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为学者余秋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两处景点时,所留下的墨宝;颇为巧合的是,四川之旅最后一天选择了“景区直通车”出行,行程便囊括上述两处景点。
对于青城山的印象,更多停留在《笑傲江湖》,所以开始还蛮期待见到,装束像青城派掌门余沧海的道士。但导游并没有陪同,只是介绍了游玩路线以及打卡的几个地点,除此以外,特别强调了发车的时间,属于完完全全的“放养”模式
青城山
有置身于天然氧吧的心情愉悦,有身处云深雾渊的丝丝寒意,看见了“清辉照衣裳”的场景,大概是全程下来的感受。
好吧!也还算是一段不错的旅程,道家本来门槛就比较高,“顿悟”对于寻常人来说,是非轻而易举的,更别提了解其中门道。
至于对都江堰的了解,则源自教科书的介绍,一个是水利工程,一个是由李冰主持修建;导游的讲解,极大地扩展了对于都江堰的认识。原来86版《西游记》,有不少是在都江堰取景的,如广场喷水池中的卧铁是孙大圣的“定海神针”,银杏树是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
卧铁
这只是“餐前甜点”,接着导游讲解了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1、分水鱼嘴
岷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其进入成都平原,首先经过分水鱼嘴。人工堤将岷江分为了外江(图2左边)和内江(图2右边),因其迎着岷江,像一条逆流而上的鱼,故突出部分得名“分水鱼嘴”。
河床方面,外江较之内江要高,河面,外江较之内江要宽,这方面李冰做出了精密的计算。如此,当汛期时,水的流速快,外、内江水量分配为6:4,保证多余的水量从外江排走;当枯水期时,水流放缓,外、内江水量分配为4:6,优先保证了成都平原用水。
在分水鱼嘴前面,还修筑了“江心小岛”百丈堤,人为地将水的流向变成了反“S”型。据说,岷江发端于岷山之上的冰雪融水,落差有3000多米,这样一来,岷江水流经此处,因离心力的效应,得以将岷江水中80%的泥沙,甩进了外江,此为对岷江水的第一次排沙。
都江堰示意图
分水鱼嘴
2、飞沙堰
裹挟着剩余20%泥沙的岷江水进入内江,因河道变窄,冲击突出的山体岩石(飞沙堰1黄色框),同样因为离心力的效应,使得15%泥沙被甩到飞沙堰之上(即飞沙堰2中露出的河床),余下的5%沉积在凹槽内(飞沙堰1黄色框的凹槽,即飞沙堰2红色框处),此为都江堰起到的二度排沙。
此外,飞沙堰同样具有调节水量的作用。飞沙堰比内江的河床高2.15米,当枯水期时,飞沙堰起到拦截内江水的作用,确保成都平原的用水;当汛期时,溢出的内江水通过飞沙堰,又排到了外江,确保成都平原不会发生洪涝灾害。
飞沙堰1
飞沙堰2
3、宝瓶口
内江水流经成都平原最后一项水利工程是宝瓶口。“宝瓶口”寓意保平安之意,长80米,宽20米,相当于起到水阀的作用,调节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当然了,为了使得宝瓶口更好地调节水量,一是在宝瓶口前四五十米处(宝瓶口1),设置了阶梯,有了落差,,其次是设置了石堆(宝瓶口2),这样一来,减缓了水的流速,从而降低了水流对于宝瓶口的冲击力,保护了宝瓶口。
宝瓶口1
宝瓶口2
与宝瓶口相邻的是离堆,相传开凿宝瓶口时,岩石堆砌而成,其一旁同样设置了排涝的泄洪道,泄洪道高于内江的河床。当汛期时,溢出多余的水,便通过泄洪道排到外江。
如此,通过宝瓶口的岷江水,通过成都平原的水系河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成都平原的各个区域,不多也不少,刚刚好,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那么,李冰为何要修建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呢?
离堆
灌溉区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日益强盛,秦王不再局限于各国之间的争霸,开始谋划统一六国;至公元前256年,执政的秦昭襄王(芈月之子)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为的是要其治理蜀中水患,使得成都平原成为秦国的粮仓。
所谓水患,指的就是岷江水的两大问题,一是岷江水流变化很大,据1993 年版的《都江堰志》记载看,岷江水最小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达1:74 。这样一则形成了成都平原在不同年份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其次对于人工开凿的水利工程,也是个巨大的考验。
李冰到达蜀地后,非常亲民,与当地百姓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其中借鉴许多水利修建的意见及经验,且不辞辛苦,沿着岷江沿岸,步行数百里,实地测量、搜集岷江水情等相关数据。
最终,李冰认为要彻底治理好岷江的水患,必须凿通玉垒山。因为玉垒山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岷江水东流,造成山的东边常年干旱,山的西面常年洪涝。当时生产力落后,没有大型机械,也没有火药,如何开凿坚硬的山体岩石呢?
李冰
李冰开创了“积薪烧岩”的先河,具体是先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出沟槽,然后用柴火将岩石烧至通红,再将冰冷的岷江水浇在岩石上,热胀冷缩之下,岩石便自行炸裂,大大加快了开凿的进度,使得原本需要20年的工期,缩短至8年,开凿完便是上述的宝瓶口。
只是宝瓶口的水利工程,并不足以完成对岷江水量的调节,李冰想到的是筑造分水堰。那么,又如何在湍急的岷江上筑堤建坝呢?多次试验后,李冰充分就地取材,采用了巨大竹笼在前杩槎在后的组合,竹笼与杩槎都放入了原先几倍重量的巨石;江水难以冲走这样的组合,从而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分水堤堰。
都江堰看似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水患,实则也是需要每年进行维护的,古时候称为岁修,为此,李冰还留下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口诀。深淘滩指的是,每年进入枯水期,在分水鱼嘴利用竹笼与杩槎进行截流,让岷江水全部流入外江。
深淘滩,低作堰
岁修示意图
接着清除飞沙堰河床(即飞沙堰2的红色框)淤积的泥沙,防止内江水位常年过低,导致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不足。至于挖的深度呢,李冰在此处放置了石犀,作为都江堰年修时挖淤泥量多少的标准标尺,明代改为了卧铁,广场喷水池中的卧铁即为样品。
低作堰是说飞沙堰的堰顶,不宜堆砌得太高,防止汛期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过剩。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我亦如此。能系统地了解都江堰这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只相当于完成了徐秋雨笔下“拜水都江堰”的部分,但也不觉得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