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6阅读
  • 0回复

[饮食常识]2021年,温暖和感动给这16位神仙奶奶 [9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71483
金币
13684
道行
35906
原创
97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11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9-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1-04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1-01-06) —

每日8点,文化早餐▵ 点击 拾文化 关注 / 置顶公众号

情感|新知| 文化| 生活| 抟物馆
走心又走胃
2021年,我们决定和大家讲一个如阳光般温暖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你很熟悉。相信你也一定会和我们一样,记忆深刻——
《奶奶最懂得》
看到奶奶们手上的美食了吗?
没错,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在豆瓣上,有8.9分的超高评分,只有2411个人标记“看过”。

为什么推荐它?两个理由:
1个“普通话十级”的老外。与16位身怀“古法绝学”的奶奶,以及她们掌握的16种美味。
这部美食纪录片,有美食、有美景。同时,也道人间、接地气、显温暖,让我们看到美食背后的另一面。
东西两方的碰撞,造就了一部美食无国界的纪录片。它记录了中国民间风味的惊艳。也记录了将美食与家人维系在一起的那道密码。
谁能想到呢?一部打算走胃的纪录片。结果却温馨地“赚足了”大家的眼泪——走了心。
美食纪录片爱好者城城,一口气连刷N集!真的超!级!精!彩!
在正式介绍之前,城城先和大家说一下主持人——来自英国的大厨,大米。在香港长大,在伦敦学习中文,现在在北京做美食节目主持人。
因为喜欢中国文化,他很早就开始学习中文。就连奶奶们的大部分方言,他也能听懂。
有一些网友啊,在弹幕里说:“这个外国人,中文十级。”
“我叫大米,美食是我的第一语言。我将在中国寻找家常美味大师。在这场考验耐心,深入亲情的旅途中。奶奶,就是最好的老师。”
奶奶,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这次,就让奶奶来告诉你什么才叫做「人间烟火」。
01
代代相传的美食回忆
人们对于“家的味道”,是有着特殊记忆的。
当老一辈的人年纪渐长。后辈们,又开始从他们身上学习关于味道的记忆。很多时候,人们这称为“传承”,传承的是记忆,也是技艺。
大米在每一集的开头,都会问里面的奶奶:“奶奶你能教我这道美食吗?”
“能啊。”
在浙江潘周家村,这里的人能把两斤多的面粉拉成两百多米长的面条。
大大小小的屋子,错落在山峦之间。既出世又入世。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藏着高超又平凡的技艺。村里500多户人家,家家都会做长寿面。
大米来到这里,就是想学长寿面的制作方式。穿过层层面架,他找到了陈凤青奶奶,她今年65岁,做了50年的长寿面。
想学这门流传下来的技艺,可以。但要先让奶奶看到你的诚意,于是给了他一个考题。
在陈奶奶的吩咐下,大米开始在村里收集面粉、青菜、鸭蛋、肉和盐这些材料。
看到小伙子收回来的材料,奶奶相当满意。
回到家之后就开始教大米做长寿面了。想做面,先和面,一斤麦粉半两盐,用特制的木锤,锤成面团。
揉好的面团被薄薄的圆片,用小刀从外忘里切,再把面团拉长、风干,这就成了潘周家的长寿面。
面条一根到底,寓意长长久久。潘周家的面,可以把两斤面粉拉出两百多米,而且中间不断,能讨个好彩头。
陈奶奶说,潘周家的人,世世代代都在做这种面条。但唯独他们家的面卖得最好,每次别人来买,都是几十斤几十斤买的。
奶奶是远嫁来这里来的的。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连一张盖的被子都没有。跟着丈夫一起做面条,拉扯大了这个家。
苦是苦了些,但现在总算熬过来了。
这碗长寿面的制作,无比繁琐。但煮面却再简单不过了,青菜、鸭蛋、肉煮好放到大碗里就行。
面汤清淡,但有着滋有味,是潘周家村最熟悉的家常味道。也是文化的归属,是饱含思乡的愁绪,是大快朵颐的畅快,也是细细品味的珍重。
69岁的赵有执奶奶。住在云南玉龙雪山山坡上的一个小村子。那里叫玉湖村,赵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
奶奶的家是当地最普通,最古老的民居。后来改造成了民宿,装修相当现代。
如此与众不同,是因为她的女儿生活在澳门,嫁给了一个美国人。
奶奶的后代们,逐渐给奶奶带来了一些变化。让西方文化在这个古老的小村子里得以找到追随者。
这次,奶奶打算教大米做两道美食,粑粑和纳西火锅。
村子也许是粗糙的,但村子里的美食不是。大米捏面团捏得不好,奶奶轻轻敲了一下他的手,说不好好干活!
“奶奶,你是什么星座的,要求这么完美?”
奶奶却误以为是问粑粑的形状……回答他:“我们是圆圆座(做)的!”
字幕里大家都在爆笑,说多像小时候我们和奶奶的对话啊。
还有一次。
大米和赵奶奶去拿食材,路上见到一只小皮球。大米踢起了球,跟奶奶说“你来抢球啊,快来!”
奶奶小跑了两部就说“哎呀我腿够不着啦!”
是超级和谐又可爱的一幕。
奶奶的女儿生活在澳门。可是奶奶却因为路途遥远,从来没有去过澳门。
大米知道后,为她做了一道澳门的葡国菜。希望能借这道菜,可以拉近与她与澳门的距离。
奶奶的普通话不标准。这次,却对大米讲了一句发音非常标准的“谢谢”。
赵奶奶有个闺蜜李近花奶奶,就住在隔壁。两个人从小一起玩到大。连帽子都是闺蜜同款。
把李奶奶喊出来的时候,赵奶奶像极了村里的大姐大:“我安排好了!”
说李奶奶是宝藏女孩一点也不过分。她的院子里有很多食材:芒果、核桃、苹果、胡萝卜、木耳等等。
家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儿女。只有孙子和孙女。
做着做着,奶奶不免有些感伤:“我做的食物是有些历史了,但在城里的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呢?我也不知道,那我就坚持做老味道吧。也不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回到村子里,但我每天都会做饭去城里给他们吃。”
有人说,村子正在消失。可是村子的发展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村子,也许意味着落后与物质匮乏。但村里的人并不这样想。
住在偏远山区的奶奶们,使用的食材与物资,甚至比城市里的还要丰富。奶奶们读的书不多。但在她们心里,也有着中国人最乡土的情感——团聚。
只有奶奶的美食,才能一家人重聚到一块。因为,家的味道,奶奶最懂得。
02
美食中的家人相处之道
浙江潘周家附近郑宅的张美仙奶奶,已经70了。
她有一手晾豆皮的绝活儿。长筷一挑,就是一张完整、薄如蝉翼的豆皮。洗豆子、煮豆子、拉豆皮、挂豆皮……这样的工作需要从凌晨忙到下午五点。
这样的生活,奶奶已经过了40年。
40年来,没有抱怨过,也不会觉得日子没意思,因为丈夫总是陪在身旁。
他种豆子,她洗豆子;你捡柴火,我就烧火……几十年的相处,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的意思。
张奶奶说,妻子就是这样的,夫唱妇随。
他们没有年轻人那些“我如何爱你”,但都会抢着干更累、更脏的活儿。张奶奶家一直坚持用柴火烧豆皮。因为,那样才能保留独特的豆香,哪怕做出来的豆皮不好看。
拌好的猪肉馅儿,豆皮一包,下锅一炸。就是香酥可口的豆皮包。
这道美味,以前是只有女人坐月子的时候才能吃的。现在条件好了,就成了当地的一道家常小菜。
在奶奶心里。
豆皮包,是豆皮的白月光;而丈夫,则是她的白月光。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虽然辛苦,但是高兴。
安徽的木梨硔是一个高山村落,遗世而独立。去往木梨硔的路,遥远又危险。需要坐车去到小山脚下,再徒步上山才能到达。
在爬山的路上,大米与66岁的汪助囡奶奶相遇,那时候奶奶正在挖冬笋。大米没有吃过冬笋,很好奇。汪奶奶便带着他在这大山里挖起了冬笋。
王奶奶住在地方,在山上。
那里人烟稀少,总共也没有几乎人家,回去的路上还摘了一些艾叶,打算教大米做当地特色的米粿。
大米说,她干起活儿来,力气很大。“我男人的活儿也能干,女人的活儿也能干。”
做好了晚饭,背着山间的夕阳,与奶奶坐在徽州的古村子里。
这顿晚饭才刚刚开始。
王奶奶丈夫的身体不好。
有一次突然在家里吐了,就中风了。从那时候开始,生活不能自理。奶奶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他。
但老伴老伴,就是陪伴。丈夫中风后,虽然这大半年里不是滋味。但还是应该相互扶持走到底。
直到照顾时候,大米才明白。为什么奶奶会说……“我男人的活儿也能干,女人的活儿也能干。”
要照顾一个家,从来不是表面看的那样简单。
住在不远处溪口镇的洪春田奶奶,73岁了。
做的臭鳜鱼远近闻名。大米跟着这股味道来到洪奶奶跟前,让奶奶教他做这道安徽名菜。
一百多年前。山上的交通不便,像鱼这样的食物一般是腌制保存的。干辣椒、八角、大蒜、生姜和大量的盐腌渍十多天,臭鳜鱼就这样诞生了。
但村子里的会腌鳜鱼的人,已经不多了。
而且,奶奶很做臭鳜鱼也很有一手。糯米酒、黄豆酱、淀粉等材料都是自己做的。别人学都学不来。
但奶奶有些害羞,总说“老了,老了,不行了。”
但在当家的锅炉面前,她却又是另一番模样。面对热油和大火,面不改色,从容面对。
吃着吃着,在谈话间,洪奶奶开始伤心起来。一年前,女婿意外去世,留下自己的女儿。
原来这个地方。
在女婿的打理下,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儿。现在,变得冷清了很多。洪奶奶不放心女儿,每天都过来这边帮忙,到了晚上又回到隔壁村子的家里。
做菜不行了,是奶奶羞于表达的话。但自己老了没办法照顾女儿了,才是心里话。
聊到生活的苦。洪奶奶并没有故意去煽情博眼泪,只是娓娓道来。如果你问到了,在外人面前,也就说出来了。
“我女儿很苦,我就来帮帮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易。但在家人面前。奶奶们的苦,都会淹没在那饱经风霜的粗糙的皱纹里。从不轻易提起。
旁人的聆听,也许就是驱散寂寞与不易的途径。
一天时间相处下来,奶奶非常不舍大米。大米也舍不得奶奶,还催奶奶跟进在家里为楼梯装个扶手,现在太不安全了。
还说下次他来的时候,要看到扶手哦!
最后,他还给奶奶做了一碗汤。对她说:“我想给你做个汤,因为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喝点汤就好了。”
临走前,高大的大米抱着瘦小的洪奶奶说,“我走了哦。”
“去吧,注意安全,小心开车。”
这个拥抱,看得城城我鼻子酸酸的。是心疼,是怜悯,更多的是敬佩她的勇气。
看到这一幕的网友,也在弹幕里说道:“我希望这些奶奶们,能一生平安。”
本来是一部走胃的美食纪录片,却走了心。
03
家的味道,奶奶最懂得
在海南,63岁的陈桂英奶奶,生活在海边的渔排上。
鱼排上,是一群在水上生活的疍家人,他们也被称为“中国的海上吉普赛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奶奶告诉他这里的气鼓鱼是很好的食材,是海南的美味。她就曾用这一碗气鼓鱼粥,把家里七八口人拉扯大。
家的味道,奶奶最懂得。
广西的杨奶奶,擅长做一碗香芋扣肉。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82岁的杨奶奶,既活泼又安静。做着扣肉的时候,不禁手舞足蹈地跳起舞来。
无所顾忌,做自己,面对镜头,做自己。和所有的奶奶一样,无需考虑镜头里的自己是不是好看,是不是最美的角度。
甚至,没有表情管理,高兴就笑,伤心就流泪。
生活的味道,奶奶最懂得。
奶奶也许不懂什么样的食物才能称之为“美食”。但她奶奶知道,食物可以让人双向治愈。
食物,不是一种单向存在的东西,它里面一定融入了下厨人的感情。
即便是片中里的各位奶奶来自不同地方。都不约而同地用美食与感情,将中国人最通俗的情感维系在了起来。
她们是一样的温暖。
她们是一样的慈祥。
她们是一样的朴实。
她们为生活辛苦劳作一辈子。
她们为一家儿女操心。
她们用同一种方法,赋予食物同样的味道。让我们身在何方,记忆中都挥之不去的都是奶奶做的味道。
味觉,是我们一生都会伴随的。我们不会忘记任何一种品尝过的味道。
我们在等待着那一声呼唤。
我们长大后,走出村子,迈向深林,立于山巅。最后,又慢慢走下山,走回村子。
因为,每当一个特定时候,我们的脑海之中就会唤起一记呼唤。只要奶奶还在,我们就会被唤醒。
大山里的村子,不会消失,那是奶奶生活的地方。
我们无法探索并尝遍世间美味,但有一种味道,我们需要珍视并妥善保管它。
那就是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奶奶最懂得。它也是最值得我们慢慢去解密的味道。
版权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美食纪录片《奶奶最懂得》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作者:城君。
喜欢,就给文章一个“在看”▼

1条评分金币+22
chn001 金币 +22 鼓励一下 2021-01-0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