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8阅读
  • 1回复

[奇观]宝光璀璨:定州博物馆看文物  [1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2704
金币
28851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0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5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12) —
01
汉家陵阙出珍品
《汉家陵阙》展厅展出的主要是汉朝历代中山王墓的出土文物。定州为汉代中山国故地,公元前 154 年,汉景帝封皇九子刘胜为中山靖王,都卢奴(今定州),设中山国。到东汉末,此地先后历十七代中山王,前后达 329 年之久。定州市城区东南部的历代汉中山王墓,史称“平山胜迹”,为定州古八景之一。
河北省考古工作者于 1959 年、1969 年、1973 年分别对中山简王刘焉墓、中山穆王刘畅墓、中山怀王刘修墓等进行发掘,出土文物达 2000 余件。其中 1969 年发掘的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文物尤为重要。刘畅是东汉时的第六代中山王,140 年-174 年在位,墓中出土银镂玉衣两套,还有金、银、铜、铁、玉、陶等器 1100 余件,均藏于定州博物馆,这里介绍其中的几件。


刘畅墓出土的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上片正中为西王母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也称镂雕东王公西王母纹玉座屏,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两侧以双胜为支架,双胜主体纹饰为透雕青龙、白虎纹;中间两个屏片略呈半月形,两端有榫插入架内,透雕人物鸟兽纹饰。上片正中为西王母,分发高髻,凭几端坐,旁有朱雀、狐狸、三足乌等;下片正中为东王公,发后梳,凭几而坐,旁有侍者及熊、玄武等。东王公、西王母是东汉神仙故事的主角,他们出现在诸侯王的陵墓中,反映了这一信仰之深入人心。关于玉屏,文献多有记载,但考古发现的实物却是仅此一件,因此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刘畅墓出土的透雕龙螭衔环青玉璧
透雕龙螭衔环青玉璧,通高 30.5 厘米,厚 1.1 厘米。这件玉璧体型硕大,玉质细腻。青玉雕制,色青绿,有红褐色沁,表面有温润明亮光泽。璧内、外边缘为素面宽带,肉面饰规整的谷纹,上部透雕龙螭衔环形象,一龙一螭以阴刻线条勾勒口、眼、鼻、耳及足爪,二者同衔一环,好似在争斗嬉戏。璧的两侧各透雕形体较小的一龙一螭。此璧玲珑剔透,雍容典雅,是汉玉中的瑰宝,也为国宝级文物。


刘畅墓出 土的 银缕玉衣


墓中出土的银缕玉衣也很珍贵。玉衣是古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衣服,分金缕、银缕、铜缕、丝缕几种。《后汉书》记载说,皇帝死后用金缕玉衣,诸侯王死后用银缕玉衣。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和窦绾墓均用金缕玉衣应属特例,估计是因为他是汉武帝的哥哥、出于皇帝特别恩典吧?而刘畅墓的银缕玉衣才是这个等级的诸侯王应该享受的待遇,这也印证了史书的记载。




刘畅墓出土的掐丝金辟邪和掐丝金龙头
墓中出土金器达 80 件,其中的掐丝金辟邪、掐丝龙形金饰片、掐丝金龙、掐丝金羊群均极其精美,不仅工艺出色,造型也十分到位,是古代金器的精品。
02
北朝佛陀气象新
南北朝时期,定州是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佛教圣地。定州辖区内盛产白色大理石的曲阳大量雕造石佛像,从而形成具有北方特色的以定州为中心的白石造像体系。“北朝佛陀”展厅不仅展示有北魏、东魏和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佛教相关知识,很是给人教益。


北魏时期的背屏式一佛二菩萨三尊像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展出的佛像大都是残缺不全的,其原因有的是上个世纪 60 年代的文化浩劫中造成,有的是历史上灭佛运动的后果。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前两次就发生在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第一次灭佛时,大量寺庙被拆毁、大量佛像经文被焚烧、僧尼被杀害。此后随着文成帝的登基,佛法再兴。然而一百多年后,北周武帝宇文邕再次灭佛,到隋文帝再次复兴……尽管如此,这些残缺的佛像仍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令参观者流连不去。


北齐时期双思维菩萨像底座
展陈的佛教造像,运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多种艺术手法,双尊像、龙树、基座上雕双狮、博山炉、化生童子、力士、供养人等是其鲜明特色。曲阳造像的基本样式为背屏式,背屏之上刻有头光、身光和背光,光内浅浮雕莲瓣、火焰等纹饰,基座分为趺床式四足座、长方形座、束腰须弥座等样式。佛通常有高肉髻,受北魏国都洛阳龙门石窟的影响,“褒衣博带,秀骨清相”,是北魏晚期流行的造像风格。


北齐时期供养菩萨像
北齐时期,造像风格有显著变化,衣纹疏朗,肌体丰圆,普遍运用透雕、浮雕、描金等技法,丰瞻华美。以透雕龙树为背屏的造像迅速流行,飞天、宝塔、菩提树、双狮、力士等图案被广泛使用双尊造像突然大量出现,这种造像仅流行于北齐和隋代,以双观世音菩萨立像和双思惟菩萨坐像为最多,双佛立像仅有个别发现,成为中国佛像雕刻史上的一朵奇葩。


北齐时期双思惟菩萨像
展陈中的曲阳造像作品甚多,其中的东魏青石弥勒佛造像、东魏汉白玉金彩观世音造像、北齐圆雕观音童子像、北齐透雕双思惟像等造型秀美,雕工娴熟细腻,形神兼备,体现了定州白石造像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艺术水平,特别是其中的彩绘作品,洁白的定州白色大理石与鲜艳瑰丽的彩绘互相映衬,显得更加光彩绚烂
03
尘外千年宝光绚
《尘外千年》展厅主要展示的是静志寺塔基地宫以及净众院塔基地宫的文物珍宝。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定州贡院院内。1969 年 5 月,电力公司施工时,发现一块石刻歇山式屋顶,揭开静志寺塔基的面纱,定县博物馆随后清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宝,其中以定窑瓷器最引人瞩目。
净众院塔基地宫位于定州市新立街。原塔已毁,仅存塔基地宫。地宫建于北宋至道元年(995),瘗埋有银塔、银棺、银瓶、石函、石棺、琉璃葫芦以及北宋早期的定窑瓷器 55 件。塔基内还保存有彩色壁画,北壁为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奔丧情景,东西两壁绘帝释天、梵天礼佛图,穹窿顶彩绘花卉、凤凰。画面构思协调,画技高超,线条流畅,不失为壁画佳作。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錾花金棺
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各出土定瓷百余件,均为瓷中精品,这些瓷器几乎全部是北宋早期的定窑产品,造型端庄秀美,胎质平薄细腻,釉色柔和洁净,堪称美轮美奂。下面介绍其中的几件。


净众院出土的白釉刻花龙头净瓶
白釉刻花龙头净瓶,净众院出土。高 60.7 厘米,细长颈,鼓腹,卧足,龙首短流。瓶颈上部刻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肩部刻覆莲纹三重,其下为缠枝花一周,下腹刻仰莲四重。肩塑龙首流,龙首高昂、前额突耸、张口露齿,下颌饰一绺龙须。器形修长秀雅,纹饰精细流畅,可谓是千年定瓷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我国发现尺寸最高的一件定瓷器,属于国宝级文物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白釉波浪纹法螺
白釉波浪纹法螺,静志寺塔基出土。壳为螺旋状,通体饰波浪纹,中心耸起锥形体,喇叭口,尾端有吹孔。螺侧有一小圆孔,用以调节音量和节奏。此器胎白而厚重,质地细腻,釉色洁白透明,尾部无釉。佛教常以法螺之音比喻佛陀说法之妙或表示佛的威力,今天有成语“大吹法螺”,但含贬义,不过这件法螺倒是令我们认识了其本来的形象。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白釉瓷龟
白釉瓷龟,静志寺塔基出土。高 3.8 厘米,通长 8.8 厘米,龟首上扬,鼓腹中空,短尾曲卷,四肢为片状趾蹼,龟背双勾六角纹龟甲。佛教将龟比喻为佛理中的“生”与“涅槃”。这件瓷龟整体可浮于水上,形象生动,为北宋初年定窑工艺瓷的佳作。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 黑白釉瓷轿
黑白釉瓷轿,静志寺塔基出土。高 15.8 厘米。轿身方形,顶为六角攒尖式,轿门挂半遮短帘,内跪坐一少妇,后帏有窗。四名轿夫抬轿,其一头戴花冠,另外三名戴幞头,系宽腰带,一手扶轿杆.一手叉腰。此器瓷胎细白,轿顶施黑釉,轿体和轿腹部分加点黑彩,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刻画简洁生动,亦是定窑佳作。
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其他定窑瓷器,如白釉“官”款盏托、白釉莲纹花蒂纽“官”款盖罐、白釉双耳贴像炉、三彩刻莲纹净瓶、白釉贴花长颈瓶、白釉暗花短颈瓶、白釉莲纹金装长颈瓶、白釉桃形纽盖罐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鎏金铜力士像
定州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都是为供养舍利而建。两处塔基不仅均出土了用于盛放舍利的金银棺、铜石椁,静志寺塔基地宫还出土了佛像、天王、力士、菩萨等造像。两处塔基地宫还出土了供奉给佛陀的金银器、玉器、青铜器、国产和从西亚进口的玻璃器以及各种装饰品等美器美物,有些甚至是为供养舍利专门定制的,体现出人们对瘗埋舍利的高度重视,也使得定州博物馆的藏品愈发宝光璀璨,炫目耀眼。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3672
金币
668935
道行
1947
原创
1819
奖券
1668
斑龄
23
道券
42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2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2
定州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考古为一体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其前身可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定县博物馆。博物馆内珍藏丰富,包括西汉至北宋时期的定窑瓷器、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明清时期的书画等,共计超过20万件文物。其中,不少是国家一级文物和国宝级文物,如錾花金棺、白釉刻花龙头净瓶等。

定州博物馆的展览分为多个主题,其中包括:

1. 汉家陵阙:展示汉朝历代中山王墓的出土文物,如刘畅墓出土的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银缕玉衣等。

2. 北朝佛陀:展出北魏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反映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和演变。

3. 尘外千年:展示静志寺塔基地宫和净众院塔基地宫的文物珍宝,如定窑瓷器、金银器等。

4. 定州历史:介绍定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展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

5. 定州名人:展出与定州相关的名人字画、手迹等。

6. 临时展览:不定期举办各类临时展览,涵盖考古发现、艺术作品等。

定州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平台,也是进行考古研究、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对这些珍贵文物的展示和研究,定州博物馆旨在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家陵阙出珍品》和《北朝佛陀气象新》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定州市博物馆中的汉代中山王墓出土文物和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这些文物和造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

《汉家陵阙出珍品》文章中详细描述了刘畅墓出土的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银缕玉衣、掐丝金辟邪和掐丝金龙头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汉代精湛的雕刻技艺,也揭示了当时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和信仰。

《北朝佛陀气象新》文章则介绍了定州作为北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佛教圣地的重要性。展览中的佛教造像,如背屏式一佛二菩萨三尊像、双思维菩萨像底座、双思惟菩萨像等,不仅展示了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也反映了佛教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这两篇文章共同展示了定州市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这些文物和造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