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年千奇百怪的 AI 硬件,从 Ai Pin 到 Rabbit R1,很多人心里都会有一个朴素的问题:比手机更好用吗?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b22b2938095e452c9f4fb8356200f64e.jpeg)
显然是还没有。但创始人们的态度是,请用户们耐心,现在入手就是为未来投资,好戏还在后头,等着 AI 理解你的行为,颠覆 app 的运作方式,让你摆脱手机成瘾问题......
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最实际,评测电子产品多年的科技媒体们吃不下大饼,纷纷毒舌道,别说手机了,可能连一个 app 都比不上。
今天, Android 资深记者 Mishaal Rahman,爆料了一条 Rabbit R1 的新闻,让 X 炸了锅,连创始人也亲自出来回应争议。
本来就可以用 app 代替的硬件产品,结果还真就是个 app?
装在塑料盒的虚拟助手,在 Android 手机上部分复刻了
之前我们写过 Rabbit R1 的介绍,它运行的是 Rabbit 公司自研的 Rabbit OS 操作系统,核心功能之一是「大型行为模型(LAM)」。
LAM 是 Rabbit R1 提出的一个概念,有些类似大语言模型 LLM,让 AI 听得懂人话,并从大量数据中学习,但学习的是人类操作界面的方式,然后像人类一样操作界面。
以后,我们只用简单的提示词完成任务,而不是手工打开多个 app。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e007b976650340c68592f0fdc1be9559.jpeg)
听着仿佛贾维斯级别的 AI 助理就要来了,但现在可以拿到手里的 Rabbit R1,能做的事情不过手机的九牛一毛,只是个稍微聪明的、长了眼睛的、装在塑料盒里的语音助手。
Rabbit R1 和你语音交流,为你答疑解惑,提供视觉识别,对视障人士很有帮助,支持 Spotify、Uber、DoorDash 和 Midjourney 这四个外部服务,对应四个场景:播放音乐、点外卖、打车,以及生成图片。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b6b216e3d3104211ae8ee5851a776550.jpeg)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0aa11c03d800450bb31f981ab9473199.jpeg)
大多数评测都给出了很中肯的意见:愿景是好的,但产品就是这么个粗糙的半成品,建议您用回手机。
然而,记者 Mishaal Rahman 的操作,就有些犀利了,真把 Rabbit R1 当成 app 用——在 Android 手机直接运行 Rabbit R1。准确地说,是部分功能。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aba228f5da934d0c9edfaa5dafedd7d1.jpeg)
他从一位热心的匿名人士那里,拿到了 Rabbit R1 的 Launcher APK。
Launcher 指「启动器」,APK 指「Android 应用包」,简而言之,Launcher APK 是 Android 系统中的一个 app,主导了手机的用户界面(UI)。
经过一番修改,Mishaal 成功地将其安装在一款 Android 手机,Google 的 Pixel 6a。
安装完成后,这款手机就变成了 Rabbit R1 的形状,就是皮相差了一点点。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17154219ea534ce4a46957ae7821896f.jpeg)
Mishaal 发现,他可以像把玩 Rabbit R1 一样使用手机,手机的音量增加键对应了 Rabbit R1 的硬件按钮,他还能一步步完成设置引导,创建帐户,与 AI 助手对话,如同视频所示。
Rabbit R1 的显示屏较小、分辨率较低,只占了手机屏幕的一小部分,看得强迫症患者浑身难受并感叹,失去 Teenage Engineering 操刀的亮橙色方形外观,Rabbit R1 魅力大减。
但是,Mishaal 的体验也就到这了,其他功能,比如视觉识别、使用 Spotify,都没有测试,一些网友觉得他的实验并不严谨。
他给出的理由是,Rabbit R1 的 Launcher APK 被设计预安装在固件中,需要多项系统级权限,有些权限拿不到,他也没办法。
也有用户和 Mishaal 反着来,在 Rabbit R1 运行《我的世界口袋版》等常规的 Android app。
![](https://q0.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a288f81f6d6144f5b32780c52d11d48d.jpeg)
最后,Mishaal 下了个结论:Rabbit R1 底层运行的可能是 Android 系统。或者说,大多数自称创新的独立 AI 硬件,都是基于修改过的 Android 开源项目。
爆料文章发布后,评论区都在喊话 Mishaal,把 APK 分享出来,他们也想试试。
Mishaal 没给,也很快发现,他的 Pixel 6a 已经无法连接到操作系统 Rabbit OS,没法再用语音问问题,可能是因为 IP 或者设备 ID 被封锁了。
然而,他的账户仍然处于活动状态,官网甚至显示他持有 Rabbit R1,其实他没有这款设备。
![](https://q1.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5177d6a5308a401e8269a1bb8c72c788.jpeg)
![](https://q9.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9713b46737514af0a4044088efe3535c.jpeg)
Rabbit R1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esse Lyu 坐不住了,出来回复 Mishaal:
「Rabbit R1 不是一个 Android app。」
他先是解释,确实存在一些非官方的 Rabbit OS 应用程序或者网站模拟器,模仿他们产品的功能。
然后他进入正题,强调 Rabbit OS 和 LAM 都是在云端运行的,基于高度定制的 Android 开源项目,并进行了底层固件的修改。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402f6528672745a3a95104d2adf75527.jpeg)
创始人回复全文
最后他表达了警告,Rabbit R1 在今天进行了无线更新,对验证更严格了,同时保留对任何恶意和非法网络安全活动的所有权利。
言下之意,Rabbit R1 并非一个简单的 Android app,不是随便地套了个壳,操作系统 Rabbit OS 确实基于 Android 开源项目开发,但经过了大量定制和修改,与云服务和特定硬件集成。
打不过手机的 AI 半成品,有点让人审美疲劳了
Rabbit R1 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翻车。
连爆料的 Mishaal 都表示理解,初创公司基于 Android 开源项目开发很正常,他们开发的是产品软件,而不是操作系统,没必要重新发明轮子。
其实,Rabbit R1 也从来没有否认过这点,X 用户 @ DoYaKnowWilma 站出来说,Rabbit R1 曾在 Discord 反复提及,他们基于 Android 开源项目。
一些网友也觉得背靠大树挺好的:「一家公司制造自己的硬件,以入门级的价格运行服务,难道不是很酷的事吗?」
![](https://q2.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9f250070c6314f2281d68ea91c81d859.jpeg)
但对于公众来说,这就是个冷知识。「Rabbit OS 操作系统」,可能会让人误解是完全独立开发的专有操作系统。
而且,底层系统一旦揭露,对于 Rabbit R1 的批评就更能够成立了。
比如,都用 Android 系统了,还婉拒触摸功能。
Rabbit R1 有种科技和复古的交叉感,科技说的是 AI 功能,复古则体现在外形和用户界面的设计。复古是一种美学,也可能是高情商地表达这东西不够好用。
![](https://q4.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418a2bc37f404bde82cfe711c6bda5a1.jpeg)
Rabbit R1 用滚轮和按钮控制,但没有返回键,返回上一级必须滚回最上面。调节音量和亮度时,需要两只手,一只按住按钮,一只滚动滚轮。除了打字时的虚拟键盘,Rabbit R1 没法使用触摸屏。
![](https://q2.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0c4d87dc1afd45da94a0aaf75c5c99c7.gif)
这些设计让美国知名测评人 @MKBHD 很费解,明明触摸屏可以简单地解决很多问题,难道 Rabbit R1 不用触摸屏,只是为了看起来不像智能手机?
Mishaal 的爆料,和测评遥相呼应,证明现阶段的 Rabbit R1,功能和智能手机重叠,硬件可以用 app 代替。你可以带它出门玩,但别忘了拿手机。
其实,Rabbit R1 面世之时,悲观的声音就不少见,觉得它很容易被 iOS 和 Android 的原生 AI 取代,被融入到新的智能手机里。
![](https://q4.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eba0137fd90547ce9ad8750278e23232.jpeg)
Rabbit R1 现在可以做的事情,手机早就可以做,但偏不发布 app,而是发布数百美元的硬件,然而硬件本身又有很多问题,比如电池续航糟糕,回答问题时出错,需要购买额外的移动数据,实用性配不上价格。
Rabbit R1 甚至拍不了照片和视频,它的摄像头是用来识别物体的,你可以举着它,像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子,对花花草草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它也不一定可以答对。
虽然 Rabbit R1 也可以用来对准屏幕总结文章内容,但把它当成工位搭子,还不如直接在电脑上求助 GPT-4。
![](https://q5.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5550d69e059c4833a3b7e23a34c6c9b2.jpeg)
反过来想,如果没有外面这层时髦的壳子,Rabbit R1 可能还真的没法脱颖而出。目前,Rabbit R1 已卖出超过 10 万台,是第一款称得上热门的 AI 硬件。
产品推出得如此仓促,一个理由是,AI 公司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每个玩家都必须尽快让世界看见。正如 Facebook 曾经的信条:「快速行动,打破成规。」
来不及解决的问题先暂时搁置,动人的概念先讲出故事。
Rabbit R1 甚至不支持设置闹钟,计划在今天夏天的更新中推出。
之前在 Rabbit R1 创始人进行主题演讲时,一位记者忍不住发问:创始人们都不用闹钟或者日历吗?他的回答很简单:「没有时间添加这个功能。」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5a690f09982141d99aff1f465bf0a3d7.jpeg)
这就是 AI 硬件的现状了,许诺宏大的远景,但赶时间,现在只能兜售粗糙的初号机。他们想让你相信,终点还不知道在哪,但正走在最佳路线上。
上一个被聚众批评的产品,是苹果前高管推出的 Ai Pin,Rabbit R1 的竞争对手。
考虑到 Ai Pin 卖 700 美元,每个月 24 美元订阅费,比手机都卖得贵,又不好用,那自然被喊打喊杀。
199 美元的 Rabbit R1 价格更低,回答问题比 Ai Pin 快,风评好了一点,但也只是一点。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a75e6f2d8ca34e30bc319af4ee40d31f.jpeg)
200 美元,也已经是要肉痛一下的价格了,推荐给两类人群。
一类是存心找罪受的,觉得自己厌倦了用 app 点外卖、在键盘上打字、手指滚动短视频,想要走出舒适区,忍受延迟,忍受掉电,忍受错误,那不妨可以试一试。
还有一类是愿意赌一个 AI 的未来的,小说里都写着,三年之后,龙王归来。
测评人 @MKBHD 对 AI 科技公司们的评价,恰如其分。
以前,公司们先做出产品,再投放市场。现在,公司们先投放市场,再交付半成品,然后迭代更新。
一开始得到的东西,几乎是没法使用的,连测评也变得困难,你怎么测评一个说自己三年后一鸣惊人、现在却很糟糕的产品?但你要全额购买它。
![](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0501/32e35f78b4f841009791c83d645ac25b.jpeg)
乔布斯说过:dots will connect。
然而现状是,这些所谓的点,似乎都要靠我们的想象力和对科技的乐观才能存在。不仅是 AI 硬件,从精心修饰的 AI 程序员 Devin 到需要大量人类后期的视频模型 Sora,Demo 型产品也是这样。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先假装,直到把事情做成。
时间滚滚向前,愿景很可能真的实现。现在的 AI 硬件或许是虚假的,却必将越来越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