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52阅读
  • 1回复

[猎奇]古代帝王避暑的骚操作,竟然这样!我们自叹不如...[2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8208
金币
38396
道行
5598
原创
799
奖券
4626
斑龄
3
道券
17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355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07-0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8-07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18-08-11) —
出了梅的上海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息
然后过了几天,都哭了。
果然,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

没有空调该怎么办
不过,瞧你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今天就给你们扒一扒没有电的古代人民是如何吹着凉风、吃着冰品安然度过这炎热夏天。

1.使用冰块
《周礼》就记述过上古时代冬天如何采冰、夏天如何使用。这传统历朝都有,一般夏历十二月和正月天气最冷的时候开始采冰。工作极辛苦,工人两手握住T形冰镩在冰冻的河面上,一点点凿出一米见方、一尺多厚的冰块,再用J形取冰器勾住冰块底部拉出来。
这绝对是一个浩大工程,但是咱们的紫禁城制冰更为讲究,护城河结冰之前,就要涮河净水,先把水草杂物等清除掉,再把浮面上的脏水放走,最后用木板墩筑临时坝蓄水。
待到冬至后,河水上冻个,冰冻瓷实,就可以伐冰了。伐时要选取明净坚厚的冰,切剁成一尺五寸见方,然后拉到冰窖整齐地码放,现存四个冰窖,每个冰窖可以码放五千块冰。
怎么样,净水过滤都用上了。古代帝王真的是为了享受,什么法子都能想出来。
这么繁琐的工序,冰块当然就是紧俏贵重物品了。大部分只有皇室才能使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祭祀的话,你得先去皇上那儿申请一张票票,然后凭票换冰。
现在保存完整的冰窖也就是紫禁城了,而且摇身一变,成为餐厅。
现在画风是这样的:
是不是文艺小清新
置身于冰窖之中,吃着红丝绒蛋糕,是否也有种穿越感。
当然里面的东西嘛,很符合皇家风范:很贵。
味道嘛,可以看看。
重在体验、体验。

2.扇子
现在依然广泛使用,爷爷奶奶的大蒲扇、景区卖的折扇、路上广告发的塑料扇...
扇子是最简单趁手的消夏用品。因为挥动可以加快空气流动,使汗液蒸发、体表降温,又被称为“凉友”。
扇子通常以鸟羽、竹制成。唐以前,扇子多以鸟羽为材,据说魏晋时期,身处炎热地区的吴楚之士常手执一把羽扇。汉代竹编的扇子,常见圆形或方形。扇子流行得非常快,唐朝时已比较普遍。据说那时还有用皮制成的扇子,飒然成风,格外凉爽。
皇帝夏天降温最简单也常最用的方法就是让贴身的小宫女在身边不住的扇扇子,可是宫女毕竟也是人,当扇的时间长了,皇帝不仅感觉不到冰爽,还会闻到宫女身上的汗味,直到雍正时期,才有人发明了一种手摇风扇,最后加以改进成牵引式风扇,这样宫女在殿外也可以给皇帝“吹风”了。
这种风扇的出现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宫女来说却是一个“损招”,苦了一众宫女,大热天的宫女只能苦哈哈的在屋外不停的摇动风扇,里面的皇帝是舒服了,宫女的噩梦也来了,这种情况直到乾隆继位后才得以改善。
大概在乾隆九年,他下旨在圆明园某宫引入流水,从宫墙外哗哗流入,绕室一圈再哗哗地流出去,入口处则安一风扇,以水流为动力驱动。完了一试果然好使,有风有水,清凉无比,乾隆高兴极了,御制《水木明瑟词》:“以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冷冷瑟瑟,非丝非竹,……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他在为自己的创意而骄傲。

3.帘子
甄嬛传有这么一幕,安陵容怀孕,甄嬛和众嫔妃前去探望,指着安陵容殿中的帘子:“妹妹这床头挂的这纱原叫月影纱,是外头贡来的珍品,一匹之价不下百金,日光再渗漏进来也如月光柔和,单看妹妹殿里这些便是万金之数,旁人宫里的不能和你相比呀。”而这月影纱就是为着遮挡太阳光所用。
龙皮帘是用来隔在亭柱之间,以隔挡亭外滚滚热浪的一种帘子。唐大中年间,宣宗召翰林学士韦澳、孙宏进宫。二人刚落座,顿觉寒气逼人。其时,宣宗使人悬挂“龙皮”于亭中,所以可保持亭内凉温,龙皮的透气性还能使室内空气清爽。有人推测,龙皮很可能是蟒蛇皮。
中国民间常见的竹帘,与此道理相同,不过更为朴素便宜。
当然竹帘也有等级之分,最高级的是用斑竹、湘妃竹编织的,饰有各种图案。道光皇帝所作的《湘帘》中:“一桁垂银蒜,编成翠竹箩。篆烟留细处,草色看时多。月下纤无影,风前动有波。湘江遗趣在,夏永静如何。”说的正是用湘妃竹所编制的竹帘。

4.冰箱
没有看错,古代人民就有冰箱了,他们也是要吃冰镇西瓜的人呢。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 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
看吧,并不是只有我们才喝冰镇酒的,老祖宗在吃上可是认真地。“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中的这两句话就是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
清朝人民果然是开了挂了,先是发明风扇,又发明冰箱。
清代宫廷已经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鉴”演变而来的 。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外形口大底小呈斗状,上面以厚木板为盖,腰部上下箍铜两周,箱的两侧设置便于搬 运的铜环,四条腿足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托泥,用以隔湿防潮。
使用时可将活板取下,先在箱内放入冰块,然后便可以将瓜果、饮料等食物镇于冰上。箱底有小孔,可以随时排放冰水,保持箱内清洁;箱盖则雕有镂空的通气孔,用于散气通风,在保鲜食物的同时,亦可借助里面排出的冷气降低室内温度,进而起到“空调”的作用。

5.冰镇消暑小吃
在那些科技闭塞的年代,人们都有如此的成就,
作为吃货的泱泱大国,怎能对吃没有建树?
冰淇淋:没有错,古代早已经有了冰淇淋,惊不惊喜?
北魏时奶制品就很多,《齐民要术》载有各种各样酥、酪做法。到唐朝,就做成“酥山”了,像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不过天冷才做,没说到夏天加了冰再吃。元朝陈基说:“色映金盘分处近,恩兼冰酪赐来初。”这冰酪,与乳糖真雪相似吧。
南宋杭州街头还有很多暑汤冷饮:甘豆汤、豆儿水、香薷饮、椰子酒、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虽然没加“ 雪泡”、“冰雪”字样,但不加点冰块,恐怕也说不过去。
金易先生所著《宫女谈往录》书中,宫女何氏对慈禧太后夏日在颐和园消暑有这样的叙述:“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 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把青胡桃砸开,把里头的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
是不是看了口水直流,这些纯天然手工制造,可不比现在各种添加剂来的诱人。

古代帝王这些夏天的骚操作,
你还用担心他们过得不好嘛
人家好着呢!

1条评分金币+16
xgch 金币 +16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8-08-1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5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8-09
那个碗里的是什么饮料啊?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