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7阅读
  • 2回复

[奇观]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   1  [5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3084
金币
34785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21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9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12-19) —

文博时空 作者 王佳歧等 中国境内文物藏品一亿余件,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器物、形式留下了不同的印迹。每一件文物都是打开那个时代的一把钥匙,沉浸其中,祖先的智慧巧夺天工,甚至现代科技也望尘莫及。
灿若星河的华夏文明,至今滋养着国人的审美,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文物中不仅有历史故事,还有生动的绘画、隽永的诗词、以及天文地理,成语典故。比如,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是苏轼的诗词,而当我们亲眼看到他的书法、他留下的茶书典籍、他收藏的古琴以及古画中文人墨客一起听琴的场景,苏轼这个人物顿时会变得生动,好像离我们很近,很近。
为了做好文物保护,2002 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至今共颁布了三批共 195 件禁止出国(境)文物,这些文物堪称国宝中的国宝。我们希望从这些国宝开始,与大家一起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书本之外的生动故事。
接下来,我们就开启探宝之旅,看看这 195 件禁止出境的文物究竟姓氏名谁,他们都被收藏在哪里,他们为何如此重要。
铜器:1-43
01
后母戊铜鼎

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重 832.84 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除双耳外整体浇铸而成,至今人们都不能用古法复制出来。
02
利簋

西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上圆下方的形制,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内底铸有铭文,记载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一致,还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年代依据。
03
大盂鼎

西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雄伟凝重,内壁铸有铭文 19 行,是目前所见西周时期最早的“册命”类出土文献(中国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爵、任免、赠谥、祝祭等的诏令文书),是研究西周礼教制度、分封制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04
虢季子白盘

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
目前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水器。内有铭文 111 字,记述了虢季子白率军在洛水之北与玁狁作战的历史,是探索周人与玁狁部族关系的可靠史料。铭文语句以四字为主,修饰用韵,文辞优美,可谓藏在金文中的诗篇。
05
晋侯苏钟

西周 上海博物馆
全套共 16 件,共有铭文 355 字,铭文全部为錾刻,在西周青铜器中首见。铭文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苏率军参加周厉王亲自指挥的讨伐东夷的战争,为史料所阙载,对研究西周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
06
大克鼎

西周 上海博物馆
造型雄伟凝重,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达到巅峰的历史见证。内壁铸有铭文共计 290 个字,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职官、礼仪、土地制度以及历史年代等有重大意义。
07
太保鼎

西周 天津博物馆
梁山七器是于清朝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的七件西周青铜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纹饰精美华丽,造型雄伟,工艺精湛,也是研究西周周武王到周成王历史的重要实物佐证。
08
淅川出土铜禁

春秋 河南博物院
云纹铜禁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失蜡法铸件,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1100 年。铜禁错落有致的设计、奇巧的造型、精湛的铸造工艺,使整件器物霸气十足,形成了神秘而鲜明的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09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春秋 河南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郑国王室的祭祀重器,铸造采用多种技法,工艺精湛,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整体风貌,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10
齐王墓青铜方镜

汉 淄博市博物馆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铜镜,铜镜背面的龙纹图案,龙身卷曲,张嘴吐舌,栩栩如生,线条自然流畅,极为生动活泼。
11
铸客大铜鼎

战国 安徽博物院
体量巨大,造型设计上处处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无不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堪称楚国重器。毛主席曾开玩笑的说道:“这鼎可以煮一头牛”。
12
曾侯乙编钟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
它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证明中国历史上已成功解决了一钟双音在物理学、音乐学、铸造学上的一系列难题,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13
曾侯乙墓外棺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
纹饰色彩艳丽,线条自然流畅。形制硕大,结构奇特,棺外壁漆绘各式纹饰,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地文化风俗具有重要意义。
14
曾侯乙青铜尊盘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
共雕有 84 条龙 80 条蟠螭,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至今科技依然无法仿制。
15
青铜神树

商代 三星堆博物馆
中国现存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全树采用分段铸造法制成,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古蜀神权的象征。
16
摇钱树

汉 四川绵阳博物馆
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最大的摇钱树,造型生动优美,保存完好。这种摇钱树基本只在东汉时期的古墓中出现过,在西晋时就彻底消失了踪迹,对于它的功能、属性有不同解释。
17
铜奔马

东汉 甘肃省博物馆
又名“马踏飞燕”。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18
铜车马


秦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是考古所见的最大的组合型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
19
墙盘

西周 宝鸡周原博物馆
铭文字形整齐划一,笔式流畅,是不可多得的书法佳作,同时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填补了西周国史与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
20
淳化大鼎

西周 陕西咸阳淳化县博物馆
它是迄今所见西周青铜器中最大、也是圆鼎中最大者。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这种形制的铜鼎为特例,至今仅见此一器。
21
何尊

西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庄严厚重,美观大方,主体感极强。内底铸铭文122字,记述了周成王五年迁宅成周的重大史实。“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
22
景云铜钟

唐 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为景龙观所铸之青铜钟,国家一级文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名钟”,世界名钟之一,据说每天撞击报时的时候,全城都能听到清亮悦耳的犹如凤凰鸣叫的钟声。钟身铭文292字,为稍参篆隶的楷书,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
23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战国 河北博物院
凤骨龙姿,龙凤和鸣。造型复杂、工艺精湛,与中原艺术风格具有很明显的差别,体现了西周的诸侯国鲜虞国(今邢台一带)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智慧。
24
中山王铁足铜鼎

战国 河北博物院
中山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还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鼎,是研究战国及中山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
25
长信宫灯

汉 河北博物院
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设计极为巧妙,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其环保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26
铜屏风构件

汉 南越王博物院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近千件文物,这五件铜屏风构件就是其中较为精美的部分,包括朱雀屏风铜顶饰、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人操蛇屏风铜托座、蛇纹屏风铜托座各一件,以及蟠龙屏风铜托座一对。
27
商子龙鼎

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已发现的商代最大圆鼎,与最大的方鼎——后母戊鼎相映成辉,一圆一方,堪称青铜国宝中的绝世双璧。子龙鼎出现的铭文“龙”被证实是迄今为止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最早“龙”字。
28
商四羊方尊

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
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端庄典雅,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采用分块陶范分铸法,合成精密可谓天衣无缝,反映了殷商时期高超的铸造水平。
29
商龙纹兕觥

商 山西省博物院
整体体积感强烈,造型独特,宛如一艘停在水中的龙舟,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商代北方民族青铜器铸造工艺、器物造型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30
商大禾方鼎

商 湖南省博物馆
装饰上以人面为饰,是目前中国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青铜鼎。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识、祭祀风俗,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
31
商铜立人像

商 三星堆博物馆
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代文物群中最早、最大、最奇特、最神秘、最为宏伟壮观的青铜立人雕像,被誉为“铜像之王”。
32
西周天亡簋

西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它和利簋是迄今所见西周最早的两件铸有铭文的青铜器,不仅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也是在西周铜器断代上作为依据的一件重要标准器。
33
西周伯矩鬲

周 北京市首都博物馆
纹饰十分精美,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主体纹饰皆为高浮雕,给人雄奇威武之感。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周初青铜器中的杰作,证明了北京三千年的建城历史。
34
西周晋侯鸟尊

周(晋国) 山西省博物院
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35
西周害夫簋

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存世商周青铜簋中最大的一件,堪称“簋王”。这是目前发现为数不多的周王自作器,因此十分珍贵。
36
西周逨盘

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造型优美,是杨家村窖藏出土青铜器中史学价值最高的一件。铭文记述了单氏家族历史,列出了相对应的西周从文王到宣王12位王的王名,从而成为铜器铭文中所见到的第一部完整的西周诸王世系谱。
37
春秋越王勾践剑

春秋 湖北省博物馆
制作精美,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38
战国商鞅方升

战国 上海博物馆
文史界国家重量级文物,是中国度量衡史不可不提的标志性器物,是战国至秦汉容量、长度单位量值赖以比较的标准,反映了古人在数字运算和器械制造等方面的成就。
39
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

战国 南京博物院
以长龙、梅花钉构成的三层网络立体镂空网套装饰的青铜壶,造型别致,器形优美自然,工艺精美绝伦。
40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

汉 中国国家博物馆
滇王和贵族用来盛放海贝和珍宝的宝箱,出土时器内贮贝 300 余枚,上铸圆雕立体人物 127 人,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
41
西汉彩绘人物车马镜

汉 西安博物院
以“出行”“狩猎”为主题的彩绘镜,描绘了西汉贵族恣情享乐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汉代贵族生活,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装饰画的真实资料。
42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

汉 云南省博物馆
贮贝器上的人物高约3厘米,形象具体,动作鲜明传神。整个场面表现了滇国的祭祀活动,布局井然有序,显示出成熟的礼仪传统,反映了古滇国神秘的祭祀文化。
43
西汉错金银镶松石狩猎纹铜伞铤

汉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以金银错出纹饰,用黑漆填补空隙,磨错光平,并以菱形绿松石和圆形宝石镶嵌其中,色彩辉煌。描绘了生气盎然的大自然景象,以及人类的狩猎活动,构成了一幅既富于神话意味又源于实际生活的精美画面。
瓷器:44-69
44
青花釉里红瓷仓

元 江西省博物院
中国唯一一件有明确纪年的楼阁式瓷仓,是目前仅知唯一存世的重檐庑殿顶谷仓,充分体现了江南木构建筑特色,代表元代瓷器型最高水平。
45
吴“永安三年”款青釉堆塑谷仓罐

三国 南京博物院
生动复原了两千多年的江南大族庄园生活,表现了汉晋青瓷的工艺水平。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纪年意义,也是研究六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46
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三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
身上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等字样,是目前纪年铭文古瓷中时间最早的器物,为当时名家制作,文化价值极高。
47
吴青釉褐彩羽人纹双系壶

三国 南京六朝博物馆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釉下彩绘瓷器,也是中国已知东吴、西晋时期惟一,也是最完整的陶瓷绘画艺术实物资料。
48
西晋青釉神兽尊

晋 南京博物院
器表饰以神兽,代表了当时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关于神兽的名称,有辟邪、蟾蜍、穷奇等说法。
49
北齐青釉仰覆莲花尊

北朝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方青瓷代表作、北朝瓷器中唯一的一件国宝级文物,该尊器形硕大,釉色青绿温润,是北齐瓷器中屈指可数的重器之一,是北朝青瓷的代表性作品。
50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

北朝 河南省博物院
距今有 1500 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一件白釉加彩瓷器。开创了中国陶瓷釉彩装饰的先河,它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以后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12-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离线7842949

UID: 1517278


发帖
97233
金币
-38
道行
4275
原创
0
奖券
46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0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2-26
最后登录: 2024-06-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12-1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w11122jl

UID: 605919


发帖
11189
金币
8443
道行
3014
原创
6
奖券
618
斑龄
0
道券
15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准初级
在线时间: 117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1-03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12-20
大开眼界哦,涨姿势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