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许多生物由于气候干旱炎热,最终走向灭亡。但是也有在非洲生存下来的生物,在撒哈拉沙漠附近,就存在着这样一种神奇的鱼类——非洲肺鱼。

远古时期的地球上就存在着肺鱼的足迹,肺鱼是海洋中的居民。但在泥盆纪中后期,这种情况随着地球的海陆变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肺鱼开始慢慢地由海洋进军到陆地,最终成为淡水生物。肺鱼的呼吸系统也随着生存环境而慢慢地进化,由腮呼吸演化为用肺呼吸。

截止到目前,现存于地球的肺鱼主要有三类:澳洲肺鱼,美洲肺鱼,非洲肺鱼。虽然这三类肺鱼隔着汪洋大海,但是它们就像“三胞胎”一样,长得颇有些相似。肺鱼成为淡水生物之后并没有经历太多的变化,这大概是它称号“活化石”的来源。

非洲肺鱼和其他两类鱼相比较,生命力更顽强,这都是和非洲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温常在42℃左右,加上降水稀少,就像一座火焰山。
肺鱼有3亿多年的历史,早已对这样的生存环境没有丝毫的畏惧感,就算环境再恶劣,它似乎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心里默默的呐喊,就让“暴风雨”来得猛烈些吧!

当太阳炙烤着大地,将水分吸收掉时,没有湖泊、沼池,肺鱼就用自己充满力量的腹鳍钻到带有水分的泥土中;当泥土的水分也没了的时候,肺鱼就像蛇一样,将自己蜷曲成一个圆形。这时,肺鱼身上就像安装了一个自动开关,从表皮上分泌出黏液,整个身体变得湿乎乎的。

当然,这是肺鱼在进行自我保护,为了在干旱的环境中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肺鱼还会在它的嘴角留有几个微小的气孔,来维持肺的日常呼吸,等待雨季的到来。

并不是所有的肺鱼都能等到雨季的到来。当地的居民遭受水源枯竭的痛苦时,藏于“地下室”的肺鱼就会被挖出来,成为当地人的解渴物,要么“暴尸荒野”,要么成为居民的盘中餐。

有时藏有肺鱼的泥土会被当地人打成土坯,用来建房子,肺鱼变成了土墙的一部分。如果运气好,雨季带来的水分就会成为肺鱼活下去的动力;如果运气不好,肺鱼只能利用自身的水分自救进行休眠,这样的日子竟然高达四年之久!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
在距非洲撒哈拉沙漠不远处的利比亚东部,有一块叫杜兹的偏远农村区域,有一条叫“黑玛”的非洲肺鱼就不幸遭受到这样一个可怕待遇,当一个农民挤干了它的水分后,便将它抛弃在河岸上。无遮无挡的黑玛被太阳晒得直冒油,生命垂危。好在,它拼命地蹦呀、跳呀,最后终于跳回到了之前的淤泥中,重新捡回了一条命。

但是,不幸远没有就此打住。很快,又有一个农民要搭建一座泥房子,于是他开始到河床里取出一大堆的淤泥,好用它们做成泥坯子。不巧,黑玛正好就在这堆淤泥中,于是,它又被这个农民毫不知情地打进泥坯里,然后放在烈日和高温下烤晒,直至泥坯从外到里都被晒得干干透透,烤得榨不出一丝湿气来,藏在里面的黑玛也几乎成了一条“干鱼”。

泥坯晒干后,那个农民便用它们垒墙,黑玛很自然地便成了墙的一部分,完全被埋进墙壁里,没有人知道墙里还有一条鱼。
此时墙中的黑玛已完全脱离了水,而且没有任何食物,它必须依靠肺囊中仅有的一些水,迅速进入彻底的休眠状态之中,以休眠状态度过杜兹长达6个月的干旱季节,否则就只能是死路一条。
在黑暗中整整等待了半年后,黑玛终于等来了久违的短暂雨季,雨水将包裹黑玛的泥坯轻轻打湿,一些水汽便开始朝泥坯内部渗入。

湿气很快将黑玛从深度休眠中唤醒了过来,体衰力竭且体内水分已基本耗尽的黑玛,开始拼命地整天整夜地吸呀吸,好将刚进入泥坯里的水汽和养分一点点地全部吸入肺囊中——这是黑玛的唯一自救办法。
当再无水汽和养分可吸之时,黑玛又开始新一轮的休眠。

很快,新房盖好后的第一年过去了,包裹着黑玛的泥坯依旧坚如磐石,黑玛如同一块“活化石”被镶嵌在其中,一动也不能动。黑玛深知此时再多的挣扎都是徒劳,唯有静静等待。

第二年,在自然以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泥坯彼此之间已不如之前密合得那么好,它们开始有了些松动。黑玛觉得机会来了,它不再休眠了,而是开始日夜不停地用全身去磨蹭泥坯,磨呀磨,蹭呀蹭,生硬的泥坯刺得黑玛生疼,但它始终没有放弃和停歇,在它的坚持下,一些泥坯开始变成粉末状,纷纷下落。
在黑玛昼夜不断的磨蹭之下,第三年它周围的空间大了许多,甚至可以让它打个滚,翻个翻身了。但是,此时的黑玛还是无法脱身,泥坯外还有最后一层牢固的阻挡。

改变命运的转机发生在第四年,一场难得一见的狂风夹带着豆粒般大小的暴雨,终于在某个夜里呼啸而至,更可喜的是,由于房子的主人已在一年多前弃家而走了,这座房子已年久失修,在暴雨和狂风的作用下,泥坯开始纷纷松动、滑落,直至最后完全垮塌,此时,黑玛用尽全身最后的一点力气,与暴风雨内应外合,一较劲,破土而出了!

沿着满路面下泻的流水,重见天日的黑玛很快便游到不远处的一条河流中,那里有它期待了4年的一切食物和营养——这条叫黑玛的肺鱼终于战胜了死亡,赢得重生!这是杜兹,也是整个撒哈拉沙漠里的生命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名字显然便叫坚持和忍耐。

雪灵谷点评:坚持与忍耐,是对于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是否懂得坚持与忍耐,区别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其两种人生呈现出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景色:一面会因抵死纠缠而获得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成功;而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令人窒息的荒芜与寂寥。
死海,世界上最低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水分蒸发量最大的湖。唯一向死海灌输的约旦河因为人们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还建起了大坝截流,本令死海每年有13亿立方米的水量顿时减少到只有5000万到1亿立方米。

尽管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因为死海问题而站在同一战线,以红海以源头花8亿美元修建了180公里长的的水管,将红海的水送往死海。但从2013年计划实施以来,如今5年过去,死海“死亡”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控制,这一项浩荡的工程只能说是减缓了死亡消失的时间,但根本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尽管这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实,但在游客眼里,却有种”再不去死海躺着看报纸就来不及“的危机感。因为死海正在”死亡“中,专家预言将在2050年完全干枯。

但死海真得会消失吗?传言一直都是那么可怕。前往死海的世界各地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这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空前繁华。最经典的莫过于是躺在海上看报纸了,但比起游客们更疯狂的举动,躺着报纸显然已经不新鲜。

由于死海每年都在缩减中,水的减少导致其盐浓度大大提高,人们更能感受到死海漂浮的趣味。但在这样的过程里,死海的矿物泥发挥到极致。许多游客在死海惬意漂浮的时候,都会将全身涂满矿物泥,一股浓重的咸味将整个人包住。

这看起来比躺着看报纸更好玩,但实际上让肌肤无比光滑柔嫩美白才是真正意图,同时对治疗皮炎,关节炎等更有帮助。因为死海的医疗价值,欧洲国民保险计划中的条款还包括死海治疗。它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疗养圣地。

实际上,也没有几个人真会在死海里躺着看报纸,大多数人会悠哉悠哉的沐浴阳光。这时身体肌肉不再对抗地心引力,快速进入完全松弛的境地,重量感也随之消失,意识进入虚无状态,可以忘却一切烦恼,身心得到极好的休息。

因为紫外线超低,人们对于阳光更是无惧,穿着比基尼涂满矿物泥这简直是在死海最大的乐趣。

因此死海对于人类贡献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已然不是周边三个国家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了。虽然大海的盐浓度也高,但完全是没有死海那般能够给游客带来的体验趣味,加上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神秘也引得游客纷沓而来。

很多人都以为死海就是海,实际上它是一个盐度非常高的内陆湖,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三位的水体。由于它含有的高浓度盐分是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几乎没有生物存活,甚至连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除水草外的植被,因此人们都叫它死海。 它在希伯来语中就称为“盐海“。

虽说死海可以漂浮,但死海却是不能游泳的。若不小心在游泳中呛一口水,如此之高的盐分浓度会令身体里的胃一整天都感到不舒服。喝过海水的人应该都知道这股难受的劲儿,一旦喝了口死海的水,那么这记忆一定是终身难忘。

另外,因为死海的水比重为1.172—1.227,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因此人可以完全像是躺在床上那样的漂浮在死海上,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嘿,你有猫病吗?就是那种“一日养猫,终身想猫”的病。很多患者陷入对猫咪的美瞳肉垫萌爪无法自拔,以吸猫为荣,猫瘾来了,自家的猫、别人的猫、野外的猫、云端的猫,通通不放过!甘作猫大人“供奉者”、“铲屎官”甚至“奴隶”……

陆地上,猫科动物绝对占据一席之地,它们是进化得最完美的猎食者,十大肉食动物排行榜中有几种上榜(所有猫科动物均为肉食动物),非洲大陆就有几大代表:狮子、花豹、猎豹。

亿帆君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不是这些光环满满的大佬,而是妩媚性感却又不容易“吸”的非洲小野猫,保证看你完之后神清气爽。

狞猫--越老越花俏
对于猫奴来说,狞猫绝对是一眼就能认出来,因为它长得实在是太特别了:身手矫捷、英姿飒爽,却爱梳个马尾辫,年龄越大辫子越长(注意,猞猁也喜欢马尾辫,可不要混淆了哦)

狞猫与猞猁的区别狞猫的耳朵背面基本是黑色,头部及身体的颜色较为单一,面部有少数黑色条纹,看起来更像猫;猞猁的耳朵背面有白色毛发,头部及身体有豹纹式的毛皮,下巴还有白色长毛,单看面部更像虎。

狞猫(caracal)体型中等,大约60-90厘米长(尾巴除外),肩高40-50厘米,体重约13-18公斤,在猫科动物里,并不是大只佬。

它们毛色丰富,酒红色、灰色、褐色,有的甚至黑化。

狞猫是猫科动物中捕猎的一把好手。它的耳朵上的马尾辫可不仅仅是好看的装饰,它帮助收集猎物发出的声响,感知猎物的方位和距离;它的四肢肌肉强壮有力,为每次出击提供了惊人的弹跳力,让它可以轻松跳到2米高处捕捉空中的鸟类。

除此之外,它也会捕捉其它小型生物比如蜥蜴与昆虫,偶尔会攻击较大的动物比如瞪羚和野羊,同时还能够容忍食腐。

这么萌,能养一只不?答案是NO!
实际上狞猫是较容易被人驯化的,在西亚的一些国家比如伊朗,被当做猎猫或宠物。外型优美、身手矫健,还能帮你打猎,更何况小时候的狞猫,拥有萌得你心肝乱颤的柔软外貌。
但要知道的是,狞猫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亚洲的种群属于附录Ⅰ,非洲的种群属于附录Ⅱ,在我国禁止私人饲养。


薮(sou)猫--欢脱蹦跳的黑夜之子
猫奴们你们知道薮[sǒu]猫吗?就是下面图上的这种,披着一身豹纹的小家伙。看起来非常像一头小猎豹。

它们广泛分布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东部,它们是中型猫科动物,世间仅此一种;非洲大草原是它们魂牵梦绕的故乡,但有时它们也会出现在山岭地带。

薮猫头顶一对大圆耳朵,当它凝神倾听时,这对耳朵彼此靠拢,组成麦当劳Logo般的形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薮猫不同于其他猫科动物的特质之一,四条标志性的大长腿加配上迷人的小脸蛋,要不要这么性感哦!

薮猫修长健美的四条腿具备惊人的力量,如同带着四个强力弹簧;奋力一跃时,可以跳至四米开外的地方;接近目标后,它们张开肉垫般的脚掌,用剃刀那样锋利的前爪刺入猎物体内,牢牢抓附的同时猛咬猎物的要害部位,致其一命呜呼。

在所有猫科动物中,薮猫的捕猎效率可以说非常高,成功率可达50%以上;相比起来,猎豹、狮子等大型猫科动物的狩猎成功率一般只有10%左右,远远不及薮猫。

但想要目睹它们捕猎的精彩瞬间是非常困难的,薮猫是黑夜之子,每天黄昏至次日的黎明时期,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时候;它们的双眼夜视能力极佳,大草原更是它们的狩猎主场,高及人腰的长长草丛能为它们提供绝佳的掩护。
但性感的薮猫是它也有欢脱的一面,参考猫中二哈奶牛猫

薮猫看起来既帅气又漂亮,的确看的心痒痒,不过按照现在的环境来说,普通家庭是真的没办法养的,因为很贵!(国内禁止私自圈养野生动物)。
如果真的爱它,就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这种野性的美,还是对着屏幕吸一吸吧。

黑足猫--非洲南部地区的荒漠精灵
黑足猫是非洲南部的特有物种,只生活在开阔的矮草栖息地、干旱稀树草原、灌木丛和半荒漠。不需要饮水,但是在地形开阔、极端干旱的荒漠深处还是无法生存的。

黑足猫名字来源于它们的足底有黑色的标记,它们属于夜行动物,是地球上最小的野生猫科动物之一,只有大约1.6公斤,但却能攻击比它们体型大四倍的小羊等动物。

跟家猫很像,对不对?
外表如此软萌,内心却十足的彪悍,它们凶起来,那是相当有分量的,生存在狂野的非洲,它们必须学会自食其力,尽管体态小,但是战斗力一点儿也不弱——蜘蛛、昆虫、小型啮齿类动物都是它们的猎物,一旦被围困或是被逼至绝境,它们更是会非常凶狠地反击自卫。


足猫还有非常“招人恨”的特点:吃不胖!它们一个晚上可以吃下自己体重约五分之一的猎物,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这样瘦小,好气哦!

又小又萌是不是觉得可以养一只?
答案还是不行!虽然它们软萌又可爱,但是它们依然是野生动物,不管是数量,还是脾气不温顺等原因,它们都不能作为宠物来养。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黑足猫在2011年的时候被列入了“易危动物”,一些动物机构(南非和博茨瓦纳)都开始进行着长期稳定的繁殖保育行动,希望能延续这些可爱生灵的生存机会。

沙丘猫--超高颜值的小乖乖
女神般存在的沙丘猫,不仅拥有超高的颜值,没有一点点的“野味”,还超级温顺,不排斥人类。

沙丘猫也属于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大约是有2.8-3.5公斤,一身接近沙色的毛发看起来非常纯净,它们脚底的肉垫非常的厚,覆盖这浓密的毛发,使得它们能够阻隔发烫的沙漠地表散发的热气。

沙丘猫是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石头下休息,晚上出去狩猎,一双大耳朵能帮他们保持凉爽,并且高度灵敏,它们捕食沙鼠,沙田鼠,野兔,蜘蛛,爬行类,鸟类,昆虫和毒蛇。有时会把食物埋在沙内,等到食物短缺的时候再来享用。它们从食物中获取身体所需的大部分水分,泌尿系统也尽量的少排尿液,因此沙丘猫能够相当长的时间不饮水。

沙丘猫不擅长跳跃

,但却很能挖洞,它们喜欢独居,是孤独的游侠,当然雄性偶尔也帮助雌性养育幼崽。

大脸大眼睛,还有天生的眼线(嫉妒),因为沙丘猫的外表实在是太招人喜爱了,人类到沙漠大肆捕捉带回家当宠物圈养,没想到,苛刻的自然环境没能打败它们,反而是人类的喜爱使它们遭遇不幸。
而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作为一种萌宠的沙丘猫在西方的宠物圈里非常出名,但真正的科学家对这个物种的了解却知之甚少:因为当该物种的濒危程度终于引起学界的重视时,科学家们却发现由于濒临灭绝而无法拿到足够的野外个体展开研究……
目前沙丘猫已经被IUCN,也就是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上列为“易危”级。

非洲金猫--谜一般的存在
非洲金猫是世界上最鲜为人知的动物之一,仅生活在非洲,体型中等,约7-14公斤。
皮毛大多为金色或红棕色,有斑点(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的种群的斑点更密集),头部较小,圆脸,配上面部和沉重的口鼻,很多人觉得像狞猫,但是注意,非洲金猫没有扎小马尾辫哦

尽管被称之为“金猫”,它们却并非全都是金棕色,也有银灰或石板灰色的,这种毛色的金猫也被人们称之为“银猫”。

在非洲,非洲金猫被认为是“花豹之子”或“花豹的兄弟”,因为当地人相信非洲金猫总是伴随着花豹。人们把非洲金猫当作一种凶猛的动物并对其充满畏惧,在很多地区非洲金猫是当地部落的图腾。


由于缺乏非洲金猫的详细信息,目前很难确定野生非洲金猫的生存现状。但偷猎以及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使得非洲金猫的数量不断下降。在非洲金猫的分布地区,人们常常非法使用套索捕捉非洲金猫,其皮毛甚至整个个体都不难在野生兽肉市场上找到。

非洲金猫似乎喜欢吃各种啮齿类动物、爬行动物、鸟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当然有时候也会袭击家禽家畜。不过还好,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它们会爬树,但它们主要在地面上猎食。
对非洲金猫的生存情况虽然所知不多,值得庆幸的是有金猫踪迹的26个国家中,已有12个国家颁布法律严格禁止捕杀这种动物。CITES也将它们列入附录II。

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真的让人忍不住想抱回家,但是既然它们属于大自然,就远远的欣赏好啦!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实在忍不住想撸,来趟非洲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