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3阅读
  • 1回复

[保健养生]古代穷人的饮食都有什么?放到现在,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了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8774
金币
33210
道行
5598
原创
799
奖券
4611
斑龄
3
道券
17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348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06-30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贯穿了中国的大部分历史。身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温饱问题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件大事。

然而,生于当代的我们,对于"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感受并不深刻。温饱问题早已不是民生最紧急的问题,大多数人已经过上了顿顿能吃肉的生活。但古代人的饮食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饥荒常年有,吃不饱才是民生常态,那么古代穷人们都吃什么呢?

一日并非三餐

一日三餐,已经成了如今的日常习惯,少了一顿饭就会感到不自在,但其实一日三餐的习惯在古代是没有的。古人吃饭求的是不至于饥饿致死,因此每天一两顿就可以维持住生存。

另外,在君主集中制下,有时候为了解决某地的荒灾,有些穷人一天或许只能吃上一顿饭。但富人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尽管他们也是一日两顿,但吃的东西却与穷人天差地别。

如今我们观看古代影视剧,皇宫贵族之中有些满汉全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似乎对吃十分讲究,但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只能在皇家看到,并且真实历史上的皇家御膳,也远比不上影视剧中那般美味佳肴。

一日三餐的习俗,是从宋代夜市出现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不过奢华的一日三餐还是只属于富人,穷人尽管比之前好过了一些,也还是吃不起三顿。但不论是一日三餐和一日两顿,放到现在,人们在吃这个方面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食物种类:以五谷野菜为生

首先要探讨的便是古代穷人的饮食都有什么?我们生活中一直有五谷的说法,稻、黍、稷、麦、豆"构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为主要的粮食。但并非所有粮食都是中国本土种植得来,比如土豆这一当今重要粮食在17世纪才被引入。

在周代以前,连小麦等都还没有出现。古代人能够吃的食物种类比现代人少了很多,他们的主要粮食是粟米,也就是小米,如今小米一般用来煮粥做早饭,也不再是主食选择。

但在古代,粟米是大多数人唯一吃得起的粮食,他们或许一整天都只能吃粟米。周朝以后,小麦出现,人们学会了馒头的制作,才出现了馒头。之后随着经济与农业水平提升,小麦慢慢成为主要粮食。

如今不值钱的馒头,在那时候也是只有富人才能吃的食物。有了五谷,还需要有菜来下饭。元代朱元璋有四菜一汤的说法,但在元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穷人都是吃野菜的。

《本草纲目》中记载到"蕨生山间。根如紫草。人采茹食之。"这说明古代穷人吃野菜是很常见的事情。其实野菜还算是较为好吃的食物,当饥荒来临,树皮成了大多数穷人的选择。如今人们认为树皮不能进食,古时却是人们活下去的必需品。

明代时红薯传入中国,因为其环境适应能力强,很快便在穷人中受到欢迎。红薯味道香甜,并且饱腹感极强,价格也不贵,穷人的饮食从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也是因为红薯传入,从根源上缓解了"食"的问题,明清两个朝代我国的人口数量也迎来井喷,一直到现在,红薯都算是主食之一。

以上提到的这一系列食物,在如今都不再具有古代那般重要的地位。粟米主要用作煮粥吃早餐,而野菜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属于食物的类别,红薯虽然仍然会吃,却也算不上好吃的食物。

试想,若是我们从现在开始每日以粟米野菜为食,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呢?

二、食物味道:腥肉寡菜是常态

看水浒传时,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水浒英雄们吃肉的形象。每一处吃肉的描写都是大口肉大口酒,我们甚至还经常能在文学作品中看到"无肉不欢"这样的描写。

这些英雄人物吃肉的样子总会让人觉得那肉的味道美妙至极,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显然,古代人的肉菜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味。首先,这些经典传世的文学作品描写的,永远是权贵富豪的生活,并未能触及真正的贫苦人民。

吃肉,这对于古代的穷人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他们一年都未必能吃上一口肉。另外,现代中国人吃的最多的人就是猪肉,但有意思的是,古代权贵阶层基本都不吃猪肉,因为在他们看来,吃猪肉是一件很跌份的事。

古代人一般吃的是牛羊肉,但在农耕经济下,牛是农业生产力之一,人们对牛都极为尊重,只有等到它们死后才能宰杀,因此牛肉一般也不常见。

因此,牛肉比较稀少,吃的多的还是羊肉。一直到宋代苏东坡发明出东坡肉,猪肉才逐渐受人喜爱,慢慢成为最常见的肉类食品。

吃肉虽然在富人中比较常见,但他们吃的肉味道于现代人来说绝对算不上好。在经济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吃饱就是人们的最大追求,因此对于味道的要求并不高。

现代人烹饪离不开调料,醋盐酱油等一样也不能少,但古代是没有如此丰富的调料品的。肉的烹饪,在大多数时候只要熟了就能吃,而古代人还爱吃羊肉,失去了调料的腌制遮盖,肉带着一股浓浓的膻味,绝非现代人爱吃的肉。

在前几年穿越剧的流行后,当今有许多人时常会说穿越回去或许能够改变历史,因为现代人都具备历史知识。但或许人们没有想到的是,穿越回古代连吃饭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了解历史真相后,如今看来"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并非夸张。古代穷人吃的东西简朴,能吃的种类并不多,并且还没有调料,吃东西就只是为了生存下去。

古代穷人的饮食,换作我们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下来。当代人早已习惯了一日三餐,顿顿有肉的生活。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也不再止于填饱肚子,美味佳肴越来越多,并且大多数人都能吃得起。

当今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叫吃播的行业,还深受追捧。吃播行业的泛滥,不仅是对粮食的浪费,更是对一代代中国人解决温饱问题的努力的不尊重。现代人坚持不了古代穷人的饮食,但需要记住实现温饱的艰辛,坚决不能浪费粮食。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5145
金币
684933
道行
1947
原创
1841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7-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0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确实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于食物的重视,也反映了食物在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我国的食物文化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也展示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和资源的限制,普通百姓的饮食确实比较简单和匮乏。但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我国的粮食种类和饮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从五谷杂粮到山珍海味,我国的饮食文化变得更加多样和丰富。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仍有很多贫困地区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他们仍然面临着温饱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艰辛,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要关注和支持那些还需要帮助的人们。

此外,食物浪费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反对食物浪费,这是我们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总的来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食物的重视,也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关注和支持那些还需要帮助的人们,同时也要反对食物浪费,保护粮食资源。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