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04
- 在线时间33164小时
-
- 发帖28923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66581
- 道行38014
- 原创108
- 奖券39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89238
- 金币
- 66581
- 道行
- 38014
- 原创
- 108
- 奖券
- 39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1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04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03-17)
—
在三峡腹地深处,有一座始建于西晋,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座最早古人用以避难的小镇,千百年来“处在深山无人识”。但在2002年,因三峡水库当时即将蓄水,这座小镇进行了整体性搬迁,从而古镇一夕闻名,吸引了世人众多的目光。这座小镇就是大昌古镇,目前是三峡地区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城。 大昌古镇原址位于重庆巫山县口北10公里处,紧邻长江支流大宁河。据《巫山县志》记载,大昌在商、周时期称泰昌,为巴国的属地。后周时期改为大昌,隶属永昌郡。清康熙时期裁去大昌县,并入巫山县。可以说,有记载以来大昌古镇一直是郡县治地,后来还曾是宁河的重要码头和药材、山货集散地,历史上地理位置很优越。 也许正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上扼巴蜀,下控荆襄”的大昌古镇,遭受过很多战乱纷争。三国时期蜀吴夷陵之战,明末张献忠起义军“三过大昌”,清初“夔东十三家”起义军抗清,大昌古镇经历了如此多的战火,却还保留下了原有的风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造奇迹,保留了原有历史风貌的大昌古镇,也因此成为了重庆地区最有价值的古城。为避免在三峡水库蓄水时,古镇建筑全部淹没在滔滔江水下,2002年2月,大昌古镇启动了保护性搬迁工程,在距旧址8公里外的西包岭下大昌湖原貌复建。据说古镇在搬迁时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建筑物在拆解时就在其构件上编号,运到新址后再按编号进行拼装,这样在复建时就可以恢复原样。 2008年,历时6年,大昌古镇整体性搬迁完成,虽然古镇原址已淹没,但古镇的古老城门、古街以及明清民居建筑,都被搬迁到新址,被称为世界古民居保护史上的奇迹。这个10公顷(0.1平方千米)大的小镇,如今现存东、南、西三道城门,东为朝阳门,西为永丰门,南为通济门,城门都保存完好。看图中厚重的城门,即可知古镇经历了多么久远的历史。 走过城门,进入古镇,只见两排临街老房飞檐翘壁,张扬着昔日的繁华景象,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青石古道。小镇上只有两条主要街道,南北街长150多米,东西街长240多米。因为古街加起来都不到500米,所以被称为“袖珍古镇”。就像本地流传的一首民谣“一灯照全城,四门可通话;堂上打板子,户户听得见。”说的就是大昌这座袖珍古镇的小巧可爱。 古镇里翘角飞檐的古民居建筑,共有三十七幢,均有完整的青砖石墙。据介绍,这些房屋大都是明末清初时建的,而比较奇特的是,这里是川渝地区,这些古建筑却不似传统川渝民居的穿斗白墙,覆小青瓦的样式,反而有着江南特色的封火山墙,又称马头墙。听老人讲,这其中的缘由之一可能是当年江南工匠建造的,但其实又与江南的马头墙并不完全相南特 细观之下,这些马头墙的装饰雕刻与江南还是不同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色调明净素雅的马头墙,已然成为大昌古镇的特色景观,因为它们的存在,大昌古镇的建筑,给人一种热热闹闹、活泼跳动的生动之感。而且更重要的是,据说古城之所以历经战火和风雨千百年而安然无恙,这些马头墙是功不可没的。 而说起古镇上这三十七栋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图中的温家大院了。温家大院占地320多平方米,是古镇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群,它建于清朝初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大昌古镇建筑的缩影。 走进坐西向东的温家大院,可以看出这是一处典型的四合院,不过比北方的四合院又显得小巧玲珑很多。窗棂镂木雕花,工艺十分考究。整个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从正门进入,可以直接从后门出。据温家后人介绍,当年建温家大院的祖先是清朝的巡抚,所以这其实还是一处古代官宦人家的所在,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代了。 距离大昌古镇整体搬迁完毕,刚好10年过去了。经过了这时空穿越的10年,新大昌古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古镇居民在安居乐业的同时,继续延续着原有的民风民俗,通过酿酒、织布等民间工艺,向世人重新展现古镇的生活场景。希望这座千百年来创造了许多奇迹的古镇,在现代乃至未来再创奇迹,永远生机勃勃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