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3阅读
  • 1回复

[猎奇]20年雷击200多人!女孩都不敢嫁的村,专家看过地形倒吸一口冷气[2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3866
金币
671124
道行
1947
原创
1819
奖券
1668
斑龄
23
道券
42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6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15) —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在湖南省的西部有一个小村子,名叫山背村,从村子的各个方面来看,它与其他的村子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一旦到了雷雨季节,整个村子就会变成被雷神选中的“幸运儿”,几乎每年都要遭受长达两个月的雷击,受到了严重的雷灾。


然而奇怪的是,山背村附近其他的村子都安然无恙,唯有山背村独得雷电“宠爱”,以至于村子里的适龄青年的成家大事都受到了影响,没有哪个村子的女孩敢嫁到这个诡异的小村庄。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西游记当中的凤仙郡,因凤仙郡王无意中得罪了玉帝,玉帝便惩罚凤仙郡三年大旱,在披香殿中设了三道门槛。


只有当鸡啄完了米山,狗舔完了面山,灯盏烧断了金锁,才会让凤仙郡再次降下甘霖。

而山背村这个偏远的,不起眼的小村子是如何惹怒了“天神”,以至于频频出现雷击伤人事件?


«【·谈雷色变·】»

在电视剧或者现实当中,人们发誓总爱拿“天打五雷轰”作为赌咒,但是在山背村可不管人到底有没有撒谎违背誓言,一道天雷直接劈下,从1979年以来,已经有上百人被雷击中,几十人被雷击致死。


山背村也因为时常发生不明原因的雷击事件,成了附近避之不及的恐怖村庄,还有了一个很形象的别名“雷击村”。

那么雷击村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为何会频繁遭遇雷击呢?


2011年7月,《地理·中国》节目组跟随湖南省的防雷调查小组一同来到了山背村,想要一探究竟,破解山村频遭雷击的秘密。

山背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村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花瑶族混居的村庄,至今花瑶族也还保留着代代相传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


夏季是山背村雷电高发的季节,调查小组到达的第一天就碰上了这罕见的雷电灾害,村民们都立即扔下手上的活,飞快地跑回家中,紧闭房门,并切断了家中的一切电源,点上蜡烛,静静地等待着雷电过去。


调查小组了解到,受害村民除一人是在野外遇害的,其他被雷击致死的村民全部都是躲在家里的时候遭遇不测的。

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在雷电灾害发生的时候,躲在家中是较为安全的做法,但是在山背村这却成了葬身之地。


于是调查小组走访了三家受害者,从他们的死亡现场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他们都是在距离电线或者灯泡很近的地方被雷击中的。


调查小组推测村民们频繁遭遇雷灾很有可能是与村民们的不规范用电有关,山背村坐落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各方面的基础设施也比较老化,电线线路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雷电是大气当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雨云在形成过程中,一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则积聚起负电荷,当积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雷电的放电时间很短,但是电流却很大,能在瞬间致人死亡,它沿着电线线路产生火花放电,从而引发燃烧爆炸,人如果站在附近就很危险。

山背村的雷电伤人事件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不规范的民用电造成的。

在调查小组和专家的指导下,山背村对不规范的民用电进行了系统的处理,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不仅让人惊出一身冷汗,整个村庄也再次陷入了恐惧当中。


«【·雷击之谜背后的“元凶”·】»

再次发生的雷击事件让调查小组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可能不止不规范的用电,雷灾的“元凶”还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附近村子与山背村的距离并不算远,几个村子的发展水平也相差无几,乱扯电线的情况也不止在山背村,但为何只有山背村独得雷电“垂青”呢?


调查小组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很快就根据雷电的发生原理提出了两种假设,一是在山背村地下埋藏着大面积的金属矿,二是因为这里存在大量的湖泊河流,空气的强烈对流造成了雷灾。


有了调查的方向,调查小组一一验证了这两种假设,山背村频发雷灾的“真凶”是否就是这二者其一呢?

然而经过仔细的勘察,山背村并没有金属矿,只发现了大面积的花岗岩,但它只是一种岩石,不具备导电的属性。


排除了金属矿,就只剩下了第二种猜测,但是很快,这种猜测也遭到了否定,山背村附近只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山泉,不足以引发大规模的雷灾。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的时候,调查组决定去山背村最高的山上看一看,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说不定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果不其然,调查组很快发现了新的调查方向,雷灾会不会与当地的地形地势有关呢?

从高处俯看,山背村就处在一个巨大的“漏斗”当中,上下海拔落差很大,有1000多米,在连绵的高山上,修建着大量的梯田,有1000多级。

而村民的家就零星坐落在这些梯田上,山背村的梯田最早是由花瑶族开垦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梯田中种植的大多是水稻,梯田的灌溉原理就是从山上引下泉水,从高到低一级一级地往下浇地。

而这样的水性梯田也为空气对流提供了前提条件。


夏天早阳光的照射下,梯田的水蒸发,水蒸气向上走,而天空当中的冷空气则会下沉,如此就形成了空气对流,进而产生了对流云,造成了雷雨。


但是雷击的真相并没有完全揭开,云是会随着风而移动的,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天阴沉沉的,看起来要下雨,但是一阵大风吹来就会把乌云吹跑,连带着雷雨也会移动。


山背村却很奇怪,雷雨似乎被“困”在了山背村,单单局限在这一个村子的上空,甚至连邻村的上空都没有被影响。

山背村的地理位置成了雷雨“赶不走”的主要原因。


“漏斗”一样的形状,让会流动的对流云像是陷入了一个“怪圈”,一直在山背村的上空打转,怎么也走不出去,而这里的风也很小,它居更难移动出去了。


在经过调查小组的多番努力之下,山背村频繁遭遇雷击的怪异事件,真相已经浮出水面,这并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的作用造成的结果。


存在了千年的梯田制造了会降雷雨的对流云,而“漏斗”一样的地形又将这“罪魁祸首”困在了山背村这一个地方,再加上不规范的电线使用,山背村才会频繁地出现雷击事件。


真相大白之后就是要如何防治雷灾,湖南省政府在山背村安装了避雷设备,帮助村民告别雷击。


如今的山背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令人避之不及的雷击村了,现在的山背村人气爆棚,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这里的村民表示,没有了雷击的威胁,村里不仅多了外地媳妇,外地的游客也在逐年增多,笼罩在山背村上空的乌云终于散去。

参考:

央视网《《地理中国》解密雷击村》,2012-4-30
央视网《湖南雷击第一村揭秘:20多年200余村民遭雷击》,2007-9-12
红网《湖南的气象密码丨女孩不敢嫁的“雷击村”,如今为何人气爆棚?》,2022-9-22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3866
金币
671124
道行
1947
原创
1819
奖券
1668
斑龄
23
道券
42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5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一个夸张的传说或者小说情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村庄在20年内有200多人被雷击,这似乎超出了常识和可能性。然而,如果我们假设这是真实的,并尝试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探讨一些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

1. 地理位置和地形:
   山背村这个名字暗示它可能位于山区或者丘陵地带,这样的地方通常会有较高的雷电活动。如果村庄位于高地或者突出的地形上,那么它可能会成为雷电的热点,因为雷电通常会击中地面上最高的物体。

2. 气候和气象条件:
   如果山背村位于一个气候多变、雷雨天气频繁的地区,那么这里的雷击事件频率可能会增加。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强烈的对流活动可能导致雷暴的形成,从而增加了雷击的风险。

3. 村庄的建筑和基础设施:
   如果村庄的建筑使用了导电性较强的材料(如金属屋顶),或者没有适当的接地设施,那么在雷雨天气中,建筑物可能会成为雷电的导体,增加人员被雷击的几率。

4. 村民的行为习惯:
   如果村民在雷雨天气中有外出劳作的习惯,或者缺乏对雷电危险的认识,也可能导致更多的人被雷击。

5. 防雷措施的缺失:
   如果村庄没有安装避雷针、地线等防雷设施,也没有进行过电气安全改造,那么村民遭受雷击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专家在看过地形后倒吸一口冷气,可能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认识到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资源。无论是从地形、气候、建筑还是文化习惯方面入手,都需要专业的防雷知识和系统的规划来减少雷击事件的发生。

最后,关于“女孩都不敢嫁的村”,这部分可能是出于文学修饰,因为实际上一个村庄的婚嫁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因为雷击事件。不过,在现实中,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确实可能影响人们对于居住和婚嫁地点的选择。

山背村雷击事件的详细调查过程和原因分析如下:

1. 调查小组的组成与初步了解:
   - 调查小组由湖南省的防雷专家和地理学者组成。
   - 他们首先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谈,收集历史数据和目击者的描述,了解雷击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可能的原因。

2. 现场勘查与数据收集:
   - 调查小组对发生雷击的地点进行了详细的勘查,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周围环境以及受害者的具体位置。
   - 他们记录了雷击发生时的气象条件,如风速、温度、湿度和云层状况。
   - 对受害者进行尸检,以确定雷击的具体方式和入口、出口的痕迹。

3. 雷电活动分析:
   - 调查小组利用闪电定位仪等设备监测该地区的雷电活动,以确定山背村是否真的存在异常的雷电活动。
   - 他们还研究了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和气候特点,以排除地形或气象等因素引起的雷电集中现象。

4. 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 调查小组进入村民家中,检查了电线、插座、电器等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 他们特别关注了房屋的顶部结构和屋顶材料,因为这些部位在雷电高发区特别重要。

5. 防雷设施的安装与改造:
   - 根据调查结果,专家们建议为山背村安装避雷针和地线,以将雷电流安全引入地下,避免对人员和电器造成伤害。
   - 对村民的住宅进行电气安全改造,包括更换不合规的电线和插座,安装漏电保护器等。

6. 结论与建议:
   - 综合所有数据和分析结果,调查小组得出结论:山背村的雷击事件主要是由于缺乏适当的防雷设施和不安全的用电行为所致。
   - 基于这一结论,调查小组向地方政府提交了报告和建议,呼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并对村民进行防雷教育。

通过上述步骤,调查小组成功找出了山背村频繁遭遇雷击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不仅减少了雷击事件的发生,也提高了村民的安全意识,展示了科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1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