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3阅读
  • 1回复

[猎奇]他是南宋一代权相,曾抵御蒙古大军,后世却为何对他褒贬不一?[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2781
金币
29729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0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5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09) —
南宋的贾似道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史书中说他是奸臣,误国殃民,可一些历史学家却说贾似道是一位治世能臣。


南宋时期,贾似道的父亲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臣,他的姐姐还是宫里比较受宠的妃子,所以贾似道出生的家庭可以说是官宦世家。
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贾似道整日饮酒作乐,是个有名的纨绔子弟,他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如果生在普通人家,贾似道的一生注定无所作为。


但是他的家庭势力太大了,而且在贾似道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母胡氏虽然只是一名小妾,但是她对贾似道要求很高,希望他能够有一番作为。
而贾似道也是一位聪明人,他虽然纨绔,却又很会读书,还成功考中了进士。
考中进士之后,因为有一位贵妃姐姐在身后,所以贾似道很快就被提拔为太常丞,此时的他才只有25岁。


尽管已经成为了官员,可贾似道一身的纨绔之气却没有改变,甚至越来越严重,他的举止十分不检点,还经常逛妓院,与妓女饮酒作乐
贾似道的荒唐行为在京城是出了名的,就连皇帝都知道他的故事。
宋理宗知道贾似道是自己贵妃的弟弟,于是就决定历练他一下,将他调离了京都。


在外历练对于贾似道来说,并没有多大改变,短短几年后,他就被调回京都,担任户部侍郎,此时他才只有30岁。
在而立之年,很多人可能都还没有考取功名,但是贾似道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而且对于贾似道来说,他其实具有两种性格,一种是纨绔享乐,另外一种则是精明能干。


他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玩蟋蟀,不过他与其他人不一样,别人可能是随便玩玩,但贾似道还专门为蟋蟀写了一本名为《促织经》的书
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其中对于蟋蟀的种类、病理等进行了细致分析。


当他一旦进入到工作,贾似道又特别细致,他在掌管刑法的时候,对于各种法条都能灵活掌握。
凭借出色的工作才能,贾似道获得了宋理宗的欣赏,在43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进入朝廷的决策层。
不过真正让贾似道成为权臣的,还是在一次宋元战争中。


贾似道对于官场上的规则极其熟悉,而且他还知道宋理宗想要什么。
宋理宗在位之初,还能任命一些有才能的大臣,但是后来他逐渐沉迷于饮酒作乐,对于朝廷的政事也很少关注。
通过对宋理宗的观察,贾似道认为皇帝所需要其实就是能办事,所以他竭尽所能满足皇帝的期待。


在宋理宗宝祐五年,托雷的长子蒙哥挥师南下,与忽必烈兵分两路,准备占领鄂州,宋理宗知道后大惊失色,任命贾似道指挥战争。
忽必烈带领的蒙古铁骑将鄂州城团团围住,并且连续进攻了半个多月,一直都没能突破防线。
为了能尽快攻入城内,忽必烈选拔了一批士兵,让他们挖地道进入城内,以此来相互接应。


贾似道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战场眼光十分独到,他敏锐地发现忽必烈准备用地道来突围。
然后他也选拔了一批人,在城门与城内之间又建了个城墙,当蒙古的士兵从地洞里钻出来之后,发现自己周围全是城墙,根本无路可逃。


贾似道也派兵在城墙上等着,等到蒙古士兵一露头,就对着他们放箭,据史书记载,忽必烈在大营中听说这件事后,心中十分感概,说要是贾似道是他的臣子该多好。
贾似道虽然能够识别忽必烈的计谋,但无奈蒙古大军太过强大,南宋的士兵根本抵挡不住对方的攻势。
可就在这时,蒙古国的政坛发生了一次地震,蒙哥去世了,贾似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便有了主意。


在他看来,忽必烈必须回到蒙古,因为蒙多去世以后,蒙古的王位就一直是空着的,如果他不回去,那么其中的变故就大了。
不过忽必烈也不能直接回去,因为他要是没有攻下鄂州,就无功而返,那么他肯定会被其他将领嘲笑,这也不利于他今后的统治。
贾似道便是抓住了这一点,他来到忽必烈的营地,与忽必烈进行了一系列谈判。


他说南宋愿意给蒙古赔款,只要蒙古能够撤兵,忽必烈此时也需要一个借口,既然贾似道说了这话,他自然愿意顺坡下驴。
蒙古大军一走,贾似道便将这件事禀告给了朝廷,原本宋理宗还忧心忡忡,一听说蒙古兵撤退了,心中大喜,等到贾似道回朝以后,就将他封为卫国公


在古代,一个人的爵位从大到小是公、候、伯、子、男,所以贾似道的爵位已经是最顶级的了,他凭借自己在鄂州之战中的成绩,一举成为了朝廷最具有权势的人物。
随着权力越来越大,贾似道也对朝廷进行了改革
关于贾似道这一次的改革,历史上却是是褒贬不一,有历史学家认为,他在改革的过程中,为南宋积累了大量财政。


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声音,这些声音一般都在批判贾似道,说他看似是改革,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他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加上贾似道性格中本来就有另一面,他经常流连于烟花柳巷,所以一些人认为他的一系列改革动摇了明朝的根基。


在改革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还触犯了当朝权贵们的利益,导致他们对贾似道恨之入骨,人人都想除掉他。
当元兵再次南下,准备进攻南宋都城时,朝廷再次派贾似道前去,可这一次就没有像在鄂州那么好运了,贾似道最终大败,这下朝廷很多人都主张杀掉他。


在皇帝带着大臣们向南逃亡的时候,曾经被贾似道陷害的将领郑虎臣彻底结束了他的生命。
贾似道死后,后世对他的评价大相径庭,有人表扬他,也有人批评他,但作为一个权臣,身上总会有一些是非功过,这无可厚非。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3831
金币
670821
道行
1947
原创
1819
奖券
1668
斑龄
23
道券
42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9
贾似道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在南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历史上之所以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原因在于他的政治生涯和个人行为具有复杂性,包含着功与过、正与邪的双重面向。

首先,贾似道在军事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尤其是在鄂州之战中,他成功指挥宋军抵御了蒙古大军的进攻,这场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南宋的疆域,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他的这次军事胜利,使他在南宋朝廷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也为他后来成为权倾朝野的宰相奠定了基础。

然而,贾似道在政治上的行为却是他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他在掌握了权力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专断独行的政策,排斥异己,造成了朝廷内部的派系之争和政治动荡。同时,贾似道利用职权大肆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

此外,贾似道的个人品行也是他受到负面评价的原因之一。他早年以豪放不羁和沉迷酒色著称,尽管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进士资格,但他的行为放荡,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他在官场上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族的背景和皇室的宠幸,而非纯粹的才能和努力。

总的来说,贾似道在军事上的成就和政治上的权力使得他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但他的专权、贪腐和不良的个人品行,也让他在后世受到了很多批评。因此,对贾似道的评价存在褒贬不一的现象,体现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贾似道(?-1275年),南宋末年的宰相,以其权势和贪腐而闻名。他的政治生涯始于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其父贾涉是南宋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其姐贾贵妃则为宋理宗赵昀的宠妃。贾似道因此得以凭借家族关系进入官场,并迅速晋升。

尽管贾似道早年以豪放不羁和沉迷酒色著称,但他同时也表现出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学习能力。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进士资格后,因家族关系被授予太常丞的职位。尽管贾似道的行为放荡,在朝廷中却因姐姐的关系而得到庇护,使其荒唐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宋理宗的安排下,贾似道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以期磨练其性格。然而,贾似道在外任职期间,并未显著改变其行为。不久后,他回到京城,继续升迁,并在30岁时担任户部侍郎。

贾似道在官场上的崛起与其精明的政治手腕和对皇帝喜好的洞察有关。他熟知官场规则,懂得如何迎合皇帝的心意。特别是在鄂州之战中,他指挥宋军成功抵御了蒙哥汗的进攻,从而赢得了宋理宗的高度赞赏,并由此成为南宋的权臣。

然而,贾似道的权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政治上实行专断独行的政策,排斥异己,造成了朝廷内部的分裂。同时,贾似道利用职权大肆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引起朝野的不满。他的统治手段和不当行为最终导致了南宋政权的衰败和民心的丧失。

在贾似道的领导下,南宋的政治日益腐败,国家力量日渐衰弱。最终,在蒙宋战争中,南宋军队连遭败绩,临安府(今杭州)被蒙古军队包围,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贾似道在此时被贬谪并最终病逝于途中。

贾似道的一生充满了争议。虽然他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的个人行为和执政手段对南宋政权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权力的腐蚀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0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