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什么好处?
明朝“风雅大宗师”文震亨总结得十分到位。
他在《长物志》里说:
香、茗之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可以清心悦神;
初阳薄暝,兴味萧骚,可以畅怀舒啸;
晴窗搨贴,挥塵闲吟,篝灯夜读,可以远辟睡魔;
青衣红袖,密语谈私,可以助情热意;
坐雨闭窗,饭余散步,可以遣寂除烦;
醉筵醒客,夜语蓬窗,长啸空楼,冰弦戛指,可以佐欢解渴。
在文震亨百年前,曾祖文徵明那一辈江南四大才子的笔下,茶又是什么姿态?
唐伯虎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幕天寒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开门七件事》
别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唐伯虎是“竹堂寺里看梅花”。
“般般都在别人家”,是忙碌,还是充实?
自己“岁幕天寒无一事”,是闲适,还是无聊?
唐伯虎是说别人俗,自己雅,还是羡慕别人俗得好,操持出了温馨的烟火气,自己冷清清无事可做,只能孤独地看梅花?
纵观唐伯虎生平,或许兼而有之?
春风修禊忆江南,酒榼茶垆共一担。
寻向人家好花处,不通名姓即停骖。
——《题画》
春天修禊的日子里,春风又绿江南岸。
让人挑着酒榼茶炉,寻向那花开正好的人家,也不必煞有介事地通报姓名,繁琐礼节难免影响心情,“清风明月本无主”。
下得马来,眼前有花,手里有茶,自顾自地品茗赏花,就很惬意了。
可以说这首诗很符合唐伯虎在世人面前风流狂傲的形象了。
唐伯虎那幅有名的《事茗图》上,还题了一首五言小诗,很有意思,意境慵懒自在。
谁看了不心生向往,不叹一句: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啊。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事茗图》
文徵明
海涌峰头宿雾开,王珣祠畔少风埃。
林花落尽春犹在,岩壑无穷客又来。
水齧沧池消剑气,云封白日护经台。
一樽不负探幽兴,更试三泉覆茗杯。
——《三月晦徐少宰同游虎丘》
这首诗是一篇游记。
三月末,文徵明与人同游虎丘,换成咱们大白话就是:天气很好,雾气都消散了,空气也干净,没什么尘土,花虽然都凋谢了,可春天还没有离去,虎丘岩壑真好看,我和朋友又来了……
这么好的风景,这么好的雅兴,怎么能不喝一杯酒呢?
喝酒不够尽兴,再用天下第三泉的泉水泡泡茶吧。
上面说到唐伯虎《事茗图》的慵懒自在,文徵明有一首诗与之极为相似,咱们后人看来,就两个字——艳羡。
茗碗垆薰意有馀,日长人散闭精庐。
俄然屋角凉风顺,吹起新蝉乱读书。
——《崇义院杂题其六》
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炉煮酒香。
——《首夏山中行吟》
梅子青了,梅子黄了。
夏天来了,菜也肥了,麦子也熟了,养蚕也忙起来了。
山僧翻过山岭,去看茶叶老了没,还能不能采摘,山村女子正当炉煮酒,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酒香。
我祝枝山在山里徒步真快活啊。
徐祯卿
香灯闲照古堂虚,日午桐阴上井迟。
尝橘客求藏瓮法,煮茶僧乞啜泉诗。
听经犹剩当年鹿,好事谁攀宿草碑。
陈迹半销何处问,令人空忆翠峰师。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四》
江南四大才子中,徐祯卿在今天的知名度最低,像是凑数的。
实际上,他当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 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后来参与文学复古运动,又成了“前七子”之一。
这首诗写的是他和文徵明两人游览洞庭东山的事。
第二句“尝橘客求藏瓮法,煮茶僧乞啜泉诗”,他们尝到了寺僧瓮藏法保鲜的橘子,喝到了寺僧煮的茶,并应邀作诗。
惠山秋净水泠泠,煎具随身挈小瓶。
欲点云腴还按法,古藤花底阅茶经。
——《煎茶图》
惠山的秋天一片明净,泉水也清清凉凉,主人公随身带着茶具,想学学古人的煮茶方法,于是在古藤花下翻阅起了《茶经》。
古人“复古”,和咱们今天的茶人“复古”,是一脉相承的风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