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15阅读
  • 4回复

[四大名著]用《水浒传》解《红楼梦》:你越领悟这3种佛法智慧,越幸运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4276
金币
463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6909
斑龄
185
道券
100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86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6-28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19-06-28) —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写道,贾母给十五岁的宝钗过生日时,安排大家一起看戏。
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她特意提醒宝玉里面有一支《寄生草》的词藻极妙,并念给宝玉听: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正如很多人都知道的那样,鲁智深是《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之一。
《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是这本书里,非常精彩的一个章节。
而上面这支《寄生草》写的是他在五台山的寺院剃度出家,但后来因俗缘未了离开了那里,日后经历各种磨难、最终领悟佛法智慧的故事。
你可能会觉得很好奇,《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为什么会在自己写的书中引用上面这支《寄生草》呢?

在我看来,是因为曹雪芹认为这短短四行词,包含了三种佛法智慧。
他坚信世人越能领悟这三种佛法智慧,就会越懂人性,越能看透人生。
那这三种佛法智慧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种佛法智慧:“慈悲”(慈悲为怀,是做人根本)
《南齐书·高逸传论》写道:
“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言下之意是指“慈悲为怀,是做人的根本”。
在我看来,《红楼梦》里的平儿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慈悲为怀”的佛法智慧。
书中第六十一回写道,小丫头莲花和大观园总厨柳家媳妇,因“鸡蛋门”事件有过节。
有一天,王夫人发现自己屋里不见了一瓶玫瑰露,而莲花曾在厨房看到一瓶玫瑰露,她便跟负责调查这件事的林之孝的媳妇说,是柳家的人偷了。
为此,莲花带着林之孝的媳妇到厨房,连夜搜出了那瓶玫瑰露。
加上恰好那天柳家的女儿五儿,被发现未经批准就擅自进了大观园,于是莲花和林之孝媳妇便一口咬定,是她偷了玫瑰露。
五儿忙解释说,玫瑰露是宝玉屋里的芳官给自己的。
然而,林之孝媳妇不但不相信她说的话,还飞奔到王熙凤那里领功,说在大观园的厨房搜到赃物,并证实了是五儿偷的。
王熙凤一怒之下,命平儿派人把柳家母女各打四十大板,之后赶出贾家,永不录用。
平儿领命出来后,并没有马上就派人去惩罚柳家母女,而是先去五儿那里了解情况。
五儿告诉她玫瑰露是芳官给的。
平儿于是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去找芳官求证,证实了五儿说的是真话。

而另一边,林之孝的媳妇从王熙凤屋里出来后,便和莲花的上司大丫头司棋火速结盟:安排司棋的婶娘(秦显的媳妇)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大观园当新总厨,自己好从中为了收受利益。
平儿知道后,认为林之孝的媳妇做事也太猴急了。
她把玫瑰露一事的实情告诉王熙凤后,还了柳家母女清白,并安排柳家媳妇继续当大观园的总厨。
安排妥当后,平儿对林之孝的媳妇说:
“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由此可以看出,平儿做到了“慈悲为怀”。
如果她没有一颗慈悲的心,就只需听命于王熙凤,派人把柳家母女各打四十大板并赶出贾家就完事了。
然而,平儿深知这四十大板的份量,打下去后柳家母女一定会皮开肉绽,万一打重了,甚至有可能出人命。
她出于悲悯,出于对人命的珍惜,希望能将“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
为此,平儿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件事情。
多得她,柳家母女才保住了性命。
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平儿一下子救了两个人的命,实在是功德无量。

第二种佛法智慧:“无”(觉悟一切皆“无”,即登彼岸)
《菜根谭》里写道: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念想,决定了他的福祸。
而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想登彼岸,需要觉悟到一切皆“无”。
《红楼梦》里的甄士隐,就觉悟到了这一点,为什么这样说呢?
书中第一回写道:
甄士隐拄着拐杖挣挫到街前散心时,遇到了一跛足道人,对方口内念着《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和上面《菜根谭》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功名、金银是利欲,即是火坑;
姣妻、儿孙是贪爱,沉溺便为苦海。
甄士隐曾以为人可以把功名、金银、姣妻和儿孙占为己有,但他在听了《好了歌》之后,才意识到: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你以为可以占为己有的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曾拥有,你所拥有的其实是“无”。
甄士隐觉悟到这一点后,即登彼岸,于是便跟着跛足道人飘然而去。
由此可知,觉悟一切皆“无”,即登彼岸。

第三种佛法智慧:“随缘”(随缘,烦恼去)
什么是“随缘”?
在我看来,“随缘”就是为人处事要追随自己的内心,不刻意而为。
星云大师说: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我认为这句话用在《红楼梦》里的宝玉身上再合适不过。
一直以来,他最喜欢的人都是黛玉。
然而,“金玉良缘”的说法一直挥之不去,贾家上上下下都认为宝钗更适合他。
这令宝玉非常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的结果是,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做主的宝玉,只得刻意而为,被迫娶了宝钗。
而他最爱的林妹妹则在自己成亲当天,“焚稿断痴情”后香消玉殒。
痛失一生挚爱,之后又目睹贾家繁华落尽,这时的宝玉终于看破了红尘。
他意识到“人生要随缘”,要跟着自己的内心走。
于是宝玉不再留恋凡尘,随缘遁入空门,从此不再为尘世间的烦恼所困。
在我看来,宝玉做了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他的价值观是:“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而宝钗的价值观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注定他们两个勉强在一起是没有幸福的,分开是明智的选择。
而在失去黛玉、并目睹贾家的繁华成空后,宝玉领悟到尘世间的一切皆空。
他忠于自己的内心、随缘遁入空门,从此不再为人世间的烦恼所惑。

综上所述,真正读懂“慈悲”二字,会帮助你觉悟“做人的根本”,懂得悲悯众生,才是天命所归;
真正读懂“无”字,会帮助你跳出火坑和苦海,从而领悟到生命的本质;
真正读懂“随缘”二字,会让你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而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说,当你越懂得活用这三种佛家智慧,就越懂人性,越幸运!
1条评分金币+18
zhdf 金币 +18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06-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UID: 945707

发帖
88
金币
33
道行
12
原创
5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本田思域
设备
手机
摄影级
初级
在线时间: 43(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9-24
最后登录: 2024-06-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6-28
受教了,读懂名著,参透人生,活的明白,死的清楚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06-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6-28
四大名著,都有我佛慈悲的痕迹!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06-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2407
金币
668
道行
12474
原创
905
奖券
1276
斑龄
0
道券
1250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50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6-28
佛法就是我法 参悟去吧
1条评分金币+2
zhdf 金币 +2 鼓励一下 2019-06-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2
金币
44357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36
斑龄
0
道券
165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570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9-06-29
这些东东看上去也不容易领悟的了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鼓励一下 2019-06-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