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1阅读
  • 0回复

[猎奇]“漂流长江”第一人:33天漂流1270公里后,不幸触礁葬身于江水中[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9520
金币
56440
道行
36009
原创
1987
奖券
4022
斑龄
127
道券
19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58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1-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1-08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2-01-09) —



每到清明节时,尧茂江就会来到乐山的一处墓地中祭拜,墓碑上贴着墓主人的照片,照片里穿着红色救生衣的男人站在橡皮艇船头,手里还端着摄像机。

但事实上,坟墓中并没有他的尸骨,因为他完全消失在长江的滔天巨浪之中,这位墓主人是尧茂江的弟弟尧茂书,从1985年6月起,就从长江源头开始漂流长江,争当长漂第一人



然而33天之后,尧茂书在金沙江触礁遇难,其家乡乐山政府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乐山大佛对面,修建了他的铜像,以供他人祭拜。

要知道,尧茂书想要漂流长江并非是心血来潮,他是为了抢在美国人之前,完成漂流征服长江的活动,才因而献出生命,但这样的理想和行动,是否值得呢?

首漂长江的愿望

1950年,尧茂书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这里有长江上游的大型支流岷江流经,尧茂书的家就坐落于岷江河畔,他每天聆听着水浪风声长大。

因此,尧茂书天生对水有着不解之缘,7岁时他就跑到岷江中游泳,练就了一身好水性,14岁时还参加了乐山市举办的畅游岷江活动,最终在三千多位选手中排名第二十八。



尧茂书对于玩水的技巧掌握得得心应手,学起来也十分有劲头,但他对学习却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初中毕业之后就不愿再读书。

当时,十几岁的尧茂书来到当地的一家印刷厂,从事照相制版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尧茂书逐渐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经常走上几十公里的山路,只为了拍摄到满意的自然风光,还花费积蓄拜入知名老摄影师门下,学习专业的摄影技巧。

有高人指点之后,尧茂书的摄影能力不断进步,再加上他持之以恒努力学习,最后在摄影方面得到了有目共睹的成长。



1972年时,尧茂书的摄影技能已经达到了惊为天人的地步,他发布的许多作品被报纸和杂志刊用,渐渐在摄影界打响了名气。

出名后,他被西南交大聘请为专职摄影员,负责在电教室制作幻灯片、电教片来配合教学,中国铁道出版社还邀请他担任特约摄影记者,尧茂书从此成为了一个职业摄影师。

尧茂书从小就喜欢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成为摄影师之后,他时常来到野外进行拍摄,中国西南山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到处都有他举着摄像机的身影。

他还在西南交大电教室结识了小自己近十岁的成都女孩刘健蓉,两人接触多年后步入爱河,顺利结婚,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

1978年时,尧茂书看见美国的《地理》杂志中刊登了一则“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完成漂流亚马逊河”的消息。



植村直己曾经第一个登上世界五大洲的五座最高峰,现在又第一个完成全程单人漂流亚马逊河,尧茂书感觉心中涌起了难言的冲动。

当时,在世界上长度名列前茅的河流都被人从头至尾漂流征服过,只有中国境内的第一大河长江还无人涉足。

尧茂书给三哥尧茂江写信说道:“日本境内没有高山大河,植村直己就可以远渡重洋,来到别的大洲进行漂流和登山,以显示民族征服自然的勇气,而长江为什么没有中国人来征服呢?”

尧茂江对弟弟的牢骚不以为意,兄弟俩从小在岷江边长大,他们知道这条汇流长江的支流都会有狂风大浪的一面,何况更加巨大的长江。

尧茂书深知长江的汹涌澎湃,因而更加心生向往,当他偶然间看到中国国家考察队拍摄的《长江》图集时,就被那浩浩汤汤的河流所震撼。



从此,长江那片壮阔的风景就扎根于尧茂书心中,他立下了“要完整地考察一次长江”的誓言,希望能成为长江漂流第一人。

实践出真知,从尧茂书脑海里产生漂流长江的想法起,他就开始动身做着充足的准备,在之后的几年间,尧茂书对长江的探险制定了详细的拍摄方案和漂流计划。

与长江有关的方方面面,尧茂书都尽可能收集来资料,他研究了有关长江全段,尤其是中上游地区的水文、地质、气候和风土等情况。

他还整理了长江上游沿江的藏民游牧地点和当地寺庙的图表,并且着手撰写《关于对长江进行漂流探险和拍摄工作的报告》。



为了顺利完成这段旅行,尧茂书从运动员那里低价买来用旧的橡皮筏,然后常年泡在水库中练习划船技术。

这几年间,美国职业探险家肯·沃伦也把目光对准了长江这条亚洲第一长河,他来到中国体育服务公司进行谋划商讨,斥巨资拿下了组队漂流长江的权利。

双方约定,肯·沃伦回国自行招募队员,并培养三位中国队员,组建中美联合漂流队,预计于1985年正式出发漂流长江,这件事还被美国媒体称为“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

肯·沃伦的漂流项目传到了尧茂书耳中,这与他一直以来的追求不谋而合,尧茂书希望成为中美漂流队的队员,去美国接受培训。



因此他向中国体育服务公司写了一封信阐明申请,但该公司拒绝了这个民间爱好者,声称只在内部挑选,并且极力建议尧茂书不要擅自漂流。

尧茂书毫不言弃,也拒绝了中国体育服务公司的建议,并下决心要比肯·沃伦先完成这项行程。

他说:“长江是我们的长江,征服它的先锋者必须是中国人!”

向长江源进发

1982年,尧茂书向一年前徒步考察过黄河的杨联康请教学习,他在金沙江虎跳峡处尝试用简筏漂流,次年又来到岷江和玉龙雪山流域试漂,前后十几次尝试都顺利完成。



然后,尧茂书自费来到长江上游险要处考察,用橡皮筏在沱沱河和大渡河等河段进行越险滩的技术学习,一切基础准备流程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尧茂书已经决定在1985年正式下水。

1984年年底,尧茂书把撰写好的《关于对长江进行漂流探险和拍摄工作的报告》提交给国家体委,详细阐述了他为漂流长江进行的准备工作,称自己将在明年8月开始漂流长江。

这份报告也如泥牛入海,尧茂书没等到任何回复,却得知了另外一个坏消息:肯·沃伦已经开始办理长江漂流的手续,预计明年9月出发。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应该让我们中国人来完成首漂。如果让一个外国人完成首漂,那我们中国人脸上还有什么光?中国第一大河的征服者,一定要是炎黄子孙!”



尧茂书心中充满着执念,这条中国人的母亲河不能容忍外国人捷足先登,在他心中,长江作为亚洲第一长河,凝聚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在那个年代,民族自豪感是最神圣的存在,也是最脆弱的存在,国家和人民刚刚从几十年的苦难中走出,急需用全世界层面上的胜利,让憋着一口气的人民鼓舞精神。

于是,尧茂书最终决定提前到6月开始漂流,缺乏资金的他还在全国拉取赞助,拿到了保温救生服、橡皮艇、电影摄像机和相机等物资。

尧茂书的这项行为却没有得到其他人的理解,他为了准备漂流,不得不把在西南交大电教室的一些份内工作转交给其他同事完成,因而引起了这些人的不满。



当尧茂书去学校请假时,同事还阴阳怪气地嘲讽他:“长江这么宽阔这么平坦,有需要漂吗,需要我们大家相送吗?”他们觉得尧茂书就是不务正业,是为了出风头,才会有漂流长江的想法。

尧茂书不理会这些,他深知长江漂流之行的险恶,还预感到自己很有可能葬身江水之中,但他从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

与世界上许多极限运动一样,这件事是从未有人尝试过的壮举,也必定有很大几率将带走开拓者的生命,尧茂书此时抱着必死的信念。

当时,他的妻子刘健荣已经怀孕4个月,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妻子难以改嫁,他说服了刘健荣打掉孩子,这一做法让家人更加怨声载道,纷纷跑来劝阻他放弃漂流。



但尧茂书为了梦想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不可能说放弃就放弃,此时只有尧茂书的哥哥尧茂江一直支持他。

尧茂书原本还邀约了两个朋友一起完成漂流计划,但最后他们都被家人劝退了,尧茂书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把橡皮艇和各种设备带到长江源头的高山上。

因此他请求三哥尧茂江提供帮助,尧茂江决定向单位请一个月的假,陪同弟弟一起漂流,临行前,父子三人围坐在一起进行了告别。

尧茂书将一切琐事牵绊都放下,做好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准备,1985年5月时,尧茂书兄弟俩乘坐火车到青海格尔木,越过柴达木盆地,再坐汽车来到唐古拉山脉。



他们与当地藏民买了四头牦牛和两匹马,拖着“龙的传人号”橡皮艇以及大量装备开始奔波,6月11号时,他们终于到达了格拉丹东雪山之下。

一天后,尧茂书兄弟俩爬上了孕育长江源头的姜根迪如冰川,在上面插上了国旗,顺便用相机记录下这些非同一般的镜头。

尧茂书趴在冰盖之上,听下面流水声响说道:“真想不到,我这辈子居然真来了长江源头”,他心中激动,感慨到流下泪来。

14号,尧茂书首漂长江的事迹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随后几十家报刊和电台都纷纷刊登消息,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他的勇气。



尧茂书兄弟俩计划用100天时间漂流到长江入海口,对长江源头进行考察之后,他们发现这里水浅汊多,无法让橡皮艇完全漂浮起来,只能在冰水中推着它前进。

由于缺乏维生素,再加上紫外线的强烈辐射,兄弟俩皮肤大面积脱皮溃烂,半个月下来他们掉了好几斤肉。

20号时,尧茂书完成了在长江源的拍摄工作,他穿戴着写有“中国长江”字样的衣服和防寒帽,坐在牦牛之上,让哥哥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

下水漂流丧生

他们来到纳钦曲这一较为平缓的冰川地带,把“龙的传人号”橡皮艇充满气后正式下水,经过四天的平缓漂流,尧茂书拍摄下大量沿江自然景观。



6月24号,兄弟俩完成了300公里的沱沱河漂流,哥哥尧茂江向公司请的事假也已经到期,他带上之前拍摄的将近二十本彩色电影胶片和几十个胶卷动身回家。

兄弟二人挥手告别,从此只有尧茂书一个人在无人区飘荡,其间的孤独和寂寞最难以忍受。

长江上游河道复杂,气候恶劣,冰雪和水浪接二连三地拍打进船舱内,尧茂书几乎整天都在及膝盖深的水舱里划行。

傍晚上岸露宿时,尧茂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晾干衣服和被子,每当漂流至有人居住的地方,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烤一烤火取暖。

尧茂书在漂流中还遇上了泥石流爆发的惊险时刻,他还在岸上拿着匕首与狼群相对峙过,有一次上岸进行摄影时,更是被一头棕熊抢占了橡皮筏,把食物全都吃光了。



尧茂书不得已饿着肚子漂流了两天,直到遇上放牧的藏民,才花钱买到了牛肉干和糍粑作为粮食。

漂流到通天河段之后,江水开始明显地激涌起来,如同万马奔腾,一层又一层的浊浪排山倒海般向尧茂书的橡皮艇劈来。

7月6号,尧茂书在船上拍完照片后,就听见水声大吼,他匆忙捆好设备拿着桨拼命滑动,在浪峰浪谷中如同一只无力反抗的小虫子。

尧茂书使尽全身力气划桨,脑中神经只集中于一个念头:“翻过浪!”终于,他成功从激流之中穿出,这一天被尧茂书称为“最惊险的一日”,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7月10号,尧茂书来到了通天河的下游,这块区域山峰聚拢,险滩众多,水道狭窄,他面临着极其危险的挑战,好在都顺利度过。

15号时,尧茂书经过一处正在进行祭神活动的藏区,藏民们正在拜神,却突然看见长江中飘来一位驾着红舟的人,还以为是活佛显灵,立马伏倒在地顶礼膜拜。

尧茂书上岸之后,被藏民拥至扎西寺,他对寺中喇嘛叙述了自己的漂流事迹,喇嘛替他念了一卷消灾经,然后把他送回江边。

16号下午,尧茂书对通天河的征程彻底完成,结束了长江上游河段水文最为恶劣的、将近一千两百千米的旅途,他来到了川藏青三省交界处



在青海玉树市,当地领导和群众对尧茂书进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大家请他参观访问,向他提供了各种资助,西南交大还派人送来猎枪和子弹抵御野兽。

23号时,尧茂书得到短暂休整之后,就开始了金沙江的征程,在之前河段的漂流中,他积攒了不少经验,信心满满地希望顺利飘过金沙江。

此次征程是尧茂书生命中最后的绝唱,他在7月24号不幸触礁翻船而亡,漂流33天之后,尧茂书的旅程就这样戛然而止。

他的尸体没有被找到,当地藏民只看见“龙的传人号”橡皮艇倒扣在江中礁石之上,相机、笔记和猎枪散落在附近。



从尧茂书的笔记中可以窥见,这1270公里的行程中他经历了什么,其中最多被记录下来的,就是内心深处的孤独。

尧茂书遇难的消息一直没有告诉他的父亲,妻子也不想提及他们的往事,在参加尧茂书的烈士追认大会之上,父亲才知道儿子逝世,瞬间悲痛欲绝,第二年就因此病故。

尧茂书的事迹被全国媒体广泛报道,激起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一股激情,他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具备勇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拥有征服大自然的力量。

1989年,乐山市政府在肖公嘴广场上修筑了一座巨大的尧茂书铜像,永久纪念这位首漂长江,勇于献身祖国的优秀青年。

尧茂书的事迹促进了国内漂流探险者完成首次长江全程漂流的道路,他们更是从尧茂书拍摄的影像中获得了极多与长江上游有关的宝贵信息。



尧茂书占据长江首漂权,就跟女排五连冠,申奥成功等重大事件一样,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中国在重建和新生的道路上更加奋力拼搏。

中国曾经无比辉煌,最后又落后挨打上百年,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心中既骄傲又自卑,强烈地想要在全世界之前争一口气,证明自己。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尧茂书这样的人有目标、有理想,把一生都投入到所希望完成的事业之中,勇于进行、敢于牺牲,他会是历史长河里璀璨的明珠。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1-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