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7阅读
  • 0回复

[手机]别让童年困在手机屏幕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4276
金币
472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6909
斑龄
185
道券
100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86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3-03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3-05-12) —
近日,多篇报道聚焦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乱象。“儿童如何科学使用智能手机”这一话题再次引发讨论。

  最新数据显示,单就农村地区来看,互联网普及率升至61.9%。孩子“触网”越来越早。对于留守儿童家庭而言,智能手机提供了远程陪伴、感情联络的功能,也为留守儿童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窗口。

  然而,智能手机带来的隐患不少。面对游戏和短视频,留守儿童沉迷其中导致精力涣散、成绩下降;祖辈隔代管教力不从心,“不愿管”和“管不来”时常滋生矛盾。对久居村庄的孩子而言,智能手机的吸引力只会更强,需要多方介入进行监管。

  应对智能手机的弊端,需要堵疏并用。最严“防沉迷”规定实施已逾一年,服务商也陆续推出“青少年模式”,旨在培养健康的使用习惯。近日,广电总局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指出“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方面对未成年人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亦有部分平台尝试将《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等丛书制成短视频,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知识。

  儿童社会化是人格培养和社会关系塑造的重要环节。在家庭中、学校里、伙伴间以及网络上,孩子逐渐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若将网络人格过度带入生活,可能造成社会行为的失范。我们不仅担忧孩子的成绩与健康,更期待他们成长为“多向度的人”。智能手机不应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

  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意义深远。低头玩手机的孩子们本就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应该享有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