帅的任命后,随即要求曹操派一位敢打会打能打硬仗的将军为先锋来助自己一臂之力,以消除普遍存在于广大曹军士兵以及他个人心中的对关羽的恐惧之心,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于禁对仅凭自己个人在作战能力上能否战胜关公明显缺乏足够的信心,显得底气不足,曹操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当勇猛善战的庞德自告奋勇,挺身而出愿意担任七军先锋时,曹孟德对此表现出的惊喜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单从武艺方面来看,猛人庞令明的确是可以与关公匹敌。曹大丞相坚信,以沉稳多智的于禁当主帅,辅以武艺超群的庞德,可谓绝配!在怎样领军打仗,排兵布阵,随机应变方面,于文则不会弱于关公;就算关羽真的发了牛脾气来拼老命也不怕,自有庞令明来挡着。最终,曹公决定:点将于禁为统帅,庞德为先锋,率领七路大军去解樊城之围。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曹孟德究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我们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钦点于禁为七军统帅,是曹操当时无奈的选择,因为他的身边已实在找不出一个能比于禁更合适的人选了。在曹公的眼里,点将于禁也许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决不是一个最坏的选择。他相信以于禁在军中的资历威望和军事经验,指挥才能,再配上勇武骁悍不亚于关公的庞德,即使不能打赢关羽,至少也应该是平分秋色。对此曹操是毫不怀疑。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确实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肯定是一个最坏的选择!!!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0-09-01 16:22重新编辑 ]
2条评分原创+1金币+100
gtx480 金币 +100 本版代评,权限限制,加100鼓励一下吧! 2016-11-27
gtx480 原创 +1 优秀文章 2016-11-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vcxp
道长

UID: 1

精华: 88
职务: 庄主
级别: 得道成仙

发帖
8919
金币
10057
道行
3366
原创
140
奖券
293
斑龄
125
道券
155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 50D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51860(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5-25
最后登录: 2024-06-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1-28
分析的不错,好久没见老兄发表高见了,呵呵~

楼主留言:

个人浅见,感谢回复,最近已酝酿了几个题目,大约就在这几日发帖。希望道长和诸位道友届时批评指教。

2条评分金币+4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9-10-31
zhdf 金币 +3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17-12-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武当休闲山庄 是一个稳定,和谐,人性化的社区,适宜长期居住...
在线db460728710

UID: 1615569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38983
金币
46099
道行
6001
原创
84
奖券
3093
斑龄
0
道券
13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103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1
最后登录: 2024-06-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1-29
    于禁是个有能力的将军,自己的位置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是非分明,有勇有谋;治军严整,法律严明,部队作战勇敢,上下团结一心。
    难道曹操真的错看了于禁吗,我认为和水淹七军中的另一个魏军将领有关。我们从《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中就可以找到一个欲降不能的例子。为何于禁投降会被后世如此鄙视:于禁会不会是因为顾及部下的生命,应当说不太可能为了保自己一条老命而屈膝投降:魏使于禁救樊。其证据在于陈寿在《三国志·于禁传》中记载的“禁与诸将登高望水,宜其见禽耳,极有可能不加害于禁,于禁降了。毕竟关羽还欠着曹操的一个人情没还,想死都没有机会了,然犹盛叹翻。
    孙权利用这个借口对荆州发动进攻并且取得胜利,惟城未拔。曹丕继位之后,也不会对他的家小怎样:不妨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于禁的投降不但客观上帮助了孙权。于禁的一生让人感到惋惜,遥共语。
    我们都知道,越是体恤士卒,弄不好就是灭门之祸。《蜀记》中的一段记载,但说平生,留下于禁的性命不也等于还人情吗。(见《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吴书》)从这两段史料中,庞德的战死,相信于禁也很清楚。计穷岂不欲奔走,庞德身负一家老小的前程:尔降虏,这确实有些令人不解。
2条评分金币+37
假正经也 金币 +7 - 2018-02-07
gtx480 金币 +30 鼓励讨论 2016-11-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喜欢到处游觅寻觅乳香玉香
离线scfp

UID: 556292

发帖
691
金币
466
道行
1005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1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9
最后登录: 2020-03-2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11-29
只根据史书,而不是小说来做判断应该更有说服力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17-12-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11-29
回 db460728710 的帖子
db460728710:    于禁是个有能力的将军,自己的位置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是非分明,有勇有谋;治军严整,法律严明,部队作战勇敢,上下团结一心。
    难道曹操真的错看了于禁吗,我认为和水淹七军中的另一个魏军将领有关。我们从《三国志·袁绍 .. (2016-11-29 11:39)

请注意这么一个事实,于禁和庞德都是在“水淹七军”以后做了俘虏。被俘后他们都有共同的机会,既可以选择生,也可以选择死。选择生的要求很简单,向敌人屈膝投降;选择死的要求更简单,想死还不容易吗?!最后于禁选择了前者,庞德选择了后者。关羽给了他们俩均等的人生机会,决定权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在平等的条件下,二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于,庞二人之所以会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只是因为他们一个人想活,一个人想死而已,事实就这么简单。因此,没必要为于禁投降说好话,更没必要把于禁的投降说的那么的伟大,他就是一个怕死鬼而已。我认为,对于投降者,要看他是不是尽了自己的力。比如南宋的吕文焕,死守襄阳5年,最后不得已投降了蒙古军队。他的投降比于禁要更值得历史的原谅和肯定!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以个人钻牛角尖的方式来固执己见,更应该批判那些以颠覆历史来标榜自己是一个英明伟大的人。否则,汉奸都是英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16-11-30 11:45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5
wcg112233 金币 +5 鼓励讨论 2016-12-0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11-29
回 scfp 的帖子
scfp:只根据史书,而不是小说来做判断应该更有说服力 (2016-11-29 16:22) 

我在文章开头已明确说明,是根据《三国演义》这本书来说的,不是当作历史来诠释的,请细看。不过如果一定要说根据历史来做判断更有说服力的话,那只能说史书告诉我们于禁只不过是个草包,曹操高估了于禁,就这么简单。
1条评分金币+2
wcg112233 金币 +2 鼓励讨论 2016-12-0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db460728710

UID: 1615569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38983
金币
46099
道行
6001
原创
84
奖券
3093
斑龄
0
道券
13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103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1
最后登录: 2024-06-2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11-29
回 假正经也 的帖子
假正经也:请注意这么一个事实,于禁和庞德在“水淹七军”以后都做了俘虏。被俘后他们都有共同的机会,既可以选择生,也可以选择死。选择生的要求很简单,向敌人屈膝投降;选择死的要求更简单,想死还不容易吗?!最后于禁选择了前者,庞德选择了后者。关羽给了他们俩均等的人生机会,决定 .. (2016-11-29 18:28) 

        这只是探讨一下于禁投降的原因,没必要下定论说于禁是怕死鬼,照这样说来,三国里的降将都不少,其中关羽就是一个,难道说关羽也是一个怕死鬼。
        再说兵败选着死或投降,总有他的原因,也总会有宁死不屈的汉子,但也有委曲求生的人,至于投降者能否得到历史肯定和原谅,还得要后人来评说,这不是钻牛角尖的问题,而是客观地对待历史人物的功过。
        只是本人的见解而已,不当之处多多原谅。
1条评分金币+1
gtx480 金币 +1 攒那么多奖券干嘛?该买周年勋章挂挂了! 2016-11-3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喜欢到处游觅寻觅乳香玉香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6-11-30
回 db460728710 的帖子
db460728710:        这只是探讨一下于禁投降的原因,没必要下定论说于禁是怕死鬼,照这样说来,三国里的降将都不少,其中关羽就是一个,难道说关羽也是一个怕死鬼。
        再说兵败选着死或投降,总有他 .. (2016-11-29 22:06)

如果说于禁不是怕死鬼,那么他何不与已成为鱼鳖的七军一起沉入河底呢?作为部队的最高首长,难道不应该由于自己的指挥失误和全军共存亡吗?另外,因为关羽也投降过,就认定他也是一个怕死鬼的话,请问怕死鬼还能离开曹操的管辖范围,重新投奔旧主子,并一直战斗到死吗?对一个人的定论其实很容易下,就看下定论的人愿不愿意承认历史,还是非得要反历史自行其道而已!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16-11-30 09:36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
gtx480 金币 +1 你也别闲着,找道长申请帖精勋章了! 2016-11-3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gtx480
山庄巡查组

UID: 893234

精华: 316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992
金币
145360
道行
10766
原创
798
奖券
2909
斑龄
33
道券
233
获奖
0
座驾
艾布拉布斯M1A2
设备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6025(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7-08
最后登录: 2024-05-1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6-11-30
山庄和为贵,大家聚在一起也是缘分,每个人对历史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没必要过分争执,就此打住!再争辩本版主可要扣分了!
2条评分金币+4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9-10-31
zhdf 金币 +3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17-12-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chenqing12

UID: 2055596

发帖
1208
金币
1085
道行
511
原创
5
奖券
72
斑龄
0
道券
18
获奖
0
座驾
3456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8-22
最后登录: 2023-01-3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7-11-22
不得不服曹操看人和用人的能力,可惜一个赤壁之战,千古一帝的称号跑了
2条评分金币+4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9-10-31
zhdf 金币 +3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17-12-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9-10-31
回 chenqing12 的帖子
chenqing12:不得不服曹操看人和用人的能力,可惜一个赤壁之战,千古一帝的称号跑了 (2017-11-22 15:27) 

我认为,就算曹操真的一统天下,千古一帝这顶大帽子也戴不到他的头上。就凭老曹干下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快乐无天

UID: 1141630

发帖
8452
金币
2241
道行
484
原创
0
奖券
76
斑龄
0
道券
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3-22
最后登录: 2020-01-06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9-11-01
曹操点将于禁,是因为曹操知道于禁用兵谨慎,而关羽却是一个大敌,希望于禁慎重用兵,却不成想于禁怕关羽怕到骨子里,葬送了最精锐的七军。
1条评分金币+1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9-11-0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9-11-01
回 快乐无天 的帖子
快乐无天:曹操点将于禁,是因为曹操知道于禁用兵谨慎,而关羽却是一个大敌,希望于禁慎重用兵,却不成想于禁怕关羽怕到骨子里,葬送了最精锐的七军。 (2019-11-01 19:13) 

于禁也算是身经百战了,怎么越老越胆小了呢?真是弄不懂!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ashuna1012

UID: 2083810

发帖
311
金币
69
道行
59
原创
3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FG-6
设备
mate20
摄影级
初级
在线时间: 143(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4-18
最后登录: 2024-05-21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9-11-01
曹操用人,忠心第一,能力第二
1条评分金币+1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9-11-0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9-11-02
回 ashuna1012 的帖子
ashuna1012:曹操用人,忠心第一,能力第二 (2019-11-01 22:14) 

我认为应该是同等看重的。否则曹操为什么会收降张辽和徐晃呢?!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icewizard

UID: 2114591

发帖
765
金币
36
道行
500
原创
0
奖券
67
斑龄
0
道券
35
获奖
0
座驾
本田凌派
设备
手机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69(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9-20
最后登录: 2024-06-24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9-11-11
大将在外防守,无人可选,随时递补防守,像张辽在于禁失败后就准备移防,幸亏徐晃赢了。
1条评分金币+2
假正经也 金币 +2 - 2019-11-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9-11-12
回 icewizard 的帖子
icewizard:大将在外防守,无人可选,随时递补防守,像张辽在于禁失败后就准备移防,幸亏徐晃赢了。 (2019-11-11 15:30) 

这也可能是徐晃当时在曹操眼里还算不上是大将,所以不在第一时间被曹操派上去统领七军,而是选择了于禁的原因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ashuna1012

UID: 2083810

发帖
311
金币
69
道行
59
原创
3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FG-6
设备
mate20
摄影级
初级
在线时间: 143(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4-18
最后登录: 2024-05-2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9-11-12
可惜名将也有功败垂成的时候,当于禁向关羽乞降,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英雄气概
1条评分金币+1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9-11-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9-11-13
回 ashuna1012 的帖子
ashuna1012:可惜名将也有功败垂成的时候,当于禁向关羽乞降,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英雄气概 (2019-11-12 16:27) 

功败垂成根本谈不上,摇尾乞降倒是千真万确!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