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14
- 在线时间33497小时
-
- 发帖29164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22277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1643
- 金币
- 22277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49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4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03-13)
—
在贵州旅游,总是被一些奇特的自然地貌和保护完好的植被而震惊眼球,更是被一路的欢歌笑语感染,特别是黔东南这个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舞蹈,不同的语言以及歌声,但快乐都一样…… 贵阳——甲秀楼 起程奔往贵州之前,一直在猜测当地的气候及环境,虽然此前从未去过,但从上一辈人言谈中透露出的信息总感觉那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由此也不免担心起到了之后那里是不是很热,道路坑洼,充满了崎岖与艰险。但内心对黔东南的向往已然远远超过了眼前所有的顾虑,原本也是要计划十一游走一下贵州的,不曾想老天却在9月就圆了我的这个小心愿。 飞机落地贵州后,触碰肌肤的是温软的秋风,虽然北京也是秋意正浓了,但这里的风很和暖,不会让人感觉寒冷,时而断续的吹过,真是应了当地人的话,爽爽的贵阳。机场距离市区很近,也就15分钟左右的车程便到了酒店,对于一个瓶子而言,很难接受用大块时间在酒店懒懒的休息,所以我卸了行李梳理了一下便立刻带上装备上了街。甲秀楼 据导游讲,贵阳最值得一看的首数甲秀楼,这座建于明朝的建筑坐落在贵阳母亲河边,相传建造好之后当地便有人在科甲考试中夺了状元,由此以后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家中有想考举功名的人都会来此祭拜游览一番,一直延续至今。阁楼目前免费对公众开放,里面挂着长联,很多字已然由于太过古老无法用电脑打出来了,木制楼梯蹬上去不免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颇具古时大户人家小姐的闺楼气息。爬到楼顶可以透过木窗眺望远处的风景,甲秀楼旁还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园子——翠微园,站在这里可以将整个翠微园的风景尽收眼底。伴随着傍晚夕阳西下的余晖,原本这里应该尽显幽静,但显然作为省会的贵阳人已然把这里当作悠闲娱乐之所,周围不时有着三五个老人打牌,一对对儿年轻男女约会,闹市的喧嚣使得这颇富名气的楼阁略微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转身从甲秀楼下来,走个几十米就到了旁边的翠微园,园子不大,和甲秀楼交相辉映,在闹市区中也算是个不错的修身养性之所了,你可以选择点上壶茶和朋友闲聊,也可以在有些做旧的长廊中漫步;我用相机随手拍了几张,也许以自己的这点文化底蕴而言,是很难读懂这座园子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但来过一次总是想保留份影像在记忆中,说不定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也会茅塞顿开。 回到酒店的我,充满了次日对凯里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的向往,但对个姑娘而言,背着几个镜头一个机身的装备,拖着行李箱,在接下里的几天里还要坐6个多钟头的汽车,心理上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不过还是那句话,黔东南对我的吸引已然无法用任何因素来阻挡了。 黔东南:凯里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第二天八点半我们的车准时沿着山路出发了,想象中细小狭窄的盘山公路早已被全程高速所取代,虽然四周群山环绕,道路蜿蜒曲折,峰回路转,但却是异常的崭新与平坦;可见贵州对道路的建设是格外的重视,也许真的是应了要想富先修路的俗语吧,这样一个充满历史,风景秀丽的地方也着实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来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只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贵州地理环境所致山谷沟壑林立,修路的造价是正常路段的1.5倍,至此,我不得不佩服那些居住在山寨里的人家,无论是娃娃上学还是赶集,每天都要很早起来翻越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行。车行进至距离西江苗寨不远的路段,高速公路变成了环山路。年轻的苗族姑娘的服饰 我们正好赶上一个集市,沿着山路一路铺开,不少苗族的婆婆背着竹筐穿梭于道路两旁,繁忙的交易着自己的商品,她们的服饰大多以蓝色为主,头上插个银簪将长发盘起,虽然很多婆婆都年事已高,但我们却惊奇的发现他们的头发乌黑亮丽,起初以为是染发膏的作用,但转念一想,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是不可能发展到市区的水平的;后来导游解释说,乌黑的发质是因为他们常年不用任何洗头水,护发素等化学物质,完全依靠洗米水来洗发。这样的解释让全车人无不惊叹感慨。闹市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将本身就不宽敞的山路变得倍加狭窄,而且在这里,人是完全不会给车让路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前行受到了些小麻烦,司机讲,这里的人是不会躲车的,只有等人过去了,车子才能一点点前进。其实这样不难解释,我们是旅行者,这里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是我们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原生态环境,原本这里就不该有车来车往的,所以出于保护,我们也该礼貌的遵守这里的规矩。
西江千户苗寨 车子在行进了3个多钟头后终于到达了黔东南凯里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全村男女老少全部穿上节日盛装,带着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在寨子门口列队欢迎,殊不知这样的待遇只有在他们盛大节日时才能有机会体验的。寨中的银须老人 下车后只见队伍正中央打头阵的是一位黑发银须的长者,后来得知这位老人是全寨子里年纪最高的长者,今年88岁,威望也是最高的,一般大型的活动都会请他来主持。老人身后跟着十几个苗族姑娘,每个人手拿牛角杯,挡在了寨门前,按照当地人的习俗,凡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要喝了他们牛角杯中的米酒才能过关入寨,从这位长者开始,陆续给每个人敬酒。在苗寨门口为客人敬酒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牛角杯,其一,这牛角里面深不可测,能盛放的酒量并非我们平时小酒盅那般,其二,这酒后劲十足,如果全部喝掉的话,估计接下来就没法看到这里的壮观风景了,也就应了他们的话:“醉在苗乡不想走”;所以出于礼貌首先这酒你是必须得喝的,但千万不能伸出双手接过牛角杯,如果接过杯子就意味着你要全部喝掉,否则会非常不礼貌;所以既要过关,又不能醉倒的方法就是你要背过双手,伸出脖子张嘴微泯一口即可,对方便知道你酒量不行,不再强求。我们享受到了最诚挚的礼遇 进入寨门后,沿路的左右两旁站着一排排吹奏着乐器的年轻小伙,接着是姑娘们、老婆婆们在跳舞迎接,从他们身边慢慢走过,内心深处不免充满了感动与震撼,而这样的感动真的是不需要告诉任何人的,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是如此。我从来没想过一个村落会为迎接一方客人的到来而这样团结,如此这般真诚用心,我们甚至为邀请长者前来迎接而感到不安与愧疚。但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传承与待客之道吧,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学会尊重,并懂得欣赏即可。俯瞰整个村寨 进入寨门后,顺着道路左右摆头仰望,一座又一座木制吊脚楼层峦叠嶂般呈现在眼前,因为贵州高原的特质,所以房屋都是倚仗山脚下而建,一层层延续到半山腰,由此形成阶梯状,错落有致,层次鲜明,自然也不会因为谁挡了谁家的阳光而心中不快。西南地区气候湿润,所以一般吊脚楼的一层仅仅用来饲养家禽牲畜,二楼以上用来住人,一般吊脚楼旁还会有个搭建的小阁楼,专用来存放谷物;因为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秋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晾晒自己的收成,有玉米、辣椒等等,五颜六色,相互搭配着衬托出靓丽的金秋。满地的红辣椒 随着政府的经济支持,这里也逐渐散发出浓郁的商业气息,两旁的吊脚楼一层已然成为了现代城市商品房中所谓的底商,几乎全部用来卖手绣品、银制品;虽说商业气息浓郁,但店家还是非常厚道的,纯银制品、苗银制品分的很清楚,价格也算公道,纯银制品在城市中大概要7-8块一克,在这里要价6元一克的话,还是可以还价到5.5元的。村寨中的街道 逛完沿街店铺行囊中已经是收获多多了;赶上合适的时间,还可以欣赏到苗族的歌舞表演,通常观看的人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个水泄不通。苗族舞蹈 坐着寨子内专用的电瓶车爬到山顶,远远眺望整个山寨,才发现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方才看到的只是身处其中的一隅罢了。不得不佩服少数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在远处绿油油的梯田做背景的陪衬下,深红色的吊脚楼群显得格外醒目。
美丽的苗族姑娘 一路逛逛停停,总能遇到当地人要游客穿苗族服饰拍照留念,我婉言谢绝了,其实到不是担心价格的问题,只是我个人做事不喜欢居于形式,不是苗家的人,不懂这里的文化,即便穿上了服装又能说明什么呢?若是有心,不如把一切记忆在脑中远比一张照片来得更为长久和永恒。万家灯火下的苗寨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长了灯,和湖南凤凰城相比,这样的夜色来的更加浓郁更加真实,万家灯火中如同星星点点,闪烁不停。夜色下的苗寨建筑 我们选了一家独具特色的客栈体验这里最富盛名的长桌宴,大家围坐在细长的桌子前,每隔不远便有一个火锅,几盘菜,服务员妹妹们往我们每个人胸前挂了一个粉色的鸡蛋,应该也算是当地的习俗吧,鸡蛋是熟的,随时都可以食用。漂亮的头饰以及美丽的苗寨姑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只见身后忽然来了一队苗族姑娘,个个举杯敬酒,还不容我们反映过来,酒杯依然触碰到了嘴边,这样的盛情也实在难却,酒水进肚后,姑娘们大方的靠墙站成一排为我们高歌起来。来之前就不断地听说这里的人热情好客,但真见识到后才发现和想象中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的热情中没有夹杂应酬场上的敷衍了事,也缺少饭桌上的客套话,一切都是来得那么自然,从他们的身上不难看出,能歌善舞,酒量过人是他们的骄傲,他们很愿意将这些属于他们的文化传承淋漓尽致的展现给我们,当然,我们也非常渴望了解他们的一切。就这样,当晚,我们成了当地的少数民族。 从客栈出来,天色已然全部暗了下来,沿路有不少酒吧开始营业,这样的场景似乎和丽江、凤凰没有太多的分别;当然,如果时间充裕,确实该在此驻足一晚,体验一下西江的夜;只是我们第三天还需要继续前行赶路,所以只有踏着月色赶回凯里市中心了。 再见了,西江千户苗寨,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回来,一定要在吊脚楼中过夜。此时看着车缓缓的驶离,才感到时间过得好快,中午到达时的兴奋尚在心头没有退却,这样的不舍足以证明了我对这里的喜欢与留恋。 施秉县高卑码头游舞阳河——镇远相见码头舞阳河 一路上的盘旋与颠簸虽然辛苦,但置身于绿色的包围之中却让人气爽神怡,身心通透。也许对于旅者而言,总是逃脱不了匆忙上路去往下一个地方的,又是一上午的路途终于到了施秉县,用过午饭后便驱车来到施秉高卑码头上船准备去往镇远了。游船行驶在舞阳河上,河水清澈,河面宽阔;四周群山环绕,怪石嶙峋,让我不觉想起了小学时候去过的桂林漓江,那时候的漓江水清澈见底,没有污染,各式各样的大蝴蝶漫天飞舞。而今的舞阳河像极了当年的漓江,游船沿着山谷迂回穿梭,在场的人连声赞叹不是三峡胜似三峡,我喜欢这样坐着游船来往于山谷之间的感觉,因为总是好奇山的那一面是什么?水的尽头在何方?于是今天终于有机会坐船追根求源了。虽然这里远不如漓江出名,更不曾像三峡那样的气派,但人迹罕至是我迷恋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因如此一切来的是那么的原生态,没有任何污染与众人的嘈杂,原本这里也该是一片净土,难得的室外桃园。我暗自窃喜能够在这样的青山碧水间享受一份逃离都市的宁静,此时此刻真的领会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情境,只是替代猿声的变成了林间的大鸟;个性使然的我心中不免也担心起了这里未来的命运,真的不愿看到过度的商业开发致使这里现有的一切变得索然无味,慢慢消失。 夜幕中的镇远古镇灯火阑珊的镇远古镇 船终于在镇远相见河码头靠了岸,如果说刚才在船上看到的近似漓江三峡之景的话,那么进入镇远古镇后可以说让我想起了凤凰、丽江的感觉,只是不同于他们的是,镇远古镇很新,人不多,一切设施都非常干净整洁;如果要我选择去一个风景类似的地方,我更愿意避开人群拥挤的名胜之地,有时候做出个新的选择未必不是个好的旅程的开端。晚上掌灯后,整个古镇沉浸在一片灯红酒绿之间,坐船夜游在古镇之中,抿着小酒随船摇摆,酒不醉人人自醉。河面倒映着夜色中两岸阁楼的影子,高挂的灯笼,迎风的旗子,在空中随风飘曳。伴着小船划过,水面荡起层层波澜,完整的古镇倒影时而被打碎,时而又拼凑在一起。上岸后坐在河畔找家酒馆饮上两杯,听听小曲儿,虽然不胜文人墨客,但也不失文雅之致。其实在丽江也不过如此罢了,高额的费用不说,单是人头攒动的景象就已然让渴望艳遇,逃离喧嚣的人忘然却步了。这次镇远之行,着实让我心中感到意外,因为真的很久没有这样享受的出来旅行过了,不必为一处风景和众人去争抢机位和角度,这对一个旅者而言真的算的上很大的恩赐了。 这一晚夜色撩人,如果我是个独行者的话,不知是否也会有浪漫的艳遇、美丽的邂逅发生呢?过了这一晚,又即将开始长达4个钟头的山路前行了,这一次我们将从镇远赶往铜仁,那里还有更为鬼斧神工之作在等着我的到来。 晚安,镇远,愿我在这幽静的古镇中有个好梦。 铜仁:锦江-九龙洞洞内景观 铜仁市距离湖南凤凰城非常近,大约也就62公里的距离,不过我们这次没有选择这条线路,而是去了国家最早确立的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里锦江-九龙洞,乍一听到“九龙洞”这个名字,很是诧异,因为印象中中国叫“九龙洞”的地方似乎有很多,河南、辽宁、山西、福建等等,仅仅贵州省除了铜仁的以外,遵义也有一个同名的。后来打听后得知凡是这类天然形成的岩石溶洞,洞内多水石奇观,供人们观赏游览的景区,多喜欢取个和龙沾边的名字,九则象征着最大的,至高无上的,由此导致同类重名的地方层出不穷吧。 铜仁的这个九龙洞虽说也是有很多岩石奇观,但对比过北京石花洞,野三坡鱼谷洞、桂林七星岩等类似景观后,你一定会赞叹这里的与众不同。要想去到九龙洞口,我们必须先乘坐快艇跨过锦江宽广的河面,这里没有桥,往来两岸只能依靠渡口的船只;然后开始大约四十分钟的爬山路程,虽说这里的景区还没有开发的那么成熟,但山脚下还是有十来个村民牵着自家的马匹供游客登山,随行中身材富态的大哥们,或是准备不够充分没有穿着适合登山服饰的美女们都选择了骑马上山,我虽然身材娇小,平时也不怎么锻炼,但性格倔强的我还是很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到洞口,既能领略沿途风景,也对得起自己此番千里之行的意义,于是我身背摄影包,手里挎个单反和同行里几位年轻力壮的哥哥们并肩前进着,偶尔听到远处山谷中火车呼啸而过荡气回肠的鸣笛声,时而扭头看看自己爬过的蜿蜒曲折的小路,山间植被从头顶弯弯盖过形成了一顶天然凉棚,避开了紫外线的照射,小风吹过还发出沙沙的声响,忽然想起了《新三国》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卧龙诸葛出山的取景地,大约四十多分钟过后,随着攀爬高度的上升,肌肤也越发感到一丝凉意,此时再抬头仰望眼前,才发现已经来到了九龙洞口,从洞内不时吹出阵阵冷风。洞内的天然奇观 凑齐了人,我们开始进洞了,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喀斯特溶洞,目前对外开放的有3个大厅,洞内石钟乳、石柱造型各异,伴随着灯光的照射,每个造型都显得栩栩如生,沿着修建的小路一路前行,抬头望天发现洞顶高达几十米,低头俯瞰才知道原来我们只是站在桥上行走,脚下还有交错的沟壑,漆黑一片深不可测;如果足够安静,还能听到左右两边从洞顶顺着岩石流水的声音。每个大厅里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主题,让人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三大厅里的壮美景观,洞大惊人,几乎可以容纳数万人,是全洞精华聚集之地。一共顶天立地的九根石柱中,最高的一根足有近四十米高了,在我国目前开放的洞穴中可以说是达到了国内之最了,据导游透露即便是在全世界排名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了,非常罕见。 看过这九条蜿蜒匍匐的巨龙后,再往里走我又发现两个惊人的石钟乳造型,完全和深海中的水母、章鱼模样一般,只是个头巨大无比,讲解员说数百万年前这里曾经是浩瀚的海洋,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下降,这才凸显出来这样的天然奇观。虽说洞内光线微弱,但所到之处大家还是忍不住拍照留念,也许都想把这曾经深海中的奇特带回家吧。走过看过之后,蓦然发现,人在大千世界中真的是无限的渺小,而我们尚未发现的精彩又是怎样的无穷无尽呢?铜仁:梵天净土之梵净山大自然的天然氧吧 几天以来的长途跋涉,每次都让我备受晕车的煎熬,也许是实在无法忍受连续不断的环山路途吧。不过这次去往梵净山的一路不知是受到仙山佛国的灵气恩赐,还是被这天然氧吧的山泉美景所吸引,我变得格外精神与兴奋,几天以来的晕车现象荡然无存。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还使梵净山成为一个原始古朴的生态王国。由于梵净山的山体庞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梵净山不仅生长着满山遍岭的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类动物,而且拥有黔金丝猴、大鲵(娃娃鱼)等珍贵保护动物,真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从缆车上遥望脚下 攀爬梵净山是件需要耐心和足够体力的事情,对于一般的旅行者,选择景区内小巴车到达乘坐索道的地方,然后经由缆车上到山顶是个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一路上从缆车上遥望脚下,满山绿树植被,透过若隐若现的云雾缭绕,恍然发现山间一条流动的山泉一泻而下,远远看去好似白玉带晶莹剔透;又如同海中白龙一般游走于山间。 下了缆车后,攀爬才刚刚开始,要想上到金顶可并非爬普通的山那一般简单,在经过一段石阶后,首先会上到一个平台;这里有座大殿,众僧侣齐聚于此念经诵佛,但这距离红云金顶还有一根90余米巨大高石的距离,要想爬到这个石柱的顶层领略独到风景,就不得不开始手脚并用了,石柱高耸入云,不同形状的石片堆积起细窄的山路,小路两旁是从山顶顺延下的铁索,游客只能连爬带抓的一个个按顺序前行,其艰险程度绝不亚于巍峨的华山。观音洞 观音洞在金顶半山凹处,外方砌石墙,有岩浆泉水涌出,属上金顶的半山朝拜之处。在上到最后一小段时,我们的队伍忽然停下了,导致后面的人被迫抓住铁链挂在半山间,后来得知原来前面是“单行线”,金顶上空间有限,必须对游客限量放行,而道路只有一条,所以只有等上面的游客参观游览完毕原路返回后,我们才能继续前行。明朝修建的小桥 等待时我无意仰望天空,惊奇的发现头顶有一座小石桥,桥墩上拴满了红绳,据工作人员讲,这是明朝时修建的小桥,可以说是贵州省最高的桥梁了。能在这样艰险而又狭窄的环境下建造一座如此精巧的小桥,真的是巧夺天工之作。一线天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来到了金顶之上,金顶高约90米,海拔2493米,中部裂缝名金刀峡,将金顶一分为二,上有天桥相连。左右两边各有一处天然洞穴形成的超小庙宇,里面仅仅供奉着一尊佛像,旁边由一位女僧人驻守着,凡是祭拜过后,女僧人都会将一条红丝带系在施主的手腕上表示祈福,能在这样的旷世奇境中德道修行才真的是需要四大皆空的境界啊!从庙中迈步出来后,我们随着山上的习俗,都将手腕上的红丝带拴在这座天桥的石墩上,这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为什么桥墩上会栓满红绳的缘故了,我想这座石桥不仅经历了几代的历史变迁,承受了岁月的风吹雨打,更承载了无数往来游客历尽艰辛上到此顶之后所许下的心愿吧。此时站在红云金顶这座主峰之上,眺望脚下,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时而云雨淋漓,时而阳光四射,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番梵净山之行着实让我相信这是一座仙山,攀爬的过程虽然艰辛却也刻骨铭心,累并快乐着。在即将结束此次贵州之行时,我内心充满了不舍与眷恋,梵净山的灵气与仙美超乎了我的想象,原本以为真的置身于观音居住的紫竹林一般。连续几日的多彩贵州让我觉得不虚此行,以至于回来后的几天总是无法回过神来,感觉到莫名的失落,或许是停留的时间还不够长吧。这样美丽的地方,我想我有责任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向更多的人呈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