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授权转载自:beebee星球 (ID:beebeesub)
 经授权转载自:beebee星球 (ID:beebeesub) 每到逢年过节,全国各地有秦桧跪像的景区总是脆响不绝。 
不过响声并非来自游客手中的鞭炮,而是他们打向秦桧的耳光。 
 
 在有的地方,这是一种风俗。有的地方,则被认为是低俗。 
 
  
  
 景区里的秦桧雕像, 
每年要挨多少耳光? 
来源 | beebee星球 
(ID:beebeesub) 
人们是如此急切想要秦桧付出代价,甚至忘记了岳飞流血的伤口还没得到包扎。 
 
 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1974年曾做过一次实验,她想知道人在绝对自由情况下能走多远。 
于是阿布拉莫维奇在一个展厅静坐了六个小时,面前放了七十二个道具,允许自己任人摆布。这些道具包括玫瑰、羽毛、香水、蜂蜜、面包、葡萄酒、剪刀、手术刀、钉子、金属棒、以及枪支弹药。过程中她经历了从被温柔对待到最后差点被杀死。 
她通过这个作品得出两个结论,其中之一是便是如你所见。 
 
 然而这个道理,咱老秦比阿布拉莫维奇早懂八百年。 
 
 景区的游客们怀揣着不同目的用鞋底抽向秦桧花岗岩做的侧脸,如同带着各种心愿将香火扔向寺庙的香炉里面。待活动完一番筋骨,人们神清气爽,进入贤者时刻。 
另一边,秦桧一众也得到了自保洁阿姨下岗六个月以来最彻底的洗心革面。 
 
  
 其实在诅咒秦桧这方面,打耳光不算狠的,真野还得看老祖宗。没有谁比老百姓更懂社死,这是他们天赋的一部分。 
你我都吃过炸油条,相传油条起源于南宋,它还有个名字叫炸秦桧。人们将两根面条拧在一起,把它想象成秦先生和王女士扔下油锅,可爱又美味。 
假若老祖宗要是看到今天人们只是擅雕像耳光说不定还觉得扫兴。当然文明点也是好事,毕竟油条是自己掏钱买的,公共设施弄坏了就要大家跟着一起赔。 
 
 中国几千年历史,所有奸臣拉个名录,数量绝对比你见过的任何一个合集种子多,秦桧为什么能万里挑一杀出重围? 
因为他的人设是不仅坑了岳飞,还是以卖国为目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要觉得卖国和你我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损害集体利益行为。 
想象一下你和秦桧一同代表国家队征战世界杯,秦桧就是那个背着大家收黑钱踢假球的坏种,还从背后把自家队最大牌球星给铲下了场。他毁了你和队友的辛勤付出,侮辱了团队手捧大力神杯的希望,你和队友无奈泪撒绿茵场,但他却在回国后买下大片农场。 
秦桧是一个人,也是一套可被复制的算法,一种能够传染的思想。 
所以跪在景区里的秦桧是一个人,又是很多人,是每个人的一部分。 
当我们谈论打秦桧耳光,我们不止在谈论打秦桧耳光,这是一记抽向邪恶的耳光,是一记粉碎害虫的耳光,是舍生取义敢于自我剖析的正义能量。 
一个耳光下去,觉得自己充满了不用负责的正能量。 
 
  
 而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使用暴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为只要师出有名,拔剑的姿势就会变得绅士,刺入敌人胸膛的利刃,也会泛起正义的刀光。 
万一刺错了也没有关系,责任都在对方。 
 
 就像任何事情用爱发电都无法持续,你以为景区里每个打秦桧耳光的游客都在单向匡扶正义,实际上大伙不会这样便宜了秦桧。 
射向敌人的子弹最好是敌人造,老百姓懂得凡是都要计算收益成本,因此打耳光所消耗的生物能不能白白浪费,必须要让秦桧展示诚意对等交换才可以。 
如此在民间打秦桧耳光不止是一种纯粹破坏行为,其中还附带有掠夺属性,可以吸收秦桧的阴德为我所用,让秦桧同时遭受击打和被抢的双重厄运。 
 
  
  
 游客中有天赋秉异者,甚能通过身体接触进行伤害转移。 
他们相信通过拍打雕像与自己身上相同部位,即可将如脂肪肝,肾结石,关节炎等内部浊气转移到雕像上。 
 
 最后所有这些晦气都将通过支付转移的方式找到秦桧本尊,给他在阎王簿上的道德赤字再添上几个零。 
 
  
 1974年意大利那不勒斯艺术展厅。当满目疮痍的阿布拉莫维奇结束长达六小时行为艺术,解除封印起身想与在场观众互动,她却惊讶看到人群如大梦初醒,发疯似的向展厅外逃窜。 
“我站起来开始向观众走去,他们由于担心追责撒腿便跑,逃避可能出现的真正对抗。” 
由此她得出关于自由的另一个结论。 
 
  
 但我相信假若秦桧雕像突然站起来向游客走去,情况肯定与阿布拉莫维奇所见不一样。 
毕竟阿布拉莫维奇对于展厅里的观众来说是没有利益相关的陌生人,而秦桧对于景区里的游客是千古罪人。 
搞不好老秦会被当场扭送至就近公安机关,然后下次看见它,就是在新闻上了。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