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3阅读
  • 1回复

[猎奇]梵蒂冈为什么能保留在罗马城内?不吞并的原因是什么?[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2721
金币
28885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0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5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04) —
梵蒂冈,算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特殊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长期以来都是全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但是与这个世界上其他的“袖珍小国”相比,梵蒂冈也有着其特殊性。
梵蒂冈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人口虽然不足万人,但是却能够影响到全世界数十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梵蒂冈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教皇国”。


(景色)
一、罗马之冬
1864年额我略十六世去世之后,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开明教皇”庇护九世继位成为了教皇国“新的牧羊人”。然而,这位庇护九世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极为特殊的存在,因为他是教皇国在现实意义上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教皇国也在他在位的十几年时间中成为了“梵蒂冈”。
庇护九世继位的186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从十九世纪上半叶开始,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便开始风起云涌。尤其是在意大利北部地区,民间有着诸如烧炭党,“青年意大利”等各类政治组织。
而在国际上,意大利地区最大的政治实体之一,撒丁王国也在不遗余力的支持意大利的统一运动。值得一提的是,之后意大利王国的王室就是当时撒丁王国的王室家族。而在意大利强烈的民族统一运动之中,教皇国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庇护九世)
在十九世纪,教皇的权威性早就没有中世纪的时候那么强大了。事实上在额我略十六世在世的时候,教皇国统治的罗马地区就已经爆发了数次农民起义,只不过面对下层的反抗,额我略十六世选择的是强力镇压和高压政策。
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教皇国的各个行省几乎全部都处于戒严状态,军事法庭日夜不休,监狱和流放地区充满了囚犯,绞刑架和断头台比赛杀人...”庇护九世继位之后,这些严刑峻法也被延续了下来。
然而意大利人民统一的决心却是无法被熄灭的,北意大利地区已经彻底陷入了革命的烽火之中。奥地利帝国控制下的米兰和威尼斯在1848年爆发了武装起义,意大利资产阶级政府也在此时正式建立,撒丁王国在第一时间也表示了对起义的支持。


(额我略十六世)
同年,革命再次蔓延到了罗马。当时的俄罗斯帝国驻罗马公使在给沙皇的信中写道:“数日来,人们的激动正在被大大的加剧,所有人都在传递着呼吁书,要求教皇立刻颁布宪法,建立一个完全由世俗人士组成的政府。”
7月,罗马市民们已经将口号更改为了:“打倒红衣大主教,打倒高高在上的教皇,临时政府万岁!”面对这种情况,庇护九世被迫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让步。各种严刑峻法被庇护九世废止,庇护九世也承诺组建国会,准备立宪并且开放了对报纸的限制。
但是在背地里,庇护九世却在向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求援。并且请求那不勒斯国王,“在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能够得到那不勒斯王国的收留”。


(运动)
1848年冬天,罗马市民们已经彻底厌倦了庇护九世不断的拖延,一次史无前例的武装暴动爆发了。11月15日,庇护九世指定的首相被愤怒的暴动者击毙,11月24日,庇护九世尝试发表演说,暴动者直接对其开枪,一名侍卫被暴动者打死,演说也被迫中断。
11月25日事态再也无法挽回,愤怒的罗马市民们已经尝试冲击梵蒂冈。事发当天,庇护九世被迫逃离罗马进入那不勒斯王国寻求庇护,示威者们彻底占领了罗马,并且宣布建立共和国。1849年2月,暴动者们成立了国会,教皇被剥夺了一切地位。


(意大利统一运动)
二、“梵蒂冈之囚”
心不甘情不愿的庇护九世在抵达那不勒斯王国之后,立刻向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二世求援,希望那不勒斯王国能够帮助他收复罗马。然而此时的那不勒斯王国也深陷农民起义的浪潮之中,斐迪南二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斐迪南二世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向当时的法国总统路易·波拿巴先生求援,相比路易·波拿巴愿意帮助庇护九世。这位路易·波拿巴先生,其实就是拿破仑的侄子,也就是日后的拿破仑三世。


(意大利局势)
拿破仑三世在欧洲是出了名的蠢材,他有着一个无比光辉的叔叔,而他的一生都在尝试“重现自己叔叔的荣光”。路易迫切的希望证明自己,无论是在任何事情上面都行。所以对于路易而言,帮助庇护九世拿回罗马其实也是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
于是在1850年复活节前夕,在法国,奥地利以及那不勒斯王国的武装干涉下,庇护九世得以重返罗马。重返罗马后的庇护九世,终于撕下了自己伪善的假面,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在罗马城内爆发,史称“神父屠杀”,近三万罗马市民被迫逃出罗马城。
这也是意大利统一运动最为灰暗的时期,奥地利军队甚至一度威胁到了统一运动的大后方——撒丁王国。然而意大利统一运动并未就此熄火,意大利反抗者们将目标锁定到了“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教皇国。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教皇国是第一个几乎被反抗者完全控制的地区。


(拿破仑三世)
1860年,西西里爆发了农民起义,那不勒斯王国成为了第二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1861年,成功整合了大半个意大利的撒丁王国摇身一变成为了意大利王国,1865年意大利王国联合普鲁士大举进攻奥地利,成功将意大利的版图变成了今天的形状。
1867年,意大利统一运动领袖加里波第率军杀入罗马城内,惊慌失措的庇护九世再次向自己的“庇护者”拿破仑三世求援。拿破仑三世也派出了自己的军队在罗马城内驻军,庇护九世就在法军的庇护下,苟延残喘到了1870年。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迅速撤离了罗马城,意大利军队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罗马城。庇护九世带着自己的支持者们龟缩到了梵蒂冈大教堂之中,这里成为了他最后的“庇护所”。


(战争)
1870年,教皇国90%以上的公民投票并入意大利,教皇国至此正式灭亡。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庇护九世和他的“教皇国”已经完全丧失了对意大利王国的威胁,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置教皇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对于意大利人民而言,无论是驱逐,逮捕还是公审残酷的教皇都不为过。但是教皇之所以能够在此前一次次的危机中逃脱升天,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得到列强的帮助,就是由于其特殊的身份所带来的强大影响力。
因此,杀死教皇必然将会导致意大利在基督教世界众矢之的。意大利国王也因此向教皇提出了“保障法案”,保障教皇的地位与生命财产安全。然而,这位敏感的老人已经不肯相信任何人了。


(梵蒂冈)
在他生命最后的八年时间中,他拒绝离开梵蒂冈,他害怕自己只要离开了梵蒂冈,意大利军队就会占领这里。庇护九世也自称自己为,“梵蒂冈之囚”。事实上,八年的时间中意大利当局几乎就没有关注过这里...
三、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
自从意大利王国建立之后,当局始终都在采取反天主教政策,试图防止教皇国“死灰复燃”。然而在一战结束之后,一股“意料之外”的势力走入了舞台中央,这股势力就是意大利法西斯党和他们的领头羊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作为一个极端保守的右翼组织,在宗教问题上采取了对天主教的完全支持态度。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保守的庇护九世早就去世了几十年,庇护十一世在“罗马问题”上的态度也早就趋于缓和。


(墨索里尼)
为了彻底解决两国间的敌对状态,庇护十一世决定扶持墨索里尼上台。1922年,墨索里尼组织了“向罗马进军”运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墨索里尼在进入罗马之后,竟然得到了教皇的欢迎。墨索里尼的夺 权之路可谓是极其顺利,而在这中间少不了庇护十一世的支持。
1924年6月10日,意大利社会党议员马泰奥蒂被法西斯党徒绑架并杀害。而马泰奥蒂先生是当时意大利反对法西斯的主流代表人物,因他而引发的“马泰奥蒂事件”几乎彻底颠覆了墨索里尼政府。
在这个极其关键的时刻,是庇护十一世站出来向墨索里尼提供了不遗余力的支持。而庇护十一世的这次出面,也成功的博得了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好感。1929年,意大利法西斯政府与梵蒂冈签订了《拉特兰条约》,困扰梵蒂冈半个世纪的“意大利威协”终于成功解除。


(庇护十一世)
条约中明确承认了梵蒂冈的国家主权,以及教皇对于梵蒂冈的统治权。墨索里尼甚至承认了教皇国对罗马的“所有权”,但是鉴于罗马已经被意大利统治了数十年,所以意大利政府将会给予教皇一大笔钱“赎买”罗马城。
同时,天主教也被立为意大利的国教,意大利数十年的反天主教政策终于宣告结束。从这一天开始,意大利不再是梵蒂冈的威胁,而是梵蒂冈的“保护者”。
也或许,梵蒂冈根本就不需要保护。因为梵蒂冈总是能够依靠着自己那近乎于无限的影响力,一次又一次的险象环生,而这也是梵蒂冈屹立于世界的根本所在。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0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3676
金币
668945
道行
1947
原创
1819
奖券
1668
斑龄
23
道券
42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2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4
梵蒂冈能够保留在罗马城内,而不被吞并,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宗教影响力:梵蒂冈作为天主教的核心,拥有全球数亿信徒的宗教影响力。任何对梵蒂冈的攻击或吞并都可能引发全球天主教徒的不满和抗议,甚至可能导致宗教冲突,这是意大利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2. 国际关系:梵蒂冈在国际上拥有广泛的关系和影响力。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尊重梵蒂冈的主权,意大利政府也考虑到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不愿意轻易触犯梵蒂冈。

3. 历史和文化因素:梵蒂冈作为罗马城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尊重这一点,不愿意破坏罗马的历史和文化。

4. 教皇的地位:教皇作为天主教的精神领袖,享有很高的声望和权威。意大利政府认识到教皇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愿意通过吞并梵蒂冈来损害教皇的形象和权威。

5. 经济和政治考量:梵蒂冈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拥有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体系。意大利政府吞并梵蒂冈可能会引发经济和政治上的不稳定,甚至可能影响意大利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综上所述,梵蒂冈能够保留在罗马城内,而不被吞并,主要是由于其宗教影响力、国际关系、历史和文化因素、教皇的地位以及经济和政治考量等多方面的原因。

梵蒂冈,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却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它是天主教的核心,全球无数信徒的精神家园。梵蒂冈的成立,源于教皇国的历史演变。教皇国曾遭受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冲击,经历了一系列的挣扎和变革。

1864年,庇护九世登基,成为教皇国的新任领导者。在其在位期间,教皇国逐渐演变为梵蒂冈。面对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的波及,庇护九世曾试图通过让步来维持统治,但罗马市民的反抗愈发激烈。1848年,罗马市民爆发武装暴动,庇护九世被迫逃离,意大利共和国成立。

随后,庇护九世在法、奥、那不勒斯王国的干涉下,于1850年重返罗马。重返罗马后,庇护九世采取了极端手段,镇压反抗,近三万罗马市民被迫逃离。意大利统一运动领袖加里波第在1867年再次攻入罗马,庇护九世向拿破仑三世求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撤离罗马,意大利军队占领罗马城。庇护九世退居梵蒂冈大教堂,自称“梵蒂冈之囚”。

1870年,教皇国90%以上的公民投票并入意大利,教皇国正式灭亡。庇护九世去世后,庇护十一世为了缓和与意大利的关系,支持墨索里尼上台。1929年,意大利法西斯政府与梵蒂冈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的国家主权和教皇对梵蒂冈的统治权,解决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威胁”。

梵蒂冈的影响力源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宗教影响力。在历史上,梵蒂冈曾多次面临危机,却能凭借其无限的影响力化险为夷。如今,梵蒂冈仍是全球天主教的精神中心,影响力不容小觑。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0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