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16
- 在线时间33548小时
-
- 发帖29186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24439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1863
- 金币
- 24439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54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6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10-11)
—
张悦中国摄影网记者,九零后,中文女,居北京,发表过数十万字的文艺批评和时政论述。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摄影与数字媒体方向就读硕士研究生,对纪实摄影情有独钟。十佳 / 徐崇德徐崇德,主任记者,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摄影专业,进修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2023年获评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累计写有三十多万字的摄影论文散见于各种摄影报纸和艺术杂志;在国际、国内摄影论坛及部分高校作学术报告、摄影讲座五十多场;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参加各种摄影联展二十多次;著有《节日青岛》《奥运青岛》《石阶路上的青岛》《国际视角看青岛》《四季松岭》《防疫“门神”》《风从海岛来》等个人摄影作品集。中国摄影网记者张悦(以下简称“张悦”):您是专职新闻记者吗?中国摄影网十佳摄影师徐崇德(以下简称“徐崇德”):是专职摄影记者。我是从县级党报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一级级一直干到国家通讯社,在新闻摄影这条路上,我每一步走得都很踏实,在新闻摄影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张悦:可以大致说说您职业生涯的重要节点吗,能否举例说说?徐崇德:我年轻时从事美术工作,是一名平面美术设计师,曾在山东美术馆举办过个人画展。如果顺着美术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不敢说会有大的作为,可能会小有名气。正当我在美术方面取得一点点小成就的时候,当地一家报社公开招聘记者,我以摄影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专业摄影记者,后又调到青岛日报社当摄影记者,再后来又被中国新闻社聘任为专职摄影记者,并兼任中国新闻社青岛支社图片总监。我就这样甘心情愿地抛弃了喜爱的美术工作,改行成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眼睛》拍摄于1997年9月29日,青岛市区中山路。张悦:您认为自己的性格是怎样的?这样的性格对新闻工作有哪些影响?徐崇德:我性格认真、刚强,而且不怕吃苦。我在县级党报工作时,曾在《人民日报》创下一周发表六张新闻照片的纪录。在中新社工作时,青岛支社四个文字记者每月合计完成20分,而我一个人每月就完成39.5分,一人顶8个人的工作量。摄影记者还要天天跑现场,工作条件之艰苦、工作数量之大可想而知。疫情期间为了拍志愿者防疫岗的照片,我担心乘公交车、出租车有被传染的风险,大都是依靠步行,每天行走约3至4小时,一天大约行程15公里至20公里,30天共拍摄了200多个志愿者服务点,累计步行约500公里。《人民摄影》报记者贾晓霞曾采访过我,写过一篇题为《摄影一线的“拼命三郎”》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摄影》报上。另外,我比较耿直、倔强,说话办事从不拐弯抹角,从不讨好谁,也不会看不起谁,众生平等。 特立独行,随心洒脱,快意人生,尊重领导但不巴结领导,是我做人的准则与底线!人生之路就是这样,有些是先天决定的,这与个人性格有关,是不可以扭转的;有些是文化决定的,是与个人文化修养、学识、格局有关,是可以自己改变、自己选择的。《公用电话》拍摄于1997年10月3日,青岛市区中山路。张悦:我觉得作为一个有新闻理想的职业新闻人,您身上一些特征还是挺明显的,比如说好奇心、冒险精神、追求真相、仗义执言,还有不守“规则”?徐崇德:是的,有些东西是骨子里带的,属于本人的性格,如好奇心、冒险精神;追求真相、仗义执言、不守规则则是后天养成的,也由工作性质所决定。1997年“严打”期间,我跟随公安去抓捕一名持枪犯罪嫌疑人,四名警察把四间房屋检查了好几遍,也没发现犯罪赚疑人。正要准备撤离时,与我一起走在最后的一名警察,发现门后墙角的电视机包装箱有点可疑,这名警察过去伸手一掀,只听到“啊”一声惊叫,我发现一个裸体男子缩身藏匿其中。短兵相接,我迅速做出应急反应,奋不顾身扑了上去,用手和胳膊狠狠地压住歹徒双手,以防歹徒举枪射击。正在我与歹徒殊死博斗时,几名警察又冲了进来,一齐将这个一丝不挂的歹徒牢牢制服。还有一次是跟随公安去围剿一家“黑饭店”,抓捕犯罪嫌疑人,其中一名体型高大的歹徒,乘人多杂乱之机翻墙逃窜了,我与三名警察在后面紧追,跑出约两里多路还没追上。我又跑回“黑饭店”,让司机开车拉着我追。行驶中汽车在一道田埂抛了锚,在这紧急关头,我手持相机飞身跳下汽车,独自一人朝着歹徒追去,当要追上时,我快步绕到歹徒的前面,瞅准时机,飞起一脚朝着歹徒档部狠狠踢去,一脚把他踢翻在地,又迅速扑上去,举起相机朝着歹徒的头部重重地砸了两下,将其砸昏在地不能动弹,当三名警察赶上来时,我才想起自己的职责,急忙转换角色,举起相机频频按下快门,拍下了警察为歹徒带上手铐的一幅照片。我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不遵守规则。作为摄影记者,要深入新闻现场,获取第一现场的新闻照片,在好多时候走正规渠道不行,必须走旁门左道,甚至还要采取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手段达到其目的。其中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十年前采访黄岛大爆炸。 2012年11月22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入院接收治疗,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事故发生后,我当天下午就赶到了黄岛,由于当地宣传部门对各路记者封锁,能够进入黄岛的记者只有中央媒体。令到场的记者愤怒的是,连续两天新闻发布会,把记者关在酒店里,就是不安排去现场。11月22日晚,我偷偷离开酒店,独自一人打车前往斋堂岛街,拍下了有武警把守的的一个爆炸现场。11月24日上午,天正下着小雨,在记者们的强烈要求下,当地宣传部门安排一辆小型面包车,拉着这几家媒体的记者,去了其中的一个爆炸现场。下车后,我并没有拿出照相机,而是把摄影包藏在雨衣里,趁陪同人员不注意,撑开雨伞遮挡着脸部,偷偷地转过一个墙角,蹲在一群打捞人员中间藏了起来。我远远地看到,其它媒体记者站在面包车前,刚掏出照相机只拍了几下,就被工作人员赶上了车,迅速地驶离了现场。这个时候,我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持着相机,对着爆炸现场的搜救场面连连按下快门。大约拍了半小时左右,我担心有人发现了我,没收相机或删除图像,就把相机上的储存卡取了下来,用塑料袋包装好,偷偷地梱在雨伞的骨架上,然后又换上了一个储存卡,转到爆炸现场的另一边,继续拍摄。拍了半个小时后,可能被人发现了,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走到我身边,询问我:你是干什么的?拍照片作啥用?我回复他:搜救队搞摄影的,拍照片留作资料。他上下又打量了我一下,然后又说了一句:这里很危险,可能还会发生爆炸,请你赶快离开现场。我一看这种情况,死缠烂打待在这里,可能会让他们识破记者身份,我连声喊着:好吧,我马上走,并迅速的逃离了现场。回到酒店后,我一边下载照片,一边写图片说明:“11月24日上午,青岛市黄岛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道爆燃事故现场,公安消防人员、企业搜救队员在冒雨搜救失踪人员遗体。当日上午,已在现场挖掘出两具遗体,至记者发稿时,管道爆燃事故已造成50人死亡。”等到两个储存卡的照片全部下载完毕后,我从中挑出几张现场搜救的照片,配上刚刚写好的说明文字,打开中新社发稿系统,上传照片,粘贴文字,点“发送”,不一会儿,这些照片就出现在各大新闻网上 。我个人认为,任何新闻报道都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全面。作为国家通讯社驻青岛的记者,不能只为当地政府“歌功颂德”,也不能与地方媒体一起做“跟风报道”。这些单方面的做法,无疑会影响民众的知情权,也影响了国家媒体的公信力和国家媒体的权威性、话语权。要准确报道青岛正面的、主流的、积极的东西,也要客观地反映青岛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更要实事求是地反映一些天灾人祸、环境污染等,让新闻受众看到一个全面、真实的青岛。2012年11月24日上午,输油管线爆炸现场,消防人员用竹杆在泥水中寻找遇难者遗体。张悦:您如何看待记者和摄影师这种两重身份的并置?觉得自己身上是记者身份更重要还是摄影师身份更重要?徐崇德:在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方面来讲,并置这两重身份也不矛盾,在理论上可以相互融合,在行动中可以优势互补。对我来说,那肯定是记者身份更重要,因为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养家糊口的一个职业。无论是摄影记者或是摄影师,都是影像真实的记录者。新闻照片的功能在于传达新闻信息,而艺术照片的功能在于表达思想情感。《泳装展示》拍摄于2001年8月6日,青岛市区中山路。张悦:那么两者之间有何不同?可否结合您自身的感受详细聊聊?徐崇德:摄影记者的拍摄手段是理性纪录,注重影像的视觉信息,是客观再现真实,不允许摄影记者掺与任何主观因素,必须真实地再现新间人物或新闻事件。而摄影师的拍摄手段是感性表达,注重影像中的视觉感受,是主观地表现真实,可允许摄影师在拍摄中借景生情,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自己的审美理想,展示自己的艺术风格。摄影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说明中必须具备新闻五要素,强调照片就是证据。而摄影师拍摄的纪实摄影作品,属于观念性的摄影,虽然也是强调用事实去说话,但它是文学思维下的视觉叙事,是表达摄影师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物思考的结果。作为摄影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感知力和判断力,具有超人的天分、智慧、努力和勇气,在新闻现场中,从变化发展的新闻事件中迅速理出一条思路,找准切入点,在繁杂无序的新闻现场中抓拍到简洁有力的新闻形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摄影记者拍摄新闻照片大多属于“命题作文”,有截稿时间限制和发稿审核制约,无论在影像的构成,还是图片说明,总会带有一些不很明显的条条框框。也就是说,拍摄新闻照片就不能随心所欲地用镜头展示自我。如果我作为摄影师,就可以进行私人拍摄项目,如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等,这类照片不受截稿时间限制和发稿审核制约,摆脱了一切条条框框,坚持多年连续拍摄,又可强调自我表达,还能拍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对于我来说,拍摄时的身份兼具摄影记者和摄影师的双重身份,这也决定了我的摄影作品也就有了更多的况味。张悦:您的摄影专题主要集中在青岛这座海滨城市,最长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多年,二三十年的观察,您在拍摄手法和影像的呈现方式上有没有什么变化?徐崇德:没有变化。无论在新闻摄影方面还是在纪实摄影方面,我一直是坚持抓拍,从来不摆拍。我个人认为,专职摄影记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摄影理解能力、现场洞察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视觉表达能力,现场洞察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都是通过抓拍体现的。张悦:关于青岛的摄影,您还著有《节日青岛》《奥运青岛》《石阶路上的青岛》《国际视角看青岛》《风从海岛来》等多本摄影作品集,那么您对青岛这座城市最主要的印象是什么?做了那么多同一个城市的专题会不会逐渐审美疲劳?徐崇德:我爱青岛这座城市,因为青岛可拍的东西太多了。青岛,在近代是一座移民城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塑造了青岛人眼界开阔、容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海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造就了这座城市兼容并蓄、刻意进取的城市个性。青岛人不仅创造出海尔、海信、青啤等国际知名品牌,而且还别出心裁地用糖球、萝卜、秧歌、啤酒为载体,创办了一个个充满地方特色的节庆盛会。对于青岛这样的一座风格鲜明的城市来说,也许只有用摄影这种最直观的表现方式,才能把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表现出来。我现在也在避开别人早已拍烂的东西,继续拍摄青岛的几个专题,希望把青岛的专题给做得更加精细、完美。拍摄于2009年9月30日,青岛市第39中学三千名师生挥舞着三千面国旗,共同祝愿祖国好。张悦:您的专题摄影一般是持续多长时间?您怎么看待专题摄影中时间和空间的展现?徐崇德:除了你刚才提到那些,我还有几个具有青岛地域特色的专题摄影。如:《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石阶路上的青岛》《青岛“脸基尼”》《浙江路留住幸福的记忆》等专题摄影,这几个专题摄影都在专业摄影报刊发表过。拍摄时间最长的《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已经拍摄了33年;拍摄时间最短的《青岛“脸基尼”》也拍摄了8年;《石阶路上的青岛》拍了11年,而且这些专题还在继续拍摄中。这几个摄影专题就是通过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展示了青岛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区域的城市人物的真实状态和蕴涵的人性情感,并传达出我对这座城市多样化的理解与感受。专题摄影就像陈年老酒,越陈越香,相信若干年后,我们重新审视这些专题摄影作品,最能触动人们心灵的应该是时间与空间所展现的:青岛这座百年老城在岁月沉淀中留存的历史痕迹和在时代发展中薪火传承的精神灵魂——这就是专题摄影独有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我坚持拍摄专题摄影的原因和理由。《搬家》拍摄于2009年7月12日,禹城路石阶路。张悦:您拍摄过疫情相关的专题“防疫‘门神’”,疫情期间,拍摄工作相较平时是否增加了难度,拍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挑战?徐崇德:疫情发生后,我并没有宅在家,而是坚持每天外出采访。我看到昔日人头攒动的商业街、公交车、地铁上空无一人,从中体会到了死亡来临的恐惧,也感受到了欲哭无泪的悲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说不担心、不害怕是假的。这期间拍摄照片遇到最大的困难来自疫情期间的严格管理。有一次,我在青岛市北区松江路疫情检查站采访,刚举起相机,旁边一位女子对我大吼一声:“不许随便拍照!”我说:“我是记者,不是随便拍照,是正常采访。”“是记者,那更不行!”既然不行,我只好离开了。谁知,我离开松江路穿过丹东路,刚到达嫩江路时,一位女子从后面紧紧地追了上来。她说:我追了几条街才找到你。她又是查身份,又是验证件,还要了手机号,并明确告诉我:疫情期间,任何人拍照采访都要先登记,上报主管部门,得到批准后才能采访。这样的事例很多,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同样,在上海采访时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就称是摄影爱好者拍着玩,有时遇到故意刁难者,就与他们抗争,有时还遇到扣压记者证、身份证的情况,我就拨打110报警。不管遇到何种强力、无理的阻挠,我都能以各种方法抵挡过去,这就是记者的工作责职和历史使命!《中大奖》拍摄于2004年4月16日,青岛市区香港中路。张悦:您有非常扎实的摄影理论基础,累计写有三十多万字的摄影论文见于各摄影报纸和艺术杂志,学术论文也获得过不少奖项,请问您怎么理解“纪实摄影”,这样一个人们常提,但总是被误读的摄影名词?徐崇德:先要解释一下“纪实”的概念。“纪实”这个名词,追溯起来是从英文non- ficti而来,即“非虚构”。在欧美传统里,将文学分两大文类,虚构和非虚构,虚构自然指小说戏剧诗歌,非虚构的范围就大了,囊括虚构以外的所有写作,散文、杂记、日记、传记……由于对纪实摄影一词翻译的版本不同,译者对纪实摄影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在中国出现了多个说法,翻译有错误也是有可能的。诸如“视觉冲击力”一词,也是如此。纪实摄影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一种摄影方式,其目的是在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纪实摄影的初期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而进入二十世纪后,主要以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大批反映社会现状的问题性作品,曾对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从这方面来讲,纪实摄影有记录历史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改进者独一无二的资格。纪实摄影在中国风行几十年,至今还有人对纪实摄影存在狭义的理解,有人就举例说,解海龙的希望工程,卢广的环境污染,王久良的垃圾场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其余的不能称为纪实摄影。其实,纪实摄影的涉及面很广,题材也很多,从广义上讲,可分为社会纪实类(报道式)、文化记述类(文献式)、人文纪实类(日记式)三大类,如解海龙的《希望工程》属于社会纪实类;陈锦的《四川茶铺》属于文化记述类;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属于人文纪实类。美国纪实摄影家多萝西娅·兰格曾经指出:“纪实摄影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记录人的活动;描绘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制度、习俗等;揭示影响人类行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纪实摄影最主要的拍摄对象就是人,目的是揭示影响人类行为的生活方式。纪实摄影就是利用了摄影这个媒介最本质性的功能,把摄影这个媒介当作了一种社会话语力量,直接和社会进行互动,进行揭露和批判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病,用纪实摄影这个方式改变社会现实。纪实摄影作品无论是反映现实美好或是揭露社会丑陋,拍摄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社会的真实状况。《观众》拍摄于2005年2月24日,青岛市区兴隆路。张悦:您刚才提到“视觉冲击力”在国内也经常被误读,可以详细说说吗?徐崇德:说到“视觉冲击力”这个错误名词,这是我在十多年前我在朋友圈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曾经听过一位摄影‘大师’的讲座,贯穿整个讲座的除了视觉冲击力没有其它。一位老师坐在我旁边,开玩笑的问我:什么是视觉冲力?这在西方摄影教学里不知相对应的是哪个词的视觉冲击力,被‘大师’一次次提及,可能是我学艺不精,真心听不懂啊!”看到这段话后,我就对“视觉冲击力”一词产生了怀疑。后来,我又查阅了若干资料,发觉“视觉冲击力”这个外来术语都是由误译、误解、误导而惹出的麻烦。由此我就写下了《“视觉冲击”二十年——谈视觉冲击力对中国新闻摄影的影响》一文,发表在2010年9月17日《中国摄影报》第三版。视觉冲击力是何时进入中国的呢?相关资料表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是应是在1988年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上。在这次国际文化交流中,中国摄影人与国外同行面对面的对话中就出现了VisualImpact这一词句,当时有人就把VisualImpact简单地译成视觉冲击力。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译意并不准确的外来术语却被一些人当作时髦语言迅速传播出来。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VisualImpact逐渐演变成为影像畸变、视觉张力、视觉冲击力,并且以讹传讹,在中国新闻摄影界一直讹传了二十多年。视觉冲击力是一个外来语。视觉冲击力的英文是VisualImpact,VisualImpact就是Visual与Impact的合成词。许多人将Visual译为视觉,将Impact译成冲击,这样一来,就把VisualImpact译成了视觉冲击力。实际上,Impact并不仅仅只有冲击力这一种解释,还有影响力、效果等多个意思。把VisualImpact译为视觉冲击力,这是众多译文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译法。如果在影像、美术方面,把VisualImpact译成视觉感染力、视觉表现力更能准确地表达原有意思,也更中国化。视觉冲击力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视觉冲击力?迄今为止,在中国新闻摄影界还没有形成定论,仍处于激烈的争论阶段,而且意见褒贬不一。我国著名图片编辑、摄影师曾璜认为:视觉冲击力误导了中国摄影师在影像创造上的思维,限制了中国摄影师的想象力,造成了中国摄影师自觉不自觉地到用广角的视觉畸变来追求和达到所谓的视觉冲击力。我个人的观点是:视觉冲击力既破坏了新闻形象的基本特征,也误导了新闻受众的审美取向,有悖于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原则。从学术方面来讲,它不利于摄影记者影像组织能力的提升,也能影响中国新闻摄影的正常发展。视觉冲击进入中国三十多年,给中国新闻摄影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早就应该正本清源,把VisualImpact正确地改为视觉效果、视觉影响力、视觉感染力、视觉表现力等,不要以讹传讹,继续讹传下去,以免误传、误导更多的摄影人。我们要正确解读视觉冲击力的原有意思,深刻反思视觉冲击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新闻摄影的学术研究,推动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健康发展。《IC卡电话》拍摄于2004年1月14日,青岛市区中山路。张悦:这些年在中国从事纪实手法摄影的人很多,但能拍出优秀作品的却不多,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徐崇德:先向你讲一个小故事。前年,我大学一同学转给我一组纪实照片,说是当地一位摄影名家拍摄的自家大院,已经拍了许多年头了,准备拿出来参赛,先让我把把脉。我粗略一看,就找出了问题的症结,然后打电话和我同学说:这组照片的优点我就不多说了,只说缺点。他说拍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看不出春夏秋冬?虽然南方的树木冬天不掉叶子,从植物上难分季节,但人的穿着总有些变化吧!他说自小在这个院里长大,拍了这么多年,怎么没有生老嫁娶的场面?人们都说岁月留痕,邻里之间总会有点碰碰可可足以说明岁月中的故事吧!也就是说,这组照片拍摄的时间跨度不大,季节变化较小,也就是我说的时间问题。再说,他拍了这么多年,还要拍摄外来人员进大院,如:送报纸的、送快递的、送大桶水的与居民互动的镜头。还有,大院里的特殊居民走出大院,如第一天上学的孩子走出大院门口,第一天就业上班的小青年等公交,老年人、残疾人到社区参加活动等等。这都是专题摄影中拓展空间的一种方法。对于任何一个专题摄影作品,时间与空间都是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拍摄时间跨度越长,其展现的历史感就越厚重。拍摄空间拓展的越宽,其表达的文化内涵就越有深度。经我这一说,我同学无语了。我又说,你告诉这个作者,不要放弃这个题材,按照我说的这几点,坚持拍下去,一直拍到旧城改造,大院拆除为止,然后再拿出来。这说法虽然有些过分,但起码也得拍出个风云变幻来吧。这组照片存在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缺少高水平纪实摄影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一大部分摄影人忽视了纪实摄影的时间与空间,也就是说没有花费很多时间,没有耐下心来,没有下很大功夫去认真做一个纪实专题。对于广大摄影者而言,如何正确理解时间与空间这个关系,准确抓住时间与空间这个灵魂,并广泛运用在具体拍摄实践中,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应当引起摄影者自觉地关注和重视。张悦:您也拍民俗,比如“田横祭海节”,那么您怎么看待当下的民俗摄影?徐崇德:说到民俗摄影,当前存在的问题更多。二十多年来,民俗摄影在中国大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任何民俗活动现场均可见众多摄影人出没,民俗摄影已成为继风光摄影之后的第二大摄影题材,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参与到民俗文化的拍摄活动中来,甚至掀起了一股集体化民俗影像采集消费的浪潮。在表面看似“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有的摄影人的拍摄方式上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层,并未深入到生活之中,挖掘出最能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的典型符号和特色元素;有些摄影者热衷于参加所谓的民俗摄影团,为了追求画面美感而专门拍摄假民俗、伪民俗。假民俗泛滥之下的假民俗摄影同时也在泛滥,而且还在继续盛行,有愈拍越烈之局势。当下这种粗制滥造,谬误百出、不伦不类的假民俗摄影,大大加速了民俗摄影粗鄙化的进程,使民俗摄影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是徒有虚名。民俗摄影虚假化的潮流,这给原本已经虚假的民俗文化再以致命的冲击,它正在伤及中国民间文化的纯粹性,正在消解和损害中华民族的精神,并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常传承与健康发展。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真正合格的民俗摄影者寥寥无几,真正好的民俗摄影专题更是少之又少。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是当今假民俗泛滥,假民俗泛滥下的假民俗摄影更是泛滥,甚至成灾。在处处充满功利性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民俗摄影人对民俗摄影不下苦功夫,急功近利,热衷于参加民俗摄影团,追赶少数民族节会,一窝峰式的热热闹闹,盲目猎奇民俗节日与民俗风情。这类摄影人不从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只是看到传统文化的表面美,不能理解传统文化深层次上的内在美,就无法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只能附庸风雅地刻意模仿那些假民俗摄影的光影效果,流水线式地重复那些假民俗的表象元素,导致民俗摄影出现消费化、假象化、表象化、碎片化等系列问题。究其假民俗摄影泛滥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破坏民族民俗文化,这样获取的图像只能为拍摄者获得虚假的名声与暂时的利益。另外,许多民俗摄影人仅是停留在记录民俗节庆、婚丧嫁娶等肤浅层面上,没有深入到现实的生活中挖掘民俗文化深层次的精神灵魂。希望有责任的摄影者深入到生活之中,从民俗的外化表层进入内在肌理,以求真务实的拍摄方法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因和文脉传承,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拆除》拍摄于2010年5月9日,青岛市区沧口路。张悦:从事新闻摄影工作近三十年,您一定用摄影做过一些有益社会的事情,那么您觉得最成功的一件是什么?徐崇德:用摄影扶贫吉林松岭雪村是我做的最满意的一件事。2011年冬,我在吉林省松原市刚结束一个采访,吉林省作协副主席赵春江带我去了临江市花山镇珍珠村的松岭雪村。那时外地人去松岭的极少,路上积雪深达有半米多厚,当地人都在家猫冬,零下四十度的极端寒冷逐渐使我对风光摄影失去了兴趣,我便只身一人溜下了山冈,想躲进村子避避寒风。于是冒昧敲响一家院落的房门,哆哆嗦嗦地说:“我是记者,在这里采访拍照,冻得实在受不了了,能否让我进去暖和一会儿?”可能是我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起了作用,一位六十多岁的男主人开了房门,把我让上热炕,又让女主人给我端来一碗热水,还送来一盘煎饼,并解释说:“俺还没做早饭,你先喝口热水,暖和暖和!吃张煎饼,垫巴垫巴!”在温暖的热炕上,无意中聊出了松岭是个移民村,偶然地聊出了一个“山东屯”。临出门前,我掏出十元钱交给男主人,作为吃煎饼、喝开水的费用。谁知,我刚把钱递过去,就被他挡了回来:“几张煎饼算什么!你从山东老家来的,俺哪能要你的钱!”我被松岭雪村这天然的美景所感动,继而又被这里纯朴的山民所感动,这让我萌生了不断拍下去的念头和为他们做点实事的愿望。回到青岛后,我就忙着整理图片,以松岭几代人闯关东的年代与经历为背景,写下了题为《寻访“山东屯”》的一篇摄影报道发至多家媒体,在全国、尤其是在摄影界引起了一阵反响。在之后我又有意突破季节界限,拍摄出不同季节的松岭,以此带动当地四季旅游,再配上文字,介绍松岭的人文历史,甚至自费出版《四季松岭》画册,不断进一步扩大松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016年5月,我借去辽宁开会之机又又去了松岭雪村,村书记高兴地对我说:“你的松岭报道起作用了,冬季旅游初见成效,现已开办了80多户家庭旅馆。去年冬天,游客最多时一天达到4800人,满山都是人!”拍摄于2011年1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