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一张激情的脸 ,而红酒,还多了一张艺术的脸。
文人总不大肯写吃,酒是例外。性情、艺术、豪情,都是文人需要的,或是借助的力量。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和做法。
所以呢,酒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山水,江山,美人,各人有各人的言外之意 。
总觉得酒之味不在舌 ,而在喉。喉咙一滚,酒就下去了,舌头只负责过渡。下喉之后,胃也抓不住酒了。因为酒是散发性的,它可以流向全身,就像血液。
酒流向何处,大脑是管不住的,只有柔软的心才能感受到它的丰盛与温暖。
现在,葡萄酒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越来越被公众所认知了。也许,红酒养生是被“法国悖论”炒出来的。关于降低心血管疾病,营养界公认的方法,是少吃脂肪,多运动,不抽烟。这三个方面,法国人都做得不怎么样,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低于其他地方。这就是所谓的“法国悖论”。美国电视台提供了一种解释——法国人喜欢葡萄酒 ,葡萄酒可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一时间,葡萄酒在美国的销量上升了44%。“适度饮酒有助于健康”在“科学研究表明”的旗帜下深入人心,本来不喝酒的人也每天喝上一点价格不菲的葡萄酒,“软化血管,保护心脏”。
另一种说法,是法国人也喜欢吃蔬菜和水果,正是它们中和了饮食结构。
这就是信息的对冲。我们信谁?不如跟着直觉走,想吃什么就欢欢喜喜吃什么 ,身体会知道我们的需要。我们的口欲不仅仅是生活习惯,可能也是身体的另一种预警。
比如我,就不想为了心脏,特地在睡前饮葡萄酒。不仅是财力问题,更因为感觉不对:保护心脏,到底是减负,还是刺激它熊熊燃烧起来?大晚上的,让它闹什么呢?
作者 徐约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