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龙鳞装书,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从未听说过。
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形式,但由于古代只有皇室可用,因此到了如今基本已经失传。
然而在人们只能为此悲叹、惋惜的时候,一位名叫张晓栋的河北青年却站了出来。
张晓栋辞去了自己的铁饭碗工作,花费了整整13年时间,硬是将龙鳞装书这份失传的技艺重新寻回!
而他从此也成为了业内赫赫有名的制书大师,国家公认的唯一龙鳞装非遗传承人。
那么,张晓栋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河北80后张晓栋
1981年,张晓栋出生在河北张家口的一户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打工人,为了生计常常在外奔波,只留下年纪小小的张晓栋独自在家。
不过虽然工作繁忙,但父母依旧非常喜欢读书,在家中留下了许多书籍。
而当他们外出,张晓栋独自在家时,他就把这些书籍当成父母来缓解思念之情,久而久之,张晓栋便也爱上了读书。
虽然年纪还小的他有许多字并不认识,但书上那工整的文字和精美的配图,却也是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让内心不自觉的归于了平静。
这种对书籍的热爱一直持续到了上学,哪怕在进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后,张晓栋也没有丝毫改变,几乎一有时间就将自己浸泡在图书馆中。
渐渐的,随着对书籍的接触越来越多,张晓栋也逐渐开始对书籍的制作产生了好奇,这让他开始阅读许多有关书籍制作的著作。
从此之后,张晓栋就好像入了迷,对于制书这份和他所学专业毫不相干,以后也几乎绝不会从事的工作,他却是如饥似渴的汲取着每一点相关的知识。
一直到2006年大学毕业,张晓栋被派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得到了一份让人羡慕的“铁饭碗”后,才因每天的工作停下了对制书知识的学习。
在别人的眼里,张晓栋无疑是让人羡慕的,他这份“铁饭碗”不仅是旱涝保收,还可以说前途无量,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然而张晓栋却不这么认为,他不喜欢这种被人约束的生活,同时,那些有关制书的知识也在不断冲击着他的大脑,让他忍不住有了别的想法。
最终,仅仅在“铁饭碗”中工作了3个月后,张晓栋就选择了辞职离开,前往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青年。
这个决定让亲人朋友都感到非常吃惊和不解,但张晓栋却是一念天地宽,浑身都感觉一阵轻松,他兴致满满的进入了中国印刷技术研究院麾下的丝网印刷技术协会工作。
在这里,他真正进入了书籍制作的领域,接触到了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
在兴奋的求学过程中,张晓栋也坚定了自己制书的理想和决心,然而时代的发展总是会在悄然间降临...
龙鳞装
2008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阅读几乎在一夜间爆火,但随着电子书的兴起,实体书却逐渐衰落,几乎所有人都在感叹“纸质书已死”。
可张晓栋对于这种言论却是不屑一顾,在他看来:书籍需要满足人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感官需要,而电子书明显并不符合,因此电子书虽然确实是书籍的一种未来发展趋势,但也只能满足一小部分需求。
因此,在那个所有人都拥护电子书的时候,张晓栋却是逆向而行,继续坚持制作实体书。
直到某一天,张晓栋在追随北大的肖东发教授学习书籍的发展史时,在《古籍版本鉴定丛谈》中看到了对“龙鳞装”的描述,这让他非常震惊:
“很难想象这形容的竟然是一个千年前的东西。”
根据史料介绍,龙鳞装诞生在唐朝,那时候书籍的装订方式主要以卷轴装的方式。
而为了能节省纸张材料、保护书页和便于检阅,人们对卷轴装进行了改进,以长纸作底,将书页按定比例鳞次错开粘贴于底纸之上。
虽然在外表上看来和卷轴装似乎很像平平无奇,但一旦打开,那便是“逐页翻飞,形若旋风,鳞次相积,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在阅读时,更是有着“龙游于书中,书居于龙骧”之感,仿佛整本书都活了过来。
也正因如此,这种装书方式被称为“龙鳞装”,而由于内部书页宛如旋风,因此也有着“旋风装”的称呼。
不过龙鳞装就算如此精致动人,但在古代却非常冷门,而原因则也是因为它太过美丽,成为了皇家专用,禁止在民间流传。
等到了如今,龙鳞装的制作方式更是已经失传,仅有当时末代皇帝溥仪出逃时所携带、现如今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刊谬补缺切韵》这一孤本存留于世。
但也正是这种稀少和精美,牢牢吸引了张晓栋的全部目光,他在心中为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让龙鳞转重新现世!
为此,张晓栋开始了自己长达13年的制书之旅...
13年创造的奇迹
一般学习一门手艺,都是常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能不能学会,能不能学好都只能看个人的悟性和努力程度,都不容易。
而要学会龙鳞转,那难度无疑是再上了数个台阶,因为其已经失传,根本没有人能传授给张晓栋,唯一的经验便是古代书籍中那飘渺的记载。
但张晓栋没有轻易放弃,他厚着脸皮找到了许多陌生亦或者认识但并不熟悉的老师和前辈:印后专家王淮珠、版本学家李志忠、古籍修复专家宋纪荣...
不过幸运的是,这些前辈们虽然并不认识张晓栋,但在得知他的目的后,却无一例外都非常欣慰,尽自己可能的为张晓栋提供帮助,愿意一起复原这古老的技术。
在这些老师和前辈的指点下,张晓栋得以从零开始尝试去还原龙鳞装。
他将自己关进屋子里,不断地进行着尝试,仅仅为了能找出适合龙鳞装的宣纸,张晓栋就尝试了几百种纸,耗费了数个月的时间。
在此期间,张晓栋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也没有什么人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他每天就靠着馒头和咸菜进行充饥,既是为了省钱,也是为了节省时间。
不过实际上,单纯重现龙鳞装其实并不是很难,但张晓栋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他希望让这种结构更加完美,给读者带去更加新颖和美好的阅读体验。
因此,张晓栋在龙鳞装鳞口相错的地方又添上了插画片段,平铺开来就会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但也因此,想要制作出成功品的难度再次大幅上升,毕竟只要稍微有一丢丢的失误,但几百张纸合起来后都会有非常明显。
这无疑是让人崩溃的,一丝失误、一小个褶皱,便全部前功尽弃,要从头开始,而张晓栋因此浪费的纸张足以堆满他的整个房间。
不过万幸天不负苦心人,在13年的时间里,张晓栋成功完成7本书:这里面有400多斤重的《红楼梦》、有8米长的《金刚经》...
这些作品虽然都为龙鳞装,但结构却是截然不同,而里面最让张晓栋感到骄傲的,便是“千页”系列:
那是来自一次巧合,在张晓栋第一次带着作品去西藏参展展览的时候,由于气候干燥,纸张水分流失,平整的书页直接翘起,让人根本无法欣赏,仿若一个“废品”。
正在张晓栋为此而沮丧的时候,一位观赏者的举动却让他眼前一亮:观赏者用手去滑动叶片,惊喜于其中闪过的画面。
激动的张晓栋在展览结束后,开始尝试用剪刀剪掉卷曲的部分,而留下的画面却是非常生动,甚至比之以往更加吸引人。
如今现状
张晓栋表示,他之后的计划是完成25部经典书籍的制作,来打造一个精神上的家园。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困难的,首先这并赚不到钱,因为多少钱基本也无法达到了张晓栋所付出的巨大心血、精力、经济支出,其次很少有人可以忍受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
就比如曾有许多人想要跟随张晓栋学习,但最终留在张晓栋工作室中的也只有两人,大部分人都只是尝试了一两次便选择离开了。
不过这些张晓栋都不在乎,他只想要做自己理想中的书,也因此他从未感到过枯燥:“书的世界很丰富,好像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书里都有,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
虽然那些电子书也是书,但在张晓栋看来,那些最多算是“说明书”,唯一的作用便是让人们便捷的去获取知识,而无法让人感受到人文的关怀和温度。
要是真的说有什么回报的话,那便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阅读的种子,有很多小朋友在看过张晓栋的作品后就表示再也忘不掉了,这让张晓栋非常满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