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3阅读
  • 1回复

[猎奇]中国创造奇迹!“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无限能源或成现实 [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3084
金币
34785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21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8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21) —
据央视新闻6月13日报道,我国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这一发现,提升了对核聚变的控制运行能力。

作为人类最前沿的科技,可控核聚变一直都深受各国关注,我国对于该技术同样非常重视,此次取得的科研成果,将使我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可控核聚变究竟是一项什么技术,它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情况如何呢?


核聚变:太阳的魔法
太阳的能量有多大?太阳每秒钟可以向外释放大约28600亿亿兆瓦的能量,以目前人类消耗能量的速度计算,可供人类使用大约65万年。
太阳释放出的能量,仅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却足以让地球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可以说,地球上的所有能源,无论是深埋地下的石油、煤炭,还是风力、水力,追根溯源,全部都是来自太阳。
化石燃料是远古动植物形成的,它们的能量最终是通过食物链最底端,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取的,风是由于太阳使大气的温度产生变化而形成的,水力能源是由于太阳照射产生蒸发作用,使水的分布高低不等,从而产生势能而形成的。


地球上的能量在不停转化形式,但最初的起点,都来自太阳,包括整个太阳系都是如此,而太阳的能量,则来自于核聚变。
什么是核聚变?核聚变是指两个比较轻的原子核,在特殊条件下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重的原子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E=mc2的方程式,能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简单说,将物体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所释放出的能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核聚变的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也就是说,聚变前的两个原子核加起来的质量,要大于新形成的那一个原子核,所以在这一过程中,物质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并且是大到惊人的能量。
宇宙中所有恒星的能量,都来自核聚变,这种恐怖的能量是属于太阳的魔法,微观世界中的一点点改变,就可以让整个宏观世界改变,如果这种能量被人类掌握,就意味着人类将拥有无穷无尽的能源。
但是,要想产生核聚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阳是由氢、氦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巨大的等离子球,在引力的作用下,这个“球”不断向中心收缩,这就会在太阳核心产生大约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的压力,以及数千万摄氏度的高温,核聚变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发生。


如果是在地球上,就需要达到上亿度的高温,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承受得住,所以人们开始研究其他能够产生核聚变的方法,目前主要由两种。
一种是磁约束聚变,通过磁场约束低密度的等离子体,可以在不用达到上亿度的温度下产生核聚变,磁约束聚变装置也被称为托卡马克装置。
另一种是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把氘氚燃料放置到极其微小的靶丸中,然后用强激光或粒子束照射,靶丸内部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最终产生核聚变,并向外释放热量,利用爆炸的惯性不断提升温度,持续产生能量。


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人为的控制核聚变,让这种狂暴的能量变的稳定而持续,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所使用。
否则,就只能像氢弹一样,核聚变发生的时候,就是毁天灭地的景象。氢弹的原理是利用核裂变,也就是原子弹的能量产生高温高压,从而引发核聚变,再次向外释放能量。
实际上,自从人类于1919年发现核聚变之后,就开始研究如何控制住这种能量,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启动这方面的研究,如今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展如何?
1965年,我国建成了核聚变研究机构,西南物理研究所,也就是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并于1984年在这里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核聚变大科学装置,这就是中国环流一号,利用磁约束聚变原理来研究可控核聚变。
1995年,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合肥建成;2002年,中国建成第一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托卡马克装置,这就是中国环流二号。
中国环流三号于2020年建成,并于2023年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同年,我国向世界宣布,中国环流三号向世界开放,邀请全世界的科学家来中国一起进行科研攻关。


今年是中国环流三号首次进行国际联合实验,来自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人员参与了实验,正是在众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磁场结构,比原来使用的磁场结构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这无疑会使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发展迈进新的阶段。
目前,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将可控核聚变作为唯一研究方向,可见,我国已经下定决心,将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包括国外的资源,一定要研发出成熟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为什么要“死磕”可控核聚变技术呢?因为这将是人类的终极能源,虽然目前我国在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核能(核裂变)、风力发电、光伏、水力发电等等,但所有这些能源,和可控核聚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一旦掌握该技术,就意味着拥有了无穷无尽,永远用不完的能源,核聚变的原料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地球海洋中就有45万亿吨氘,至于氚,虽然自然界中不存在,但靠中子同锂作用可以产生,也可以很容易的得到。
同时,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不会产生污染物,没有辐射,所以不会产生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的事故。
某种程度上,核聚变技术一旦突破,将不仅仅是为我国带来利益,整个人类文明的图景,或许都会改变。


可控核聚变:改变人类文明的力量
有观点认为,世界所面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以若干技术突破为标志,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基因科学)、量子技术、新材料(石墨烯),以及可控核聚变,当这些技术集中爆发时,人类的文明将彻底改变。
这其中,可控核聚变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是一个基础条件,因为无论发展什么技术,能源都是绕不开的一个因素,当人类彻底摆脱了能源的桎梏,任何技术的发展都将拥有最坚实的基础。


举个例子,科幻小说中经常说到的星际旅行,在可控核聚变出现之后,或许将成为现实。以人类目前最高水平的科技手段,要想到达火星,需要大约6到9个月的时间,我国的天问一号就花了9个多月的时间才抵达火星。
如果是利用可控核聚变技术,飞行器的速度将全面提升,到达火星的时间可能用不了一个月,而这还仅仅是初步的核聚变技术。


1964年,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曾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决定一个文明实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能源,二是科技,而科技又以能源为基础,能源越充足,科技水平也会越高,文明就越有实力。
根据这一观点,他提出了文明的三级标准,一级文明能够完全使用自己母星上的所有能源,哪怕是地震、火山都可以予以控制。
二级文明是星系文明,能够掌控整个星系的能源,对于人类来说,也就是太阳系,人类走出地球,可以完全使用太阳的能源。


三级文明是星际文明,可以在整个大星系中轻松游走,人类所处的大星系就是银河系,能够随意开发使用银河系中恒星的能量。
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认同,按照这样的标准,人类目前大概处在0.7级文明的程度,尚不能掌握母星的所有能源。
而可控核聚变技术,则会使人类对地球能源的使用达到全新的高度,以此为依托,将会全面提升科技的发展速度,使人类加速成为真正的一级文明。


这或许有些太过科幻,那么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所使用的所有电力、热力都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点费用,汽车、飞机等一切工业品,都不再产生碳排放,这些工业品所使用的能源近乎免费,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纵观近半个世纪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用科技大爆炸来形容也不为过,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加速度。
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的风向标,我国计划于2050年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实际应用,到那时,人类社会的景象或许将完全改变。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2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619
金币
679760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1

中国科学家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人造太阳”的稳定运行。据最新报道,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稳态高约束模式下运行了403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成果对于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核聚变能源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它模拟了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将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融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与传统的核裂变能源相比,核聚变能源具有原料丰富、排放无污染等优点,被科学家们誉为“清洁能源的圣杯”。

中国在核聚变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启动了核聚变研究,建立了专门的核聚变研究机构,并成功建成了多个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科学家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此次中国科学家在EAST装置上实现的稳定运行,不仅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为全球核聚变能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目前,全球科学家们正在共同努力,加速推进核聚变能源的研究和应用。

如果核聚变能源得以商业化应用,它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消费方式,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同时,核聚变能源的应用也将带动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如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生物科学等,为人类的未来开辟无限的可能性。

总之,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人类无限能源的梦想带来了现实的可能性。这项技术突破将有望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可控核聚变技术是一种模拟太阳能量产生方式的先进能源技术,通过控制核聚变过程来释放巨大的能量。这种技术如果实现商业化,将会带来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1965年建立核聚变研究机构开始,中国就一直在积极推动核聚变技术的研究。中国环流一号、二号、三号的建立和运行,显示出中国在这一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中国环流三号取得的新突破,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国内能源供应安全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影响。中国正通过与世界科学家的合作,共同推动这一全球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大国担当。

此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也将极大地推动其他科技领域的发展,如星际旅行、人工智能、生物科学等,为人类的未来开辟无限的可能性。正如尼古拉·卡尔达肖夫的文明等级理论所暗示的,能源技术的突破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研究成果,显示了中国对未来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争取先机和主动权的决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为全人类的福祉做出重大贡献。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