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4-12-25
- 在线时间32866小时
-
- 发帖28740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45193
- 道行38014
- 原创108
- 奖券0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87408
- 金币
- 45193
- 道行
- 38014
- 原创
- 108
- 奖券
- 0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28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2-25
|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6-26)
—
前往库斯科——昔日印加帝国的都城。城中的太阳神殿无声地诉说着西班牙殖民者活捉了印加末代帝王阿塔瓦尔帕的故事。曾经看到过一幅描述那次“战争”的绘画,阿塔瓦尔帕坐在80人抬的“轿子”上,前呼后拥地去和皮萨罗会面。毕竟是率领600万人口的一国之君,帝王头戴金冠、身披织毯,好不威风。在印加帝国,黄金饰品是权力的象征,越是王侯贵族,身上的金饰就越多。黄金头饰可不是印加人的专属,早在他们500年前的另一个文明就已经大量使用黄金。也就是殖民者大航海晚了几百年,要不根本没有印加人的事儿了。库斯科太阳神殿阿塔瓦尔帕和印加军队今天就继续来讲述首都博物馆里“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览里最划时代的一个文明——西坎文化。公元800年之后,迪亚瓦纳科文化和瓦里文化都开始走向没落,位于秘鲁北部沿海的西坎文化(Sican Culture,公元750-1375年)、契穆文化逐渐崛起,统治了秘鲁的大部分地区。西坎文化以秘鲁的兰巴耶克谷(the Lambayeque Valley of Peru)为中心,因此也得名“兰巴耶克文化”,大致分布于今天秘鲁北部的兰巴耶克省及周边地区。公元10世纪小小的部落,成为秘鲁北部的强大势力。西坎文化很多元素继承了莫切文化,并吸收了一些瓦里文化的特色。更值得一提的是,西坎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掌握了精湛的金属冶炼技术,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金属制品生产。与此同时,灌溉农业也得到普及,这些都是安第斯文明史上划时代的进步。生产力和技术都提高了,西坎文化也有底气和瓦里帝国、迪亚瓦纳科文化“叫板”了。西坎文明的位置 西坎人不崇拜太阳神,他们有自己的神灵——“西坎神”,也是他们艺术中最著名的图案装饰,公元900-1100年间逐渐确立了其主神地位。在西坎宗教中,这位神灵地位最高、无所不能,控制着西坎人的生命与财富。虽然是想象的神灵,总得有个样子吧。西坎神的形象并不唯一,但没有性别,伴随其左右的主要神话生物有蛇、猫科动物、狐狸和人类随从等。从文物上得知,西坎神主要有两种形象:一是凸显鸟类的特征,有一双醒目的丹凤眼或杏眼,鸟形鼻子,头戴月牙形头饰和圆形耳饰,有时一手拿杜米刀(tumi),一手提战俘首级,背后还有一对矩形翅膀,象征着人类和鸟类的融合;二是直立,脚下踩着扇形的杜米刀,被太阳和月亮包围,眼中显示的泪滴可能象征着对西坎人至关重要的水源。毕竟,秘鲁北部缺水严重。无论哪种,都表现了其超自然特性和神圣之处。在西坎宗教中,西坎神被认为无处不在,且处于宇宙秩序的中心地位。我曾经去秘鲁旅行的时候买过一枚冰箱贴,当时不懂,只觉得好看就买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第二种西坎神的形象。在出土的很多陶器上也都有这位神灵。这只“黑陶瓶”由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收藏,是一件西坎中期的矮圈足、单口黑陶瓶,约为公元1000-1050年间制作。器身描绘了一个简化的西坎神形象,头戴精致的新月形头饰乘坐于轿辇上,这种陶瓶在西坎中期的墓葬中非常常见,也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一直到被西班牙殖民者所征服。这只“彩绘扁壶形陶瓶”也是西坎中期的,瓶口处的西坎神头戴精致的帽冠,身旁是西坎神话中常见的组合——猫科动物与狐狸。整个表面覆盖浅黄色釉,以黑色几何图案作装饰。不知道是不是西坎人发现崇拜神灵没什么用,后面的器物开始务实。大约从公元1100年起,西坎文化发生了重大的文化转型,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器物上西坎神的形象不见了,开始流行带有自然主义风格图案的双流瓶,比如这只“双流提梁黑陶瓶”。但它又保留了瓶身猫科动物和狐狸的形象,还增加了螃蟹的浅浮雕图案。1520年,德国艺术家阿尔布雷克曾在书中写道:“我有生以来从未见到过这样让我幸福不已的东西!”。纵然是艺术家,也无法抵御黄金的诱惑。当他看到淘金者们从美洲新大陆带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精美黄金制品时大为震惊。不止艺术家,整个欧洲都为之疯狂了,一波又一波的“探险家”远涉重洋奔向他们梦想中的“黄金国”。咱们最熟悉的就是“征服者”皮萨罗带着一百多人的“旅游团”灭掉600万人口印加帝国的故事,皮萨罗活捉了印加帝王阿塔瓦尔帕,要装满一屋子的黄金才放人。皮萨罗毕竟是个文盲,和之前的那些淘金者别无二样,只对黄金贪婪无比,却对工艺品和巧夺天工的制作熟视无睹。印加帝国只是大量使用黄金制品的民族之一,安第斯文明将黄金制成饰品、器物,就是从西坎时期开始的。整个展览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应该就是这只壮观、豪华的“男性贵族祭祀头饰”,它收藏于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整个头饰高103厘米,宽60厘米,是安第斯地区最大、最精美的黄金饰品之一,首次完整地离开秘鲁国境就来到了中国。这件头饰出土于瓦卡德罗洛神庙(Huaca del Loro)北侧一座12米深的竖穴墓(“东墓”)中,属于一位40至50岁的男性贵族,所以又叫“瓦卡德罗洛神庙贵族祭祀头饰”。该头饰由不同纯度的黄金或金银合金制成,总共重达2公斤,包括三个部分:黄金面具下部是“西坎神”的形象,由一整块金片制成。正面的大部分区域涂满了明亮的红色朱砂(硫化汞),可能是在贵族死后涂上的。考古学家推测,朱砂象征着新鲜的人类血液,西坎人认为它有能够带回逝者生命的力量。中间塑造的鼻子形状逼真,看不到一处人为压痕。眼睛用深棕色的琥珀和祖母绿珠子代表,镶嵌在一块表现人眼白色巩膜的银板上。两端的耳朵上装饰有直径10厘米的18K金耳饰。中部是蝙蝠形象的额饰,蝙蝠是西坎皇家权力的象征,根植于神圣的自然界中。蝙蝠头额上的眼睛可转动,每只眼睛都由一块琥珀和一片穿孔绿松石圆片制成。从蝙蝠的两对尖牙之间伸出的长舌也可以晃动。面具上部是隐藏在蝙蝠头饰后面的圆柱形头冠,以及一个边缘围绕着90根小型黄金羽毛的巨大头饰。在金羽毛的背面有装饰过真的鸟类羽毛的痕迹,据学者推测,可能为金刚鹦鹉的羽毛。这种羽毛明亮而鲜艳,包括黄、绿、蓝、红等颜色。在安第斯文明中,鸟类是灵魂的象征,暗示着生命和死亡之间的不息轮回。所以鸟类的羽毛象征着拥有权力、美貌和财富。不同颜色的羽毛也象征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情感状态。面具的外观与西坎宗教中的西坎神的面貌非常接近,这件面具彰显了佩戴者的神圣权力和权威,也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是古代秘鲁流传至今最大、最精美的一件金属装饰品,也代表了前西班牙时期美洲地区黄金加工技艺的巅峰水平。可以想象,贵族戴着这件头饰,身着其他黄金饰品,坐在一乘轿辇上游行的场景是何等的威严!西坎人掌握了精湛的金属冶炼技术,并且有实力进行大规模的金属器皿制品的生产。到西坎中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生产金、银、砷铜为主的青铜时代。砷铜具有出色的延展性、拉伸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西坎人用它取代石头、骨制、纯铜,生产力大幅提高,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丧葬用器、实用工具等,例如葬礼面具、装饰性的杜米刀、酒杯、挖掘工具、土块破碎器等。前面提到的“杜米刀”指的是刀刃呈半圆形的大型青铜祭祀用刀,这把砷铜制成的刀2006年出土于瓦卡德罗洛神庙的一座贵族墓葬中,长34.2厘米,宽13.41厘米,现收藏于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专家推测杜米刀用于祭祀礼仪,柄身装饰着一位坐着的西坎贵族形象,他是一位效仿西坎神的世俗领袖,自认为是神的化身。旁边是一把青铜挖掘工具,收藏于秘鲁布鲁宁国家考古博物馆。这座类似铜锹或镢头的金属制品,在当时普遍应用,管状末端会插入木柄,和现在的铁锹别无二样。西坎社会对金属格外青睐,从考古发现中我们能看出,不同金属是识别社会地位的标志。平民只能获得砷青铜,地位较低的贵族则可以使用金银铜合金,只有上层贵族才可以使用包括高纯度黄金在内的所有金属。西坎贵族通过金属华美的金色来显示他们的财富和力量。西坎金器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除了能通过锤揲制成各种图案精美异常的器物和装饰,工匠们还能制作出厚度仅为0.1毫米的金箔,用来包裹陶器,使之看起来金光灿灿。这款精致的“锤揲工艺金颈饰”是西坎黄金工艺的代表作之一,宽22.8厘米,长27.8厘米,由秘鲁中央储备银行博物馆收藏。在一排抽象化的鸟类形象正下方是一名站立的西坎贵族,两手各握一根权杖。在他的两侧分别有一排背对背的人物侧面跪立形象,并且手持物品。整件饰品由一整块金片锤揲而成。西坎人创造了一种装饰衣物的方法:人们将织有人物形象的小块细长织片,点缀在衣物上作为装饰。这件“未完成的织片”上下多出的经线原来是固定在织机上的,织片下端的细木条可能是织机的一部分。在秘鲁北部沿海地区,纺织品的主要原料是各种棕色和米色的天然棉线和染成黄色、蓝色的羊驼毛线。织片上略显“呆萌”的这个人物是西坎神或西坎领主,他头戴典型的圆弧状头饰,这样的形象也常见于西坎的金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