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84阅读
  • 16回复

[三国]曹操在用人上,可谓是步步算尽,唯一能比肩者仅有刘备【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db460728710

UID: 1615569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38991
金币
46302
道行
6001
原创
84
奖券
3093
斑龄
0
道券
13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1031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1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5-12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3-05-13) —
  在三国期,曹操之所以能成侯,就是因他身上有很多常人没有的点。其中一个点就是唯才是,因曹操很明白打江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对这方面是来者不拒,不管是品行不端,是不忠不孝,只要是人才他敢要。

  曹操在方面的心胸和气度,即使在当今社会里,也不多,更别说在三国期。要知道在古代是很重名声,如果一个人名声不好,基本跟街老鼠一,就算有才也很得到礼遇,自然也没有出人地的机会。

  当葛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招收人才的候,一直沿用德才兼准,如果品行有缺,就算有人荐也不会多看一眼。因的思想念就是如此,普遍认为一个人品行不好,差事自然也不可能好,甚至惹出事端。

  但曹操并不认为,在曹操的念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把发扬起来,未必不能掩盖缺点,然后物尽其用,他的大加瓦。

  就比如,曹操前期的最重要的士郭嘉,一直以来都是放,沉迷酒色。根据《三国志·魏·郭嘉》中记载群曾抓到郭嘉行,也就是瞎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并把此事上报给曹操,但曹操却不以意,郭嘉的宠爱依旧如初。

  所以在三国期如此“生冷不忌”,唯有曹操一人,也因此在史上有了唯才是举这。不,曹操然唯才是,但仔研究一下我可以发现,曹操在用人上是可以分两个方面的。

  其一,无所不用——曹操用人无所忌,只要有需要什么人都会收。

  比如沛,在献帝期,在多地做父母官,因做事尽正不阿,因此政,是当少有的清官。但沛是普通官没有什么后台,在某一次得罪人后,就锒铛,正好那曹操听沛的事迹,于是就把他从牢中了出来。

  因曹操的根基是城,但也因此权贵众多,致秩序混乱,正需要面无私的人来治理。而沛也不所望,有一次曹洪的客犯了罪,沛二,直接抓来首,要知道曹洪是宗,又是大将,位高重,一般人是不敢得罪的。

  曹操听此事后,不没有责罚杨沛,将他迁为邺城的京兆尹。然曹操不一定喜欢杨种,做事一根筋的直子,但曹操麾下品行不端的人太多,常常惹出事端,而种人才,正好克制种情况,所以曹操依旧会照全收。

  又比如张辽然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但曾布的下属,并且是降将,但依旧得到重用。要知道古代究一臣不事二主,按照正常情况,像张辽这战败而投的人,一般都会受人歧的,更别说受到重用。

  但曹操心胸广大,同也是个很实际的人,只要你能有个才能,只要符合准,官职权该给的都会,因此人也愿意“效死命”,曹操的力一直鼎盛如初。

  事上的确如此,当初孙权十万大来攻合肥,而张辽兵力不一万,却不生死迎击孙权,最后还击败孙权曹操解决了一个大危机。

  其二,以我主——然曹操看似什么人都用,但事上也会看实际情况的。

  就像当初击败吕布后,曹操并没有收己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布不有狼子野心,是一个不甘屈居人下的人,所以心中并不会尊曹操主。

  曹操也正因明白,种随噬主的人,有一天布会像杀义父一样杀了自己,种“狠人”自己是制不住的,所以才会选择杀布,以后患。

  简单,曹操并不在意布那些,主求荣之的行,因曹操也收过许攸、这类叛国投的小人,但曹操自制得住,所以敢任用他。反而是布,曹操不是不敢用,而是此人不能用。

  除此之外,于品行不端的属下,也是有自己考量的,如果他有作就留着用,如果他们经常上蹿下跳,也就是犯错误了,又可以用来一儆百,可是步步算尽。

  所以三国期,曹操力之所以最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么人才都有。在一点上,唯一能比肩的就是刘,因用仁动别人,并让别人心甘情愿效力。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05-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喜欢到处游觅寻觅乳香玉香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5-12
帖子对曹操是谬赞了!曹操虽然是有唯才是举之措施,但也有杀崔琰,关押毛玠的时候。这些在正史《三国志》上可见。至于杀死孔融逼死荀彧一事,则见于另一部正史《后汉书》。这些人在曹操阵营里的资历威望职务和在社会上的名气及影响力都比帖子里的杨沛要高许多了,有的甚至超过了张辽!!由此可见,曹操的无所不用只不过是能用一时是一时耳,而不是真心实意的永远使用和重用!!!一旦发现人才不能为自己所用时,曹操立马就翻脸了——以我为主,杀了!!!
1条评分金币+11
zhdf 金币 +11 颇有见地 2023-05-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5-12
三国里的三大枭雄曹操刘备孙权,在对待和使用人才方面是各有特色各有高招,可以说是不分伯仲不相上下!这也是三个人最后只能是大家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原因。所以,没必要厚此薄彼,抬高这一个贬低另一个!!谁要是偏执的认为就是某一个好,其他的就差。那么,定会被现实的墙壁碰的头破血流!!!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 2023-05-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5-12
说到对人才的重视和重用,三国里的全民公敌董卓也有一定的表现。比如,蔡邕。《后汉书-蔡邕传》对此记载的非常详细。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文人蔡邕,董卓听说他的大名,派使者请他出山,被蔡邕拒绝。董卓大怒,威胁蔡邕要是不听话就是个死!蔡邕害怕了,乖乖的跑到董卓那里听候处分。董卓大喜,三日三迁。就是在三天内给蔡邕升了三次官,比乘直升飞机还快!!董卓平时对蔡邕也是厚待,并经常向蔡邕请教国家大事。虽然蔡邕的建议大多数没有采纳,但董卓待遇蔡邕却是超乎寻常的尊重和厚爱。后来,董卓伏诛,群臣百姓皆欢呼雀跃,只有蔡邕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人为董卓流泪哭泣,激怒了司徒王允被下了大狱而死。

所以,要说在用人方面,三国里的许多领袖人物都各有其特色,也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也。并非只有曹操一个人在用人上有过人之处!!!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 2023-05-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UID: 2090937


发帖
817
金币
378
道行
360
原创
360
奖券
151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6-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05-12
说到用人标准,其实就两条:德,才。

其中的德,并不是公德,而是对用人者的私德。说白了就是像狗一样死忠。

为什么要这两条呢?其实很好理解。你如果请小时工,第一你不希望他偷你们家东西,第二希望他能干活。这第一第二都是德和才。

曹操之前,汉朝稳定的时候,标准主要是德。就是说你要给我们家干活,不偷东西。

曹操的标准主要是才。为什么呢?也有两条:1)曹操自己有才,会用人,所以不怕你偷东西;2)曹操要抢天下,所以要你能干活。

和曹操相比,诸葛亮对德更偏重一点,为什么呢?也是两条:1)诸葛亮事必躬亲,他一个人看不过来所有人偷不偷东西,所以要求德;2)诸葛亮的开拓性的确不如曹操,所以对才的需求不如曹操。

总结起来,用人以德还是以才,主要看用人者的需求和特点。
1条评分金币+11
zhdf 金币 +11 颇有见地 2023-05-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3-05-12
回 空气动力学 的帖子
空气动力学:说到用人标准,其实就两条:德,才。
其中的德,并不是公德,而是对用人者的私德。说白了就是像狗一样死忠。
为什么要这两条呢?其实很好理解。你如果请小时工,第一你不希望他偷你们家东西,第二希望他能干活。这第一第二都是德和才。
....... (2023-05-12 17:40) 

只对道友的诸葛亮在用人上偏重德这一说有不同看法,其他的完全同意!

诸葛亮在提拔人才方面我认为是既重德也重才。他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蜀汉有限的人才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比如,马谡魏延杨仪姜维等人的使用,他们在德的方面其实或多或少都是有欠缺的。但在诸葛亮的调和下,这些人都各尽所能的发挥了自己的才干。虽然最后的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诸葛亮的确是尽力了,这怪不得他!要是这些人遇到曹操,老曹才没有这么多闲工夫来伺候他们呢!!恐怕早就不客气了!!!

诸葛亮之所以事必躬亲,我认为还是他不得不这么做。事必躬亲虽然极其的累,却可以做到公正无私,让手下人无话可说。因为,一旦手下人发生矛盾要求领导处理时,那么事必躬亲的领导是无论如何也糊弄不过去的。只能是按规矩办事!偷东西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怎么处理才能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这就必须要事必躬亲才能解决得了矛盾和问题!!!

总结起来,三国里的里的领导人物,在用人方面是各有特长。我们需要的是学习经验,总结教训。而不是用现代人的三观来评判甚至要求古人必须迎合我们才行!!!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 2023-05-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UID: 2090937


发帖
817
金币
378
道行
360
原创
360
奖券
151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6-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3-05-12
回 假正经也 的帖子
假正经也:只对道友的诸葛亮在用人上偏重德这一说有不同看法,其他的完全同意!
诸葛亮在提拔人才方面我认为是既重德也重才。他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蜀汉有限的人才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比如,马谡魏延杨仪姜维等人的使用,他们在德的方面其实或多或少都是有欠缺的。但在诸葛亮的 .. (2023-05-12 18:23) 

我说的诸葛亮偏德,并非不重才。只是和曹操比,更偏德一些。

理由有二:
1)曹操对德不好的更能容忍,比如郭嘉私德明显有问题。诸葛亮用的就没这么有争议的,魏延在历史上是刘备最欣赏的人,超过赵云。马谡的风评也不错。
2)曹操自己是主子,怎么用人都不怕别人议论。诸葛亮毕竟是臣子,多少还是怕别人议论的。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 2023-05-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3-05-13
回 空气动力学 的帖子
空气动力学:我说的诸葛亮偏德,并非不重才。只是和曹操比,更偏德一些。
理由有二:
1)曹操对德不好的更能容忍,比如郭嘉私德明显有问题。诸葛亮用的就没这么有争议的,魏延在历史上是刘备最欣赏的人,超过赵云。马谡的风评也不错。
....... (2023-05-12 22:52) 

说曹操对德不好的更能容忍,恐怕失之偏颇吧?比如曹操杀孔融,就是说孔融德不好。而诸葛亮在用人问题上的争议就一直不断。在古代就有了。比如据《资治通鉴》记载,孙权就认为诸葛亮使用魏延杨仪二人是个大败笔。这二个人虽然有才干,但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旦诸葛亮不在了,他们二个人就一定会闹起来的。建议蜀汉使者回去转告诸葛亮赶紧除掉他们。当然,《三国志》里没有这个事,《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的出品,也只能作为参考。不过至少在宋人看来,对诸葛亮在使用魏延的问题上,还是有争议的。

还有,说魏延是历史上刘备最欣赏的恐怕是一知半解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刘备不会在彝陵大战时不带上魏延,甚至连马超都不带。这二个人当时都是年富力强啊!而且刘备还把马超马岱兄弟二个都3放在汉中。有着必要吗?刘备在防备谁???!!!

曹操和诸葛亮在用人上的区别,道友说的很透彻。赞同!!!
1条评分金币+3
zhdf 金币 +3 - 2023-05-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UID: 2090937


发帖
817
金币
378
道行
360
原创
360
奖券
151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6-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3-05-13
回 假正经也 的帖子
假正经也:说曹操对德不好的更能容忍,恐怕失之偏颇吧?比如曹操杀孔融,就是说孔融德不好。而诸葛亮在用人问题上的争议就一直不断。在古代就有了。比如据《资治通鉴》记载,孙权就认为诸葛亮使用魏延杨仪二人是个大败笔。这二个人虽然有才干,但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旦诸葛亮不在了,他们二 .. (2023-05-13 09:18) 

1)曹操杀孔融显然是政治斗争。德不过是借口。因为实在找不到别的理由。

2)刘备对魏延的欣赏应该是超级的。封其为汉中太守独当一面,除了关羽好像没别人了吧。

3)诸葛亮对魏延的忽视我觉得是孔明的一大败笔。子午谷之计在军事上堪比20世纪的拉姆斯菲尔德之计,如此奇谋而被弃用,可见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的确平平,无论战略还是战术。

4)诸葛亮不仅不识魏延的奇谋,而且自己造成了魏延和杨仪的内斗。虽然《三国演义》粉饰,但也掩盖不了孔明的骚操作。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3-05-13
回 空气动力学 的帖子
空气动力学:
1)曹操杀孔融显然是政治斗争。德不过是借口。因为实在找不到别的理由。
2)刘备对魏延的欣赏应该是超级的。封其为汉中太守独当一面,除了关羽好像没别人了吧。
.......

1)曹操杀孔融显然是政治斗争,德只是个根本站不住脚的借口。由此可知,所谓曹操的唯才是举也不过是个权宜之计。若以此夸赞曹操在用人方面的手段本也无可厚非。但若借此贬低挖苦甚至诋毁其他人,恐怕是有失中肯。历史,不是粉丝的狂热,而是事实。

2)如果但以刘备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就认为刘备对魏延的欣赏是超级的话。说句不好听的话,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离死不远了!真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是我的肺腑之言。相关的理由我已经在我的原创里说的够多的了,不想再说了。道友有空可以去看一下。欢迎在哪里发起讨论。另外,法正也担任了蜀郡太守,也就是蜀汉大本营的大管家。这是除了关羽外的又一个体制外的人物担当了比关羽魏延更重要的职务。

3)道友说诸葛亮对魏延是忽视。希望看一下《三国志》,你就会发现,历史里面的魏延的确是没有什么大光彩的表现。反而诸葛亮对魏延却一直没有忽视过。关于这方面,我在其他地方和我的原创帖子里已经说的够多的了,也不想再浪费口舌了。道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没兴趣的话也就算了。至于拉姆斯菲尔德之计,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不去谈。

4)诸葛亮对于魏延和杨仪二人间的内斗,从来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尽全力予以调和。甚至明显偏向魏延的。这在《三国志》里也是有记载的,倒是魏延从此是越发的傲慢了,甚至对军中其他同僚也是越来越骄横了。诸葛亮一死,魏延立刻造反,就说明诸葛亮对魏延的操作绝对是正确的。这个祸根除理的非常及时且高效。连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大枭雄都做不到如此手段。放眼全世界,至今也没有哪一个人会做到这么高明的操作!!尽管,这只是《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操作!!!这也就是许多现代自命不凡顾影自怜自视甚高的伪劣清醒者所最不能容忍和暴跳如雷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UID: 2090937


发帖
817
金币
378
道行
360
原创
360
奖券
151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6-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3-05-13
回 假正经也 的帖子
假正经也:1)曹操杀孔融显然是政治斗争,德只是个根本站不住脚的借口。由此可知,所谓曹操的唯才是举也不过是个权宜之计。若以此夸赞曹操在用人方面的手段本也无可厚非。但若借此贬低挖苦甚至诋毁其他人,恐怕是有失中肯。历史,不是粉丝的狂热,而是事实。
2)如果但以刘备提拔魏延为汉 .. (2023-05-13 14:18) 

1)用人以器。唯才是举就是挑好使的工具。说白了就是这样。

2)汉中是和荆州差不多重要的地方,选魏延独挡此面,说明起码在刘备眼里魏延起码比张飞强。至于法正,怎么会是体制外呢,如果体制就是桃园三结义,那连诸葛亮也是体制外的。

3)魏延是军事家。蜀国的军事就是北伐,魏延能有子午谷之计已经足够光彩,整个蜀国还有谁更光彩?只是这光彩被军事庸人诸葛亮强行压制了。

4)让下面的人内斗,这也是帝王术之一,从这点看诸葛亮并没有错。孔明之错在于把内斗留到除他无人可控的死后。而且自毁长城,毁掉蜀国第一军事家魏延。
[ 此帖被空气动力学在2023-05-13 16:50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3-05-14
回 空气动力学 的帖子
空气动力学:1)用人以器。唯才是举就是挑好使的工具。说白了就是这样。
2)汉中是和荆州差不多重要的地方,选魏延独挡此面,说明起码在刘备眼里魏延起码比张飞强。至于法正,怎么会是体制外呢,如果体制就是桃园三结义,那连诸葛亮也是体制外的。
....... (2023-05-13 16:49)

对于道友的看法,其实我很早以前就在栏目里的许多地方予以回复过了。本来也不想再谈了,但又找不到具体发表的地方,只能再老生常谈一次吧!但只此一次,因为我已经说过了,不愿意再为魏延的优劣浪费口舌了。不过道友也是个很讲理的人,就破例一次吧!!下不为例哟!!!

1)深表赞同,无须再议。

2)刘备挑选魏延担任汉中太守一职,固然说明了魏延的才敢,同时也是刘备独具慧眼。但要说在刘备眼里魏延比张飞强恐怕不见得!我认为,之所以选魏延而不选张飞,那是因为在刘备的战略大纲里,汉中的主要作用是防守而不是进攻。张飞是擅长进攻型的将领,擒严颜败张郃。张飞在进攻方面的确是非常有一套的。但让他防守却是才非所用,再加上他脾气暴躁,轻视小人,很容易酿成大祸。比如丢徐州和他后来之死。所以,用张飞来守汉中,刘备绝对不敢冒这个险!!可这并不是说明在刘备的心里魏延就比张飞强了。刘备没让张飞当汉中太守,却让张飞把守汉中的侧后方阆中,就说明刘备已经留了一手。一旦汉中有失,张飞可以即刻驰援汉中。短距离,快速增援或抢夺,这种仗,老张是最拿手了。说白了,不过是刘备按照各自的特点,因人而异,尽量的让人才根据各自的特点来安排最合适的岗位而已。说不上谁比谁强。至于法正,在他担任蜀郡太守之前,他也不过是个降人。整天跟在刘备身后出谋划策。连个具体职务也没有,直到担任蜀郡太守,才算是有了正式的编制。怎么不是体制外的人?!诸葛亮在正式加入刘备集团之前,相比较“桃园三结义”关羽张飞,当然也是属于体制外的人。加入之后才算是属于体制内的人。不矛盾呀!!!没有正式加入,怎么能算是体制内的人呢??!!你说是不是???!!!

3)说魏延是军事家,我是完全反对的。历史上的军事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指挥的战役或者策划的战略战术都在战场上得到了验证,并行之有效!从来就没有过提出的计划从来没有被实施过却被称为是军事家的,如有,烦请指出!然后我们再讨论,好吗?说诸葛亮是军事庸人,但请看《三国志》,王双张郃都是死于诸葛亮之手而非魏延。在历史里,军事庸人恐怕是魏延了!!!

4)蜀国第一军事家这顶桂冠,魏延真不佩戴!看看《三国志》就知道了。所以,魏延也就根本不是什么长城了!!对于他,使我想起了电视剧《大江大河》里水书记对宋运辉说过的一段话:“有的人,他的才能是80%,但破坏力却是100%;而有的人,他的才能是50%,但破坏力只有50%。你会用哪一个?”我认为,魏延,就是老水说的前一种人!!!

关于魏延,我就言及此。希望大家各自保留看法,不要再谈了。其他人可以再交换意见!!!还有,刘阿斗和于禁这二个人,我以前也谈过了。也不希望再谈了。当然,道友如有兴趣,一定要讨论,也可以讨论一下。但最后结果也一定肯定必定是双方保留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3-05-14 11:15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23-05-14
回 空气动力学 的帖子
空气动力学:1)用人以器。唯才是举就是挑好使的工具。说白了就是这样。
2)汉中是和荆州差不多重要的地方,选魏延独挡此面,说明起码在刘备眼里魏延起码比张飞强。至于法正,怎么会是体制外呢,如果体制就是桃园三结义,那连诸葛亮也是体制外的。
....... (2023-05-13 16:49) 

魏延的子午谷出兵之计,不见《三国志》。但在《资治通鉴-魏纪三》里的确有记载,所以不能排除魏延献过此计的可能性。但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就知道了这是一条什么计了!

魏延认为:他出子午谷,十天后可抵达长安。魏军主帅夏侯楙听到他来了之后,一定会弃城逃跑。留下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文官,长安可不战而。而诸葛亮率领主力部队从斜谷出发,顶多二十天就可以在长安与魏延会合了。这样,整个的陕西都是我们了!!!

道友认为这个可能性有多大?除非长安是一座不设防的空城,而且沿途数百里之内没有一个魏军和一座魏国的关卡,魏国人都是聋子瞎子,夏侯楙真的是兔子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abcabc1588

UID: 660870

发帖
1725
金币
825
道行
687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5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4-20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23-05-14
刘备是主线所以曹操在谋略上就不如了,其实还是曹操更胜一筹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23-05-14
回 abcabc1588 的帖子
abcabc1588:
刘备是主线所以曹操在谋略上就不如了,其实还是曹操更胜一筹

论谋略刘备的确是不如曹操。不过刘备的长处是善于识人和用人。而曹操自矜才气,很多的时候往往是轻视部下的意见,以己为主。越往后这种缺点越突出,这也造成了曹操的赤壁惨败和汉中丢失,最后只能不得不和孙权刘备三分天下。当然,这样的缺点在刘备和孙权的身上也有。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UID: 2090937


发帖
817
金币
378
道行
360
原创
360
奖券
151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6-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23-05-14
回 假正经也 的帖子
假正经也:魏延的子午谷出兵之计,不见《三国志》。但在《资治通鉴-魏纪三》里的确有记载,所以不能排除魏延献过此计的可能性。但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就知道了这是一条什么计了!
魏延认为:他出子午谷,十天后可抵达长安。魏军主帅夏侯楙听到他来了之后,一定会弃城逃跑。留下的都是些微不足 .. (2023-05-14 12:06) 

此计的妙处和可行性,中国古代历代军事家多有评论,基本是正面的。

在现代军事学上,这个叫“间接路线”或“间接战略”。古代很多名将的成名作都使用了这种战略。当代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第二次美伊战争中美军的战略。第一次美伊战争,美国使用的是稳扎稳打的直接战略,就是诸葛亮那种战略,结果耗费军力大时间长;第二次则采用了拉姆斯菲尔德的间接战略,直奔巴格达,小兵力短时间迅速获胜。我曾经写过文章说拉姆斯菲尔德是跟魏延学的,当然是开玩笑,但也说明魏延的超前和伟大。论打仗,诸葛亮的确差远了,这也是其老对手司马懿的观点。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23-05-15
回 空气动力学 的帖子
空气动力学:此计的妙处和可行性,中国古代历代军事家多有评论,基本是正面的。
在现代军事学上,这个叫“间接路线”或“间接战略”。古代很多名将的成名作都使用了这种战略。当代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第二次美伊战争中美军的战略。第一次美伊战争,美国使用的是稳扎稳打的直接战略,就是诸葛亮 .. (2023-05-14 18:33) 

不想谈了!你要谈自己谈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