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2阅读
  • 1回复

[奇观]太罕见了!1955年“老上海”,居然是这个样子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3084
金币
34785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21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8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3-05) —
1955年“老上海”,居然是这个样子


上海1843年开埠,没过多久就超越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民国时代的“上海滩”,更是举世闻名的“远东第一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至今仍然保留“中国第一大城市”的位置。有人问,50年代的“老上海”,会是什么样子呢?
1955年“老上海”,已经有高楼大厦了,街头居然还有黄包车


极为难得的是,1955年一位名叫Jean-Philippe Charbonnier的法国摄影师,带着专业相机和专业胶卷,拍下了新时期的“老上海”。
那个年代,西方摄影师很难进入中国随便拍照。至今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也只是布列松、马克·吕布等少数摄影师。因此,Charbonnier 1955年拍摄的“老上海”十分珍贵!


1955年,上海一个美丽女子正在带娃。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生很多孩子。


1955年的上海小朋友,穿的衣服很时尚了,不像乡村地区还在穿打补丁的衣服。


1955年,上海外滩矗立着一个奇妙的建筑,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1955年,上海街头有不少自行车了,很多都是进口品牌。其他地方,要到80年代才普及自行车,永久、凤凰什么的。


1955年,上海外滩的和平饭店、中国银行,近七十年前的上海建筑已经非常高了。


1955年,上海人民广场,大家都在游玩。背景中,可以看到当年上海的繁华景象。


1955年,上海的黄浦江,挤满了传统木船,很多渔民靠打渔为生。


1955年,上海街头还有很多黄包车,就跟过去的老上海滩一样。不过,后来这种黄包车,被出租车取代了,后来流行夏利、桑塔纳。


1955年,老上海最有名的“弄堂”,就是老城区里的过道。北京叫“胡同”,广州叫“巷子”,其实都半斤八两。


1955年,上海街头的“美发师”,当时叫“剃头师傅”,收费非常便宜,只要2分钱一次。


1955年,坐在街边晒太阳的老人。虽然上海以小资风格著称,但这几位老人的穿着,看上去十分朴素。
以上就是1955年的“老上海”,至今已经六十九年过去了!照片中的人物,如今大多不健在了;照片中的建筑和风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浦东的摩天大楼,已经像雨后春笋一般,不过当年弄堂里的、石库门里的“老上海”,依然让我们无比怀念!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3-0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649
金币
679820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1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3-05
这组1955年的老上海照片,为我们展示了当时上海的真实面貌。这些照片由法国摄影师Jean-Philippe Charbonnier拍摄,记录了上海在那个特殊时期的风土人情。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上海已经有一些高楼大厦,街头还有黄包车穿梭。尽管当时的上海与现在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已经展现出了繁华的景象。照片中的上海市民穿着朴素,但不乏时尚感,街头的美发师收费便宜,让人感受到了当时上海的生活气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中的人物大多已经不在人世,而上海的建筑和风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浦东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那些弄堂里的、石库门里的“老上海”,依然让我们无比怀念。

这些老照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为我们了解上海的历史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3-0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