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公布,17岁女孩姜萍获得第12名的优异成绩,这本不足为奇。
但名单上姜萍的就读学校却引起注意,姜萍来自江苏一所中专学校,这样的背景一下子就让她冲上了热搜!
各种采访随之而来,大家都好奇这位天才少女的背景,不曾想竟发现姜萍使用的是全英版的国外教材!
家长圈一下炸开了锅,为什么她会选择语言难以理解的国外教材呢?家长们又在担忧什么?
阿里数赛有多牛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经成为数学界的一大盛事,它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携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共同打造,以其开放性、无门槛的报名机制吸引了全球数学爱好者的目光。
2024年赛事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仅为22岁,正值多数人学术生涯中最为锋利的考试黄金期,显示出赛事对青年才俊的强大吸引力。
涵盖代数、几何、分析、组合等多个高阶数学领域的竞赛内容,无疑为选手们设置了极高的智力挑战,
自2018年起至今的七年里,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汇聚了二十五万名数学爱好者的热情参与。
到了2023年,该竞赛吸引了超过五万份报名申请,经过激烈的比拼与严格的筛选,仅有不足千人,确切地说是800多位精英选手,得以突出重围,荣膺决赛席位。
参赛者群体中不乏来自世界顶尖学府的精英学子,他们的智商平均都在150以上,每个人背后都可能承载着数不清的荣誉与奖项。
自2020年起,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一年一度举行,其奖金额度之丰厚,总计高达450万人民币。
素有“北大韦神”之称的韦东奕,就是此项赛事首届冠军,足以见得阿里数赛的含金量有多高。
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的入围名单新近揭晓,
年仅17岁的姜萍,一个非数学专业出身的中专学生,以服装设计为学习方向,竟然凭借93分的优异成绩,跃居全球排名的第12位,
不仅超越了许多科班数学高手,甚至还领先一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数学博士,令人瞠目结舌。
而姜萍就读的学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或剑桥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丰富资源不可同日而语,而她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对天赋与努力的最好诠释。
社交媒体上,姜萍的故事迅速发酵,成为热议焦点。
公众的反应五味杂陈,既有对这位年轻才女的由衷赞美,也有对成绩真实性的质疑,更多的是对这一非凡成就的深深感慨。
一群家长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纷纷打听姜萍学习数学的秘籍,想要从她身上借鉴一些经验。
姜萍使用的数学教材
深入了解姜萍,与外界的普遍设想大相径庭,姜萍的成长环境非但不具备优渥条件,反而透露出一种质朴与艰辛。
她的父母是普通人,面对女儿一夜成名的现实,这对老夫妇显得既惊喜又茫然,媒体的追问和如潮的好评,他们显然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眼中满是手足无措的纯朴。
人们更加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内心驱动力,能让这样一个来自平凡家庭的女孩,凭借自学,在数学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一系列的采访中,姜萍真诚地分享了自己与高等数学结缘的心路历程。
纵览新闻2024-06-14——刚刚,浙江大学回应姜萍了!17岁中专女孩姜萍闯入全球数学
在这一过程中,姜萍的数学老师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老师不仅鼓励并引导她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领域,还为她推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数学教材,这些教材正是许多家长渴望获取的“秘密武器”。
随着学习的深入,姜萍的自学能力逐渐增强,即便是老师也无法给予她更多指导,她已开始独立探索更高层次的数学世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姜萍在老师的推荐下,首先系统学习了同济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熟练掌握后,她又深入研究了谢惠民的《数学分析》,这两本书为她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随后,她勇敢地迈入了更复杂的领域,自学了《偏微分方程》。
这部由美国数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的教材,不仅内容丰富,难度极高,而且在科技、工程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许多研究生甚至是科研人员的研究宝典。
《偏微分方程》全书英文撰写,这无疑对姜萍构成了额外的挑战。
她不仅需要理解艰深的数学理论,还需克服语言障碍,借助手机翻译软件和英汉词典,一点一滴地啃下这块硬骨头。
目前,姜萍已自学完成了该书的三分之一,留下了厚厚的解题笔记,这背后是她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对数学的无限热爱。
如今,姜萍的数学水平已远远超越了普通本科三年级学生的范畴,特别是在《偏微分方程》的学习上,她展现出了超凡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这本书不仅覆盖广泛,而且对知识点的阐述深入且系统,使得姜萍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数学原理,灵活运用各种公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国外教材引发争议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我国不乏顶尖的高等学府和优质的本土教材,加之姜萍本身就具备卓越的数学天赋,为何她会选择舍近求远,不直接采用国内教材,而是克服语言障碍,执着于研读英文原版的数学书籍呢?
按照常理,选用母语教材似乎更加便捷,能够节省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提到国内的教材,不少人的反馈揭示了一种普遍的忧虑:尽管我国教育制度以其严格和系统性闻名,但在教材编写方面,一些人表达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有人在网上分享个人经历,表示在国内时数学成绩平平,甚至时常挣扎,但到了国外学习后,却能轻易取得优异成绩。
更有家长反映,他们在试图帮助孩子复习功课时,常常发现自己面对课本内容感到困惑,教材表述似乎缺乏连贯性,部分内容显得突兀且缺乏必要的过渡解释,这种现象无疑增加了家长协助孩子学习的难度。
许多家长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全面且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不得不另外购置大量的辅导书籍和学习资源,以补充教材可能存在的不足。
看来,大家普遍认为我们的教材确实存在着某些不足,这促使家长们不得不各显其能,寻找各种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以期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之路。
有留学归来的网友分享了他们的切身体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看法。
他们提到,国外的教材确实设计得更为详尽,虽然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但这正是其吸引人之处——特别适合自学。
以数学教材为例,它不仅仅局限于公式和定理,而是从数学悠久的历史文化讲起,缓缓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从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出发,逐步深入,通过一步步的逻辑推导和难度递增,引领学习者稳扎稳打地前进。
此外,国外教材的另一大特点是分类细致,分为入门、进阶、高级等多个层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材进行学习,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规划,无疑为学习效率与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姜萍的选择也蕴含着深思熟虑的考量。
她曾解释说,国外的数学教材往往在阐述理论时更加深入细致,逻辑链条清晰,且善于将抽象概念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例讲解,使得数学原理不再孤立,而是生动具体,易于理解。
相比之下,尽管国内的数学教育资源丰富,但部分教材可能在表述上略显生硬,或缺乏足够的实例支撑,对于像姜萍这样渴望深入探索数学奥秘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其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追求。
因此,姜萍选择使用外文教材,并非是对国内教育资源的否定,而是基于个人学习习惯和追求更深层次理解。
结语
教材的质量与教学方法对于知识的传授固然至关重要,但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推动个人成长与学术成就的长久动力。
正如姜萍的故事所展现的,无论是自学外文原版教材的勇气,还是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坚持,都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