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这个帖子,感觉里面的观点可能代表了现在许多三国迷们的观点,因为山庄有这个讨论版块,故转发过来,供道友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但这并不代表本人就赞同帖子作者的观点。而我对这帖子的看法就是:作者一知半解,完全忽略了事实在胡说八道。现在我将个人的意见发表出来,请大家讨论,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教。
文章作者以魏将陈泰的理由和最后姜维在陈泰的预言下败走,从而认定姜维的确是“画蛇添足”。那么我们就来看陈泰之说究竟有没有合理性。陈泰认为:姜维应该舍弃已成孤军之势的王经,乘胜去攻打粮草储蓄丰厚的栎阳,并分兵搅扰,招降纳叛,引诱胡人,羌人归附,然后东向夺取关中,陇西,发布檄文到四郡,造成雍州混乱,并切断魏国通往凉州的道路,这才是上佳之策。而屯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敌方援军到来后,容易造成腹背受敌的窘境,所以必败无疑!陈泰此说对不对呢?我说,理论上完全正确,但在实际上完全错误!为什么,听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姜维得胜之后为什么拿不下弹丸之地---狄道城呢?诸位可能会说,那是因为狄道城坚固。事实的确如此,不过请大家再想一想,既然小小的狄道城可以修筑得十分坚固,那么储存了大量的粮食等军用作战物资的栎阳难道其防御工事会比狄道城差吗?守备力量比狄道城更少吗?俗话说:“败军之将不敢言勇”,姜维率领蜀军舍去已经惨败后军心动摇的狄道城,转而去攻打防守军力并不弱于狄道城,且已严阵以待的栎阳,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脑子进水了!还有,采取招降纳叛来壮大自己的声势是没有错,但问题是,有多少人会来投降呢?无论是诸葛亮的北伐,还是姜维的北伐,我们看到,前来投降的魏人是屈指可数,可见这一招对魏国造成的影响是十分的有限,故此路不通!
二,姜维要是没有攻克栎阳,狄道城之敌又乘机袭击他的后路,那又该怎么办?有人可能会说:“分兵不就行了!”问题是,姜维手中究竟有多少军队?大家应该知道,分兵等于分了自己军势,一旦敌军大举进攻,分去的部队不能马上聚拢收缩的话,就极其危险了!要么被各个击破,要么被敌方一战而定乾坤!从姜维久攻狄道城不下来看,王经带领的魏军尽管经历了洮水大败,但战斗力仍然很强,只要有坚城的保护,抵抗蜀军一段时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说明了魏军非常善于打防守战。由此可知,如果姜维挥师栎阳,不见得会比攻打狄道城更容易。而且作者也承认,姜维带领的军队是轻装部队,缺乏攻坚装备和足够的粮食,因此拿不下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并士气低落的狄道城。那么我要请问作者,既然如此,凭什么就敢断言姜维带领的这支部队就能一定拿下还没有与他交过手受到任何损失,且士气并没有受到任何损伤的栎阳呢?除非栎阳是一座不设防的,任人出入的大粮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知道是姜维太弱智可笑了,还是魏国太轻敌太大胆了???
三,费袆说姜维打仗是“希望侥幸一战成功”,这个评价很正确。之所以会这么说,还是由于蜀魏双方的实力所决定的。故蜀将张翼提醒姜维应该“见好就收”不无道理。但遭到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姜维的斥责和打压,这其实也是绝大多数胜利者的常态,也是最后失败的根源,那是因为缺乏对自身的清醒认识。说姜维此败是“画蛇添足”一点不过分,但要说他在这场战役中的指挥有问题,那绝对是瞎说!放过兵力大损,士气大落的狄道城,去攻打兵精粮足,严阵以待的栎阳,才真是大错特错!从最后姜维全军而退来看,说明他的战术打法,战略思想其实没有多大的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自不量力!魏将陈泰说的头头是道,但到头来却是把姜维毫发无损地赶了回去,而不是彻底消灭蜀军或重创之(甚至连小创也没有),说明他的那番话,只不过是为了鼓励军心而说的冠冕堂皇的打气话,是因为自己那些闻听了洮水惨败的部下已经对救援狄狄道城产生了畏惧之心,陈泰才不得不这么说来激励并恢复魏军的勇气和信心,说穿了,给惊慌失措的手下吃颗定心丸罢了!其实他的内心并不认为姜维攻打狄道城真是做错了!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17-09-14 09:3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