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6阅读
  • 1回复

[猎奇]我国绿氢产能比其他国家总和还多6000吨,却不及我国氢总产能的1% [1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9245
金币
49140
道行
5598
原创
799
奖券
4456
斑龄
3
道券
17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340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06-25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10) —

  氢能被认为是一种未来主力能源,它可以代替汽油、天然气等高热能燃料,目前正在被广泛利用,如氢能汽车、氢能卡车、氢能轮船都已经出现,甚至连氢能火车也出现了,这些都说明“氢能社会”其实正在快速构建。

  

  大家都知道日本在氢能方面的发展很早,技术也很先进,欧美等国也比我国在氢能方面发展的更早,所以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大都会认为我国的氢能生产是比较落后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其实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氢能生产大国,而且是遥遥领先的那种。

  

  今年6月6日,我国多家媒体报道称挪威睿咨得能源公司当地时间6月5日发布全球氢能源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氢国和氢气消费国,每年可生产22万吨绿色氢气,比全球其他国家的氢能生产总和还多6000吨。

  

  大家看了这个数值,大都会觉得真了不起,没想到我国氢能生产这么厉害了。然而实际上这个产量还只是计算的绿色氢气,它在氢产能中所占的份额是极少的。

  氢气的生产主要包括三类,分别是灰氢、蓝氢和绿氢,另外还有红氢、橙氢、黄氢、黑氢、 棕氢等,可见绿氢只是其中一种。而工业化生产氢能的方式,目前也主要是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种,下面分别解释一下。

  

  “灰氢”,是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或污染物排放,但由于量大管饱,基本占据了主要生产渠道和市场需求。

  

  “蓝氢”和灰氢的生产是一个渠道,只是会将生产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捕获起来,使之不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被认为也是低碳氢。

  

  “绿氢”这一般是指电解水制氢,通常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取氢气,这个方法从源头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因此被认为是绿色无污染的。

  

  挪威睿咨得能源公司公布的我国年产22吨的氢气其实是指绿氢,虽然其总量已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并且还要多出6000吨,但实际上绿氢的产量在我国所占的份额是很少的,1%都不到。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2024年初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的氢能总产量大约为3550万吨,22万吨的绿氢只在这个数值中占0.62%,实际还不到1/150。

  所以,虽然挪威睿咨得能源公司公布的我国绿氢产量让人感叹我国氢能生产力的强大,各大媒体也竞相报道,但实际上其份额在我国氢总产能中占比极小。

  

  如今我国的氢能总产量已超全世界的1/3,而且氢能生产能力也在快速增长中。根据现有的规划,预计到今年底我国还将安装约2.5千兆瓦的制氢用电解槽,绿氢产量仍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还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氢能总产量将达4,000万吨,也就是说未来的一年时间中,我国的氢能产量还将增加500万吨左右。并且还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氢气总产量可达1.19亿吨,比如今的产量要翻上三倍多,而其中份额增加最多的是绿氢,届时绿氢的生产量预估将超过7,000万吨,也就是说在大约25年后,我国的绿氢产量比如今要增加320倍左右。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氢能产量如此之高呢?也是因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新能源,正受到官方和民间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凭借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创纪录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和成熟的汽车供应链等,我国在氢能产业领域方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世界氢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比如在2022年3月时,我国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就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再就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不断增加,电解水制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2023年底已有58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投入运行,绿色氢气的产量在快速增加。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也已成功掌握了碱性电解水制氢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等主流技术,并积极推进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等新一代技术的研发。

  我国还构建了相对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等环节。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还具备巨大的氢能供给能力,目前加氢站数量已超过350座,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在应用领域,我国氢能的应用场景则日益广泛。比如在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发展亮点,商用车市场的氢能利用也尤为突出。

  

  此外,氢能在我国的工业、建筑、发电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后的氢能利用领域也会越来越多,“氢能社会”其实正在我国不知不觉地快速发展。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3667
金币
668923
道行
1947
原创
1819
奖券
1668
斑龄
23
道券
42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0
根据挪威睿咨得能源公司的报告,中国每年可生产22万吨绿色氢气,这一数字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并且还要多出6000吨。然而,这一产量在中国氢能总产能中的占比实际上非常小,不到1%。

这个数据可能让人觉得有些矛盾,因为虽然中国的绿氢产能在全球范围内是领先的,但在中国的整体氢能产能中,绿氢的比例却很小。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氢能产能的统计包括了灰氢和蓝氢,这两种氢能的生产方式是通过化石燃料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这个过程会产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尽管蓝氢在生产过程中会捕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使其不排放到大气中,但它仍然不被认为是完全绿色的。

相比之下,绿氢是通过电解水制取的,通常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进行电解,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因此,绿氢被认为是绿色无污染的。尽管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绿氢在中国的整体氢能产能中仍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然而,中国的绿色氢气产量正在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氢能总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其中绿色氢气的产量预估将超过7000万吨。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绿色氢气的产量将在中国的氢能总产能中占据更大的比例。

中国的绿色氢气产能之所以能够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得益于其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突破,以及政府对能源转型的重视和政策支持。随着中国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不断增加,电解水制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中国在氢能产业链的构建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等环节。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在氢能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生产国和消费国。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认为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和消费国。

根据挪威睿咨得能源公司的报告,中国每年可生产22万吨绿色氢气,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然而,这一产量实际上只占中国氢能总产量的很小一部分,大约0.62%。中国氢能联盟的数据表明,到2023年,中国的氢能总产量将达到3550万吨,其中绿色氢气的产量占比仍然很小。

中国的氢能生产主要包括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种。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这个过程会产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蓝氢是通过捕获和利用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来生产的,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低碳氢。绿氢则是通过电解水制取的,通常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进行电解,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中国之所以能在氢能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得益于政府对能源转型的重视、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创纪录增长以及成熟的汽车供应链。中国政府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经运行了58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

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已经掌握了碱性电解水制氢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等主流技术,并正在研发新一代技术,如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

中国在氢能产业链的构建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等环节。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还具有巨大的氢能供给能力。目前,中国加氢站的数量已经超过350座,位居世界第一。

在应用领域,氢能在中国交通、工业、建筑和发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氢能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加广泛,中国正在快速构建“氢能社会”。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1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