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某种意义上有点冒充铁杆球迷的嫌疑。但坦率地讲,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打响揭幕战之前,我确实被“镇”住了——不只是被足球,更是被对足球的“迷”所镇住了。多年前《讽刺与幽默》周刊上刊载了一幅漫画,说的是茫茫太空上多了一个球——足球,四年出现一次,地球似乎成了它的卫星,整个地球环绕着它在转动与运行,漫画画得极为生动与传神!在世界杯期间,无论从学校走到街道,还是从城市走到农村,几乎每一扇有灯光的窗户都发出为足球喝彩的声音,那声音在夜空里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交织成一个整体。
只要你看了几场世界杯比赛,就不得不承认人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足球而去选择电视剧——我想用电视剧借代文学。因为足球往往比文学更直观。一场精彩的球赛,通感地看,也具有优秀文学作品的水平。文学所具备的诸多要素,足球都有。比如人物,足球人物风采各异,魅力无穷,是球迷们关注的重心之一。比如主旨,人们在看足球时常常谈到民族性格、国家尊严、生命意志等等。然而,在所有这些里面,最精彩的是情节。足球比赛的情节太抓人了,波澜起伏、变化万千,丝毫不亚于文学。唯一不同的是,一般作品中的情节在人们的想象力之内,而球赛的情节,却更多地超出人们的思维,谁能预料比赛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球?
足球越来越引人关注。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文学“文本”的关系。在既往的日子里,文学文本给读者提供了多种享受:精彩的故事,有魅力的人物,有深度的思考,等等。多种享受凝聚在短暂的审美阅读里,那是一种经济的、有品位的获得愉悦的方式。因而,在那时,一篇稍微可看的作品便可搅动整个社会。然而有一段时期,那个统一的、能给人多种享受的文本似乎有些衰落。要欣赏精彩的比赛,人们走向球场;要寻找思考,却不一定去读作家的作品而去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和学者的散文、随笔。于是我们发现了近几年的一个重要现象:思想理论著作、学者散文随笔在书市不断走红;“读书”报刊成批涌现,书评的连篇累牍取代了昔日文学评论的长篇大论;过去紧追着著名作家的部分读者正在转向那些思想敏锐的学者。
往日统一由虚构的文学文本完成的任务,今天已经被不同的文本所承担和展现。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同时对文学进行挑战和挤压,与作家争夺接受者。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文明发展的结果。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加要求轻松和放松;复杂多元的社会,使人们更加要求进行深思和感悟;信息的触手可及,使人们更加要求对惊险和传奇加以体验和窥视。各种欣赏的要求都提高了,作家的写作有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无尽的欣赏需求。以上表述也许对文学有些不恭不敬,对文学似乎有些厌倦和悲观。但我要问的恰恰是:在“众彩纷呈”的时代,文学何为?
窃以为文学究其根本是无法取代的,它毕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段,毕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文化欣赏需求。但文本的破裂却促使文学思考自己自下而上的发展,用一点小波澜冒充大故事、用一点小感悟冒充大智慧、用一点小技巧冒充大艺术去搪塞读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此看来,文学应该打破文本的疆界,向其他文本吸取资源、寻求启迪。这也许是一句绕口令:只有当文学认识到“文学”不只在文学文本里时,文学文本才会有更多的文学性,才会有更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