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78阅读
  • 0回复

[药物知识]地黄功效 与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2487
金币
71355
道行
36950
原创
108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1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3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5-30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21-06-01) —
【名称】:
  鲜地黄
  【英文名】:
  Rehmannia Root
  【拼音】:
  Xiān Dì Huánɡ
  【别名】:
  生地黄、鲜生地、山菸根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味甘;苦;性寒。
  ①《药性论》:甘,平,无毒。
  ②《别录》:大寒。
  ③《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归经】:
  归心;肝;肾经。
  ①《本草新编》:入足少阴及足太阴。
  ②《本草通玄》:入心、肾二经。
  ③《本经逢原》:入手足少阴、厥阴,兼行足太阴、手太阳。
  
【入药部分】: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
  【产地和分布】: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灌输、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主要为栽培,赤野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
  
【形态特征】:
  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基生叶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叶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较小。花茎直立,被毛,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苞片叶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个脉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曲,长3-4cm,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形;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敷;或取汁涂搽。
  
【注意事项】:
  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
  ①《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②《药性论》:忌三白。
  ③《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①《药性论》: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亦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②《别录》: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腕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捣饮之。
  

③《食疗本草》:主齿痛,吐血,折伤。
  ④《本草从新》:消小肠火,清燥金,平诸血逆,消瘀通经。治吐衄崩中,热毒痢疾,肠胃如焚,伤寒瘟疫痘证,诸大热、大渴引饮,折跌绝筋,利大小便。
  ⑤《四声本草》:黑须发。
  ⑥《医学启源》:凉血,(润)皮肤燥,去诸湿。酒浸上行。
  ⑦《药类法象》: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
  
【附方】:
  ①治消渴:生地黄三斤(细切),生姜半斤(细切),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汁,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贮,每服一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圣济总录》地黄煎)
  ②补虚除热,去痈疖痔疾:生地黄随多少,三捣三压,取汁令尽,铜器中汤上煮,勿盖,令泄气,得减半,出之,布绞去粗碎结浊滓秽,更煎之令如饧,酒服如弹丸许,日三。(《千金方》地黄煎)
  

③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汁二合。煮白粥,临熟入地黄汁搅令匀,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④治暑温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讝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连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与也。(《温病条辨》清营汤)
  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组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⑥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⑦治吐血经日:生地黄汁一升,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末)。上药相和,煎至半升,分为二服,温温食后服。(《圣惠方》)
  

⑧治肺损吐血不止:生地黄八两(研取汁),鹿角胶一两(炙燥,研为末)。上二味,先以童子小便五合,于铜器中煎,次下地黄汁及胶末,打令匀,煎令熔,十沸后,分作三服。(《圣济总录》地黄饮)
  ⑨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生地黄汁半小盏,益母草汁半小盏。上药,入酒一小盏相和,煎三、五沸,分为三服,频频服之。(《圣惠方》地黄酒)
  ⑩治坠马伤折手足,痛甚:生地黄一斤,生姜四两。捣细末,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夷坚志》)
1条评分金币+15
砂锅吊子 金币 +15 - 2021-06-0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