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可在现实生活中,家里的老人却没少让子女头疼。
他们总是认为活这么大岁数了,自己的习惯就是真理。

无论年轻人怎么劝阻,还是拒不配合。
如今拿出科学依据摆在面前,老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习惯危害这么大。
幸好知道的及时还能改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久病成医自己配药
上了年龄的人总是喜欢在家里屯各种药品,虽然只是治疗一些感冒发烧的小症状,却千万不能忽视其中的安全隐患。

每次感冒发烧都觉得,自己这么大年龄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多喝点热水缓两天就好了。
运气好的话可以如自己所愿,要是几天过后症状还没缓解,就开始去药匣子里找药。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药品也是有保质期的,老人们成盒买回来的品一旦开封,短时间内肯定吃不完,时间久的就会发生变质。
只是失去疗效倒还好,要是吃了产生副作用后果不堪设想。

再加上不管是药瓶子上的文字,还是说明书上的,对上点年龄的人来说都太小了,稍有不慎就会看错药品的名字或者功效,下肚之后对身体只有伤害。
家中常备一些急救类药品是没有问题的,可其他功效复杂的最好还是在生病的时候及时就医。不要自己逞能,小病耽误成大病,到最后后悔不已。

不注重自身卫生
人一老就会行动不太方便,紧接着就会变“懒”。
觉得自己老了平时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活动,更不会见一些重要的人物,也就慢慢的不顾及自己的形象。

洗头可能会勤快一点,洗澡有些在冬天可能半个月一个月才洗一次。
自己可能已经习惯了,可是对于回家看望自己的晚辈来说,总会感觉身上一股“老人味”。

刚开始可能不太介意,可是时间久了就会不自觉的疏离,慢慢的连回来看望也都变得不是那么的情愿。

除了变得不喜欢洗澡之外,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变得非常不喜欢刷牙。
这个不好的习惯,让一起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非常介意,毕竟大家要每天围在一起吃饭。

不过更重要的是,天天不注重口腔的清洁,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口腔健康。要知道看牙的钱,可比买牙膏贵的多的多。
而且如果严重到需要拔牙的那一步,不光要忍受疼痛,还会影响以后的进食。

虽然说现在的可以种植假牙,可一颗就要大几千块。便宜的到时也有,可因为材料内含金属,老年人基础病又多。
万一哪次生病需要做磁共振一类的大型检查,是有安全隐患的。

抵不住推销人员的热情
人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明明年轻的时候道理什么都懂,可一旦上了年龄脑子就开始糊涂,抵不住别人三言两语的忽悠就上套了。
很多不良商家正是看中老年群体的这一个特性,专门为老年人制定了一款“骗局”。

先是打亲情牌,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叫的那叫一个甜。把老人“骗”到身边之后,就开始架起糖衣炮弹无时无刻不对老人发出关怀,有没有口渴、累了捏捏肩聊聊家常。
当老人对他们放下防备,甚至还会把他们当亲孙子、孙女一样看待的时候,那计谋就要得逞了。

他们会利用让老人帮帮忙支持一下生意为由,或者大肆渲染产品的好处让老人从他们这里消费。
而他们售出的哪些所谓的保健品,不过是一些淀粉合成物罢了,稍微有点良心的可能会用蛋白粉来冒充。

虽然这些东西本质上不会把人吃出来什么毛病,可是有些老人却觉得这些“保健品”吃了就可以增强体质,包治百病。
从而在生病的时候不去医院,熬到最后没有一点用病情还耽误了。

就算是买到真的保健品,也非常建议大家不要过分依赖。因为它们并非药物,更不能治病只是对身体有个辅助作用。

沉迷于手机电视
智能手机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很多中年人伤透了脑筋。
要看着还在上学的孩子,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成绩下降,如今竟然还要着重注意自己的父母。

可能一开始给父母配一个智能手机,并且千辛万苦的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一些基础的app,方便老人和外出工作的子女们联系。
谁知道老人们聊天没学会,短视频到是刷的挺快乐的。刚开始可能就是偶尔看看,时间一久也是发现了互联网的多姿多彩。

从早上一睁眼就开始看,做饭的、唱戏的、养生的等等什么都爱看,有些甚至连门都不想出了。
网络电视的普及,更是让这群爱看电视剧的老年人尝到了甜头。

以前看电视只能跟着电视台的安排走,人家想放到哪里我们就只能看到哪里。
而如今直接广告都不用看,直接将一整部电视剧拿下。为了看完一部剧,一天窝在沙发里屁股都不带挪一下的。

他们这些表现让子女们担心不已,担心他们的视力健康,又担心不外出多走动一下锻炼身体影响身体健康。
可是他们作为父母的,自己只能好言劝导,总不能和教育孩子一样狠狠痛骂一顿吧。

凡事都要有个度,看一两个小时我们就要放下手机、遥控器活动一下。千万不要到后边身体真的出现什么不好的症状,那很可能就已经晚了。

重油重盐不忌口
年龄一大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下降,尤其是嗅觉和味觉方面。如果年轻的时候爱喝酒,那就更为严重了。
味觉的失灵导致很多老一辈的人在做菜时,总是觉得菜的味道很淡就就开始疯狂加盐。

虽然饭菜做好之后,吃到嘴里的感觉和以前无异,可事实上饭菜中的盐含量已经非常高了。
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身体代谢总是处在一个超负荷的条件下工作,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

再加上新陈代谢的很慢,可能年轻人一天两天就能代谢掉的东西,老年人要长达一星期。
除了重盐之外,老年人的过于节约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一顿饭吃不完的菜能放好几天吃,有时候甚至会把几份菜混合到一起。这时一分菜可能已经在油汤里泡了好几天。
虽然没有变质,可是这菜里泡了进去了多少油可想而知了。

长期这样的吃饭,身体总有一天会垮掉的。
生活中更应该以清淡为主,有基础病的更要时刻谨记自己的禁忌食物,不能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处于危险的边缘。

会有老年人说,这些习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真的很难改正。
可什么事情都是会有一个过程,一步一步来么,不能还没有尝试就说自己不行。

如果改掉这些不太好的习惯,不光能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大程度上还能减轻子女的生活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