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05阅读
  • 2回复

[猎奇]一年只有几个月在蒙古各大盛会上的“赶场人”[2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4276
金币
472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6909
斑龄
185
道券
100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86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7-27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17-08-07) —

赶场,又叫赶集。中国民间风俗,流行全国各地。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赶虚(赶圩,虚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赶场”,北方叫“赶集”,云南叫“赶街”,岭南一带叫“赶务”。各地叫法不同。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赶场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城市中,各种CBD林立,天天都是赶场的时代,对于都市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稀奇,反倒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这种赶场,反而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


我们的视角来到内蒙古,这是在赤峰那达慕大会的现场,通过仔细的观察和了解,在现场除了附近前来参加那达慕大会的牧民之外,还有大量来自周边城市里的人,同时也有这么一帮赶场人。
其中除了在内蒙本地区的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河南,河北的,其中河南的居多。



他们是属于在内蒙只有半年能够举行各种盛会时代的专业“赶场人”。因为到了冬天,冰天雪地,几乎没有任何盛会,于是他们便会转战到南方的乡下,或者南方一些大型活动的现场。
根据对现场这些“赶场人”的了解,他们的生活,类似于曾经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信息资讯收集不再那么艰难,通过简单的搜索就可以知道什么地方在举行什么活动。


从这里结束就会紧接着去下一个地方,而他们“赶场”所有出售的商品,也会随着不同区域,地点不同而发生变化。
来到内蒙,除了进一些日常用品之外,也会尽可能的进一些和内蒙有关联的货物,来针对前来参加那达慕大会的游客销售。
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都还是主要以他们自己主流商品为主,比如一些原本只是在内蒙赶场,而不是在全国各地赶场的生意人,他们一般都有一些本地的特产,产自内蒙的手工艺品等等,这种价值较高,消费也比较贵,但是利润空间大。


而在全国各地的赶场的人们,自然是熟悉各地赶集或者参与聚会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比如饮料,零食,当季水果等等。
他们在入场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主办方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一方面便于当时费用的开支,同时也为便于管理。
这些来自各地的人们,他们各自怀着各自不同的生意经,来到这里共同聚集起来,可能也就是从大会开始到结束,仅仅三天的时间,不管生意好不好,最后随着那达慕大会的结束,他们便会离开此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也正是因为这群人的存在,才让现场人们能够获得一些基本商品的供给,同时也为增加气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同时也为环境的保护增加了难度。
尤其是在草原上,这里的其他设施并不完善,大会结束后遗留下来的各种垃圾和物品都会堆积成山,如果不能完好的处理,会对草原造成严重的伤害,从而影响到草原牧民的生活。


我们只能呼吁,期待人人自觉,无论在任何地方,对大自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7-08-0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3094
金币
34850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2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7-27
夏日四十度高温,冬天负四十度低温之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离线njydx

UID: 1754352


发帖
52008
金币
7386
道行
2400
原创
0
奖券
400
斑龄
0
道券
3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1-27
最后登录: 2018-04-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7-28
看来有点像我们当地的“庙会”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