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8阅读
  • 1回复

[三国]司马懿是《三国》中最成功的人物吗?[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3038
金币
33722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2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3-03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3-03-07) —
  司马懿是《三国》中最成功的人物吗?
  
  一部《三国》洋洋洒洒囊括无数风流人物,为的只是两个字——天下。
  自董卓起,一个末日的东汉王朝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争霸天下。一方方诸侯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欲一统天下。而最终,司马懿率领他的家族以他最顽强的、最坚韧的王霸之术战胜曹氏四代,司马家族成功实现天下一统。
  司马懿出身旺族,但不是一方诸侯。《三国》中出场也晚,还是自个儿主动现身依附曹操的。自那后,这个“狼视鹰顾”之徒所表现出来的坚韧让人嗟叹:辅佐曹氏四代,任褒任贬;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在一天之内夺得曹氏天下。
  司马懿的成功有几个特点。
  其一,司马懿精通兵法、深通韬略。整个《三国》诸雄,靠的都是人才与实力拼抢天下。面对诸葛亮这个天下奇才,孙曹两家无不顾虑重重,军事上无人能敌。但司马懿做到了。尽管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也没有多少胜绩,但他能够一次次让孔明这条卧龙无功而返。一直让诸葛亮死于五丈原。
  其二,司马懿懂人识人擅用人。以司马懿之才,他独选曹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曹操一代枭雄,欲成大事者看起来投靠他无异于与虎谋皮。但司马懿不这样认为,因为他懂得时势、懂得曹操的心理,这位心理学大师自投靠曹操后一直被当贼一样防着证明了这一点。曹操死后,他以无与伦比的谋略继续赢得曹丕信任,为他效力,从幕后掌控中枢,并开始慢慢积累起自己不为人知的势力。诈病赚曹爽一天之内展现了司马懿可怕的驭人之术。就连曹丕安在他身边的美女都成为他的心腹你还能有什么话说呢?
  其三,《三国》厚黑学的集大成者非司马懿莫属。“脸厚心黑”是厚黑学的精髓。表现在司马懿身上:他可以给曹操当踏板供他踩背上车;他可以接受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服并穿上试试是否合身;他可以在天子面前以破皮无赖方式满地打滚;他还可以为了权位买通稳婆谋杀自己的亲生骨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司马懿做到了,做到让所有人深信不疑。
  坚韧,这是司马懿身上最值得玩味的东西。曹氏四代,司马懿硬是为奴为仆,任褒任贬,就是在自己儿子面前也深藏不露,几十年的光阴只为一个目的——天下。这是何等的毅力啊!
  司马懿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睿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
  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魏宗室曹爽的明争暗斗中,演绎了老子所谓“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表面的浮华最终抵不过司马懿的轻轻一击。
  人常说“乱世出英雄”,天下大乱,社会不按常规运转,机会就出乎意料地来了。司马懿在当时就是乱世中的一位英雄,被名士杨俊誉为“非常之器”。
  对司马懿来说,开始运气不怎么好,因为他恰好遇上曹操这个一代枭雄,只好老老实实在曹操手下做事。可是时机一到,他的全盘阴谋与雄心大志都在血腥屠杀中得以实现了。
  看司马懿的一生,正如《老子》所言,只有保持虚空状态,才能不断接受,顺势而变,最终得逞。
  司马家族,史书记载是儒学传家的。他身上的特点,很多跟老子哲学对应。如《老子》里说“八善”,最重要的就是“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居善地”就是善于选择自己的地位,在什么时候,什么地位对你最合适。“心善渊”,心思要藏得深,不能轻易给别人看出来。“动善时”说要善于把握行动时机。
  道家还有一点叫顺其自然。对于司马懿来说,顺其自然不是随大流,而要在自然之势中加入自己的努力,使自然之势的变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从他出道说起,他也是个世外高人,曹操听说这个人很有本事,要请他出山。司马懿不幸,他遇上一代枭雄,打败袁绍之后,当时整个天下大局都已定。
  开始他不愿意,他说他有风瘫症,不愿意起来。后来曹操发觉这是个花样,就派手下人跟他说,出来干就干,不出来干,就把他逮起来。曹操的习惯是这样的,人才要么为我所用,不为我所用,除掉,没有选择。
  那就只好来到曹操手下干了。但是像司马懿这样的人能成大器,难道曹操看不出来吗?曹操其实对司马懿一直是提防的。但另一方面他确实有才能。
  “居善地”,司马懿在曹操时代非常清楚自己合适的地位是什么。他两个表现很关键,一是当时曹操试图篡夺汉的政权,当时反对的人还有不少。司马懿就很明白地跟曹操说,像你这样的才能,像你这样的功德,天下人敬服你,顺从你,这是当然的。曹操当然开心。第二,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做事,特别尽责谨慎,把一件一件事理得特别顺,像是一个可靠的僚属。但是曹操跟曹丕说,这个人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将来恐怕要坏你的事。
  曹丕当时究竟是什么态度?那就牵涉到司马懿跟曹丕的关系,“居善地”,在不同人的面前,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找到自己最好的位置。曹操开始特别喜欢曹植,所以在立曹植还是立曹丕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司马懿清楚地看到,将来的天下是曹丕的,所以他跟曹丕的关系特别好。
  司马懿的眼光确实与众不同。
  他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在曹操面前他是一个恭谨的、忠顺的、有能力的僚属。在曹丕面前他就是一个有智力的、能决断的、能提供最大帮助的谋臣。在曹操身边,司马懿坐得挺稳。到了曹丕身边,他的地位提升一层,因为他鼎力支持,赢得了曹丕的信任。
  明帝曹睿时代,司马懿已经成为国家重臣了。当时三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在明帝时代主持军政大事就是司马懿。
  有一个重要衔接,在曹丕临终前,他把明帝曹睿托付给司马懿。司马懿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政治才能、军事才能都很强。
  到明帝时代,司马懿已经六十多岁了。这个年龄,要不然就选择做忠臣终老。因为曹室的政权在曹丕和曹睿的时代,都非常稳定。
  司马懿还得等待机会。曹丕、曹睿做皇帝的年代都不长。曹睿临死的时候,又把政权托付给他,因为曹睿的儿子齐王曹芳当时很小。在历史上发生了非常动人的一幕,曹睿病重时,司马懿正在辽东作战,曹睿就连下五道诏书,召司马懿进宫,司马懿就乘一部当时最快的战车,风尘仆仆,直奔洛阳,到洛阳连家都不回,直接进宫。这时候,曹睿已经奄奄一息,说了一句特别令人感动的话,我终于把你等回来了。
  那时曹芳只有九岁,他就以后事相托。据有的史书描写,曹芳上去就抱着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跟曹家几代,已经从开始时的处处提防到现在亲密无间了。
  好戏才刚刚开始。
  曹芳是小孩,大权就可以转移到自己手里来了,机会来了。
  还有一个对手,就是曹爽。
  当时曹睿把曹芳托给两个人,他和曹爽。曹爽是曹氏宗室,大将军曹真的儿子。从曹睿的角度来说,他这样考虑也很周全。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最能干的人,有这两个人来辅佐自己的孩子,稳当。
  曹爽和司马懿相处怎么样?皇帝是一个小孩子,所以皇权是一个虚位,那国家大权就转移到两个人手里,谁来掌握这个大权?就构成两个人之间的纷争。那么这时,所谓“居善地”,司马懿又在考虑自己的位置。从资历、年辈、能力、声望来说曹爽都不如他。但是曹爽是曹氏宗室,如果说代行皇帝权力,那么曹爽比司马懿更名正言顺。
  当时,这种对抗的力量相对比较平衡,但这种平衡是怎样打破的呢?
  据后来史书记载,因为曹爽不愿意把权力跟司马懿分享,而且司马懿对他也造成压力,一个长辈,德高望重,功勋卓著,他得想办法把司马懿架空。
  理由说得很堂皇。司马懿德高望重,年辈又高,地位反在我下面,这不好啊,我很不安啊,应该提高他的地位。让司马懿担任大司马,三公之一,执掌军权。又有人建议,说前几任的大司马,都死在任上,好像不祥。再往高搁一点,搁到太傅。太傅可以解释为帝师,很高了。太傅就是那些功劳特别高的,半退休状态。
  当时行政机构是尚书省,主持这个机构的叫录尚书事,等于国务院负责人。把司马懿抬高到太傅的位置,不合适再管事了。录尚书事就到了曹爽的手里。曹爽把自己的一批亲信都提拔起来,放在要害的位置上。这样整个行政架构就到了他手里了。
  曹爽尽力削弱司马懿,而司马懿的态度却非常谦卑,任由曹爽挤兑。司马懿是一个心思很深的人。在司马懿看来,曹爽夺 权对他正是机会。如果说,曹爽不那么进逼他,可能他的机会反而少。老子谓“将欲歙之,必故张之”,要使你的对方消退下去,先要让他扩张开来。吹一个气球,它吹得不够大的时候,很有弹性,不容易把它弄破。要把它弄破,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吹,气球太大了,太漂亮了,再吹大,轻轻一捅,“砰”就爆了。
  让对方无限膨胀,无限扩大,司马懿采取了两种方针。一个是在朝政方面,他保持退让的状态,当时何晏、丁谧、毕轨、邓飏
  这些人都是曹爽提拔上来的,算是京城中的名士,威风得不得了,个个风度闲雅,谈吐动人。何晏是古代重要的哲学家,但这些文采出众的人,参与到政治中,真行吗?
  在司马懿的鼓励下,曹爽就不断地膨胀起来,郭太后被他迁到永安宫去了,得罪了太后,他要付出代价的。
  另外,当时还处在三国时代,在对外作战时,司马懿都坚持自己领兵去打仗。打东吴,他亲自挂帅。当时朝臣有人劝他,这么大年纪了,派别人去。但司马懿坚持。战争对一个政治领导人来说,是建立威望的最好机会。通过战争的胜利,他可以让朝野维持对他的敬服。这种威望是深植于人心的。从曹操以来,曹操、曹丕、曹睿的时代,他都打仗。比较糟糕的就是曹爽也打了一仗,对蜀国这边,打败了。看起来很牛,但其实威望在降低。表面司马懿在谦让,实际上在进取。老子格言“柔弱胜刚强”。表面上看,曹爽无限膨胀。他把政局空间是越挤越满,留给司马懿的政治空间就越来越小。还是老子那句话“动善时”。可是时机怎么到来呢?得想办法制造时机,就是让对方出现漏洞,让他完全放弃戒心。架子端得很大,又不谨慎,漏洞随时就出来了。
  有个故事,司马懿打了两仗,然后就躺倒不干了——风瘫症又发作了。
  早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就得过一次风瘫。曹操不相信,派一名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卧室,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躺在床上,没反应。刺客觉得不对劲,于是拿刀,作势要砍,司马懿还是一动不动,刺客相信了。后来证明那是装的。
  风瘫在需要的时候就来了。曹爽想证实,正好有一个叫李胜的到荆州去做刺史。李胜拜访,司马懿坐在那儿,李胜进来,他要站起来表示礼貌,站不起来,丫鬟把他扶起来。他跟丫鬟说要喝水,丫鬟就端了稀粥来。他端起来喝,点点滴滴都喝不进嘴,沾得满身。瞧上去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李胜说,我要到家乡本州去,太傅是国家的栋梁,您病成这个样子,我心里很难过。司马懿说,你要到并州去啊,并州那地方跟胡人相接,您小心一点啊。
  李胜看了眼泪都流下来了,回去就告诉曹爽,说太傅形神已离,神不附体,不足为虑。
  司马懿的表演才能实在堪称一流。司马懿自己说“忍常人之不能忍”。之后,曹爽内心就更爽了,对司马懿的戒备心就更差了。
  接下去机会就来了。那就是高平陵事件。在嘉平元年正月,皇帝曹芳出城给他父亲扫墓。曹爽兄弟也跟着去了,没带多少兵。
  洛阳城内立刻就动起来了。只见司马懿骑着一匹马,白髯飘飘的,精神矍铄,哪里是个风瘫的病人,直奔皇宫找了郭太后。让郭太后下诏,说曹爽兄弟居心叵测,危害国家,要废除他们。
  虽然曹魏自建朝后,就规定后宫不得干涉朝政。但他只要把诏书拿到手,就算是有了一个合法手续。太后本来不管国事,又是武力相逼。她本来对曹爽有意见,说废就废了。
  这有几个条件,一,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也是一个狠家伙。一直担任中户军,禁军的一个首领,这部分禁军是一个基本可用的骨干武装。同时,司马师还暗下养了三千死士,分布在民间。加起来武装力量就已经可观。再加上司马懿威望高,派使者拿了太后的诏书,到曹爽手下禁军将领那里直接把兵权给收了,那些人不敢动。一瞬间,整个京城大权落到司马懿手里。
  当时,朝廷大臣大多是跟曹爽的,但司马懿一动,就没有什么人敢有动作。这也是司马懿的威望所在。也有人在做另外的判断,当时很重要的人物是大司农桓范,也是三公之一。原是曹爽父亲曹真的属下,足智多谋。桓范趁着洛阳城还没安定下来,就匹马出城了,跑到曹爽大营去了。桓范一走,蒋济去报司马懿了,说,桓范脑子明白得很,他一去恐怕大事不妙。司马懿胸有成竹。他说桓范虽说有才能,可是他跟曹爽历来面和心不和。曹爽不是一个能用人的人,驽马只看到眼前食,哪里想得远。如果说曹爽一直听桓范的话,哪至于有今天。本来就不听,现在也听不了,不足为虑。
  桓范出的主意可真是很厉害。当时皇帝跟曹爽在一起。桓范说,您赶紧带着皇帝到许昌,许昌就是原来曹家最初兴起的地方。然后让皇帝发布诏令,说司马懿叛乱,以皇帝的名义发诏书平叛。这是很厉害的一招。因为司马懿是通过太后发出的诏书,从法理来说是不充分的。
  曹爽犹豫不决。他还在等消息,司马懿到底拿我怎么办?这时司马懿就派人去传递消息。意思是你是国家的元老重臣,是皇室,司马公不会对你怎么样,可安享晚年。司马懿去送传递消息的使者,还指着洛水起誓,要是伤害了曹家兄弟,我们全家不得好终。曹爽心动了,与其去冒那个险,还不如平平安安的,就在京城里做一个富家公吧。
  实际上,曹爽一开始无限膨胀,但他内心还是脆弱的。这时,他心里很害怕,不想再跟司马懿斗下去了。曹爽没有听桓范的,他最后投降了。桓范发觉自己失策,但已经卷进去了,心里直后悔。
  曹爽的结局如何?发了誓当然要管用,但我可以查出你另外还有问题。当时,曹爽回到他的大将军府,住起来,他觉得在里面挺舒服,吃吃喝喝。他不知道司马懿玩一个花样,在洛阳找了八百农民,在大将军府的四边起了四个高岗楼,派那些人一群群值班,瞧着曹爽在干啥,羞辱他。
  曹爽确实没志气,赖着。司马懿又不能让他活着,就有宦官张当,原来曹爽的亲信,告发他怎么监视皇帝,谋篡皇位,叛逆罪。不仅仅是曹爽一人,曹家兄弟,曹爽亲信,何晏、丁谧、邓飏、毕轨全都进去了。这时就可以看出司马懿的狠。这些人后来一律被杀,而且很多人因为连坐灭族了。
  最厉害的是,按照古代的法律,已经出嫁的女子算是夫家人,不连坐。但司马懿连这些女子都诛杀了。世人感叹,“天下名士减半”。后人说起这件事时,还觉得心寒。
  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到司马炎那儿水到渠成,来一个禅让仪式,学曹丕。
  司马家族的夺 权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曹家夺 权的翻版。
  读遍《三国》,我们折服于司马懿。他集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曹操的雄霸天下之志、周瑜的不死不休、王朗的厚颜无耻、鲁肃的大智若愚等等于一身,真正的王霸之术集大成者,是《三国》中唯一的一个最成功的人物。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03-0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3-03
我认为司马懿的确是三国里最成功的人物!尽管也是最不要脸最无耻最阴险狠毒的人物!!!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 2023-03-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