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1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短视频不是法外之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4299
金币
505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6909
斑龄
185
道券
100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86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6-30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4-02-23) —
“摆拍给住院婆婆吃泡面博主被拘”“男子造谣重庆发生地震被拘”“游客雪乡旅游恶意发布剪辑视频被拘”“男子造谣倒卖捐赠地震灾区羽绒服被刑拘”……近期,部分短视频博主违法受罚的新闻屡上热搜,公众在围观“吃瓜”之余,也经历了一场普法教育:短视频不是法外之地,创作自由不等于随心所欲。

  作为新型传播媒介,短视频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应用。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10.1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68分钟。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优质内容——知识类短视频让人开眼界、长见识,美食类短视频传播美食文化,旅游类短视频带人体验诗与远方。但也有一些短视频为吸粉引流,大搞花式炫富、擦边色情,甚至公然编造虚假信息,借机造谣生事。这些劣质短视频,挑战社会伦理底线,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

  或许有人认为,拍摄发布劣质短视频内容,只是个道德问题,如果不当,大不了赔礼道歉,一删了之。其实不然,短视频创作也有法律边界,违法者轻则会被封号,重则要承担相应的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包括罚款、拘留、判刑等。其实,早在2000年,国务院就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禁止“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修改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扩大了受刑法规制的虚假信息范围。近几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进一步为短视频创作划下底线和红线。

  无论底线,还是红线,都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短视频创作者一旦违规越线,必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在“摆拍给住院婆婆吃泡面博主被拘”事件中,林某某为吸引流量,让其母亲配合摆拍视频并在网上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其作出治安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在“大凉山网红直播带货案”中,一个短视频拍摄团队,打着“助农”旗号,通过编撰剧情拍摄视频,打造虚假人设孵化网红,将假冒大凉山农特产品销售至全国20余个省份,包括网红主播赵某在内的9人分别被判处8个月至3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除了司法机关的执法行动,行政管理部门也在加强日常监管,持续压缩虚假劣质短视频的传播空间。比如,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短视频展示不当行为问题”“短视频传播错误观念问题”三类短视频乱象,集中曝光突出问题,依法处罚违法主体,有力震慑了不法行为,有效净化了行业生态。

  提升短视频作品质量,规范短视频功能运行,营造短视频行业良性竞争环境,除了依靠司法机关的执法、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更有赖于短视频创作者增强法律意识、强化守法观念。在这方面,平台、行业协会等要积极发挥作用。比如,平台在日常管理中,要对打法律“擦边球”的短视频内容及时预警提示,帮助短视频创作者紧绷法律之弦、筑牢自律之基。行业协会可经常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讲培训,提升创作者的法律素养,增强创作者的守法意识。

  整体来看,短视频赛道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短视频相关从业者必须另辟蹊径、推陈出新,但蹊径不是邪路,创新不是打法律“擦边球”。随着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监管力度越来越大,短视频行业将迎来“学法者智,用法者兴,守法者安”的全新局面。因此,广大短视频从业者在求新求变之时,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决不能以挑战公序良俗、突破法律红线的方式博眼球、赚流量,否则就会因小失大、追悔莫及。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5145
金币
684933
道行
1947
原创
1841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7-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1-18
短视频并不是一个法外之地。虽然短视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创作和分享工具,但用户在制作和发布短视频时仍需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尊重知识产权:用户在制作短视频时,需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版权、商标权等权益。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作品、商标等。

2. 尊重隐私权:用户在制作短视频时,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在拍摄他人时,应征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公开他人的隐私信息。

3. 遵守法律法规:用户在制作和发布短视频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制作和发布含有违法内容的短视频,如色情、暴力、诽谤、欺诈等。

4. 遵守平台规定: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内容时,应遵守平台的相关规定。例如,抖音、快手等平台均有明确的社区公约和内容审核机制,用户应按照平台要求发布内容。

5. 负责任地发布内容:用户在制作和发布短视频时,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得随意发布虚假、误导、有害的信息,以免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短视频虽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创作和分享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可以随意制作和发布内容。在享受短视频带来的乐趣时,用户也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