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4阅读
  • 1回复

[猎奇]黄河危机:外来鱼肆虐,与土著鱼“杂交”,乱成了浆糊 [1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9272
金币
49958
道行
5598
原创
799
奖券
4456
斑龄
3
道券
17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34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06-26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08) —

近些年,外来物种入侵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从前大家认为气候温暖的南方比较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荼毒,比如珠江和长江水域,就已经被破坏得非常严重了。而实际上,不只是南方的河流,隶属北方的黄河也迎来了危机。

大量外来鱼入侵黄河,与土著鱼“肆意杂交”,乱成了浆糊。那么,入侵黄河的鱼都有哪些?它们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黄河


黄河与生物入侵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流经过我国的多个省份,比如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等,干流的全长约为5400千米,总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千米左右。

在黄河流域内,聚集了约4.2亿人口,并且还有许多丰富的资源,比如矿产。

总之,黄河是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不论是黄河的治理问题还是发展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黄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不仅体现在水文变化方面,也体现在了物种群落方面。

黄河流域附近人口众多


咱们在前文中说了,生物入侵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世界上不少国家都被这一问题困扰着,我国也不例外。

不过此前大家对南方的生物入侵情况更加关注一些,因为不论是红火蚁、水葫芦还是部分入侵鱼种,它们虽然生命力旺盛,但是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总之热可以,冷绝对不行。

水葫芦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就为北方松了一口气。

可实际上,北方也存在生物入侵的问题,以黄河为例,其干流长、地势多变、地形复杂,导致生物入侵很难被立即监控到。从2005年左右开始,针对黄河流域生物入侵的研究才多了一些。

那么,黄河流域的生物入侵现状究竟如何了?

黄河流经的地区


黄河流域生物入侵的情况

首先咱们先来看看整体的数据,前文中提到了由于整个流域的面积非常大,地貌特征和气候环境都具备多样性,使得黄河可以为不同的外来物种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这之中可不限于今天重点要讨论的鱼类,还有不少植物。

对此有学者专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果,黄河流经九省区外来入侵植物达194种, 隶属于49科128属。其中昆虫纲最多, 约占入侵动物物种数的58%,其次是鱼纲,共计30种, 而鲈形目种数占鱼纲总数的1/4。

黄河入侵物种统计


此外,此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最危险的入侵物种当中,已经有16种成功入侵黄河并且在其流域之内建立了自然种群。比如虹鳟、大米草等等,这样来看,黄河的形势并不乐观。

虹鳟


从前,黄河的渔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据老人回忆,那时候每条船一个月都能捕捞到1500多公斤的鱼,这之中近一半的鱼都是黄河鲤鱼

可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大量外来鱼的入侵,包括黄河鲤鱼在内的不少本地鱼都陷入了生存困境。

从前的黄河渔业资源丰富


更重要的是,这些土著鱼不仅被外来鱼挤压了生存空间,还由于不存在生殖隔离的问题,会与它们发生杂交,使得自身的种群基因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可以说,现在想求得一条血统纯正的黄河鲤鱼,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了。

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的体态不仅丰满,肉质还非常的鲜嫰,过去一直都是人们餐桌上重要的食材。可是如今它们却不如从前那样好吃了,因为在几十年中,大部分黄河鲤鱼早就被外来鱼同化

据悉,上世纪,人们将不少品种的鲤鱼投放进了黄河,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红烧黄河鲤鱼


这之中有一种名为德国镜鲤的外来鱼,对黄河鲤鱼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德国镜鲤在成功与黄河鲤鱼杂交之后,却没有为大家带来想象中的好结果。

这些“肆意杂交”的后代不仅体色变得不一样,身体的其他性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最终导致黄河内土著鲤鱼的种质资源被破坏。

德国镜鲤


当然,除了黄河鲤鱼深受其害之外,还有许多的外来物种都疯狂挤压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得黄河的生态变得越来越脆弱。

以部分学者对黄河陕西段外来水生生物的统计数据来看,黄河当中现在有俄罗斯鲟、池沼公鱼、德国镜鲤、散鳞镜鲤、胡子鲶、大口鲶、尼罗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多种外来鱼,它们早已使黄河乱成了一锅浆糊。

俄罗斯鲟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黄河内的主要入侵物种都是怎么进来的,它们为何能够如此顺利地就在黄河流域建立起种群呢?

入侵途径和影响

其实从德国镜鲤的入侵事件就能看出,这些外来鱼自然不是自己“长着翅膀”漂洋过海地飞过来的,所以大部分物种入侵,都是通过人类活动。甭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最终都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黄河物种入侵与“人”关系密切


人们在研究了黄河外来水生生物的基本情况后,认为它们详细的入侵途径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作为养殖品种的引进,比如咱们上文中说的德国镜鲤以及克氏原螯虾等。

第二种则是作为观赏鱼引进然后放生的,比如此前在花鸟鱼市场卖得十分火热的红耳龟。人们在购买了之后,如果不喜欢,常常会抱着“积德”的心态去放生,最终使得这种生物泛滥。

红耳龟


最后一种则是人工增殖放流过程中无意识地带入,比如在这个世纪初期,中上游部分省份的渔业行政管理机构,就会在规划的安排之下向流域内人工放流部分经济鱼类。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如德国镜鲤的鱼类混入其中,跟着一起进入了水中。

人工增殖放流


这些入侵的生物已经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为它们不仅会在入侵地区疯狂地扩张自己的种群,还会通过竞争的方式进一步压缩土著鱼的生态位,使得这些鱼类不得不改变从前的生活习性。

资料显示引种到黄河三角洲进行养殖的泥螺, 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出现逃逸现象, 使得适应力极强的泥螺在自然生境内迅速繁殖和扩散其体表能分泌一种毒素黏 液, 导致其他贝类缺氧窒息死亡, 降低滩涂地生物多样性。

养殖泥螺


除了生物多样性被影响之外,黄河群落的生态系统情况也并不乐观。因为大家都知道生态系统是一个圈,它的影响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因此在外来物种泛滥的情况下,整个黄河流域的环境是发生了巨大变化的。

最后就是生物入侵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上文中我们提到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达到了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的生态系统又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说对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生态循环是个圈


总之,生物入侵虽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也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如果继续放任这些外来物种在黄河流域肆意妄为,那么这条承载着我们深厚情谊的母亲河,可能就真的要“满身伤痕”了。因此,防治生物入侵显得尤为重要。

防治对策

在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后,政府部门应该进行统筹安排,并且加强立法监督和执法力度。

一方面警惕其他外来物种的趁虚而入,另一方面对黄河流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双管齐下,为黄河的健康生态发展保驾护航。

保护黄河生态,谨防物种入侵


其次,应该严格规范引种制度,确保在引种之后的监管做到万无一失。因为目前绝大多数外来物种,都是通过引种的途径进入黄河的,所以好好规范这种行为,严格要求引种前申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最后就是提高监测的水平,虽然黄河流域途经多个省份,监测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依旧要建立覆盖全区域的动态监测网,确保能将生物入侵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此外,还要加强民众的防范意识,不要让他们随意在流域内放生。

放生可能“好心做坏事”


2条评分金币+44
天人地 金币 +9 - 06-09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3827
金币
670811
道行
1947
原创
1819
奖券
1668
斑龄
23
道券
42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8
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对于流域内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外来鱼种的引入和扩张确实给黄河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些外来鱼种不仅与土著鱼类竞争资源,还可能通过杂交导致土著鱼类遗传多样性的丧失,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当外来鱼种与土著鱼种杂交时,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这些新物种可能比它们的亲本物种更具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排挤土著物种。这样的变化对于那些已经受到环境变化、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的土著鱼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应该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监管,避免潜在的有害物种被引入。其次,对于已经存在的外来物种,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方案,比如通过物理捕捞、化学控制或者引入天敌等方式进行控制。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土著物种的保护和恢复,比如建立保护区、恢复其生态环境等。

总的来说,黄河中的外来鱼种问题确实严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让我们更详细地探讨一下黄河中几种主要的外来鱼种及其造成的影响。

1. 黑鱼(乌鳢):
   - 影响:黑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对其他小型鱼类和水生动物构成威胁。它们的引入导致了原生鱼类数量的减少,尤其是在繁殖季节,会对土著鱼类的幼苗造成极大影响。
   - 扩散情况:黑鱼已在黄河流域的多个省份被发现,包括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2. 罗非鱼:
   - 影响:罗非鱼是一种繁殖力极强的鱼类,能够迅速占领生态位,与当地鱼类争夺资源。它们与黄河原有的物种杂交,可能导致土著鱼类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 扩散情况:罗非鱼在黄河流域的多个地方被捕捉到,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地区。

3. 巴西龟(红耳龟):
   - 影响:巴西龟能够在多种水域环境中生存,它们不仅与本土水生动物竞争食物和栖息地,还可能携带疾病,对本土物种构成威胁。
   - 扩散情况:巴西龟已在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被发现,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

4. 清道夫(食蚊鱼):
   - 影响:清道夫原是用来控制水族箱中藻类和残饵的鱼类,但在野外环境中,它们会捕食其他水生动物的卵和幼体,可能会对本土物种产生负面影响。
   - 扩散情况:清道夫在黄河流域的一些水域中被发现,但目前尚未大规模扩散。

除了上述鱼类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外来物种也在黄河中被发现,如麦穗鱼、克氏原螯虾等。这些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对黄河的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改变原有的食物链结构,影响生态平衡。

为了应对这些外来物种带来的挑战,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需要加强监测和调查工作,了解外来物种的分布、数量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这可能包括物理捕捞、化学处理、生物控制等多种方法。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避免随意放生外来物种也是非常重要的。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