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5阅读
  • 1回复

[奇观]在国博考古展里发掘神秘的青铜器  [2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3084
金币
34785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21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8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3-29) —

文博时空 作者 杜冰冰 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可追溯到夏代晚期,在此之前中国青铜时代还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夏和早商王朝铸造青铜器所用的铜料从何而来?这些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万众瞩目的学术谜题。
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的考古特展“鉴往知远——新时代 考古成果展”,汇集全国 43 家文博、考古机构的近 400 件展品,其中的重要看点,则是多件在古代最能反映礼制社会的青铜重器。
夏商周的铜矿资源来自何方?


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的西吴壁遗址,面积达110万平米,是晋南地区夏商时期已知规模最大的遗址,以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闻名于世。它向我们揭示了早期王朝所产的青铜源自何方——早在夏代,先民们便在中条山(位于山西省晋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下孜孜不倦的进行着从采矿到铸铜的技术探索与积累。而且,夏王朝的青铜铸造已有明确的分工,在这里只发现了铸造小型工具的石范。


夏代 石范
夏和早商时期的冶铜工艺显然不高,经常性的毁炉取铜,所以这里出土了非常多的残炉壁和炼铜渣。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的二里头时期木炭窑




二里头文化 东下冯遗址类型铜炼渣
但两个时代还是会有区分,早商时期西吴壁是商王朝设在晋南地区的重要据点,除向外输送铜料外,还肩负区域管理和对外交流等职能。在这里构筑冶铜炉的商人很有可能用杀人祭祀的方式开启青铜冶炼,在一座商代冶铜炉的正下方发现了一具人骨。


西吴壁遗址商代初期的祭祀人骨、兽骨坑
这里的商人冶炼出的青铜鬲、青铜斝、青铜爵皆三棱状锥足,器身已经出现简单的纹饰,这也是我们后来熟知的饕餮纹的前身。


商前期 青铜鼎,耳足四点配列式,腹部三周凸弦纹


商前期 青铜爵,束腰上有一周以兽面为核心的纹饰带
长江流域的青铜重心盘龙城
饕餮纹流行于二里岗上层期至西周早期,比如这件国博古代中国展厅展出的湖北盘龙城出土的二里岗上层期青铜鼎,锥足、双立耳、饕餮纹布局为轴对称,两侧展开,单线条勾勒而成,尾部采用鱼尾的形状。




古代中国展出的盘龙城出土的青铜鼎及饕餮纹饰
距今四千年到五千年,夏商王朝的统治版图已经来到了长江沿岸,各地区文化宛若“满天星斗”,相互交融,席卷中亚大陆的青铜潮水渡过从黄河,蔓延至长江流域的盘龙城。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器比之二里头和西吴壁造型和纹饰更为精美。青铜鼎上有粗阳线兽面纹,扁足造型美观精致。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商代扁足青铜鼎
商人好酒,但盘龙城的先民们艺术构思和审美都非常独特,比如在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一件能装440毫升的酒器,器身内部为扁圆体空体,可装约440 毫升的酒水,整体造型兼顾了觚、爵、角等青铜器的部分特征。


商代 青铜带鋬觚形器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的形象为世所稀,绿松石饰件作为王朝国玉也为盘龙城的商人所追捧。目前国内年代最早的独体一首双身龙形器亦出土于此,科技复原后的形象可见这条龙器身主体以绿松石片拼嵌贴塑,眉毛、眼睛、牙齿、额饰、眉间饰由金箔片装饰而成。


商代 绿松石镶金饰件
北京奥运会的奖牌和杭州亚运会的火炬上使用古老的金玉镶嵌工艺便可溯源至早商时期的盘龙城。
晚商据守于山西闻喜酒务头的方国
晚商时期,由于商朝后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南殷墟一带,加之在山西省南部未曾找到大型聚落和墓地,致使学界曾有“晋南无晚商”的推测,这个设想自2018年闻喜县酒务头墓地的发现被推翻


酒务头M1墓室俯视
自盗墓贼手下幸存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表明,商朝时期,这里就有可能存在着一个名为‘匿’的方国。酒务头墓地西南方向就是运城盐池,东南方向则是中条山麓的铜矿带和西吴壁遗址


商代 青铜圆鼎 山西闻喜酒务头墓地M1号墓出土
盐和铜两种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让晋南成为王朝的金库与兵器库。而自商灭夏之后,随着商王朝与诸方国的时战时和,晋南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守于此的匿国,很有可能是为保护资源、防御周族,戍守西疆而存在。


商代 青铜提梁卣 山西闻喜酒务头墓地M1号墓出土
陕西宝鸡石鼓山墓地的禁和酒
强大的商王朝也有覆灭的一日,周族和他们强大的盟友虎视眈眈,在牧野之战打败商人建立新的王朝。陕西宝鸡石鼓山墓地,堪称商周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这里埋葬了周人的重要伙伴——姜戎集团首领
石鼓山遗址出土了各类文物共计 230 余件 (组),其中包含 92 件的青铜礼器与 26 组铭文及族徽符号,姜戎集团的族徽为鸟纹。




商代 鸟父甲青铜鼎及其内部铭文
青铜鼎上的兽面纹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饕餮纹,流行于商周之际,是这一时期出土青铜器上的主题纹饰,从前到后逐渐从线条到图案化发展。这件青铜鼎口沿和柱足处均饰有兽面纹,云雷纹为地,并以短扉棱为间隔。沿下内壁铸有鸟纹族徽和“父甲” 二字。
石鼓山3号墓出土的铜禁是唯一一件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铜禁,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学价值。以往在宝鸡地区曾发现过两件铜禁,皆为戴家湾出土,一件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另一件现藏天津博物馆。


西周 龙纹禁 石鼓山 3 号墓出土
所谓“铜禁”,是一种周代礼器,是用于承放卣(yǒu)、尊等酒器的器具。
与这件铜禁一个遗址出土的还有这件精美的无与伦比的户卣,两件一起出土,形制、纹饰、铭文相同,仅大小有别,一般是放在禁的中间。




西周 户卣甲
从石鼓山到周原相去不远,三千年前的日落经常伴随着天子的车架往来于两地之间,那时,一匹马加一束丝,便能换五个奴隶。


周原是周人的古都和礼制的发祥地,《逸礼·王度记》中便有“天子驾六,诸侯驾四”的等级记载。2014 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辆罕见的青铜轮牙马车,为西周车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


复原后的马车精彩夺目,据悉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套保存完整的“青铜轮牙马车” 。


车尾部镶有精致的兽面纹
分封而治下的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
西周灭亡进入东周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变革时代。这一时期,分封制度的践行者古芮国从陕西韩城梁代村迁移到了刘家洼,这里出土的古芮国遗存是周代封国政治的稀世硕果




春秋 玉戈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
金首刻有蟠螭纹的金权杖、镶嵌绿松石的金牌饰,由齐家玉器改形而成的玉琮,亦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融会东西、交流南北、沟通中外、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历程的真实反映。


春秋 金牌饰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的“匽姬”嫁妆
自商灭夏之后,随着商王朝与诸方国的时战时和,晋南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承商制,如晚上时期的匿族一般,周朝的晋南地区同样有一支部族,肩负着拱卫洛邑北疆和控制盐铜矿产资源的战略要务。
近年来在晋南地区的垣曲县北白鹅村发现了西周召公三大宗族之一的太保匽中氏后人的家族墓地。墓主人“夺”,被周天子册封为掌管诉事和殷八师的官员,为了感谢周天子,他铸造了青铜器并感谢了自己的祖先“仲氏”和父亲。




春秋 “夺”青铜簋 及其铭文
这个部族还和“假途伐虢,唇亡齿寒”中的主角之一虢国发生过联姻,墓地中同样出土了一位名为“匽姬”的女子的陪嫁品青铜甗,作用类似于我们今天使用的电热锅。甑近口沿处后腹内壁铸有铭文 3 行 11 字,“虢季为匽姬媵甗/永宝用享”。


春秋 “匽姬”青铜甗及其铭文
春秋时期的女子也爱美,这件盛放护肤品的铜盒是同类器中一次性发现数量最多、造型最丰富、样品保存最好的。检测表明,铜盒至今残留着以油脂、植物精油、朱砂及方解石、霰石为主要成分的化妆品,是中国先秦时期化妆品应用的重要实物资料。




北白鹅墓地出土青铜盒、曲沃晋侯墓青铜盉、保利博物馆青铜盒、香港御雅居青铜盒、瑞士玫茵堂青铜盒、韩城梁代村青铜盒对比图
西周灭亡进入东周之际是最好的时代,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礼崩乐坏的典型案例便是“曲沃代翼”,这一篡位之路筹谋几十年,历经三代,致使五位晋国君主死于非命。


陶寺北墓地遗址
伴随了晋国的兴衰,陶寺北墓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是晋国的一处“邦墓”,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两件形制、纹饰相同的青铜壶。


春秋 青铜方壶 陕西襄汾陶寺北遗址出土
青铜壶长束腰,垂腹,高圈足。壶颈两侧有兽形耳,颈部浮雕鸟衔蛇纹,颈腹间以凸棱相隔,腹部四面各饰浮雕双身蛟龙纹,精美的造型和工匠的巧思,细看下来令人惊叹。


青铜壶侧面


青铜壶侧面交体龙纹


颈部浮雕鸟衔蛇纹
观展攻略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3-2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636
金币
679794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3-29
国家博物馆考古展览中展示了许多神秘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辉煌成就。下面我们来探索其中几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1.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晚期的一件大型青铜祭器,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重达832.84千克。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足上各有一只兽首,口沿上有两个兽首耳,造型庄重威武。鼎身四周刻有铭文,内容主要为祭祀仪式的记录。这件青铜器展现了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

2.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高46厘米,重19.5千克。尊身为方形,四角各有一只卷羊首,口沿上有四个兽首耳。尊身四周刻有繁复的纹饰,包括饕餮纹、夔龙纹等。四羊方尊的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是中国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

3.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汉代的一件青铜器,高34厘米,长45厘米。作品表现了一匹骏马踏在一只飞燕上,马身线条流畅,动态十足,展现了骏马的矫健身姿。马踏飞燕的铸造技术精湛,体现了汉代青铜艺术的高度成就。

4. 青铜剑:青铜剑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重要类别,主要用于战争和礼仪场合。在国家博物馆考古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造型各异的青铜剑,如越王勾践剑、吴王阖闾剑等。这些青铜剑锋利无比,至今仍闪烁着寒光,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

通过参观国家博物馆考古展览中的青铜器,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辉煌成就,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战争生产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青铜器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是商代长江流域的重要遗址之一。该遗址占地面积约为180万平方米,包括城址、墓地、祭祀区等多个功能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对盘龙城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成果。

在盘龙城遗址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包括青铜鼎、青铜爵、青铜斝、青铜戈、青铜矛等,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其中,一些青铜鼎和青铜爵上饰有饕餮纹、兽面纹等典型的商代青铜器纹饰。这些青铜器的出土,为我们了解商代青铜文明的高度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除了青铜器,盘龙城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商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例如,通过对出土陶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商代长江流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而通过对出土玉器、骨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

在盘龙城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的酒器,如青铜爵、青铜斝等。这表明商代长江流域的人们喜好饮酒,酒文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地位。这些酒器的出土,为我们了解商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盘龙城遗址还出土了许多关于军事、生产的文物,如青铜戈、青铜矛等兵器,以及青铜斧、青铜鋬等工具。这些文物的出土,为我们了解商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盘龙城遗址作为商代长江流域的重要遗址,对于研究商代青铜文明、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盘龙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商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状况,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有力的支持。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3-2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