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76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网络音乐敞开直播空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035
金币
40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05
斑龄
189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96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16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3-09-26) —
 网络直播具有即时性、灵活性、互动性等特点,对数字时代的音乐内容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早期网络直播多是模仿传统选秀节目而搭建的平台,并以网络主播的唱歌和跳舞等才艺展示为主。受限于技术条件和创作理念,早期网络直播内容品质不一,且直播内容较为同质化,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伴随网络直播红利初显,直播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字平台开始探索音乐演出的在线直播形式。各类网络直播平台不断涌现,竞争加剧。网络直播平台通过多样化的布局,精耕细作垂直化的音乐内容,涌现出一批以音乐内容直播为重心的网络视听作品。多家在线音乐平台、短视频平台都通过创新技术联合丰富的艺人资源,为网络音乐爱好者呈现更加精致、更有吸引力的线上舞台。

  数字音乐平台通过线上直播演出的形式,营造音乐娱乐消费的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新场景。网络直播平台成为各类线下音乐演出、歌迷交流与新作推广的重要渠道。线上线下融合的演出模式,加速数字音乐从内容制作到流量推广的进程,营造了数字音乐传播的新生态。

  依托网络直播观看音乐演出的数字娱乐,已成为文化娱乐行业发展的新热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6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1.0%。其中,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8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17.3%。

  网络直播在吸引更多用户的同时,也有效助力了音乐人才的成长。数字音乐平台通过结合社会公益活动,助力音乐人作品的创作、制作与宣发,推出一批网络音乐新人,通过为音乐人提供陪伴式学习计划、更精细化的运营、更多的展现舞台等资源权益来帮助年轻音乐人才成长。

  同时,短视频平台也推出与音乐相关的直播内容,对具备较强音乐才艺的垂类音乐主播的直播活动,进行从内容创作到管理运营等多方面的扶持。有的网络节目通过每天的日常直播、上千条的短视频运营,进行不间断的立体化内容输出,充分展现音乐主播的直播日常及其在舞台上的音乐表现力。此外,多家视频网站也开通网络直播通道,为网络新人新作提供更多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网络直播平台也吸引了各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网络主播参与分享地方音乐文化。那些过去曾一直被视为小众的民乐,如独弦琴、箜篌等,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焕发新光彩。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各式各样的民乐内容不断涌现,出现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网友集中观看民乐直播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专业艺术团、地方民间艺术团与网络平台开展合作,联手推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专业演奏家与网络平台共同探索优秀民族音乐的线上分享与交流方式。普通百姓也通过直播平台,展示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道景观。比如,河南商丘市马庄村85%的人都会吹唢呐,农民们除了农忙时在地里干活,农闲时也乐于吹着唢呐走进网络直播间。

  多家平台通过推出非遗文化、戏曲艺术等品类的优质直播激励计划,带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直播间的传播。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短视频平台发掘出多位非遗带头人,为其提供商业培训、品牌资源等,助推非遗文化在网络直播间的传播,并助其实现产业化经营与规模化发展。

  通过网络直播,不少濒危剧种和特色乐器得以再现活力和引发关注。比如,有着千年历史的西安鼓乐,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传统表演市场的西安鼓乐演出不断减少,传承一度堪忧。2022年4月,西安鼓乐社开通了网络直播,开播仅一个月,直播间账号粉丝就涨了近30万。通过直播平台,如今的西安鼓乐已经被近千万的网友关注。再如,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特色乐器马头琴也备受人们喜爱。曾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并多次出国交流演出的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也尝试进行每周两场的网络直播,并不定时发送演奏视频与网络用户增强互动。

  从线下到线上,网络直播将分散在不同角落的优秀传统文化再次聚合、引发关注,也提升了民乐演奏者的职业荣誉感。网络直播间成为民乐、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展示的“第二舞台”。

  可以预见,网络直播领域的音乐内容传播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音乐内容是网络表演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依托高新技术赋能音乐内容的生成与应用也由此备受关注。

  伴随技术的不断升级更新,科技正在赋能传统音乐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音乐人的音乐创作与音乐制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协助音乐人提升作词、作曲和剪辑的效率,为网络音乐人提供更高效的创作环境,并为有海量音乐需求的网络直播平台的音乐内容生成提供更多便捷。

  另外,已有相关技术开始在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环节投入应用。在网络直播的早期阶段,网络主播未经授权使用或演唱作品等问题,引发了社会舆论特别是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基于新技术的音乐版权保护,正在为网络直播中的音乐版权交易和维权活动提供诸多支持,并促成网络直播中音乐的正版化推广与应用。

  面对技术变革和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未来网络直播场景仍将不断优化,以适应网络音乐用户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伴随网络技术的迭代更新,网络直播应用新场景也将对我们的音乐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