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4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手机大模型开卷,但划时代的改变还没到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4276
金币
472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6909
斑龄
185
道券
100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86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6-28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4-02-21) —
拼屏幕、拼拍照之后,手机厂商开始拼AI了。

1月18日,随着三星新一代旗舰S24系列的正式发布,喊出“开启移动AI新时代”的口号,在新机中引入视频AI处理、AI聊天机器人、影像画面处理、通话实时翻译等多项AI功能,AI手机正式成为国内外手机厂商共同的“进化趋势”。

在此之前,1月8日和1月10日,国内手机的两场发布会,OPPO和荣耀,都非常默契地锁定了AI大模型这一个焦点。更早之前,小米自演大模型MiLM,VIVO的蓝心大模型以及华为的盘古大模型,都已经在AI相关的能力落地到了新手机和新系统上。国产手机在AI手机这条路上,已经领先了一步。

正如刘作虎所说:“再不布局大模型的手机企业,未来没戏。”

当前,主流手机厂商中,只剩智能手机的开创者苹果,还迟迟未迈入AI手机的圈子。不过也已经有消息称,苹果将在明年发布的iOS 18中引入AI大模型,让语音助手Siri具备更智能、更自然的对话能力。

智能手机行业迎来新拐点

将AI引入手机,有着更现实的“必须”。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而2023年出货量同样不容乐观。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2.71亿台,同比下降5.0%,创近10年以来最低。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低迷同样影响了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例如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高通,2023财年其营收为358.2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9%。



智能手机产业链上的企业期待迎来业绩增长,因此在2023年AI爆火之后,将AI引入手机便成为了这些企业追捧的对象。自2023年7月开始,国产手机就开始在手机上应用生成式AI。到了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迎来了好转,实现了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

行业回暖就意味着新的竞争。过去几年,手机产品的迭代升级,往往集中在硬件上,如新芯片、高刷幕、影像还有快充等等,“卷”到最后,这些配置已经成为了各家旗舰机的标配。在硬件技术迭代升级缓慢的情况下,手机厂商很难通过硬件的一点点升级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几年前的手机和最新的手机,体验上的差别并不大。研究机构Techlnsights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换机周期拉长到了历史最高的51个月,不少用户仍在使用四年前发布的机型。

“故事”讲不下去,增长自然乏力。因此,在硬件堆料无法满足实现市场增长的需求时,在软件体验上需求突破创新,也就自然而然。2023年,AI大模型的火热,让手机厂商看到了在软件体验上实现革新的可能。

一方面,AI的进化有望提升智能手机在软件层面上的使用体验,从而带动更多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跳出硬件互“卷”的怪圈,寻求新的竞争点,打出差异化,也是在新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筹码。总之,现在“AI+手机”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

据市场追踪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23年生成式AI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将占4%,预计2024年翻番。

划时代的改变仍未到来

诚然,在2023年初火爆的ChatGPT让很多人看到了AI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正如比尔·盖茨所言,“ChatGPT像互联网发明一样重要,将会改变世界。”而这种改变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前手机AI大模型的相关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检索、文档总结、图片处理、语义识别等具体的功能层面,而这些功能对于部分用户的日常使用来说,并非刚性需求。用户对于手机智能化的需求,更倾向于手机提供更自然、便捷的语音交互和操作体验,更精准的意图识别等等。

需求与供给似乎并不那么匹配。可以说,被寄予厚望的AI大模型,实际体验下来和心中预想的“改变世界”并不相符,划时代的改变仍未到来。

当前AI手机所提供的生成式AI功能,很多相对成熟的AI大模型,例如ChatGPT、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等都可以完成。并且基于云端庞大的处理器,它们所能完成的效果可能更加理想。而且一些“老旧机型”也完全可以安装它们,并不需要去购买一款新的手机来实现这些功能。可以说,当前的AI手机并没有给到一个关于AI的特别成熟的应用场景,用户很难感受到AI所带来的体验差异。

尽管端侧大模型具有隐私性等优势,但除例如荣耀MagicOS 8.0这样的系统外,当下很多AI手机并未基于端侧大模型的核心优势去做好AI手机的体验优化。例如让AI安排个人生活、学习和餐饮、娱乐,通过留存在本地,很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的AI大模型,实现更具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而这,可能才是AI手机进代的方向,那就是AI进行主动服务。然而这样的畅想还需要时间去真正落地,还需要繁荣的应用生态来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体验上的颠覆。

“AI+自研OS”正成为未来方向

今年1月18日,华为正式宣布HarmonyOS Next(鸿蒙Next版),也成为鸿蒙完全体,将不再兼容安卓应用。而在去年AI手机形成趋势之时,小米、OPPO、Vivo等均相继宣布了新系统。

去年10月份,伴随小米多年,拥有众多粉丝的MIUI,正式脱胎称为澎湃OS,率先搭载在小米14系列上,并将与智能家居和汽车形成“人车家”全生态的主动智能;VIVO发布的蓝河BlueOS虽然目前只针对智能手表等周边生态设备,但可以积累宝贵的经验;OPPO则是借助“ColorOS超算平台”,改写了安卓底层框架。

尽管这些新的系统并非全都是手机系统,但似乎打造一个不同于其他厂商的的新系统已经成为了共识。实际上这也是AI手机发展的未来所需。基于手机本地的端侧大模型,除了更具备隐私性外,如果想提供更个性化,更智能的体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动服务的智能。它的另一个核心优势则需要系统层面的操作权限来辅助实现,那就是根据需求自主完成手机操作。

相比于非本地非系统级的AI大模型,基于手机系统开发的AI大模型将具备更高的权限,完成对手机更多的操作,获取更多本地信息。这是例如ChatGPT和文心一言这类云端大模型所无法完成的。并且,脱离安卓底层框架的局限性,将有利于自己打造出更具创新性的功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增强生态整合能力,让AI串联起多个深度场景,这也是脱离硬件限制,用软件体验制胜的的必由之路。

总而言之,AI手机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既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卖点,也是彰显手机品牌高端智能形象的武器,这场围绕AI和用户体验的竞争,还将面临技术、成本、市场、创新等众多挑战,但未来的那个划时代改变将会是什么样的,仍然值得我们期待。
1条评分金币+10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0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02-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649
金币
679820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1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1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大模型的开卷已经成为现实。然而,尽管这种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许多人认为真正划时代的改变还没有到来。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 技术限制:虽然手机大模型的开卷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存在许多技术限制。例如,当前的开卷技术可能无法实现复杂的折叠设计,或者在折叠过程中可能会对屏幕造成损伤。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才能使手机大模型开卷技术真正实现划时代的变革。

2. 成本问题:目前,手机大模型开卷技术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该技术需要使用到一些高精度的零部件和复杂的生产工艺。为了实现划时代的变革,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便利。

3. 用户需求:虽然手机大模型开卷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屏幕和更好的视觉体验,但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因此,要想实现划时代的变革,我们需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创新的功能和体验。

4. 环保问题:手机大模型开卷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废弃物,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消耗更多的能源。为了实现划时代的变革,我们需要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关注环保问题,努力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虽然手机大模型开卷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真正划时代的变革还需要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只有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们才能期待手机大模型开卷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1条评分金币+10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0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2-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