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逃过一场心梗的突袭后,有些患者会庆幸自己命不该绝。然而习惯决定命运,如果此后的生活习惯不好,将会面临很高的复发率。近日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便是心梗救治成功,如果患者有不吃早餐、晚上睡觉前2小时内吃饭的坏习惯,死亡风险仍很高。
该研究共纳入113名平均年龄为60岁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73%为男性。其中有58%的人不吃早餐,晚餐过晚的人有51%,二者兼具为41%。研究显示,如果一位心梗患者有上述两个“吃的坏习惯”,那么心梗后就会有4~5倍死亡、再次心梗或心梗出院后30天内心绞痛发作的风险。
早餐不仅要吃而且要吃得丰富
该项研究所说的不吃早餐,定义为至少一周有三次在午餐前没有任何食物及饮品入腹,包括咖啡和水。研究者对“早餐吃得像皇帝,晚餐吃得像乞丐”还是比较推崇的。“早餐非常重要,餐桌上要丰富一点,最好来点乳制品、全麦类主食、水果等,应占到全天总能量的15%~35%。”研究者说。
伦敦圣乔治医院首席营养师凯瑟琳·柯林斯认为,长期不吃早饭,容易使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内壁,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另外,有科学家曾对长期不吃早饭的人群进行过详细研究,发现其患心肌梗死、脑梗等病症的几率比正常进食早饭的人群高出许多。
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一般要包括这四类食物:谷类;动物性食物,包括鸡蛋;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对于一位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早餐的能量应为500~700千卡:谷类约100克,如馒头、面包、麦片、面条、粥等;适量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鸡蛋或大豆制品;100克的新鲜蔬菜或水果。
晚餐要在入睡前两小时吃完
晚餐过晚是指以上床睡觉来判定晚餐的早晚,定义为一周至少有3次睡觉前两小时内吃晚餐。研究中所提到的吃晚餐更强调进餐时间,入睡前2小时被认为是最短的可以接受的间隔。
晚餐吃得太晚会造成高血脂,并且入睡后,血流速度又明显降低,从而导致血脂在血管壁上不断沉积。长此以往,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系数自然就增大了。
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增加心梗的发生率,还会对身体造成全面损伤,如导致肥胖、增加中风几率、胃癌风险高、影响睡眠、导致记忆力衰退、发生神经衰弱等。
不良习惯越少心梗复发率越低
研究者指出,他们的研究显示这两种饮食习惯与心梗后患者不良预后独立相关,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很多不良习惯,那么情况只会更糟糕。
之前有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并且晚餐过晚的人,通常更可能有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体力活动少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童嘉毅介绍,心梗的发生多与现代人脑力劳动过度、社会交际频繁、睡眠时间不足、生活不规律、运动不足、肥胖,以及嗜烟酗酒等有关。这些不良诱因的存在,使人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刺激冠状动脉受体,使冠状动脉在狭窄的基础上出现痉挛,这也是中青年发生急性心梗的特殊原因之一。
工作时间超长而没有足够的睡眠是心脏最大的杀手。连续睡眠不到5小时会诱发急性心梗。对已患冠心病的人来说,应戒烟戒酒,积极锻炼,不透支体力,如有不适感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