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4阅读
  • 1回复

[猎奇]四只黄喉貂猎杀500斤野猪?这个只有2公斤的萌物,为何如此凶残?[3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623
金币
679768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19) —

提起鼬科动物,它们似乎都有一层神秘的面纱,例如大家都十分熟知的黄鼠狼“黄大仙”,而黄喉貂和黄鼠狼的外观却十分相似。


还有近几年的新星”平头哥”:蜜獾,有仇必报,草原一哥,连狮子它都敢斗一斗,每天不是在干仗就是在干仗的路上,它和黄喉貂也是近亲


要知道,黄喉貂的体重只有两公斤,还没有一只成年家猫重,这么小小的一只,它们是如何猎杀比自己大数倍的猎物?


拥有反差的黄喉貂

黄喉貂,属于鼬科,也属于犬型类的最大科,典型食肉类动物,生活在森林地区,除了会捕食松鼠等皮毛动物,还会袭击林麝、毛冠鹿等小型鹿科动物,典型的四两拨千斤。


甚至是野猪这种攻击力强体型大的“丛林霸主”,也是黄喉貂的食谱上一道美食,因为黄喉貂被称为森林中的“来去如风的刺客”。

它们外表萌萌的,圆圆的眼睛,毛茸茸的皮毛,小巧灵活的身体,但是可别被它们的外表给迷惑了,实际在森林中它们凶残好斗,捕食范围也十分广,小到昆虫,大到野猪,通通不在话下。


它们之所以可以捕食中大型动物是因为犬科动物都有着团体作战能力,它们像狼一样,有团队有指挥有配合。


并且它们还拥有像猫科动物一样的身手,上树,爬墙,跳跃,敏捷迅速,可以说是妥妥的“战斗民族”,它们善用利爪、尖牙合作捕食,轻易就可以刺穿猎物皮肤,杀伤力不容小觑。


并且它们还善于运用技巧捕食猎物,捕食中大型动物时,它们会派团队中体型最小最瘦弱的貂先去迷惑猎物,给猎物一种“弱不禁风、不足挂齿”的样子,然后去挑衅猎物,猎物通常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会放下戒备心认为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威胁。


这时其它强壮的黄喉貂会埋伏好,等待猎物来到捕猎区域,它们就会迅速跳出,利用自己灵活的身躯和锋利的牙齿,跳到猎物的身上攻击其要害部位

并且它们擅长“粘人战术”,被它们粘上甩都甩不掉,包围猎物,直到把猎物一口一口折磨死,它们才善罢甘休。


它们面对大型猎物时从来不会鲁莽行事,都是有计划的、有策略的行动,更不会和大型猎物硬碰硬。

它们也擅长单独行动,捕食一些小型动物,例如松鼠、鸡、鸟、鱼、鼠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统通可以收入囊中。


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也会委屈一下自己,吃野果或者是大型昆虫来果腹,总而言之,黄喉貂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它们善于利用地形,同伴去围剿大型猎物,并且灵活敏捷,追赶猎物时十分迅猛,所以它们才被称为森林追风者。


但是它们的外型十分可爱,可以说是完全长在人类的审美点上,之所以叫黄喉貂也是因为它们的外表,从喉咙颈部开始躯干呈现黄色,脑袋和尾巴四肢则是黄黑相间。

圆圆的脑袋像一只小狗,尖尖的嘴巴又像猫,大大的耳朵像松鼠,尾巴蓬松又长,黑黑的眼睛滴溜溜的打转。


它们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生活在隐蔽的森林中,经常活动于常绿阔叶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区,大面积的丘陵或山地森林中,但不受林型的影响,从中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红松林,秦岭山地的针阔叶混交林,到云南西双版纳的季雨林,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踪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森林的减少,黄喉貂的数量也逐渐减少,但是因为它们灵活的体型,也很少会被人类的陷阱捕食。

即使是猎狗追捕,它们也能利用身形地形轻而易举逃脱,因此在整体数量上,人类对它们并没有构成太大威胁。


“蜜蜂狗”

黄喉貂还有一个很戏剧的外号,叫蜜狗子,和黄鼠狼一样喜欢偷鸡摸狗只是基础,它们还很喜欢去偷吃蜂农的蜂蜜,因为皮毛厚又浓密,所以蜜蜂的叮咬它们也不怕,可以说是皮糙肉厚。


据说曾经有人在印度见过猕猴在马路中间被黄喉貂单挑,当时一共有两只黄喉貂,其中一只上去就要打架,另一只黄喉貂则在旁边看戏似乎很放心自己的同伴。


但是从体型上看,猕猴要比黄喉貂大的,黄喉貂的体重也就2公斤左右,算上尾巴才勉强不到一米,而猕猴的体重就是它的两倍,被印度宠坏的猕猴甚至看不起黄喉貂,就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黄喉貂上去之后用爪子试探性的攻击,猕猴用手抵挡还想用手抓住黄喉貂,灵长目动物的手臂是天生的优势,不仅是可以保护自己的脖子要害,还可以比对手多出一段攻击和防御的距离。

别小看这么一点点距离有时也就是这点微小的距离能在野外躲过致命的伤害,还能捕获到食物。


就在猴子要抓住黄喉貂的一瞬间,黄喉貂凭借着灵活地走位,在毫厘之间躲开了猴子的爪子,迅速的窜到了猴子身后。


猴子反应也很迅速立刻把头扭到了后面,防止黄喉貂趁机攻击自己,而黄喉貂绕了一圈看了看可能觉得不太好下手,便开始绕着猴子左右游走起来。


这时猴子也很警惕的防备着黄喉貂怕它攻其不备,猴子也收起了初见时的大意之心,刚刚的迅猛攻击已经让猴子知道这家伙不是好惹的主


但是猴子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此时想逃跑也做不到了,因为从刚刚黄喉貂的攻击来看,它的速度可比猴子快太多了,而且旁边还有黄喉貂的“队友”在虎视眈眈,这时猴子的目光就不由落在道路一旁的树上,也许上树是逃跑的好办法?


就在猴子分心走神的一瞬间,黄喉貂敏锐的察觉到了机会,毫不犹豫的扑了上去,张开嘴就朝着猴子的脖子咬去,猴子察觉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防御,被结结实实的咬了一口,就这一次攻击,黄喉貂直接将猴子秒杀,黄喉貂叼住猴子的脖子,迅速地和同伴钻进密林。


其实森林中的各种动物都很烦猴子,就像人们看见老鼠一样,但是猴子凭借着上树的本领在山林中来去自如,甚至连森林霸主老虎都敢挑衅,可是体型只有猴子一半大的黄喉貂却不怕它们。


论灵活程度,猴子显然不如黄喉貂,论数量,黄喉貂同样也是一种群居动物,并不比猴子差什么,它们也常以家庭为单位出动,最大的黄喉貂家庭,“貂口”数量甚至能达到十个以上

论爬树,黄喉貂更不在话下,它们的脚掌宽爪子锋利可以稳稳的爬上树干,还有一条比身还长的黑色大尾巴能够帮助它们保持平衡。


鼬科之狼,围杀野猪

现实中,黄喉貂经常在树上寻找猎物,像松鼠、小鸟这类的动物都是它们口中的食物,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在树上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看到树下的猎物


比如体型比它们大得多的麂子,它们会看准时机,在猎物从树下过时,趁猎物没有防备飞扑下去,径直跳到猎物的背上,然后咬死麂子的脖子,直到猎物窒息而死才松口


大家都知道野猪的皮很厚,而且身上很的毛又粗又扎脾气还很暴躁,再加上它们嘴两边的大牙还有爆发力量,导致很多小动物不敢去招惹,但是偏偏就有黄喉貂是例外,黄喉貂在成群活动时,黄喉貂竟然还有胆子去捕杀比自己体型大好多倍的野猪


但是因为体型差距,一只未成年的野猪才是它们的主要捕猎目标,其一是因为危险程度没有大野猪那么高,二来就是它们怎么吃也吃不了一只成年野猪,一只小野猪就够黄喉貂一家吃的肚皮滚圆了。


黄喉貂的单体战斗力其实也不弱,但是它们是群居动物更擅长配合捕猎,团队里面分工明确。

捕杀野猪与捕杀麂子不同,野猪的脖子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根本看不见,所以单靠“天降奇兵”是不行的,黄喉貂会隐藏在树林里的草丛中,先将小野猪包围起来,然后发起围攻。


它们如同野狼一样,不断地从各个方向佯攻,吸引小野猪的注意力,消磨它的体力,同时在小野猪的身上留下伤口。


一些黄喉貂还会爬上树,从树上跳下攻击,吓得野猪到处乱窜,最终让小野猪体力耗尽没有力气再反抗,流血过多而死,因为这种群体捕猎的习性,黄喉貂也被称为“鼬科之狼”


与大多栖息在北方的貂科动物有些不同,黄喉貂和它生活在印度南部的的近亲尼尔吉里貂,它们都是世界上少数生活的热带貂,为了散热,它们的身材都要比其它貂类更加的修长,皮毛也更加的稀疏,没有多少保暖的功效,也就没有所谓的“貂皮大衣”


所以即便是毛皮贸易最火热的年代,也没有多少盗猎者打黄喉貂的主意,不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还是有少数盗猎者捕杀黄喉貂,它们的数量还是日趋下降,现已被我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黄喉貂虽然不会去捕杀大型生物,但捕食小型生物也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在野外碰到这些小家伙,还是要保持警惕之心尽量远离,避免得发生冲突互相伤害。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623
金币
679768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9
有关四只黄喉貂猎杀500斤野猪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这种事件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发生的。黄喉貂虽然体型小巧,体重仅约2公斤,但它们是鼬科动物中体型较大的成员,属于典型的食肉目动物。它们具备以下特点和行为,使得它们在必要时能够展现出惊人的捕猎能力:

1. 群居捕猎:黄喉貂是群居动物,它们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活动,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和分工。在捕猎时,它们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围捕和猎杀比自己体型大得多的猎物。

2. 策略和技巧:黄喉貂在捕猎时表现出高度的智慧和策略。它们会利用速度和敏捷性进行突袭,攻击猎物的要害部位,如颈部和小腿。它们还会利用“粘人战术”,一旦咬住猎物不放,直到猎物体力耗尽。

3. 适应性强:黄喉貂适应力强,能够在多种生态环境中生存,从寒冷的针叶林到热带雨林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的食物习性也非常广泛,从小型昆虫、鸟类到小型哺乳动物,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

4. 强烈的生存本能:黄喉貂为了生存,必要时会捕猎体型较大的猎物。在食物稀缺的情况下,它们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的猎物,即使这意味着要面对比自己大得多的对手。

尽管如此,四只黄喉貂猎杀500斤的野猪仍然是一个极端的情况。野猪虽然不是顶级掠食者,但它们体型庞大,力量强大,且具有攻击性。在自然环境中,黄喉貂更倾向于捕食小型猎物,而避免与大型掠食者发生冲突。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喉貂的捕猎能力和生存策略。

鼬科动物,这个神秘的面纱下,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奇的特点和能力。黄喉貂,作为鼬科家族的一员,以其娇小的身躯和强大的捕猎能力,令人称奇。

黄喉貂的体重只有两公斤左右,但却能够猎杀比自己大数倍的猎物,这主要得益于它们的团队作战能力。它们像狼一样,有团队有指挥有配合,同时拥有像猫科动物一样的身手,上树,爬墙,跳跃,敏捷迅速。在捕食时,它们会先派遣体型最小最瘦弱的个体去迷惑猎物,然后其他强壮的黄喉貂会埋伏好,等待猎物来到捕猎区域,迅速跳出,利用自己灵活的身躯和锋利的牙齿,攻击猎物的要害部位。

此外,黄喉貂还擅长“粘人战术”,被它们粘上甩都甩不掉,包围猎物,直到把猎物一口一口折磨死。它们面对大型猎物时从来不会鲁莽行事,都是有计划的、有策略的行动,更不会和大型猎物硬碰硬。

黄喉貂适应能力非常强,生活在隐蔽的森林中,活动于常绿阔叶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区,大面积的丘陵或山地森林中。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也会委屈一下自己,吃野果或者是大型昆虫来果腹。

然而,随着森林的减少,黄喉貂的数量也逐渐减少,目前已被我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在野外遇到这些小家伙,还是尽量保持距离,避免发生冲突。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