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7阅读
  • 0回复

[手机]手机市场寒冬,但行业还没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4276
金币
472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6909
斑龄
185
道券
100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86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7-24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26) —
“……据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今年度中国的安卓手机品牌厂商,下调手机订单合计2.7亿台;”
“…..据供应链消息指出,芯片公司联发科下调第4季订单调整幅度达30%~35%,而另一芯片公司高通,亦将高阶芯片订单下调约10%~15%。”
“……据DIGITIMES报道称,苹果 iPhone 14 系列的大规模生产已经开始,但首批 9000 万台的目标出货量,已经减少 10%。”
“……据彭博报道,苹果为应对下半年的经济困境,已暂停招聘新员工,并冻结支出增长。”
“据韩国网站 The Elec 报告,三星智能手机库存累计达5000万台。”
“据工商时报消息指出,三星史无前例地通知包括面板、IC、手机零组件等所有供应商,即日起暂停拉货。”
近月,全球手机业界一片愁云惨雾,犹如大难将至。由于目前手机产业的规模巨大,手机产业不景气的震动波,不但向上冲击供应链,也会向下冲击渠道商,进而对整体经济带来影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手机业界面对的困境,背后因素众多。全球经济环境固然带来一定影响,但无论是你、我、或是一般消费者,可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个中关键,是大家怎么都不换手机了?

手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多年,渗透率已高达80%,差不多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一台智能手机。而进入存量阶段的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开始放缓。因此,手机厂商要想像以往一样取得高速增长,就必须让用户更频繁地更换手机。

厂商想吸引用户提高换机的频率,自然需要提供足够的诱因。可是,目前智能手机性能早已过剩,一般用户拿着一台旧手机,也能流畅健康地持续用上好几年;如果新手机没有带来明显的优势或变化,人们就没有必要去更换。

用户不愿意换手机,责任当然不在用户,而是在手机厂商。

然而,整个手机产业近年来均陷于创新乏力的困局。即便是强如苹果,也只能稍稍提升芯片、拍照性能而已;但这些年复一年的常规升级,并没有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价值、全新的应用场景。最终,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超过31个月,导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11%。


偏偏在这危急关头,全球各国在疫情、战争、通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将迎来一波经济衰退。消费者换机意愿本就不高,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态度自然更为谨慎。对于那些小打小闹式的微创新、或是华而不实的伪创新,更难刺激用户的购买欲。因此,在“前方经济困境,后方创新乏力”的双重压力下,消费者势必进一步放慢换手机的速度。

可见,整个手机产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但手机厂商们并没有就此认命,而是继续寻找能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创新空间。

对创新能力的一场大考

这个创新的空间在哪里?新形态产品或是一个答案。

目前消费者重视的影像领域,技术已相当成熟,提升空间不多,恐难刺激用户升级手机。而AR/VR、元宇宙等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无法为消费者带来稳定的良好体验。

相比之下,折叠屏手机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技术更为成熟和可靠。多家知名分析机构也看好折叠屏手机,认为这个市场很快就会迎来一场大爆发。

分析机构Counterpoint就指出,2021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增幅高达3倍,预计在2023年增幅可高达10倍。而分析机构Canalys则认为折叠屏手机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并预测折叠屏手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将高达122%。

但由于“折叠屏手机”的确是全新的手机形态,厂商缺乏足够的经验,并不知道用户真正的诉求是什么。导致用户用顶配旗舰级直板机的价格,换来的却是又笨又重、屏幕易坏、折痕处理也不尽如人意的折叠屏手机。

最终,这些新形态的手机,没有为用户带来预期的体验突破,也没有创造新的价值。一般消费者的反应相当冷淡,更有不少人把折叠屏手机讥为“伪创新”。因此,折叠屏手机的销量迟迟未有迎来大爆发,用户也没有因此加快换手机。

但,折叠屏手机真的是“伪创新”吗?

折叠屏设备的开发,涉及折叠、摄像头摆放方式、铰链形态、软件系统、重量与续航控制等。与快充、摄像能力这种局部创新不同,折叠屏的创新需要公司的上下打通,是对公司制度与创新能力的一场大考,更是对手机品牌生命力的一次评估。

转折点:从尝鲜到常用

尽管第一款折叠屏手机早在2018年就已上市,接下来的四年间也有多家厂商入局折叠屏市场。但是“大而笨重”、“小而无用”的痛点一直备受诟病。

直至2021年末,OPPO推出了一款不同于其他折叠屏尺寸的OPPO Find N。分析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期间,OPPO Find N持续位居国内折叠屏品类的销量前三,还成为2022上半年京东自营平台折叠屏品类的销量冠军。

诚然,OPPO Find N并不是一台完美的折叠屏手机,它在软件适配上仍有需要优化的地方。但是OPPO Find N克服以往折叠屏的弱点:它能兼顾小屏旗舰手感和平板级观感;手机在折叠20万次后,屏幕仍然不会损坏或出现明显折痕;目前TOP 3000 折叠屏应用的适配率也已超过了 80%。

为手机注入生命力

近十年来,手机产业虽迎来众多推动换机潮的创新技术,但这些技术往往只能带来一次性的提升,无法持续地推动用户升级。以 2017 年的全面屏手机为例,当时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全面屏手机,用户也纷纷更换了全面屏手机。但很快地,全面屏便无法为用户再次带来新价值,用户便丧失了更换手机的激情。

然而,折叠屏手机所带来的并不仅是一块大屏幕,而是一套灵活多变的人机交互形态,能针对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交互体验。



以OPPO Find N悬停观影为例,用户可以把折叠屏手机的上半部分当作屏幕,下半部分则变成手机支架,而下半部分的屏幕还能当做触控板,轻松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当折叠屏灵活多变的特性,与开发者无穷的创意相结合,消费者便能感受到传统手机无法提供的创新体验。

而且,折叠屏的形态也并不局限于左右对折,例如三星去年发布的上下翻盖的Z Flip3,通过更轻巧便携的外观,吸引了女性用户。

可见,只要折叠屏凭借差异化的形态,持续升级新的用户体验,就能源源不绝地为手机市场注入生命力。

手机创新之路,尚未完结

据Counterpoint最新的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同比增长391%,随着4月和5月折叠屏销售保持势头,中国折叠屏市场预计全年同比增长225%,出货量有望达270万。

可见,目前国内用户开始认可折叠屏成为手机的全新创新方向,而折叠屏手机也或将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下一个机遇赛道。

折叠屏是否能持续打动用户,再造另一个智能手机风潮?目前仍言之过早。
1条评分金币+15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5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06-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